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探索宇宙奥秘是人类不懈的追求。下图是太阳系模式图(部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把地球和行星c的位置互换,则地球上( )
A.温度将大幅升高 B.陆地将会消失 C.将不会有大气 D.将会天雪地
2.与a相比,c和d天体都没有发现生命,主要是因为两天体( )
A.体积、质量小,无合适的大气条件 B.距日远,获得的太阳辐射少
C.气温日较差小,不利于液态水形成 D.距小行星带近,陨石袭扰多
下图为黑色区域示意某类太阳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太阳活动类型及分布位置依次是( )
A.耀斑色球层 B.黑子光球层 C.日珥日冕层 D.黑子色球层
4.图中该类太阳活动( )
A.周期一般为11年 B.为太阳内部核裂变反应
C.与耀斑活动不同步 D.区域温度高于周围地区
5.在太阳活动的高峰期,地球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流星现象增多 B.低纬地区出现极光现象
C.气温明显降低 D.海上航行方向受到干扰
广西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日照充足,但由于广西地形复杂,太阳能资源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左图为广西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右图为广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广西年太阳辐射总量的总体空间分布特征是( )
A.东多西少 B.东少西多 C.南少北多 D.南多北少
7.丙地年太阳辐射总量不同于周边地区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拔高低 C.地表植被 D.天气状况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4年1月26日18时16分在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北纬41.18度,东经78.73度)发生3.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为地球部分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以下小题。
8.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 )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软流层
9.图中圈层( )
A.②圈层是岩浆发源地 B.③圈层是岩石圈的一部分
C.④圈层的主体是冰川 D.⑤圈层的密度上下均一
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0.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
A.Ⅰ层顶部 B.Ⅱ层底部 C.Ⅱ层中部 D.Ⅲ层
2019年,研究人员在秘鲁安第斯山脉发现了乳齿象化石遗骸(下图)。乳齿象是曾经生活在冰河时期的最大陆地哺乳动物之一,分布范围主要在北美大陆的松林和沼泽地区,以树枝、树叶和水生植物为食。专家认为,大约在距今11000至12000年前乳齿象从北美洲迁徙到南美洲之后灭绝。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2.乳齿象生活的地质年代是( )
A.古生代 B.中生代 C.新生代 D.前寒武纪
13.在乳齿象生存的地质年代,地球上主要的植被类型可能是( )
A.蕨类植物 B.裸子植物 C.被子植物 D.藻类植物
14.乳齿象从北美洲迁徙到南美洲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地壳运动 B.气候变化 C.火山爆发 D.小行星撞击
对流层顶高度与对流活动强弱密切相关。图中示意青藏高原1980-2010年间对流层顶气压的月平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上升幅度最大的时段是(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1—12月
16.导致青藏高原地区2月-7月对流层顶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冷空气势力增强 B.太阳辐射增强
C.植被覆盖率提高 D.大气降水增多
17.近20年来,青藏高原对流层顶高度呈上升趋势。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化石燃料使用增多 B.途经航空班次增多
C.地表植被密度增大 D.人工降雨频率增大
节能建筑是指冬暖夏凉,通风日照合理,从能源使用上耗电、耗气更少,还能隔音降噪的建筑。下图示意拉萨某地节能房(图中甲、乙、丙、丁为可控开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白天,节能房中鹅卵石可以( )
A.减弱大气辐射 B.减弱大气逆辐射
C.增强太阳辐射 D.增强地面辐射
19.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冬季为了减少屋内耗能应( )
A.甲、乙打开,丙、丁关闭 B.乙、丁打开,甲、丙关闭
C.甲、丁打开,乙、丙关闭 D.乙、丙打开,甲、丁关闭
在较大湖泊和周边陆地之间,常由于热力差异形成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图为骆马湖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骆马湖地区,形成湖陆风的根本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分布不均
B.当地盛行风向转换
C.湖陆热力性质差异
D.湖陆表面气压差异
21.图中某地区白天以偏北风为主,夜间以偏南风为主。该地区最可能是( )
A.宿迁市 B.窑湾镇 C.皂河镇 D.马陵山
22.观测发现,宿迁市出现湖风的时间比图中其它地区出现时间要早,与其成因关系最密切的是( )
A.湖面西北高东南低 B.湖区夏季吹东南风
C.城市热岛效应显著 D.湖面水温南高北低
下图为北半球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海洋,非阴影部分为陆地)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图(单位:hPa)。图示时刻沿海地区出现大雾天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4.图中所示时刻,A地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海绵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以此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并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下图为海绵城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海绵城市地面材料的特点是( )
A.多孔隙、易渗水 B.质地软、不耐磨
C.密闭好、不透水 D.易获得、成本低
26.建设海绵城市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是( )
A.根治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 B.导致城市气温日较差增大
C.使得生物多样性大幅降低 D.利于城、郊间的温差减小
下图为我国某地气象站1月某日风向与气温增减变化示意图,其中风向方位角是指以正北方向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转动的角度,可以用来表示风向。完成下面小题。
27.该日8时至12时气温变化的原因是( )
A.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多 B.大气逆辐射达到最强
C.太阳辐射先增强后减弱 D.地面辐射一直不变
28.若此处存在山谷风现象,则夜间盛行( )
A.谷风,主要吹东北风 B.山风,主要吹东南风
C.谷风,主要吹西南风 D.山风,主要吹西北风
山西天镇发现的恐龙化石,以蜥脚类巨龙科和鸟臀类甲龙科的化石为代表,包含鸭嘴龙类及兽脚类的恐龙动物群,数量丰富,类型多样,保存完好,是国内外不可多得的宝贵材料,对于研究晚白垩纪的古环境、古地理、古生态以及该时期恐龙动物群的分布和演化具有重要价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天镇恐龙动物群”生活的地质年代属于( )
A.太古宙 B.元古宙 C.中生代 D.新生代
30.推测天镇恐龙动物群生存时期该区域的古生物特征是( )
A.爬行动物盛行 B.哺乳动物盛行 C.被子植物繁盛 D.蕨类植物繁盛
为世界某地某时刻6000米高空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完成下面小题。
31.该时刻A点风向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32.沿甲-乙对应的近地面作等压面示意图,下列四幅图符合的是( )
A. B.
C. D.
二、综合题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了缓解城市内涝等问题,城市步道、停车场路面等区域多铺设有透水砖路面,实现水循环过程中城市水体的再分配。下图示意水循环过程,图中箭头表示水循环的环节。
(1)图中③⑤环节表示水循环环节分别是 、 。
(2)图中③⑤⑥环节联系了海洋和陆地,其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
(3)与混凝土路面比较,指出铺设透水砖路面改变的水循环环节。
34.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数字①表示 ,②表示 ,③表示 ,④表示 。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
(2)雾霾天气发生会使 增强, 减弱,因此白天变暗,称之为“暗岛效应”。而夜间雾霾天气会使当地 增强。(填数字)
(3)请用地理原理解释“高处不胜寒”。
(4)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清晨,请解释原因。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B A D D D B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C B B B A D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C B C A D A B C A
题号 31 32
答案 D B
33.(1)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2)海陆间水循环
(3)下渗;地下径流;地表径流;蒸发等。
34.(1) 反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2) ① ④ ③
(3)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量来源是地面辐射;海拔高,空气稀薄,获得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
(4)晴朗的清晨少云,大气逆辐射较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