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金东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历史·道德与法治期末检测试卷1.(2025七下·婺城期末)美国农业的显著特点是地区专门化、从事农业的人口很少、机械化程度高。( )2.(2025七下·婺城期末)澳大利亚有“骑在马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美称。( )3.(2025七下·婺城期末)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统治时期,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4.(2025七下·婺城期末)宋代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交子”。( )5.(2025七下·婺城期末)明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丞相制度。( )6.(2025七下·婺城期末)情感是比情绪更为深刻、稳定的内心体验,是人基本的精神需求。( )7.(2025七下·婺城期末)每个人都有自尊的需要,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我们便会感到快乐。( )8.(2025七下·婺城期末)我国法律体现广大公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2025七下·婺城期末)传统民居反映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读图完成下题。9.如图所示的民居风格迥异,反映了亚洲( )①河流短小②气候复杂③地形多样④降水均匀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0.甲地木屋结构有利于( )A.抗震 B.防风沙 C.防寒 D.防火灾11.(2025七下·婺城期末)下图所示地区山脉与河流的分布特点是( )A.纵横交错 B.山多河少C.地形呈网格状分布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12.(2025七下·婺城期末)“熊哥”和“鹅弟”是一对网友,它们的住所离得非常遥远。读熊哥与鹅弟某次网聊话语(图)。熊哥向北极点“越游越近”的主要原因、鹅弟在大陆上看见越来越多人类最有可能的时间分别是( )A.冰雪增多5月 B.气候变暖2月C.冰层减少8月 D.海域减少10月13.(2025七下·婺城期末)下列材料共同体现的治国理念是( )帝王 材料隋文帝 “犬马、器玩、口味不得献上。” ——《隋书·高祖纪上》唐太宗 “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 ——《贞观政要·论俭约》唐玄宗 “乘舆服御、金银器玩,宜令有司销毁,以供军国之用。”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七》A.戒奢崇俭 B.澄清吏治 C.虚心纳谏 D.注重文教14.(2025七下·婺城期末)下图反映了唐朝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图中“▲”处应是(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黄巢起义 D.安史之乱15.(2025七下·婺城期末)宋太祖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年份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下列措施中,最符合这一治国理念的是( )A.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B.在边境设立节度使C.分割宰相的权力以加强君权 D.改革和发展科举制16.(2025七下·婺城期末)马克思认为“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下列能为该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①日本派遣唐使学习唐朝典章制度②元朝仿中原王朝的方法实施统治③金模仿中原王朝制度并提倡儒学④澶渊之盟有力维护辽宋长久和平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7.(2025七下·婺城期末)下表反映了北宋和南宋时期,南北方在政府财政收入中的比例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说明( )朝代 项目 南方 北方 南北比例北宋(1045年) 赋税(贯) 35811000 45095000 44:56南宋(1196年) 赋税(贯) 60000000 14316000 81:19A.财政收入增加 B.农业科技进步C.海外贸易扩大 D.经济重心南移18.(2025七下·婺城期末)“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材料中的航海家是( )A.玄奘 B.鉴真 C.郑和 D.戚继光19.(2025七下·婺城期末)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日益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主要是因为( )A.考试与选拔过程的日趋腐败 B.内容与文章格式日益僵化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日益强化 D.明清时期闭关政策的实行20.(2025七下·婺城期末)我国古代某朝代前期出现了如下经济现象。据此可以推断该朝代是( )*鼓励百姓垦荒*出现成熟的手工工场 *晋商开设票号*只开放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口岸A.唐 B.宋 C.元 D.清21.(2025七下·婺城期末)上初中后,小美发现了一些同学的“烦恼”和“心事”:小美运用所学知识开导他们,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要正确对待生理变化,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焦虑或自卑②塑造外在美的同时,更要注重品德和文化修养提升内在美③不要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就能体会到青春期的美好④独立与依赖、闭锁与开放、勇敢与怯懦是正常的心理现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2025七下·婺城期末)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在第一中学开展以预防校园欺凌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教育专题讲座。通过鲜活真实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向学生阐述了什么是校园欺凌,以及防范和应对方法等核心问题。这一活动旨在警示中学生( )①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远离危险环境②面对不法侵害,勇敢机智地拒绝侵害反抗侵害③完善防范校园欺凌的法律制度,杜绝侵害发生④掌握方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3.(2025七下·婺城期末)小林在校运动会班级接力赛中没有发挥好,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挫折感。老师帮他分析原因,改进训练方法,一个学期后小林的竞技水平明显提高。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人的情绪是会相互感染的B.体验消极情感是件坏事,要尽量避免C.情绪影响人的观念和行动D.学会承受和转化消极情感,不断成长24.(2025七下·婺城期末)中学生小晶说:“每当我觉得沮丧、郁闷时,我就去风景优美的地方散步,那些花草树木能让我的不快之感烟消云散。”小丽说:“当我觉得很紧张的时候,我就在心里对自己说‘没关系,不要紧,没什么大不了的’。”她们调节情绪的方法分别是( )A.合理宣泄注意转移 B.认知调节合理宣泄C.注意转移认知调节 D.注意转移放松训练25.(2025七下·婺城期末)“行己有耻”“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论语》中的经典告诉我们( )A.自尊的人能认可自己 B.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C.自尊的人不爱慕虚荣 D.自尊来自个人的拼搏进取26.(2025七下·婺城期末)“英雄航天员”桂海潮,面对体能素质和航天技能训练的巨大挑战,不畏艰难,历经重重考核,成为我国首位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载荷专家。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 )①自信自负,靠自己就能战胜困难②勇于探索,有直面挑战的勇气③乐观坚定,面对困难不轻言放弃④无视挑战,有顺应自然的洒脱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7.(2025七下·婺城期末)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进一步体现新时代对文物保护的新要求,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22字工作要求写入本法。这体现了( )A.立足国情和实际需要,推进立法B.国家社会生活各方面已完全实现科学立法C.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崇尚法律D.法律能解决新时代各项工作中的矛盾问题28.(2025七下·婺城期末)在议学活动中,小明同学以“远离违法犯罪”为题与同学们分享了如下素材:最高人民法院强调:审判既要成为对失足未成年人惩戒处罚的公堂,又应作为挽救教育的课堂。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严于律己,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②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③尊重法律,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④法不可违,做到遵纪守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9.(2025七下·婺城期末)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各具特色又彼此相连。某地理兴趣小组围绕“资源和环境”这一主题展开研究,收集到以下图文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第一组:图一:西亚地图图二:俄罗斯地图第二组:第三组:(1)自古以来西亚是东西方交通枢纽,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有 之称。俄罗斯的铁路分布特点是 。西亚石油主要通过 (交通运输方式)运往世界各地。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丰富,大量出口,主要通过 (交通运输方式)运输。(2)图三中欧洲和非洲进出口产品的特点,对图四两地的经济发展差异有什么影响 (3)在“热带雨林的保护与开发”的讨论中,小伍和小东发表了各自的观点。你的观点是什么?结合图五说明理由。(4)通过以上探究,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启示 30.(2025七下·婺城期末)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文化遗产展现历史的发展脉络,承载文化自信。某校开展“探寻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脉络”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请参与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文学之韵】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出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作家和数不清的优秀作品,出现了多姿多彩的体裁、题材、风格、流派,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文学潮流和文学理论,内容极其丰富。这是一笔无比宝贵的文化遗产。——摘自《中国古代文学史》写出唐、宋、元、明清时期代表性的文学表现形式(体裁)。(2)【科技之光】任选两幅图简述我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3)【建筑之魂】观察图四、图五,说说长安城和北京城的共同之处。31.(2025七下·婺城期末)自古以来,历朝历代中央政府都注重边疆的有效管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在图中①②③④处填写正确的内容。(2)综合上述材料,请以“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促进了 ”为观点,并选择两个史实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2025七下·婺城期末)七年级同学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了项目化学习活动,请你共同来参与。32.【以史为鉴·感受岁月里的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第一小组同学关注春节申遗的热点话题,向大家介绍了相关情况。第一小组组员代表:春节是中华文化最古老的传统节日,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培育和形成一定的思想理念。在节日生成上,春节的时间与自然节律完全合拍,是古人顺天应时、与自然同频共振的产物;在礼庆习俗上,既保留了对联、年画、中国结、烟花爆竹等一些古代的习俗和仪式,同时,又注入了一些时尚元素,如“参与春晚互动”“云拜年”等,为传统节日增添了新意。结合第一小组的介绍说说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注意:不能抄材料)33.【以书为鉴·探寻典籍里的智慧之道】历史上的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第二小组同学搜集了以下典籍中的经典语句,邀你共读。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②文者,贯道之器也。——《昌黎先生集序》(释义:文章是贯通道理的工具)③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礼记》选择其中一则经典语句,分析其中折射的智慧之道及其价值意蕴。34.【以人为鉴·书写青春里的道德实践】脍炙人口的美德故事,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第三小组同学在“青春心语墙”上留言,写下对心中榜样人物的学习宣言。青春心语墙1 我心中的榜样人物是元代大 学者许衡。人们说乱世中梨树无主,他说:“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从他身上,我感受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做有原则的人。 青春心语墙2请仿照青春心语墙1,写下你心中的榜样人物和学习宣言。35.(2025七下·婺城期末)“典”亮生活,智启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法”安天下】基本案情:原告殷某某系一名配音演员,发现自己的声音被Al化。该Al声音制作的作品在多个知名APP广泛流传。原告发现上述作品中的声音来自被告北京某文化公司运营平台中的文本转语音产品。裁判情况:原告声音权益及于案涉AI声音,未经许可使用原告声音构成侵权。判决被告公司赔礼道歉,向原告赔偿损失共计25万元。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19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23条:对自然人声音的保护,参照适用肖像权保护的有关规定。