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湘艺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绣红旗》课件+教学设计+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教材】湘艺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绣红旗》课件+教学设计+素材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欢迎同学们来到音乐课堂
让教学更有效
第四单元
多姿多彩的乐音世界
01
本课目标
02
新课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课堂展示与拓展
05
课堂达标
06
课堂总结
目 录
(一)审美感知
引导学生聆听《绣红旗》,感受歌曲中饱含的深情与坚定的革命信念,体会其优美、婉转且富有力量的旋律,感受节奏、速度、和声等音乐要素营造出的独特美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对民族音乐的审美鉴赏力,让学生能精准捕捉歌曲中复杂的情感表达。
(二)艺术表现
通过学唱,使学生掌握歌曲的音准、节奏和演唱技巧,如把握好装饰音、连音、切分音等,学会运用圆润、饱满的声音,以及恰当的气息控制和力度变化,生动地展现歌曲中蕴含的情感,提升学生的歌唱表现力,能用富有感染力的歌声诠释江姐等革命先烈的精神。
(三)创意实践
鼓励学生分组对歌曲进行创意改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音乐和革命文化的理解。
(四)文化理解
帮助学生了解歌剧《江姐》的创作背景、历史意义以及其所反映的“红岩精神”,明白《绣红旗》所承载的革命先辈对新中国的热爱与期待,增强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
在解放前夕,有一群被关押在监狱里的革命者,他们身处黑暗,却从未放弃对光明的向往。有一天,他们得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新中国成立了!可他们没办法亲眼看到飘扬的五星红旗,于是,他们决定自己动手绣一面红旗。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那样艰苦危险的环境下,他们怀着怎样的心情一针一线地绣着这面红旗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首歌曲,去感受他们当时的心境。这首歌曲就是歌剧《江姐》中的选段《绣红旗》,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去体会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革命先辈们的热血与情怀。
聆听音乐
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
展现了人物怎样的信念?
这首歌的速度是中速,情绪是激动喜悦之情。
作品背景:
《绣红旗》诞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空政歌剧团创作的歌剧《江姐》中的经典唱段,由阎肃作词,羊鸣、姜春阳、金砂等谱曲。其创作灵感源于罗广斌、杨益言的小说《红岩》。当时,小说《红岩》的轰动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素材,创作人员仅用十八天就写出《江姐》脚本。为了创作《绣红旗》,作曲小组深入江姐故乡四川采风,汲取川剧、越剧等地方戏曲和民间音乐精华。在歌剧里,江姐和战友们在狱中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怀着激动喜悦之情,用珍藏的红旗,含着热泪绣制五星红旗,这首歌充分展现了革命先烈对新中国的无限憧憬以及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歌剧《江姐》
再次聆听音乐
分析歌曲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绣红旗》为F徵清乐七声调式,4/4拍,中速,采用单二部曲式结构。两段之间情绪衔接紧密,先抑后扬,暗合革命者从隐忍到奋起的心理变化。
A段节奏平稳,像穿针引线般,旋律以叙述为主,如“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热泪随着针线走,绣出一片春消息” ,每句歌词对应4小节旋律,句尾切分音制造细微停顿 ,在“春消息”处音符从低音区缓缓爬升,埋下希望的种子;
A段由四个乐句组成,下面跟琴演唱第一乐句简谱
注意波音、附点节奏、一字多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下面跟琴演唱第二乐句简谱
注意前倚音、附点节奏、一字多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下面跟琴演唱第三乐句简谱
注意切分节奏、附点节奏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下面跟琴演唱第四乐句简谱
注意附点、波音、一字多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整体演唱第一乐段
聆听第二乐段
听听第二乐段在情绪和节奏上有什么变化?
