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单元过关检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帕隆藏布流域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北部。受多种因素影响,天摩沟、古乡沟两小流域出口处发育的甲、乙冲积扇在形态、面积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造成甲、乙冲积扇面积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势落差 B.人类活动 C.降水强度 D.物质供给2.乙冲积扇面积不断扩大对帕隆藏布地貌的影响是( )A.河流阶地发育 B.河道趋于弯曲 C.上游河床加深 D.下游河谷变槽形美国科罗拉多河上游某地气候干燥,植被稀疏,流量季节变化大,河床发育了深厚的沉积物层。下图为某次暴雨引发的该河水位变化过程河床剖面,P为这一过程中水文站测得的最大深度。完成下面小题。3.该次洪水过程三个时段的河床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I时段,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B.Ⅱ时段,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C.Ⅲ时段,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D.三个时段,全为流水侵蚀作用4.Ⅲ时段河床a、b两侧不对称,其成因可能是( )A.a侧可能为凹岸,以侵蚀为主B.b侧可能为凸岸,以堆积为主C.a侧沉积物硬度较大,不易被侵蚀D.b侧流速较慢,冲刷大于沉积燕山山脉以南地区在第四纪发生山区、平原分异,以山前断裂为界,山区隆升、山前地区下降,是冲积扇发育的地方,下图示意燕山山前构造单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燕山缓慢隆升时期对甲河流的影响是( )A.汛期变短 B.水质趋好 C.流程变短 D.流量增加6.最先形成的地理事象是( )A.褶皱 B.山前断裂 C.冲积扇 D.山前平原新疆库车温宿大峡谷奥奇克盐底辟构造为中国最典型的盐底辟构造。岩盐属粘弹性流体,密度相对较低且极易发生塑性变形,由各种地质因素引发盐岩上拱挤入上覆盖层形成各种盐底辟构造(如图)。完成下面小题。7.引发新疆库车盐层向上运动的主要地质因素是( )A.变质作用 B.风力作用 C.岩浆活动 D.挤压作用8.盐底辟构造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该地区可能出现的地貌是( )A.连绵起伏的叠嶂丘陵 B.陡峭直立的断块山地C.顶部平缓的穹状高地 D.幽深狭长的V形裂谷下图为我国某平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图中( )A.①岩层中可发现恐龙化石 B.②处的岩石属于喷出岩C.③岩层处于向斜构造核心 D.④岩层形成晚于③岩层10.甲地区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A.岩浆侵入——古生代沉积——抬升侵蚀——断裂下沉——第四纪沉积B.中生代沉积——抬升侵蚀——第四纪沉积——断裂下沉——岩浆侵入C.中生代沉积——挤压褶皱——抬升侵蚀——断裂下沉——第四纪沉积D.第四纪沉积——抬升侵蚀——挤压褶皱——中生代沉积——断裂下沉下图为长沙市河流阶地剖面图,图中I、Ⅱ、Ⅲ为河流阶地,图中所示的橘子洲位于湘江中心,是湘江下游面积最大的沙洲。完成下面小题。11.橘子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及其面积最大季节组合正确的是( )A.流水侵蚀;夏季 B.流水堆积;夏季C.流水侵蚀;冬季 D.流水堆积;冬季12.关于图中阶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壳持续抬升形成阶地 B.阶地Ⅱ形成晚于阶地ⅢC.土壤肥沃且颗粒较细 D.河谷阶地是由河漫滩演变形成迂回扇是在河湾侧向蠕移过程中产生的。因侧向运动是脉动式而不是连续均匀地发生的,故当河弯侧蚀较慢时,凸岸边滩外缘的滨河床沙坝不断加高,当河湾侧蚀加快后,凸岸边滩迅速淤长。若侧蚀再度减缓,则在凸岸边滩外缘新的位置上又会出现相对高起的滨河床沙坝,该过程反复进行,便形成完整的迂回扇。右面为迂回扇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迂回扇形成过程中,河流凹岸地区发生坍塌的规律是( )A.匀速坍塌 B.加速坍塌 C.减速坍塌 D.间歇坍塌14.在迂回扇形成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导致河流长度增加、弯曲度变大②河流沙坝之间沼泽、洼地增多③图中沙坝的形成时间顺序是数字减小顺序④河流纵比降变小,流速变慢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下图示意某地地质剖面和海水深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据图推断,该地( )A.岩层①与②的形成环境完全相同B.甲断层形成时间早于三叠纪C.侏罗纪气候干旱,植被稀少D.石炭纪没有发生过海陆变迁16.乙处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可能的形成过程是( )A.