(注释:这意味着声音作为一种独特的人格标识,受到法律保护。根据材料,说说法律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的作用(2)法不可违,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被告公司的行为。(3)【“德”润人心】观察漫画,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如何让AI成为“帮手”而非“枪手”,焕发青春活力。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正确【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解析】【分析】美国是发达国家,也是工业大国,美国的农业高度发达,机械化水平高;美国农业的显著特点是地区专门化;此外,从事农业的人口很少,故该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知识。美国农业地区专门化的含义是每个农业带(区)种植一两种农作物或养殖一两种畜禽。例如小麦区和玉米带分别只种植小麦和玉米。2.【答案】错误【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解析】【分析】澳大利亚的牧羊业发达,有“骑在羊背山的国家”的称号,不是“骑在马背上的国家”;此外,澳大利亚因为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故该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澳大利亚的知识。澳大利亚是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有许多古老的动植物,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澳大利亚因为绵羊和羊毛出口量居于世界前列,被称为“骑在羊背山的国家”;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丰富,采矿业发达,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3.【答案】错误【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开元盛世”书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唐太宗统治时期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由此可知,本题叙述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武则天的统治”的准确识记。4.【答案】错误【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都市生活丰富多彩,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交子”是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的纸币。由此可知,本题叙述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宋代繁荣的都市生活”的准确识记。5.【答案】正确【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朱元璋为了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由此可知,本题叙述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准确识记。6.【答案】正确【知识点】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情感是比情绪更为深刻、稳定的内心体验,是人基本 的精神需求。当对某些人或事物的情绪随时间的推移形成 比较稳定的倾向时,我们就会产生某种情感。所以题文观点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考查对情感的认识,情感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情感反映着 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促 使我们作出行动。7.【答案】正确【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自尊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 态,是一个人德行的具体表现。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包括自我尊重和赢得他人的尊重。每个人都有自尊的需要,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我们便会感到快乐。所以题文观点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考查对自尊的认识,步人青春,我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考虑自己行为的影响,希望赢得他人的认可,这些都是自尊的表现。8.【答案】错误【知识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我国是人民当家 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和共同意志,而不是广大公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所以题文观点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对法律的本质的认识,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我国的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性质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巩固和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提供良好法治环境。【答案】9.C10.A【知识点】世界地形、河湖、气候;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亚洲的相关知识。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有9种气候类型,东部以季风气候为主,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9.图中的民居有斜顶的木屋;也有黄土直立性强的窑洞,降水少;还有窗户小,墙体厚的平顶屋和底部高架起来的高脚屋;风格迥异的民居反应亚洲不同地区降水差异大和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并不能看出河流短小和降水均匀,故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故答案为:C。10.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位于日本,当地森林资源丰富,日本处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和地震,木屋的建造利于防震,与防风沙、防寒、防火灾无关,故A选项错误,BCD选项正确;故答案为:A。11.【答案】D【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解析】【分析】图中所示地区是中南半岛,中南半岛的地势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故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南半岛的相关知识。地形地势会影响河流的流向,河流也会影响人口城市的分布,中南半岛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其河流三角洲。12.【答案】B【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解析】【分析】北极熊向北极点越游越近是因为北极地区受到气候逐渐变暖的影响,冰层面积越来越少,海洋面积越来越大;南极暖季期间人类活动较多,南极暖季是11月到次年3月,故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极地地区的相关知识。北极中心是海洋,南极中心是陆地;北极的暖季是5—9月,南极的暖季是11—次年3月,暖季期间白昼时间长,气温相对较高适合科学考察。13.【答案】A【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据题干“犬马、器玩、口味不得献上”“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乘舆服御、金银器玩,宜令有司销毁,以供军国之用”可知,隋文帝、唐太宗、唐玄宗拒绝金银器玩,主张节俭,体现了戒奢崇俭,故选A项。澄清吏治是整顿官风吏治,加强对官吏的管理,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虚心纳谏指善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强调对不同意见的接受,不合题意,排除C项。注重文教是指重视文化教育,而材料描述的是拒绝金银器玩,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隋唐国家治理。检测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和解释历史现象,论证和发展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4.【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唐朝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可知,“▲”处对应时间是755-763年,结合所学可知,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这场持续八年之外的动乱,导致唐朝国势从此由兴盛到衰亡,故选D项。贞观之治是唐太宗贞观时期的繁荣局面,时间是627-649年,排除A项。开元盛世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鼎盛局面,时间是713-741年,排除B项。黄巢起义指发生于唐朝后期的农民起义,时间是878-884年,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安史之乱,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安史之乱的相关史实。15.【答案】A【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据题干“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年份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结合所学可知,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陆续取代原来薄镇手下的抓牙,故选A项。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解除节度使兵权,在边境设立节度使表述错误,排除B项。分割宰相的权力以加强君权是中央措施,材料描述的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排除C项。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材料描述的是加强对地方控制,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16.【答案】C【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据题干“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结合所学可知,金朝、元朝都曾经征服过中原,但两个王朝为维护统治,都学习借鉴中原典章文化,推动了本民族的进步发展,因此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项。日本是在被唐朝与新罗打败后,派遣唐使来华,学习唐朝典章制度;澶洲之盟是宋朝在澶州之战胜利后与辽签订,有力维护辽宋长久和平。由此可知,①④不能佐证马克思的观点,故排除ABD三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17.【答案】D【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北宋和南宋时期,南北方在政府财政收入中的比例变化情况”可知,南宋时期,南方赋税收入远超北方,南方占比远高于南方,说明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南北赋税占比变化,不能说明财政收入增加,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南北赋税占比变化,无法印证农业科技进步,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南北赋税占比变化,没有体现海外贸易扩大,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经济重心南移。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数据材料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史实。18.【答案】C【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结合所学可知,15世纪初,明朝经济繁荣、国力雄厚,明成祖派遣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故选C项。7世纪前期,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到达天竺研习佛法,排除A项。8世纪时期,唐朝高僧鉴真东渡,到达日本传播佛教,排除B项。明朝中期,戚继光率领戚家军抗倭,打击了倭冠侵略,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点是郑和下西洋,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19.【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日益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严格规定考试范围限于“四书五经”,答卷格式严格规定为八股文体,严重地禁锢了思想,障碍了社会进步,故选B项。明清科举考试内容与格式僵化,并非考试与选拔过程的日趋腐败,排除A项。明清科举考试内容与格式僵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日益强化并非主因,排除C项。明清科举考试内容与格式僵化,与明清时期闭关政策的实行无关,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八股取士”的准确识记。20.【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鼓励百姓垦荒”“出现成熟的手工工场”“晋商开设票号”“只开放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口岸”,结合所学可知,清朝前期的统治者认识到农业生产是“国家大计”,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清朝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清明前期商业发达,形成了拥有雄厚资本的商帮,晋商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但在对外方面,清朝却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开放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口岸。故选D项。唐朝时期,商业虽然繁荣,但未出现“票号”,排除A项。