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新课导入1851年5月1日英国伦敦举办了首届世界博览会,即万国工业博览会为何在首届世界博览会上英国的工业品能够遥遥领先?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缘起:英国的蓄势历程:技术的革新影响:文明的转型蓄势待发的英国为什么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英国?合法手段进行圈地……革命前贵族把农民赶出庄园,把土地圈为牧场或农场……英国圈地运动共持续三百多年,直到19世纪中叶才完成。它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批“自由”的劳动力和巩固的工业品国内市场。——刘祚昌主编:《世界通史·近代卷》“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能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大国崛起》“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能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大国崛起》合法手段进行圈地……革命前贵族把农民赶出庄园,把土地圈为牧场或农场……英国圈地运动共持续三百多年,直到19世纪中叶才完成。它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批“自由”的劳动力和巩固的工业品国内市场。——刘祚昌主编:《世界通史·近代卷》“光荣革命”后英国政府实际上立即充当了英国资产阶级的“代言人” 英国的农奴制13世纪就趋向瓦解,农村更加开放、自由,更具流动性和个人主义,农村社会原来的各个阶层都产生了分化。国际贸易在英国当时的商业发展领域遥遥领先,首先是因为英国庞大的殖民领地和海上霸权为其商业活动极大地拓展了空间。①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②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缘起:英国的蓄势历程:技术的革新影响:文明的转型殖民地的开拓和对欧洲大陆的控制,为英国本土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扩张创造了比较便利的外部环境——国际市场……直接为工业革命的开展积聚了大量的可用资金。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蓄势待发的英国为什么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英国?英国的手工工场是18世纪欧洲最先进、最发达的资本主义企业……集中了一批技术熟练的工人和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他们是生产实践中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主力。……英国人从雇用的德国矿工那里学到了有关深井采矿的新技术,对通风系统、抽水泵、提升装置等设备进行重大革新并付诸应用。从意大利工匠那里,英国人学会镜子和玻璃器皿的制造。欧洲大陆先进手工业技术的引进,不但提高了英国原有的手工业技术,还建立了一系列新的手工业:造纸、火药、铸炮、炼糖、制硝等。——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③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④发达的工场手工业提供了技术条件英国原来并不生产棉花,16世纪末,棉纺织业传到了英国。到17世纪中叶,英国人在曼彻斯特建立了自己的棉纺织工业。棉花从南美洲输入,然后转运到兰开夏郡。英国人在这里开办棉纺织工业手工工场,棉织品受到英国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普遍欢迎,市场需要量不断增长。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许多人都努力从事技术革新。——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缘起:英国的蓄势历程:技术的革新影响:文明的转型蓄势待发的英国为什么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英国?⑤市场的需求提供了推动了技术革新(直接原因)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哪个部门?缘起:英国的蓄势历程:技术的革新影响:文明的转型急先锋:棉纺织业1700年,英国通过了禁止进口棉布和棉制品的法律,但该法律并未禁止制造棉布,这就为本土工业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机会。为提高织布、纺纱的效率,出现了哪些新发明?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纺纱工具)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织布工具)提高了织布速度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缘起:英国的蓄势历程:技术的革新影响:文明的转型急先锋: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后的新发明在动力上有什么要求?年份 发明 国别 发明者 动力1765 珍妮纺纱机 英国 哈格里夫斯 人力1769 水力纺纱机 英国 阿克莱特 水力1779 走锭精纺机 (前两者的结合) 英国 克隆普顿 水力1785 水力织布机 英国 卡特莱特 水力水力:开始脱离手工,成为机器化生产但英国水力资源并不丰富,水力又面临什么局限?水力:受限于自然环境(只能在河流湍急的地方)缘起:英国的蓄势历程:技术的革新影响:文明的转型中流砥柱:蒸汽机1705年发明的纽可门蒸汽机主要用于矿井抽水新动力: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使用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效率比(原主要用于矿井抽水)纽可门蒸汽机提高3倍后来,化工、冶金、采矿等许多生产部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标志)蒸汽动力可以突破之前水力动力的什么局限?