向斜;风化侵蚀—固结成岩—挤压拱起B.向斜;固结成岩—挤压拱起—风化侵蚀C.背斜;风化侵蚀—固结成岩—挤压拱起D.背斜;固结成岩—挤压拱起—风化侵蚀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三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西藏墨脱县地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下游、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境内山高谷深,山峦起伏,地势险峻,南迦巴瓦峰为墨脱县境内最高的山峰。那木拉错又名琼果杰神湖,是西藏最具传奇色彩的湖泊。2022年10月,派墨公路(派乡-墨脱)全线建成,该公路施工难度大,下图分别为墨脱周边地区及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层地貌剖面示意图。从地质作用角度分析墨脱县境内山高谷深的原因。(6分)简述那木拉错的形成过程。(6分)指出派墨公路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4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丹霞地貌由红色砂岩和砾岩经地壳抬升后长期风化侵蚀形成。陕北丹霞位于陕西省,地处板块活跃带,白垩纪与第四纪板块运动活跃,呈高原—峡谷型景观,两岸赤壁陡峻且波状起伏。白垩纪早期气候干旱、风力大,形成的红色砂岩孔隙大、硬度低、多节理发育。沟谷走向与节理、裂隙一致。岩层含岩盐颗粒,盐分较高;局部壶穴沿节理、裂隙发育,峡谷上游有壶穴群,底部多磨圆度高的砾石。左图为陕北丹霞演化示意图,右图为陕西靖边县丹霞地貌图。结合材料,指出陕西靖边县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中地质作用的具体表现。(4分)分析红色砂岩的岩性特征对陕北丹霞地貌发育的影响。(6分)推测陕北丹霞峡谷上游壶穴群的形成过程。(8分)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准平原是湿润气候条件下,地表经过长期风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原的地貌形态。一般情况下,其形成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高山峡谷的“幼年期”、河谷宽广的“壮年期”、起伏微弱的“老年期”。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的高原面是古准平原经过整体隆起抬升发育而来的。当古准平原抬升后,青藏高原边缘形成深切峡谷,高原腹地仍保留了大面积的平缓高原面,下图示意青藏高原腹地两种不同高原面形态(冰蚀夷平面和丘状高原)的形成过程。从地势起伏、地质作用的角度,说明准平原的形成过程。(6分)分析青藏高原腹地仍然保留平缓高原面,边缘则形成深切峡谷的原因。(6分)(3)推测古准平原分别演变为冰蚀夷平面和丘状高原的地理过程。(6分)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 D B C C D A D C B C D题号 12 13 14 15 16答案 A D C B D17.答案:(1)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岩层挤压隆起,地壳不断抬升,形成高山:降水丰富,高山冰川广布,地势落差大,流水、冰川侵蚀作用强烈,形成深谷。(6分)(2)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且有断层,岩石破碎,受外力侵蚀作用形成地势低洼的谷地;周边地区的降水和冰雪融水不断汇入谷地,积水成湖。(6分)(3)地形起伏大;地质构造复杂;滑坡、泥石流、雪崩等自然灾害多发:高寒、缺氧,冰冻时间长。(4分)18.答案:(1)内力作用表现为地壳抬升(使岩层出露地表);外力作用表现为:沉积作用,例:砂岩、砾岩的形成、风化作用(干旱气候下的温差风化、风力风化破坏岩层)、风力侵蚀塑造砂岩初始形态、砾石磨圆也体现流水侵蚀作用。(4分)(2)特征:孔隙大、硬度低。影响:孔隙大、硬度低抗侵蚀能力弱,易被风力、流水等外力侵蚀,加速了峡谷、壶穴等地貌的形成与发育;同时利于盐分溶解迁移,进一步加剧岩石破碎。(6分)(3)①白垩纪早期气候干旱多风,形成的红色砂岩孔隙大、硬度低,易受侵蚀;②流水侵蚀使岩层节理、裂隙拓宽加深,形成汇水通道;③降水或地表径流携带砾石沿着通道流动,砾石在水流动力作用下不断旋转研磨岩石,形成单个壶穴;④流水长期持续侵蚀作用下,多个壶穴聚集形成壶穴群。(8分)19.答案:(1)早期地壳强烈抬升,地势起伏大,流水强烈下切侵蚀,形成高山峡谷;高山峡谷形成后,进入长时期相对稳定的地质构造环境,在外力(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的不断作用下,削高填低,逐渐形成地势起伏和缓的准平原。(6分)(2)古准平原整体抬升后,青藏高原边缘地势落差加大,流水强烈下切,形成深切峡谷;腹地地势起伏较小,侵蚀作用较弱,则保留了古准平原的平缓地貌特征。(6分)(3)古准平原在抬升中,不断遭受风化、侵蚀。质地坚硬的花岗岩基岩出露后,抗风化、侵蚀能力强,在冰川侵蚀作用下逐渐形成光滑的冰蚀夷平面;砂岩、板岩基岩出露后,抗风化、侵蚀能力弱,逐渐形成了波状起伏的丘状高原。(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