宋朝时期,商业虽然繁荣,但未出现“票号”,排除B项。元朝时期,商业虽然繁荣,但未出现“票号”,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准确识记。21.【答案】A【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题干材料中的同学的表现是不能接纳青春期生理变化的表现,根据所学,我们要正确对待生理变化。在青春期,我们身体发育的节奏各有不同,有人长得快、有人长得慢,有人发育早、有人发育晚。我们既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焦虑或自卑,也不嘲弄他人的生理变化。塑造外在美的同时,更要注重品德和文化修养提升内在美,所以①②正确。③错误,我们塑造外在美的同时,更要注重品德和文化修养提升内在美。④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涉及的是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没有体现 独立与依赖、闭锁与开放、勇敢与怯懦的心理变化。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的认识,青春期是人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形的变化、体内机能的增强、性的发育和成熟。这些生理变化让我们感受到旺盛的生命力,让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我们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对成长充满渴望。22.【答案】B【知识点】珍爱和尊重生命【解析】【分析】该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的普法讲座,目的是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讲座通过案例警示学生识别和远离危险,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教导学生面对不法侵害,勇敢机智地拒绝侵害反抗侵害,掌握方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①②④正确。③错误,讲座的目的是普及现有法律知识,而不是“完善制度”。“杜绝侵害发生”也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认识,我们是自己身体的主人,如果有人试图越过身体的“警戒线”,我们要敢于和善于保护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辨别并抵制性骚扰、性侵害等行为,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和策略,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3.【答案】D【知识点】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解析】【分析】小林在校运动会班级接力赛中没有发挥好,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挫折感,这属于消极的情感,消极情感会给我们 带来不舒服、不愉快的负面感受,甚至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但是,体验消极情感未必是坏事。在生活中,接受 挫折的考验,学会转化消极情感,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生活 的美好,不断成长,所以D正确。A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小林个人如何应对挫折,并未涉及情绪在人与人之间的传递。B错误,选项观点没有认识到消极情感与有积极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题干未强调 “情绪如何影响观念或行动”,而是体现 “如何应对消极情感并实现转化”。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体验负面情感的意义的认识,我们要用心体悟平凡生活,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在长期实践和奉献社会中提升内在修养,让情感在不断淬炼中升华为高尚情操。24.【答案】C【知识点】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解析】【分析】“去风景优美的地方散步”是通过将注意力从令人沮丧的事情上转移到美丽的风景上来调节情绪。这种方法属于注意转移法。“在心里对自己说‘没关系,不要紧,没什么大不了的’”是通过改变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和评价来缓解紧张情绪。这种方法属于认知调节法,所以C正确。ABD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合理宣泄和放松训练法。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情绪的调节的认识,调节情绪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注意转移、合理宣泄、认知调节、放松训练等。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找到适合自己 的调节情绪的方法。掌握的方法越多,我们调节情绪的能 力会越强。25.【答案】B【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解析】【分析】“行己有耻”意指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意思是人有了羞耻心,就能知道哪些事不该做,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两句话都强调了羞耻心对个人行为的约束作用,而羞耻心正是自尊的重要表现。一个自尊的人会知廉耻、明是非,所以B正确。A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涉及认可自己。C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涉及自尊的人不爱慕虚荣。D错误,选项观点强调自尊的来源,与“知耻”无关。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自尊的人的表现的认识,自尊的人是有羞耻心的人,会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和难为情,做到行己有耻;明白是非对错,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动培养美好的道德品行。26.【答案】C【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解析】【分析】桂海潮面对体能素质和航天技能训练的巨大挑战,不畏艰难,这体现了他具有勇于探索直面挑战的勇气。他“不畏艰难,历经重重考核”,说明他具有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没有因困难而放弃,所以②③正确。①错误,桂海潮的成功离不开团队支持,自负与他的谦逊、拼搏精神不符。④错误,他并未“无视挑战”,而是积极应对、刻苦训练;航天事业是改造自然、探索自然的壮举,而不是顺应自然。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自信,自强的认识,做自信的人,要有直面挑战的勇气,紧跟时代步伐,大胆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新问题,积极探索,在解决问题中展现实力、提升能力。27.【答案】A【知识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解析】【分析】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将新时代提出的“22字工作要求”写入法律,是根据当前国情和实际需要对法律进行的完善和推进,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原则,所以A正确。B错误,“完全实现”的说法过于绝对。科学立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虽然文物保护法的修订体现了科学立法的精神,但不能推断所有领域都已完全实现。C不符合题意, 材料强调的是立法,而不是法律的实施。D错误,选项观点夸大了法律的作用。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完善法律体系的认识,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良好法治环境。28.【答案】C【知识点】自律【解析】【分析】审判既要成为对失足未成年人惩戒处罚的公堂,又应作为挽救教育的课堂,这要求青少年要严于律己,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法不可违,做到遵纪守法,所以①③④正确。③错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年龄小犯罪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特定严重犯罪或一般犯罪时,均需承担相应刑事责任。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预防犯罪的认识,违法犯罪会对他人、社会 和国家造成危害。我们要时刻警惕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 罪。那种认为自己年龄小与违法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 受处罚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29.【答案】(1)三洲五海之地;以莫斯科为中心放射状分布(或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部分,亚洲部分较稀疏)(东密西疏);海运(轮船);管道(2)非洲国家出口的初级农矿产品,欧洲国家出口的是工业产品,工业产品的价格比初级农矿产品贵得多,导致非洲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经济发展缓慢:而出口工业产品的欧洲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3)示例1:热带雨林应该保护。理由:热带雨林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关乎全人类的未来。示例2:热带雨林应该开发。热带雨林能为人类提供木材、药材、食品等,但如果过度开发会造成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而且影响全球的气候,因此开发要适度。示例3:热带雨林应进行保护性开发。开发热带雨林可以获取木材、药材和食品,增加人们的收入,提供就业岗位,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开发是利用其经济效益,同时我们必须注重环境效益,开发的时候注重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利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西亚自古以来地位位置非常重要,处于亚洲、非洲、欧洲,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交汇之处,有“三洲五海之地”之称。俄罗斯的铁路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铁路分布东密西疏;西亚的石油主要通过海洋运输运往世界各地,俄罗斯的石油资源丰富,主要通过管道运输到世界各地。故答案为:三洲五海之地;以莫斯科为中心放射状分布(或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部分,亚洲部分较稀疏)(东密西疏);海运(轮船);管道。(2)从图中可以看出,欧洲国家出口机械、汽车等工业产品到非洲国家;非洲国家出口矿产、木材、畜产品和农产品到欧洲国家;欧洲国家出口的是利润较高的工业制成品,进口的是初级农矿产品,非洲国家出口的产品价格低,进口的产品价格高;故答案为: 非洲国家出口的初级农矿产品,欧洲国家出口的是工业产品,工业产品的价格比初级农矿产品贵得多,导致非洲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经济发展缓慢:而出口工业产品的欧洲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3)保护和开发都可以,言之有理即可。例如热带雨林应该保护,理由是 热带雨林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关乎全人类的未来。 热带雨林应该开发,理由是热带雨林应进行保护性开发。开发热带雨林可以获取木材、药材和食品,增加人们的收入,提供就业岗位,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开发是利用其经济效益,同时我们必须注重环境效益,开发的时候注重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从材料中可以发现,经济的发展应该依据本国国情,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该注意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加强技术的投入,推进产业的升级。故答案为: 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利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欧洲、非洲和巴西的相关知识。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非洲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称为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30.【答案】(1)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2)印刷术促进了世界不同地区的交流传播与文明的发展(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指南针的发明和使用,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3)都是当时的都城:都有中轴线,规划井然有序:规模宏伟: 方形:政治功能突出:都有宫城、皇城、外(郭)城:都体现皇权至上。【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诗歌文学繁荣,宋朝时期词文学是主要文学形式之一;元朝时期,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明清时期,小说文学创作繁荣。(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依据题意任选两幅图简述我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注意史实正确,表述清晰即可。如选择印刷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出现了雕版印刷、宋朝发明了活字印刷。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促进了世界不同地区的交流传播与文明的发展(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如选择指南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指南针的发明和使用,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如选择火药和火器,结合所学可知,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3)据材料【建筑之魂】“图四: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图五:明清北京城平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安城是唐朝的都城,北京是明清都城。