B段旋律突然转为昂扬,节奏型变为密集的十六分音符 ,如“一针针,一线线,绣出一片新天地。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 ,尤其是“越是艰险越向前”旋律连续上行,将情绪推向高潮。
B段由两个乐句组成,下面跟琴演唱第一乐句简谱
注意附点节奏、一字多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下面跟琴演唱第二乐句简谱
注意切分节奏、附点节奏、波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整体演唱第二乐段
整体演唱
下面请同学上台用声势动作、律动、乐器伴奏等的方法表现音乐
下面我们欣赏视频
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一)判断题
1.《绣红旗》的曲式结构是单一部曲式。( )
(二)选择题
1.《绣红旗》是哪部歌剧的选段?( )
A.《洪湖赤卫队》 B.《江姐》 C.《小二黑结婚》 D.《白毛女》

答案:(一)判断题 1.×,是单二部曲式。
(二)选择题 1.B ,《绣红旗》是歌剧《江姐》选段。
《绣红旗》
1=bB 4/4 中速
歌剧《江姐》选段
感谢聆听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唱歌课型
【教学内容】
湖南文化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姿多彩的乐音世界》第4课时《绣红旗》
【教材分析】
《绣红旗》是湖南文化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姿多彩的乐音世界》第4课时唱歌课。《绣红旗》诞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空政歌剧团创作的歌剧《江姐》中的经典唱段,由阎肃作词,羊鸣、姜春阳、金砂等谱曲 。其创作灵感源于罗广斌、杨益言的小说《红岩》。当时,小说《红岩》的轰动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素材,创作人员仅用十八天就写出《江姐》脚本 。为了创作《绣红旗》,作曲小组深入江姐故乡四川采风,汲取川剧、越剧等地方戏曲和民间音乐精华。初稿被否后,经过近一年修改,才成功塑造出歌曲独特的“音乐之魂” 。在歌剧里,江姐和战友们在狱中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怀着激动喜悦之情,用珍藏的红旗,含着热泪绣制五星红旗,这首歌充分展现了革命先烈对新中国的无限憧憬以及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在音乐学习方面呈现出鲜明特点。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能力有所提升,不再局限于简单旋律,开始关注歌曲背后的情感、文化内涵。部分学生对音乐抱有浓厚兴趣,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对流行音乐尤为热衷,却对民族音乐、古典音乐接触较少,存在一定偏见。在演唱与演奏技巧上,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节奏感强、嗓音条件好,而另一部分学生在音准、节奏把握上存在困难。此外,八年级学生自尊心较强,在音乐展示时,部分学生因害怕出错,参与积极性不高,需要教师给予更多鼓励引导。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引导学生聆听《绣红旗》,感受歌曲中饱含的深情与坚定的革命信念,体会其优美、婉转且富有力量的旋律,感受节奏、速度、和声等音乐要素营造出的独特美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对民族音乐的审美鉴赏力,让学生能精准捕捉歌曲中复杂的情感表达。
(二)艺术表现
通过学唱,使学生掌握歌曲的音准、节奏和演唱技巧,如把握好装饰音、连音、切分音等,学会运用圆润、饱满的声音,以及恰当的气息控制和力度变化,生动地展现歌曲中蕴含的情感,提升学生的歌唱表现力,能用富有感染力的歌声诠释江姐等革命先烈的精神。
(三)创意实践
鼓励学生分组对歌曲进行创意改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音乐和革命文化的理解。
(四)文化理解
帮助学生了解歌剧《江姐》的创作背景、历史意义以及其所反映的“红岩精神”,明白《绣红旗》所承载的革命先辈对新中国的热爱与期待,增强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绣红旗》,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别是A段的平稳叙述和B段的激昂情绪转换,准确唱出各音符音高,把握4/4拍的强弱规律。
2.引导学生体会歌曲中蕴含的革命情感,通过分析歌词、旋律特点和故事背景,使学生深入理解江姐等革命先烈对新中国的憧憬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并能在演唱中准确传达。
(二)教学难点
1.学唱歌曲《绣红旗》,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别是A段的平稳叙述和B段的激昂情绪转换,准确唱出各音符音高,把握4/4拍的强弱规律
2.引导学生体会歌曲中蕴含的革命情感,通过分析歌词、旋律特点和故事背景,使学生深入理解江姐等革命先烈对新中国的憧憬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并能在演唱中准确传达。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在解放前夕,有一群被关押在监狱里的革命者,他们身处黑暗,却从未放弃对光明的向往。有一天,他们得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新中国成立了!可他们没办法亲眼看到飘扬的五星红旗,于是,他们决定自己动手绣一面红旗。(展示革命者绣红旗的图片)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那样艰苦危险的环境下,他们怀着怎样的心情一针一线地绣着这面红旗呢?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首歌曲,去感受他们当时的心境。这首歌曲就是歌剧《江姐》中的选段《绣红旗》,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去体会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革命先辈们的热血与情怀。(播放《绣红旗》音频)
书写板书《绣红旗》。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走进音乐
(一)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教师:聆听音乐,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展现了人物怎样的信念?
