1.1追求智慧的学问 学案-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追求智慧的学问 学案-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追求智慧的学问 学案
一、学习目标及课标要求
(一)学习目标
1.准确阐述哲学的起源,深刻领会哲学是追求智慧的学问这一内涵。
2.清晰解释世界观的概念,深入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明确说明方法论的概念,透彻把握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4.精准分析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二)课标要求
1.比较哲学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差异,明晰哲学独特的思维方式。
2.理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性与革命性。
二、学习重难点
(一)重点
1.哲学的产生:掌握哲学源于人类实践活动,起源于人们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以及哲学与时代的紧密联系。
2.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明确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两者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把握哲学与具体科学在研究对象上的不同,以及具体科学进步推动哲学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二)难点
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正确区分一般世界观与哲学化的世界观,理解世界观与方法论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微妙关系。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避免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误解为整体与部分或 “科学之科学” 等错误观点,精准把握二者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3.哲学思维的领会:从日常思维中提炼出哲学思维,学会运用哲学思维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三、学习疑点、易错易混点、高考考点
(一)学习疑点
1.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那为何日常生活中人们实践很多却未形成哲学智慧?
2既然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普通人如何将自己零散的世界观上升为哲学?
3.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指导,但这种指导如何在具体科学研究中切实发挥作用?
(二)易错易混点
1.哲学智慧的产生:误认为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思维活动,实则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思维活动只是在实践基础上对世界进行反思和追问的过程。
2.哲学与世界观:易将哲学等同于世界观,忽略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并不等同于哲学。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种错误观点是把哲学看作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的 “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另一种是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而实际上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相互促进。
(三)高考考点
1.哲学的内涵与起源:考查哲学的本义、产生根源以及与时代的关联,多以选择题形式呈现,要求学生能准确理解哲学概念并能结合实例分析。
2.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常以选择题或简答题形式考查,要求学生判断不同观点属于世界观还是方法论,以及二者之间的决定与体现关系。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在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中都可能出现,考查对二者区别和联系的理解,以及运用该原理分析具体科学发展与哲学指导作用的案例。
四、问题导学及自主预习单
(一)问题导学
1.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或思考体现了对哲学本义的追求?
2.世界观人人都有,为何说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请举例说明。
3.具体科学与哲学在研究对象和揭示规律上有何不同?请完成以下填空: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 )的规律,哲学则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 )和( )。
(二)自主预习单
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标注出哲学起源、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等重点内容。
2.查阅资料,收集至少一个因正确运用哲学思维解决问题的案例和一个因错误世界观导致不良后果的案例,用于课堂讨论。
3.尝试总结哲学在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形成简单的思维导图。
五、合作探究及质疑
议学情境一:2025 年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新突破,天问系列探测器不断深入探索宇宙奥秘。在探索过程中,科学家们不仅要运用物理、化学等具体科学知识,还需思考宇宙的本质、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等哲学问题。
议学问题
1.从航天探索中,分析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2.科学家思考宇宙本质等哲学问题对航天科学研究有何意义?
议学提示
具体科学为哲学提供素材,航天探索中的新发现、新技术等是哲学思考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方向,如对宇宙本质的思考影响研究重点和假设提出。
哲学思考有助于科学家突破思维局限,从宏观角度规划研究路径,激发创新思维,避免研究陷入狭隘的经验主义。
议学总结
哲学与具体科学紧密相连,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哲学进步,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思想指引,二者共同促进人类对世界的认知。
议学情境二:在 2025 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这一理念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议学问题
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体现了怎样的世界观?
2.基于这一世界观,我们在生活和生产中应采取哪些方法论?
议学提示
世界观方面,体现了世界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人类应尊重自然规律。
方法论上,生活中倡导绿色消费、低碳出行;生产中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等,以实际行动践行和谐共生理念。
议学总结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正确的世界观引导我们采取合理的行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议学情境三:2025 年,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广泛应用,如辅助疾病诊断、制定治疗方案等,但也引发了关于人工智能是否会超越人类智慧、如何保障医疗数据安全等哲学争议。
议学问题
1.这些争议反映了哲学的什么特点和作用?
2.从哲学角度分析,我们应如何理性看待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发展?
议学提示
反映哲学对现实问题的反思性,能从深层次探讨技术发展带来的伦理、价值等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思维框架。
要辩证看待,既看到人工智能提高医疗效率等积极作用,又要重视其可能带来的风险,用哲学思维平衡发展与风险的关系。
议学总结
哲学能对新兴技术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审视,引导人们以理性、全面的视角推动技术健康发展。
质疑环节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学习成果后,提出自己的疑问,如: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是否具有强制性?不同哲学流派对于同一具体科学问题的指导是否相同?如何判断一种哲学观点是否正确等。
六、主干知识梳理
1.1追求智慧的学问
1.哲学的起源
⑴本义:
⑵产生:
⑶作用:指导人们的生活和实践。哲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助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特别提醒】
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升华)。
②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不等于真正的哲学。
③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就是因为它从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的层面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⑴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误区】①哲学与世界观都是科学的;
②哲学就是世界观;
③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④认为哲学是哲学家的事,与普通人无关。
⑵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特别提醒】①世界观与方法论并非是相互影响或决定的关系
②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⑴具体科学知识
①分类:
②揭示的规律: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
▲全面理解哲学的概念:
①从本义上看:哲学是一门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从本质上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从产生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④从特点看: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⑤从作用看: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并指导具体科学,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七、当堂检测
(一)易错易混
1.哲学智慧源于人的头脑
答案:错误。
解析: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而非人的头脑,人的头脑只是对实践中获得的经验等进行加工的场所。
2.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答案:错误。
解析: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但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只有正确反映世界本质和规律的哲学才是科学的。
3.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
答案:错误。
解析: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该说法颠倒了二者关系。
4.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可以反作用于世界观
答案:错误。
解析: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不存在方法论反作用于世界观的说法。
5.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
答案:错误。
解析: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升华,不是简单的总和,它揭示的是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6.只要学习哲学,就能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
答案:错误。
解析:只有学习科学的哲学,才能为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指导,错误的哲学可能误导人们。
(二)典例剖析
1. (高考江苏卷,T26)“基因编辑婴儿”“人工智能作恶”……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给人类带来健康、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为此,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技术伦理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进行反思,希望科学技术能够真正造福人类。材料启示我们(  )
A.哲学源自于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具体科学每一次进步都推动哲学的发展
D.具体科学需要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
[解析]受错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因此科研工作者要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指导具体科学研究,D正确;材料说明的是哲学在具体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A、B、C均不符合题意。
2. (高考江苏卷,T26)任何科学理论的内核,都带有某些哲学预设。科学的发展往往会带来哲学观念上的变化,而哲学思想的变革也会为科学的洞见提供广阔的思想空间。可以这样来说,缺乏哲学的科学是盲目的,而缺乏科学的哲学是空洞的。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干涸和枯萎
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具体科学发展的顶峰
③缺乏哲学指导,具体科学研究就会偏离方向
④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而非“科学之科学”,②排除;缺乏正确哲学指导,具体科学研究就可能偏离方向,③错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