都有中轴线,规划井然有序:规模宏伟: 方形:政治功能突出:都有宫城、皇城、外(郭)城:都体现皇权至上。故答案为:(1)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2)印刷术促进了世界不同地区的交流传播与文明的发展(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指南针的发明和使用,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3)都是当时的都城:都有中轴线,规划井然有序:规模宏伟: 方形:政治功能突出:都有宫城、皇城、外(郭)城:都体现皇权至上。【点评】本题以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1.【答案】(1)①回族;②中俄《尼布楚条约》;③宣政院;④台湾府。(2)示例1: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①西北地区: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清朝平定准尔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②东北地区:清朝两次雅克萨之战,签定了《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明确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③西南地区:元朝设宣政院管理全国的宗教和西藏地区军政事务,在西藏地区设立宜慰使司都元帅府,屯驻军队,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权;清朝册封达赖、班,设置驻办事大臣等措施,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④东南地区:元朝澎湖设置巡检司,加强对台湾的管理,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转,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示例2: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促进了民族交往与交融(社会经济发展)。①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唐蕃的友好关系:②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突厥在西迁过程中与当地部族融合:③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受封后的渤海国与唐朝经贸往来频繁,多次派遣学生到唐朝求学,经济文化发展很快,被称为“海东盛国”;④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加强了各族间的了解与联系,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具有重要意义。【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以来,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故①填回族;17世纪中期,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1685和1686年,清军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俄国,1689年,中俄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解决了中俄东段边界问题,故②填中俄《尼布楚条约》;元朝时期,设立宣政院和宣慰司都元帅府,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故③填宣政院;1683年,清军进攻台湾,郑氏军队战败,台湾归入清朝版图,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故④填台湾府。(2)本题为观点论述试题,是开放性试题。依据题意,首先完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朝历代中央政府都注重边疆的有效管辖。唐元清三代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边疆管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由此得出观点为“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然后围绕这一观点,结合材料中的相关边疆治理史实,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论证,做到史实正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表述成文即可。故答案为:(1)①回族;②中俄《尼布楚条约》;③宣政院;④台湾府。(2)示例1: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①西北地区: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清朝平定准尔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②东北地区:清朝两次雅克萨之战,签定了《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明确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③西南地区:元朝设宣政院管理全国的宗教和西藏地区军政事务,在西藏地区设立宜慰使司都元帅府,屯驻军队,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权;清朝册封达赖、班,设置驻办事大臣等措施,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④东南地区:元朝澎湖设置巡检司,加强对台湾的管理,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转,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示例2: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促进了民族交往与交融(社会经济发展)。①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唐蕃的友好关系:②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突厥在西迁过程中与当地部族融合:③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受封后的渤海国与唐朝经贸往来频繁,多次派遣学生到唐朝求学,经济文化发展很快,被称为“海东盛国”;④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加强了各族间的了解与联系,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具有重要意义。【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古代边疆治理。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主要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答案】32.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长期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理念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发挥着历久弥新的魅力。33.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体现了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为化解当代社会冲突提供重要启示。②文者,贯道之器也体现了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③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达道也体现了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人们坚守做人的品格,真正实现人的价值。34.示例:我的榜样人物是李保国。他始终奋战在科技兴农、脱贫攻坚和教书育人第一线,他说,“我是一名党员,理应带头把事情做得更好。”从他身上,我感受到敬业乐群的中华传统美德,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专心致志,尽职尽责,实现人生价值。【知识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中华文明的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 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今 天,我们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就要弘扬促进社会和谐、向 上向善的思想文化。32.春节是中华文化最古老的传统节日,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培育和形成一定的思想理念,这说明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节日生成上,春节的时间与自然节律完全合拍,是古人顺天应时、与自然同频共振的产物,这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在礼庆习俗上,既保留了对联、年画、中国结、烟花爆竹等一些古代的习俗和仪式,同时,又注入了一些时尚元素,这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整个材料说明长期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理念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发挥着历久弥新的魅力。据此组织答案。3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君子能在保持独立见解的同时维护人际和谐,小人则表面附和而实质缺乏真正的和睦。这体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这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为化解当代社会冲突提供重要启示。文者,贯道之器也,意为文章是承载和传达思想的工具,强调文学创作应服务于社会价值与现实需求,这体现了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这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意为“中”是天下万物的根本准则,“和”是普遍通行的最高法则,这体现了 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人们坚守做人的品格,真正实现人的价值。据此组织答案。34.本题为开放性的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我的榜样人物是李保国。他始终奋战在科技兴农、脱贫攻坚和教书育人第一线,从他身上,我感受到敬业乐群的中华传统美德,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专心致志,尽职尽责,实现人生价值。35.【答案】(1)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法律促进社会发展:法律是调整社会关、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2)被告公司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被告公司未经原告同意,将原告的声音A1化并在多个知名APP流传,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19条规定;对原告殷某造成伤害,具有社会危害性;承担了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3)自信角度:我们要做一个自信的人,AI 只是我们学习的工具,不能完全依赖A1,要专注当下,积极行动,不惧失败:自强角度:要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要勇于探索,增强底气,大胆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新问题,积极探索,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自尊角度: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自尊的人是有羞耻心的人,会对自己不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和难为情,做到行己有耻。面对A 工具,我们要明辨是非,让AI 成为帮手,而非“枪手”传统美德角度:要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运用AI工具,要讲究诚信,运用它更好的帮助我们学习,而非成为“枪手”【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法律的特征和作用;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解析】【分析】(1) 原告声音权益及于案涉AI声音,未经许可使用原告声音构成侵权。判决被告公司赔礼道歉,向原告赔偿损失共计25万元。这说明 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法律促进社会发展:法律是调整社会关、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2) 被告公司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 根据所学, 被告公司未经原告同意,将原告的声音A1化并在多个知名APP流传, 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具有社会危害性,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益,承担了民事责任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3)用AI作业写多了,自己写一点信心都没有了,这启示我们要做一个自信的人 ,不能完全依赖A1,要专注当下,积极行动,不惧失败。自强的角度可以从我们要 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要勇于探索,增强底气,积极探索,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等方面回答。自尊的角度可以从自尊的人是有羞耻心的人,会对自己不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和难为情,做到行己有耻。面对A 工具,我们要明辨是非,让AI 成为帮手,而非“枪手”回答。传统美德角度,可以从运用AI工具,要讲究诚信,运用它更好的帮助我们学习,而非成为“枪手”回答。【点评】本题考查对法律的作用,违法行为,做一个自信的人,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自尊的人的表现,中华传统美德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中华民族一贯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这一荣 辱观念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 道德标准。