预设:聆听音乐回答问题
教师:这首歌的速度是中速,情绪是激动喜悦之情。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该作品的背景:《绣红旗》诞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空政歌剧团创作的歌剧《江姐》中的经典唱段,由阎肃作词,羊鸣、姜春阳、金砂等谱曲 。其创作灵感源于罗广斌、杨益言的小说《红岩》。当时,小说《红岩》的轰动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素材,创作人员仅用十八天就写出《江姐》脚本 。为了创作《绣红旗》,作曲小组深入江姐故乡四川采风,汲取川剧、越剧等地方戏曲和民间音乐精华。初稿被否后,经过近一年修改,才成功塑造出歌曲独特的“音乐之魂” 。在歌剧里,江姐和战友们在狱中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怀着激动喜悦之情,用珍藏的红旗,含着热泪绣制五星红旗,这首歌充分展现了革命先烈对新中国的无限憧憬以及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歌剧《江姐》
教师:再次聆听音乐,分析歌曲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预设:聆听音乐回答问题
教师:《绣红旗》为F徵清乐七声调式,4/4拍,中速,采用单二部曲式结构。两段之间情绪衔接紧密,先抑后扬,暗合革命者从隐忍到奋起的心理变化。
接下来我们分段学唱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提问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初步的聆听对音乐的情绪、速度建立初步的认知,为后续的教唱奠定基础】
(二)分析音乐,表现音乐
教师:A段节奏平稳,像穿针引线般,旋律以叙述为主,如“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热泪随着针线走,绣出一片春消息” ,每句歌词对应4小节旋律,句尾切分音制造细微停顿 ,在“春消息”处音符从低音区缓缓爬升,埋下希望的种子;A段由四个乐句组成,下面跟琴演唱第一乐句简谱
预设:演唱
教师:注意波音、附点节奏、一字多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跟琴演唱第二乐句简谱
预设:演唱
教师:注意前倚音、附点节奏、一字多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跟琴演唱第三乐句简谱
预设:演唱
教师:注意切分节奏、附点节奏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跟琴演唱第四乐句简谱
预设:演唱
教师:注意附点、波音、一字多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整体演唱第一乐段
预设:演唱
教师:聆听第二乐段,听听第二乐段在情绪和节奏上有什么变化?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B段旋律突然转为昂扬,节奏型变为密集的十六分音符 ,如“一针针,一线线,绣出一片新天地。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 ,尤其是“越是艰险越向前”旋律连续上行,将情绪推向高潮。B段由两个乐句组成,下面跟琴演唱第一乐句简谱
预设:演唱
教师:注意附点节奏、一字多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跟琴演唱第二乐句简谱
预设:演唱
教师:注意切分节奏、附点节奏、波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整体演唱第二乐段
预设:演唱
教师:整体演唱
预设: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感受、学唱音乐,体验音乐表现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对于音乐情感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精彩演绎,自由发挥
教师:下面请同学上台用声势动作、律动、乐器伴奏等的方法表现音乐。
预设:表现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上台表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趣,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
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
教师:下面我们欣赏视频
预设:欣赏
教师: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预设: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刻体会歌曲中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激发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五、结语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
六、课堂小结(或教学反思)
在本次《绣红旗》教学中,故事与图片导入激发了学生兴趣,学生迅速融入课堂情境。介绍背景时,学生对江姐和革命故事充满好奇,观看影视片段后,对歌曲内涵有了一定认识 。但学唱环节,学生在把握情感变化和演唱风格转换上存在困难,虽多次示范指导,部分学生仍难以精准演绎。在理解革命文化内涵方面,因时代隔阂,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刻。小组创意改编环节,学生思维活跃,但时间把控欠佳,展示仓促。今后教学要优化方法,增加互动,强化对学生情感表达和革命文化理解的引导。
七、课堂练习
(一)判断题
1.《绣红旗》的曲式结构是单一部曲式。( )
(二)选择题
1.《绣红旗》是哪部歌剧的选段?( )