工厂的选址不必非湍急的河流附近不可,凡是有燃料(煤炭)的地方,就能兴建工厂,组织起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英国煤藏丰富,稠密的水陆交通网络又能把煤运送到各地,全国已经变成一个特别适合于工业生长的世界。——《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缘起:英国的蓄势历程:技术的革新影响:文明的转型中流砥柱:蒸汽机蒸汽机的改良与广泛运用有何作用?19世纪早期使用蒸汽机的英国煤矿新能源:煤炭蒸汽机的作用:①打破了畜力、风力和水力等的限制,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②解决了工业革命发展的动力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推动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蒸汽机还能在交通运输业有何运用?缘起:英国的蓄势历程:技术的革新影响:文明的转型集大成者:交通运输业最早以蒸汽为动力来源的汽车乔治·斯蒂芬森(1781—1848)P96 人物扫描1825年英国斯蒂芬森试验“火箭号”蒸汽机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1807年,美国富尔顿使用从英国进口的万能蒸汽机,发明蒸汽汽船生产方式和生产组织发生了什么纵深变化?工业革命前工业革命后工业革命前 工业革命后生产方式生产组织手工劳动大机器生产手工工场工厂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缘起:英国的蓄势历程:技术的革新影响:文明的转型现代工厂制度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缘起:英国的蓄势历程:技术的革新影响:文明的转型如何评价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现代工厂制度工业革命初期,家庭生产占主流,家庭纺织工人都不愿意到工厂里做工,因此,工厂很难招到成年男工,只能雇用妇女和贫民救济院的穷孩子。这些工厂中的女工和童工是早期的工厂工人。纺纱厂雇用的成年男工主要从事技术性工作和充当监工。工厂生产与家庭生产不同,它有集中的生产场所、生产纪律和管理制度。纺纱厂工人经常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有时甚至工作更长时间。P95 相关史事机器作业的快速和准确,是人工所无法达到的,成套地使用机器设备,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P95 材料研读工厂环境进步性(历史意义):①固定场所、集中,规模大;②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③妇女逐渐走出家庭,参与社会生产,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局限性:工人受机器支配;生存环境恶劣,权益不受保障逐渐形成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工业文明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资本家大量增加并逐渐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英国,到19世纪20年代,英国已有200万工厂工人和运输工人,工业无产阶级也正式形成。掌握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为了获取利润,无情地剥削无产阶级尤其是对童工和女工的残酷压榨,成为工厂初期的普遍现象。——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缘起:英国的蓄势历程:技术的革新影响:文明的转型工业文明的头号强国1764年 1789年380万磅3240万磅英国棉花加工量1740年 1800年1.7万吨25万吨英国生铁产量工业革命还有哪些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促进了工业化1750-1870年英国人口结构变化图促进了城市化缘起:英国的蓄势历程:技术的革新影响:文明的转型工业文明的头号强国19世纪中期的英国伦敦环境污染工业革命还有哪些影响?P97 知识拓展亚当·斯密《国富论》、“自由放任观”缘起:英国的蓄势历程:技术的革新影响:文明的转型1870年,英、法、美、德四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图工业革命的扩展从18世纪后期起,其他西方国家纷纷学习英国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先后进行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对其他西方国家有何影响?缘起:英国的蓄势历程:技术的革新影响:文明的转型工业革命的扩展工业革命对东方国家有何影响?强大的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列强)打开清政府国门,使得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强国1.西方“步入近代”的过程: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是器物(技术)方面的变革,以下符合这一变革顺序的是( )A.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文艺复兴C.文艺复兴→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2.王觉非主编的《近代英国史》载:“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对世界获得这种“新动力”贡献最大的人是( )A.阿克莱特 B.富尔顿 C.哈格里夫斯 D.瓦特3.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材料评述的是工业革命的( )A.原因 B.背景 C.过程 D.影响【A】随堂练习【D】【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