1 / 1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金东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历史·道德与法治期末检测试卷1.(2025七下·婺城期末)美国农业的显著特点是地区专门化、从事农业的人口很少、机械化程度高。( )【答案】正确【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解析】【分析】美国是发达国家,也是工业大国,美国的农业高度发达,机械化水平高;美国农业的显著特点是地区专门化;此外,从事农业的人口很少,故该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知识。美国农业地区专门化的含义是每个农业带(区)种植一两种农作物或养殖一两种畜禽。例如小麦区和玉米带分别只种植小麦和玉米。2.(2025七下·婺城期末)澳大利亚有“骑在马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美称。( )【答案】错误【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解析】【分析】澳大利亚的牧羊业发达,有“骑在羊背山的国家”的称号,不是“骑在马背上的国家”;此外,澳大利亚因为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故该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澳大利亚的知识。澳大利亚是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有许多古老的动植物,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澳大利亚因为绵羊和羊毛出口量居于世界前列,被称为“骑在羊背山的国家”;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丰富,采矿业发达,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3.(2025七下·婺城期末)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统治时期,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答案】错误【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开元盛世”书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唐太宗统治时期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由此可知,本题叙述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武则天的统治”的准确识记。4.(2025七下·婺城期末)宋代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交子”。( )【答案】错误【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都市生活丰富多彩,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交子”是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的纸币。由此可知,本题叙述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宋代繁荣的都市生活”的准确识记。5.(2025七下·婺城期末)明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丞相制度。( )【答案】正确【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朱元璋为了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由此可知,本题叙述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准确识记。6.(2025七下·婺城期末)情感是比情绪更为深刻、稳定的内心体验,是人基本的精神需求。( )【答案】正确【知识点】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情感是比情绪更为深刻、稳定的内心体验,是人基本 的精神需求。当对某些人或事物的情绪随时间的推移形成 比较稳定的倾向时,我们就会产生某种情感。所以题文观点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考查对情感的认识,情感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情感反映着 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促 使我们作出行动。7.(2025七下·婺城期末)每个人都有自尊的需要,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我们便会感到快乐。( )【答案】正确【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自尊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 态,是一个人德行的具体表现。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包括自我尊重和赢得他人的尊重。每个人都有自尊的需要,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我们便会感到快乐。所以题文观点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考查对自尊的认识,步人青春,我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考虑自己行为的影响,希望赢得他人的认可,这些都是自尊的表现。8.(2025七下·婺城期末)我国法律体现广大公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答案】错误【知识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我国是人民当家 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和共同意志,而不是广大公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所以题文观点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对法律的本质的认识,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我国的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性质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巩固和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提供良好法治环境。(2025七下·婺城期末)传统民居反映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读图完成下题。9.如图所示的民居风格迥异,反映了亚洲( )①河流短小②气候复杂③地形多样④降水均匀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0.甲地木屋结构有利于( )A.抗震 B.防风沙 C.防寒 D.防火灾【答案】9.C10.A【知识点】世界地形、河湖、气候;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亚洲的相关知识。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有9种气候类型,东部以季风气候为主,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9.图中的民居有斜顶的木屋;也有黄土直立性强的窑洞,降水少;还有窗户小,墙体厚的平顶屋和底部高架起来的高脚屋;风格迥异的民居反应亚洲不同地区降水差异大和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并不能看出河流短小和降水均匀,故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故答案为:C。10.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位于日本,当地森林资源丰富,日本处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和地震,木屋的建造利于防震,与防风沙、防寒、防火灾无关,故A选项错误,BCD选项正确;故答案为:A。11.(2025七下·婺城期末)下图所示地区山脉与河流的分布特点是( )A.纵横交错 B.山多河少C.地形呈网格状分布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答案】D【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解析】【分析】图中所示地区是中南半岛,中南半岛的地势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故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南半岛的相关知识。地形地势会影响河流的流向,河流也会影响人口城市的分布,中南半岛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其河流三角洲。12.(2025七下·婺城期末)“熊哥”和“鹅弟”是一对网友,它们的住所离得非常遥远。读熊哥与鹅弟某次网聊话语(图)。熊哥向北极点“越游越近”的主要原因、鹅弟在大陆上看见越来越多人类最有可能的时间分别是( )A.冰雪增多5月 B.气候变暖2月C.冰层减少8月 D.海域减少10月【答案】B【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解析】【分析】北极熊向北极点越游越近是因为北极地区受到气候逐渐变暖的影响,冰层面积越来越少,海洋面积越来越大;南极暖季期间人类活动较多,南极暖季是11月到次年3月,故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极地地区的相关知识。北极中心是海洋,南极中心是陆地;北极的暖季是5—9月,南极的暖季是11—次年3月,暖季期间白昼时间长,气温相对较高适合科学考察。13.(2025七下·婺城期末)下列材料共同体现的治国理念是( )帝王 材料隋文帝 “犬马、器玩、口味不得献上。” ——《隋书·高祖纪上》唐太宗 “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 ——《贞观政要·论俭约》唐玄宗 “乘舆服御、金银器玩,宜令有司销毁,以供军国之用。”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七》A.戒奢崇俭 B.澄清吏治 C.虚心纳谏 D.注重文教【答案】A【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据题干“犬马、器玩、口味不得献上”“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乘舆服御、金银器玩,宜令有司销毁,以供军国之用”可知,隋文帝、唐太宗、唐玄宗拒绝金银器玩,主张节俭,体现了戒奢崇俭,故选A项。澄清吏治是整顿官风吏治,加强对官吏的管理,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虚心纳谏指善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强调对不同意见的接受,不合题意,排除C项。注重文教是指重视文化教育,而材料描述的是拒绝金银器玩,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隋唐国家治理。检测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和解释历史现象,论证和发展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4.(2025七下·婺城期末)下图反映了唐朝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图中“▲”处应是(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黄巢起义 D.安史之乱【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唐朝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可知,“▲”处对应时间是755-763年,结合所学可知,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这场持续八年之外的动乱,导致唐朝国势从此由兴盛到衰亡,故选D项。贞观之治是唐太宗贞观时期的繁荣局面,时间是627-649年,排除A项。开元盛世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鼎盛局面,时间是713-741年,排除B项。黄巢起义指发生于唐朝后期的农民起义,时间是878-884年,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安史之乱,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安史之乱的相关史实。15.(2025七下·婺城期末)宋太祖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年份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下列措施中,最符合这一治国理念的是( )A.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B.在边境设立节度使C.分割宰相的权力以加强君权 D.改革和发展科举制【答案】A【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据题干“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年份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结合所学可知,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陆续取代原来薄镇手下的抓牙,故选A项。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解除节度使兵权,在边境设立节度使表述错误,排除B项。分割宰相的权力以加强君权是中央措施,材料描述的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排除C项。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材料描述的是加强对地方控制,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16.(2025七下·婺城期末)马克思认为“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下列能为该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①日本派遣唐使学习唐朝典章制度②元朝仿中原王朝的方法实施统治③金模仿中原王朝制度并提倡儒学④澶渊之盟有力维护辽宋长久和平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C【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据题干“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结合所学可知,金朝、元朝都曾经征服过中原,但两个王朝为维护统治,都学习借鉴中原典章文化,推动了本民族的进步发展,因此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项。日本是在被唐朝与新罗打败后,派遣唐使来华,学习唐朝典章制度;澶洲之盟是宋朝在澶州之战胜利后与辽签订,有力维护辽宋长久和平。由此可知,①④不能佐证马克思的观点,故排除ABD三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17.