A.《洪湖赤卫队》 B.《江姐》 C.《小二黑结婚》 D.《白毛女》
答案:(一)判断题 1.×,是单二部曲式。
(二)选择题 1.B ,《绣红旗》是歌剧《江姐》选段。
【板书设计】
《绣红旗》
1=bB 4/4 中速 歌剧《江姐》选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让教学更有效
目 录
01 本课目标 02 新课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课堂展示与拓展
05 课堂达标 06 课堂总结
(一)审美感知
引导学生聆听《绣红旗》,感受歌曲中饱含的深情与坚定的革命信念,体会其优美、婉转且富有力量
的旋律,感受节奏、速度、和声等音乐要素营造出的独特美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对民族
音乐的审美鉴赏力,让学生能精准捕捉歌曲中复杂的情感表达。
(二)艺术表现
通过学唱,使学生掌握歌曲的音准、节奏和演唱技巧,如把握好装饰音、连音、切分音等,学会运用
圆润、饱满的声音,以及恰当的气息控制和力度变化,生动地展现歌曲中蕴含的情感,提升学生的歌
唱表现力,能用富有感染力的歌声诠释江姐等革命先烈的精神。
(三)创意实践
鼓励学生分组对歌曲进行创意改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引
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音乐和革命文化的理解。
(四)文化理解
帮助学生了解歌剧《江姐》的创作背景、历史意义以及其所反映的“红岩精神”,明白《绣红旗》所
承载的革命先辈对新中国的热爱与期待,增强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传承和弘扬红色文
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
在解放前夕,有一群被关押在监狱里的革命者,他们身处黑暗,却从未放弃对光明的向往。有一天,他们
得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新中国成立了!可他们没办法亲眼看到飘扬的五星红旗,于是,他们决定自己动
手绣一面红旗。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那样艰苦危险的环境下,他们怀着怎样的心情一针一线地绣着这面红旗
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首歌曲,去感受他们当时的心境。这首歌曲就是歌剧《江
姐》中的选段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去体会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
革命先辈们的热血与情怀。
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
展现了人物怎样的信念?
作品背景:
《绣红旗》诞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空政歌剧团创作的歌剧《江姐》中的经典唱段,由阎肃作词,羊鸣、姜春阳、金砂等谱曲。其创作
灵感源于罗广斌、杨益言的小说《红岩》。当时,小说《红岩》的轰动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素材,创作人员仅用十八天就写出《江姐》脚本。为了创
作《绣红旗》,作曲小组深入江姐故乡四川采风,汲取川剧、越剧等地方戏曲和民间音乐精华。在歌剧里,江姐和战友们在狱中得知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怀着激动喜悦之情,用珍藏的红旗,含着热泪绣制五星红旗,这首歌充分展现了革命先烈对新中国的无限憧憬以及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
分析歌曲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绣红旗》为F徵清乐七声调式,4/4拍,中速,采用单二部曲式结构。两段之间情绪衔接紧密,
先抑后扬,暗合革命者从隐忍到奋起的心理变化。
A段节奏平稳,像穿针引线般,旋律以叙述为主,如“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热泪随着针线走,绣出一片
春消息” ,每句歌词对应4小节旋律,句尾切分音制造细微停顿 ,在“春消息”处音符从低音区缓缓爬升,埋下希望的种
子;
A段由四个乐句组成,下面跟琴演唱第一乐句简谱
注意波音、附点节奏、一字多音
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下面跟琴演唱第二乐句简谱
注意前倚音、附点节奏、一字多音
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下面跟琴演唱第三乐句简谱
注意切分节奏、附点节奏的演唱,
请再次演唱
下面跟琴演唱第四乐句简谱
注意附点、波音、一字多音的演唱,
请再次演唱
整体演唱第一乐段
听听第二乐段在情绪和节奏
上有什么变化?
B段旋律突然转为昂扬,节奏型变为密集的十六分音符 ,如“一针针,一线线,绣出一片新天地。
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 ,尤其是“越是艰险越向前”旋律连续上行,将情绪推向高潮。
B段由两个乐句组成,下面跟琴演唱第一乐句简谱
注意附点节奏、一字多音的演唱,
请再次演唱
下面跟琴演唱第二乐句简谱
注意切分节奏、附点节奏、波音
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整体演唱第二乐段
整体演唱
下面我们欣赏视频
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一)判断题
1.《绣红旗》的曲式结构是单一部曲式。( )
(二)选择题
1.《绣红旗》是哪部歌剧的选段?( )
A.《洪湖赤卫队》 B.《江姐》 C.《小二黑结婚》 D.《白毛女》
答案:(一)判断题 1.×,是单二部曲式。
(二)选择题 1.B ,《绣红旗》是歌剧《江姐》选段。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