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养成亲社会行为 课件(共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养成亲社会行为 课件(共22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2.2养成亲社会行为 课件
政治认同:通过“温暖瞬间”感知社会正能量,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健全人格:通过思辨活动,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共生关系,提升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心理韧性。
责任意识:在亲社会行为行动设计中,强化“小我融入太我”的观念,将个人价值与社会进步结合。
议学情境
议学问题
议学任务1 “节能降碳,绿色发展”社会实践活动
赞同男生1、女生1和女生2的观点。理由:节能降碳活动有助于推动经济转型,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提升青少年的环保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提高道德修养,促进人的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
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议学成果
笔记:1.亲社会行为的内涵?
亲社会行为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是符合社会道德要求、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议学任务2 亲社会之“生活所见”
议学情境
议学问题
“给老大爷让座”
“志愿者给小朋友赠送书籍”
“老人颠倒及时帮助”
“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这些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吗?说说理由。
属于。“给老大爷让座”体现谦让;“志愿者给小朋友赠送书籍”体现分享;“老人颠倒及时帮助”体现帮助他人;“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体现关心社会发展。
议学成果
笔记: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谦让、分享、合作、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都是亲社会行为。
议学任务3 “墨缘●大手拉小手”活动
议学情境
议学问题
结合你参加的类似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同学交流分享你的付出和收获。
参加了帮助老年人使用手机的社会实践活动。期间,虽然付出了时间和精力,但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给老人带来了温暖,获得了成就感,促进了社会和谐。
议学成果
笔记:3. 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青少年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必要性)
②亲社会行为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重要性)
议学任务4 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议学情境
议学问题
结合上述材料和你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社会是我们成长的课堂,实践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议学成果
笔记:4. 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1)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2)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
(3)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
(4)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提示: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人物,根据课本提供的六个问题,有目的地查找相关资料,分析他(她)的成长过程,从中感悟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议学检测
1.2024年9月,济南市市中区部分中小学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素质教育基地拓展体验活动,学生们围绕“生命铸魂、科技起航、天下泉城、社会生活”四大领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此举措( )
①拓宽学生视野,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②减少在校学习时间,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③促进学生发展,养成亲社会行为
④帮助所有学生找到朋友,避免结交网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2.妥善处理与家庭、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是我们应具备的重要素养。以下小明的衔为中,有需要改进的是( )
A.小晨因近期社团排练与班级值日冲突,于是经常请同学们帮忙代劳
B.母亲节到来之际,小明精心制作了一张祝福卡,送给妈妈表达感恩
C.老师指出小明对集体事务不够上心,他诚恳认错,并承诺会积极改正
D.小区发起为灾区捐赠物品的倡议,小明踊跃参与,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A
3.近日,一则“14岁少年放学路上扶正红绿灯”的短视频被千万网友点赞。杭州交警赶到学校找到这位少年潘奕辰,为他送去感谢信和“限定款”小礼物。下列评价与潘奕辰的行为对应正确的是( )
①自尊自信自强 ②社会责任感强
③机智勇敢坚强 ④主动关心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一、选择题(必做)
1.2025年是西部计划实施22周年。每年毕业季,总有一群大学生会毅然背起行囊,以志愿之名,助力祖国建设,刻画青春最美的模样。他们的“美”体现在( )
①平凡孕育伟大,伟大才有价值 ②实践充盈生命,服务奉献社会
③学会亲近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④踏着青春节拍,随心所欲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C
2.中学生小明在学校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活动,还主动向家人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小明的行为( )
A.是为了获得老师表扬 B.履行了保护环境的法定义务
C.是多管闲事,耽误学习时间 D.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D
3.童小勇每周都去敬老院做志愿者,为几位老人读书读报、陪老人聊天,坚持两年不间断。学校得知此事后,号召大家向童小勇学习。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见贤思齐,童小勇是我学习的榜样
②我们要“行己有耻”,学会知耻后勇
③这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大家要积极参与
④我们要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学会慎独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B
二、阅读与思考题(选做)
2025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聚焦民生热点,审议通过了多项惠民政策。某校积极响应号召,利用周末组织学生开展"两会精神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培养亲社会行为。
(1)列举两种你了解本次全国两会精神的具体途径。
(2)该校为何要利用周末开展此类社会实践活动?
(1)通过观看新闻联播专题报道、查阅《人民日报》两会专刊、参加学校组织的"模拟政协"活动、浏览中国政府网政策解读栏目等方式了解。
(2)①青少年处于社会化关键期,通过实践能直观感受民生政策,增强制度认同;②参与社区政策宣传能培养公共参与能力,提升社会责任感;③将两会精神与社区服务结合,有助于塑造"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实现知行合一。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践行亲社会行为?
(3)①主动研究两会提案,如关注贵州乡村振兴议题;②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宣传医保改革等惠民政策;③组织“小记者进社区”活动,调研民生政策落实效果;④通过社会实践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