(2025七下·婺城期末)下表反映了北宋和南宋时期,南北方在政府财政收入中的比例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说明( )朝代 项目 南方 北方 南北比例北宋(1045年) 赋税(贯) 35811000 45095000 44:56南宋(1196年) 赋税(贯) 60000000 14316000 81:19A.财政收入增加 B.农业科技进步C.海外贸易扩大 D.经济重心南移【答案】D【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北宋和南宋时期,南北方在政府财政收入中的比例变化情况”可知,南宋时期,南方赋税收入远超北方,南方占比远高于南方,说明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南北赋税占比变化,不能说明财政收入增加,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南北赋税占比变化,无法印证农业科技进步,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南北赋税占比变化,没有体现海外贸易扩大,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经济重心南移。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数据材料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史实。18.(2025七下·婺城期末)“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材料中的航海家是( )A.玄奘 B.鉴真 C.郑和 D.戚继光【答案】C【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结合所学可知,15世纪初,明朝经济繁荣、国力雄厚,明成祖派遣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故选C项。7世纪前期,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到达天竺研习佛法,排除A项。8世纪时期,唐朝高僧鉴真东渡,到达日本传播佛教,排除B项。明朝中期,戚继光率领戚家军抗倭,打击了倭冠侵略,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点是郑和下西洋,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19.(2025七下·婺城期末)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日益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主要是因为( )A.考试与选拔过程的日趋腐败 B.内容与文章格式日益僵化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日益强化 D.明清时期闭关政策的实行【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日益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严格规定考试范围限于“四书五经”,答卷格式严格规定为八股文体,严重地禁锢了思想,障碍了社会进步,故选B项。明清科举考试内容与格式僵化,并非考试与选拔过程的日趋腐败,排除A项。明清科举考试内容与格式僵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日益强化并非主因,排除C项。明清科举考试内容与格式僵化,与明清时期闭关政策的实行无关,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八股取士”的准确识记。20.(2025七下·婺城期末)我国古代某朝代前期出现了如下经济现象。据此可以推断该朝代是( )*鼓励百姓垦荒*出现成熟的手工工场 *晋商开设票号*只开放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口岸A.唐 B.宋 C.元 D.清【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鼓励百姓垦荒”“出现成熟的手工工场”“晋商开设票号”“只开放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口岸”,结合所学可知,清朝前期的统治者认识到农业生产是“国家大计”,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清朝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清明前期商业发达,形成了拥有雄厚资本的商帮,晋商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但在对外方面,清朝却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开放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口岸。故选D项。唐朝时期,商业虽然繁荣,但未出现“票号”,排除A项。宋朝时期,商业虽然繁荣,但未出现“票号”,排除B项。元朝时期,商业虽然繁荣,但未出现“票号”,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准确识记。21.(2025七下·婺城期末)上初中后,小美发现了一些同学的“烦恼”和“心事”:小美运用所学知识开导他们,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要正确对待生理变化,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焦虑或自卑②塑造外在美的同时,更要注重品德和文化修养提升内在美③不要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就能体会到青春期的美好④独立与依赖、闭锁与开放、勇敢与怯懦是正常的心理现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题干材料中的同学的表现是不能接纳青春期生理变化的表现,根据所学,我们要正确对待生理变化。在青春期,我们身体发育的节奏各有不同,有人长得快、有人长得慢,有人发育早、有人发育晚。我们既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焦虑或自卑,也不嘲弄他人的生理变化。塑造外在美的同时,更要注重品德和文化修养提升内在美,所以①②正确。③错误,我们塑造外在美的同时,更要注重品德和文化修养提升内在美。④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涉及的是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没有体现 独立与依赖、闭锁与开放、勇敢与怯懦的心理变化。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的认识,青春期是人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形的变化、体内机能的增强、性的发育和成熟。这些生理变化让我们感受到旺盛的生命力,让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我们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对成长充满渴望。22.(2025七下·婺城期末)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在第一中学开展以预防校园欺凌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教育专题讲座。通过鲜活真实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向学生阐述了什么是校园欺凌,以及防范和应对方法等核心问题。这一活动旨在警示中学生( )①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远离危险环境②面对不法侵害,勇敢机智地拒绝侵害反抗侵害③完善防范校园欺凌的法律制度,杜绝侵害发生④掌握方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识点】珍爱和尊重生命【解析】【分析】该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的普法讲座,目的是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讲座通过案例警示学生识别和远离危险,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教导学生面对不法侵害,勇敢机智地拒绝侵害反抗侵害,掌握方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①②④正确。③错误,讲座的目的是普及现有法律知识,而不是“完善制度”。“杜绝侵害发生”也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认识,我们是自己身体的主人,如果有人试图越过身体的“警戒线”,我们要敢于和善于保护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辨别并抵制性骚扰、性侵害等行为,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和策略,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3.(2025七下·婺城期末)小林在校运动会班级接力赛中没有发挥好,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挫折感。老师帮他分析原因,改进训练方法,一个学期后小林的竞技水平明显提高。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人的情绪是会相互感染的B.体验消极情感是件坏事,要尽量避免C.情绪影响人的观念和行动D.学会承受和转化消极情感,不断成长【答案】D【知识点】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解析】【分析】小林在校运动会班级接力赛中没有发挥好,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挫折感,这属于消极的情感,消极情感会给我们 带来不舒服、不愉快的负面感受,甚至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但是,体验消极情感未必是坏事。在生活中,接受 挫折的考验,学会转化消极情感,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生活 的美好,不断成长,所以D正确。A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小林个人如何应对挫折,并未涉及情绪在人与人之间的传递。B错误,选项观点没有认识到消极情感与有积极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题干未强调 “情绪如何影响观念或行动”,而是体现 “如何应对消极情感并实现转化”。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体验负面情感的意义的认识,我们要用心体悟平凡生活,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在长期实践和奉献社会中提升内在修养,让情感在不断淬炼中升华为高尚情操。24.(2025七下·婺城期末)中学生小晶说:“每当我觉得沮丧、郁闷时,我就去风景优美的地方散步,那些花草树木能让我的不快之感烟消云散。”小丽说:“当我觉得很紧张的时候,我就在心里对自己说‘没关系,不要紧,没什么大不了的’。”她们调节情绪的方法分别是( )A.合理宣泄注意转移 B.认知调节合理宣泄C.注意转移认知调节 D.注意转移放松训练【答案】C【知识点】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解析】【分析】“去风景优美的地方散步”是通过将注意力从令人沮丧的事情上转移到美丽的风景上来调节情绪。这种方法属于注意转移法。“在心里对自己说‘没关系,不要紧,没什么大不了的’”是通过改变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和评价来缓解紧张情绪。这种方法属于认知调节法,所以C正确。ABD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合理宣泄和放松训练法。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情绪的调节的认识,调节情绪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注意转移、合理宣泄、认知调节、放松训练等。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找到适合自己 的调节情绪的方法。掌握的方法越多,我们调节情绪的能 力会越强。25.(2025七下·婺城期末)“行己有耻”“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论语》中的经典告诉我们( )A.自尊的人能认可自己 B.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C.自尊的人不爱慕虚荣 D.自尊来自个人的拼搏进取【答案】B【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解析】【分析】“行己有耻”意指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意思是人有了羞耻心,就能知道哪些事不该做,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两句话都强调了羞耻心对个人行为的约束作用,而羞耻心正是自尊的重要表现。一个自尊的人会知廉耻、明是非,所以B正确。A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涉及认可自己。C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涉及自尊的人不爱慕虚荣。D错误,选项观点强调自尊的来源,与“知耻”无关。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自尊的人的表现的认识,自尊的人是有羞耻心的人,会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和难为情,做到行己有耻;明白是非对错,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动培养美好的道德品行。26.(2025七下·婺城期末)“英雄航天员”桂海潮,面对体能素质和航天技能训练的巨大挑战,不畏艰难,历经重重考核,成为我国首位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载荷专家。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 )①自信自负,靠自己就能战胜困难②勇于探索,有直面挑战的勇气③乐观坚定,面对困难不轻言放弃④无视挑战,有顺应自然的洒脱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C【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解析】【分析】桂海潮面对体能素质和航天技能训练的巨大挑战,不畏艰难,这体现了他具有勇于探索直面挑战的勇气。他“不畏艰难,历经重重考核”,说明他具有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没有因困难而放弃,所以②③正确。①错误,桂海潮的成功离不开团队支持,自负与他的谦逊、拼搏精神不符。④错误,他并未“无视挑战”,而是积极应对、刻苦训练;航天事业是改造自然、探索自然的壮举,而不是顺应自然。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自信,自强的认识,做自信的人,要有直面挑战的勇气,紧跟时代步伐,大胆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新问题,积极探索,在解决问题中展现实力、提升能力。27.(2025七下·婺城期末)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进一步体现新时代对文物保护的新要求,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22字工作要求写入本法。这体现了( )A.立足国情和实际需要,推进立法B.国家社会生活各方面已完全实现科学立法C.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崇尚法律D.法律能解决新时代各项工作中的矛盾问题【答案】A【知识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解析】【分析】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将新时代提出的“22字工作要求”写入法律,是根据当前国情和实际需要对法律进行的完善和推进,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原则,所以A正确。B错误,“完全实现”的说法过于绝对。科学立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虽然文物保护法的修订体现了科学立法的精神,但不能推断所有领域都已完全实现。C不符合题意, 材料强调的是立法,而不是法律的实施。D错误,选项观点夸大了法律的作用。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完善法律体系的认识,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良好法治环境。28.(2025七下·婺城期末)在议学活动中,小明同学以“远离违法犯罪”为题与同学们分享了如下素材:最高人民法院强调:审判既要成为对失足未成年人惩戒处罚的公堂,又应作为挽救教育的课堂。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严于律己,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②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③尊重法律,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④法不可违,做到遵纪守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识点】自律【解析】【分析】审判既要成为对失足未成年人惩戒处罚的公堂,又应作为挽救教育的课堂,这要求青少年要严于律己,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法不可违,做到遵纪守法,所以①③④正确。③错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年龄小犯罪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特定严重犯罪或一般犯罪时,均需承担相应刑事责任。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预防犯罪的认识,违法犯罪会对他人、社会 和国家造成危害。我们要时刻警惕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 罪。那种认为自己年龄小与违法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 受处罚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29.(2025七下·婺城期末)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各具特色又彼此相连。某地理兴趣小组围绕“资源和环境”这一主题展开研究,收集到以下图文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第一组:图一:西亚地图图二:俄罗斯地图第二组:第三组:(1)自古以来西亚是东西方交通枢纽,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有 之称。俄罗斯的铁路分布特点是 。西亚石油主要通过 (交通运输方式)运往世界各地。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丰富,大量出口,主要通过 (交通运输方式)运输。(2)图三中欧洲和非洲进出口产品的特点,对图四两地的经济发展差异有什么影响 (3)在“热带雨林的保护与开发”的讨论中,小伍和小东发表了各自的观点。你的观点是什么?结合图五说明理由。(4)通过以上探究,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启示 【答案】(1)三洲五海之地;以莫斯科为中心放射状分布(或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部分,亚洲部分较稀疏)(东密西疏);海运(轮船);管道(2)非洲国家出口的初级农矿产品,欧洲国家出口的是工业产品,工业产品的价格比初级农矿产品贵得多,导致非洲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经济发展缓慢:而出口工业产品的欧洲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3)示例1:热带雨林应该保护。理由:热带雨林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关乎全人类的未来。示例2:热带雨林应该开发。热带雨林能为人类提供木材、药材、食品等,但如果过度开发会造成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而且影响全球的气候,因此开发要适度。示例3:热带雨林应进行保护性开发。开发热带雨林可以获取木材、药材和食品,增加人们的收入,提供就业岗位,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开发是利用其经济效益,同时我们必须注重环境效益,开发的时候注重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利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西亚自古以来地位位置非常重要,处于亚洲、非洲、欧洲,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交汇之处,有“三洲五海之地”之称。俄罗斯的铁路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铁路分布东密西疏;西亚的石油主要通过海洋运输运往世界各地,俄罗斯的石油资源丰富,主要通过管道运输到世界各地。故答案为:三洲五海之地;以莫斯科为中心放射状分布(或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部分,亚洲部分较稀疏)(东密西疏);海运(轮船);管道。(2)从图中可以看出,欧洲国家出口机械、汽车等工业产品到非洲国家;非洲国家出口矿产、木材、畜产品和农产品到欧洲国家;欧洲国家出口的是利润较高的工业制成品,进口的是初级农矿产品,非洲国家出口的产品价格低,进口的产品价格高;故答案为: 非洲国家出口的初级农矿产品,欧洲国家出口的是工业产品,工业产品的价格比初级农矿产品贵得多,导致非洲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经济发展缓慢:而出口工业产品的欧洲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3)保护和开发都可以,言之有理即可。例如热带雨林应该保护,理由是 热带雨林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关乎全人类的未来。 热带雨林应该开发,理由是热带雨林应进行保护性开发。开发热带雨林可以获取木材、药材和食品,增加人们的收入,提供就业岗位,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开发是利用其经济效益,同时我们必须注重环境效益,开发的时候注重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从材料中可以发现,经济的发展应该依据本国国情,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该注意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加强技术的投入,推进产业的升级。故答案为: 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利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欧洲、非洲和巴西的相关知识。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非洲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称为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30.(2025七下·婺城期末)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文化遗产展现历史的发展脉络,承载文化自信。某校开展“探寻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脉络”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请参与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文学之韵】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出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作家和数不清的优秀作品,出现了多姿多彩的体裁、题材、风格、流派,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文学潮流和文学理论,内容极其丰富。这是一笔无比宝贵的文化遗产。——摘自《中国古代文学史》写出唐、宋、元、明清时期代表性的文学表现形式(体裁)。(2)【科技之光】任选两幅图简述我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3)【建筑之魂】观察图四、图五,说说长安城和北京城的共同之处。【答案】(1)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2)印刷术促进了世界不同地区的交流传播与文明的发展(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指南针的发明和使用,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3)都是当时的都城:都有中轴线,规划井然有序:规模宏伟: 方形:政治功能突出:都有宫城、皇城、外(郭)城:都体现皇权至上。【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诗歌文学繁荣,宋朝时期词文学是主要文学形式之一;元朝时期,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明清时期,小说文学创作繁荣。(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依据题意任选两幅图简述我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注意史实正确,表述清晰即可。如选择印刷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出现了雕版印刷、宋朝发明了活字印刷。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促进了世界不同地区的交流传播与文明的发展(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如选择指南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指南针的发明和使用,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如选择火药和火器,结合所学可知,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3)据材料【建筑之魂】“图四: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图五:明清北京城平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安城是唐朝的都城,北京是明清都城。都有中轴线,规划井然有序:规模宏伟: 方形:政治功能突出:都有宫城、皇城、外(郭)城:都体现皇权至上。故答案为:(1)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2)印刷术促进了世界不同地区的交流传播与文明的发展(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指南针的发明和使用,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3)都是当时的都城:都有中轴线,规划井然有序:规模宏伟: 方形:政治功能突出:都有宫城、皇城、外(郭)城:都体现皇权至上。【点评】本题以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1.(2025七下·婺城期末)自古以来,历朝历代中央政府都注重边疆的有效管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在图中①②③④处填写正确的内容。(2)综合上述材料,请以“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促进了 ”为观点,并选择两个史实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1)①回族;②中俄《尼布楚条约》;③宣政院;④台湾府。(2)示例1: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①西北地区: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清朝平定准尔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②东北地区:清朝两次雅克萨之战,签定了《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明确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③西南地区:元朝设宣政院管理全国的宗教和西藏地区军政事务,在西藏地区设立宜慰使司都元帅府,屯驻军队,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权;清朝册封达赖、班,设置驻办事大臣等措施,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④东南地区:元朝澎湖设置巡检司,加强对台湾的管理,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转,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示例2: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促进了民族交往与交融(社会经济发展)。①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唐蕃的友好关系:②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突厥在西迁过程中与当地部族融合:③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受封后的渤海国与唐朝经贸往来频繁,多次派遣学生到唐朝求学,经济文化发展很快,被称为“海东盛国”;④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加强了各族间的了解与联系,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具有重要意义。【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以来,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故①填回族;17世纪中期,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1685和1686年,清军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俄国,1689年,中俄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解决了中俄东段边界问题,故②填中俄《尼布楚条约》;元朝时期,设立宣政院和宣慰司都元帅府,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故③填宣政院;1683年,清军进攻台湾,郑氏军队战败,台湾归入清朝版图,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故④填台湾府。(2)本题为观点论述试题,是开放性试题。依据题意,首先完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朝历代中央政府都注重边疆的有效管辖。唐元清三代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边疆管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由此得出观点为“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然后围绕这一观点,结合材料中的相关边疆治理史实,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论证,做到史实正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表述成文即可。故答案为:(1)①回族;②中俄《尼布楚条约》;③宣政院;④台湾府。(2)示例1: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①西北地区: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清朝平定准尔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②东北地区:清朝两次雅克萨之战,签定了《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明确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③西南地区:元朝设宣政院管理全国的宗教和西藏地区军政事务,在西藏地区设立宜慰使司都元帅府,屯驻军队,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权;清朝册封达赖、班,设置驻办事大臣等措施,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④东南地区:元朝澎湖设置巡检司,加强对台湾的管理,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转,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示例2: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促进了民族交往与交融(社会经济发展)。①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唐蕃的友好关系:②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突厥在西迁过程中与当地部族融合:③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受封后的渤海国与唐朝经贸往来频繁,多次派遣学生到唐朝求学,经济文化发展很快,被称为“海东盛国”;④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加强了各族间的了解与联系,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具有重要意义。【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古代边疆治理。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主要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2025七下·婺城期末)七年级同学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了项目化学习活动,请你共同来参与。32.【以史为鉴·感受岁月里的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第一小组同学关注春节申遗的热点话题,向大家介绍了相关情况。第一小组组员代表:春节是中华文化最古老的传统节日,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培育和形成一定的思想理念。在节日生成上,春节的时间与自然节律完全合拍,是古人顺天应时、与自然同频共振的产物;在礼庆习俗上,既保留了对联、年画、中国结、烟花爆竹等一些古代的习俗和仪式,同时,又注入了一些时尚元素,如“参与春晚互动”“云拜年”等,为传统节日增添了新意。结合第一小组的介绍说说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注意:不能抄材料)33.【以书为鉴·探寻典籍里的智慧之道】历史上的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第二小组同学搜集了以下典籍中的经典语句,邀你共读。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②文者,贯道之器也。——《昌黎先生集序》(释义:文章是贯通道理的工具)③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礼记》选择其中一则经典语句,分析其中折射的智慧之道及其价值意蕴。34.【以人为鉴·书写青春里的道德实践】脍炙人口的美德故事,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第三小组同学在“青春心语墙”上留言,写下对心中榜样人物的学习宣言。青春心语墙1 我心中的榜样人物是元代大 学者许衡。人们说乱世中梨树无主,他说:“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从他身上,我感受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做有原则的人。 青春心语墙2请仿照青春心语墙1,写下你心中的榜样人物和学习宣言。【答案】32.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长期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理念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发挥着历久弥新的魅力。33.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体现了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为化解当代社会冲突提供重要启示。②文者,贯道之器也体现了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③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达道也体现了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人们坚守做人的品格,真正实现人的价值。34.示例:我的榜样人物是李保国。他始终奋战在科技兴农、脱贫攻坚和教书育人第一线,他说,“我是一名党员,理应带头把事情做得更好。”从他身上,我感受到敬业乐群的中华传统美德,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专心致志,尽职尽责,实现人生价值。【知识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中华文明的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 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今 天,我们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就要弘扬促进社会和谐、向 上向善的思想文化。32.春节是中华文化最古老的传统节日,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培育和形成一定的思想理念,这说明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节日生成上,春节的时间与自然节律完全合拍,是古人顺天应时、与自然同频共振的产物,这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在礼庆习俗上,既保留了对联、年画、中国结、烟花爆竹等一些古代的习俗和仪式,同时,又注入了一些时尚元素,这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整个材料说明长期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理念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发挥着历久弥新的魅力。据此组织答案。3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君子能在保持独立见解的同时维护人际和谐,小人则表面附和而实质缺乏真正的和睦。这体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这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为化解当代社会冲突提供重要启示。文者,贯道之器也,意为文章是承载和传达思想的工具,强调文学创作应服务于社会价值与现实需求,这体现了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这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意为“中”是天下万物的根本准则,“和”是普遍通行的最高法则,这体现了 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人们坚守做人的品格,真正实现人的价值。据此组织答案。34.本题为开放性的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我的榜样人物是李保国。他始终奋战在科技兴农、脱贫攻坚和教书育人第一线,从他身上,我感受到敬业乐群的中华传统美德,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专心致志,尽职尽责,实现人生价值。35.(2025七下·婺城期末)“典”亮生活,智启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法”安天下】基本案情:原告殷某某系一名配音演员,发现自己的声音被Al化。该Al声音制作的作品在多个知名APP广泛流传。原告发现上述作品中的声音来自被告北京某文化公司运营平台中的文本转语音产品。裁判情况:原告声音权益及于案涉AI声音,未经许可使用原告声音构成侵权。判决被告公司赔礼道歉,向原告赔偿损失共计25万元。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19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23条:对自然人声音的保护,参照适用肖像权保护的有关规定。(注释:这意味着声音作为一种独特的人格标识,受到法律保护。根据材料,说说法律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的作用(2)法不可违,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被告公司的行为。(3)【“德”润人心】观察漫画,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如何让AI成为“帮手”而非“枪手”,焕发青春活力。【答案】(1)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法律促进社会发展:法律是调整社会关、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2)被告公司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被告公司未经原告同意,将原告的声音A1化并在多个知名APP流传,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19条规定;对原告殷某造成伤害,具有社会危害性;承担了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3)自信角度:我们要做一个自信的人,AI 只是我们学习的工具,不能完全依赖A1,要专注当下,积极行动,不惧失败:自强角度:要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要勇于探索,增强底气,大胆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新问题,积极探索,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自尊角度: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自尊的人是有羞耻心的人,会对自己不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和难为情,做到行己有耻。面对A 工具,我们要明辨是非,让AI 成为帮手,而非“枪手”传统美德角度:要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运用AI工具,要讲究诚信,运用它更好的帮助我们学习,而非成为“枪手”【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法律的特征和作用;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解析】【分析】(1) 原告声音权益及于案涉AI声音,未经许可使用原告声音构成侵权。判决被告公司赔礼道歉,向原告赔偿损失共计25万元。这说明 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法律促进社会发展:法律是调整社会关、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2) 被告公司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 根据所学, 被告公司未经原告同意,将原告的声音A1化并在多个知名APP流传, 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具有社会危害性,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益,承担了民事责任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3)用AI作业写多了,自己写一点信心都没有了,这启示我们要做一个自信的人 ,不能完全依赖A1,要专注当下,积极行动,不惧失败。自强的角度可以从我们要 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要勇于探索,增强底气,积极探索,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等方面回答。自尊的角度可以从自尊的人是有羞耻心的人,会对自己不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和难为情,做到行己有耻。面对A 工具,我们要明辨是非,让AI 成为帮手,而非“枪手”回答。传统美德角度,可以从运用AI工具,要讲究诚信,运用它更好的帮助我们学习,而非成为“枪手”回答。【点评】本题考查对法律的作用,违法行为,做一个自信的人,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自尊的人的表现,中华传统美德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中华民族一贯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这一荣 辱观念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 道德标准。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金东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历史·道德与法治期末检测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金东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历史·道德与法治期末检测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