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1课时 利用“SSS”判定三角形全等第十三章 13.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通过画图的方法探索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SSS”判定定理.(重点)2.学会应用判定定理“SSS”进行简单的推理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难点)3.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目标情境引入如图,公园里的双人漫步机常使用三角形支架作为支撑,你知道这种设计应用的几何原理吗?一、利用“SSS”判定三角形全等问题1 (1)用一根长13 cm的细铁丝,折成一个边长分别是3 cm,4 cm,6 cm的三角形.把你做的三角形和同学做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它们能重合吗?提示 重合. (2)用同一根细铁丝,余下1 cm,用其余部分折成一个边长分别是3 cm,4 cm,5 cm的三角形,再和同学做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它们能重合吗?提示 重合.知识梳理基本事实一: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 .可简记为“ ”或“SSS”.几何语言:如图,在△ABC和△DEF中,∵∴△ABC≌△DEF(SSS).全等边边边如图,点B,E,C,F在同一直线上,AB=DE,AC=DF,BE=CF,求证:△ABC≌△DEF.例1证明 ∵BE=CF,∴BE+CE=CE+CF,即BC=EF,在△ABC和△DEF中,∴△ABC≌△DEF(SSS).(1)下列三角形中,与如图所示的△ABC全等的是跟踪训练1√(2)如图,在△ABC中,AB=AC,E,D,F是BC的四等分点,AE=AF,则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共有 对. 4解析 ∵E,D,F是BC的四等分点,∴BE=ED=DF=FC,∴BD=2DE,CD=2DF,BF=3DE,CE=3DE,∴DB=CD,BF=CE,∵AB=AC,AE=AF,AD=AD,∴△AED≌△AFD(SSS),△ABE≌△ACF(SSS),△ABD≌△ACD(SSS),△ABF≌△ACE(SSS).∴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共有4对.(3)如图,AB=AD,CB=CD.求证:∠B=∠D.证明 在△ABC和△ADC中,∴△ABC≌△ADC(SSS),∴∠B=∠D.(4)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B=DC,AE=DF,CE=BF.求证:AE∥FD.证明 ∵AB=CD,∴AB+BC=CD+BC,∴AC=BD,在△AEC和△DFB中,∴△AEC≌△DFB(SSS),∴∠A=∠D,∴AE∥FD.二、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问题2 猜想三角形和四边形哪一种结构更加稳定?提示 三角形更加稳定.知识梳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如图是国庆黄金周期间珍珍去某景点看到的户外秋千椅子,其侧面制作成三角形形状,这是利用了三角形的 . 例2稳定性(1)下列生活实物图形中,不是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的是跟踪训练2√(2)如图是一种流行的衣帽架,它是用木条(四长四短)构成的几个连续的菱形(四条边都相等),每一个顶点处都有一个挂钩(连在轴上),不仅美观,而且实用,你知道它能收缩的原因和固定方法吗?解 这种衣帽架能收缩是利用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挂钩间的距离.它的固定方法是:任选两个不在同一木条上的顶点固定就行了.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边边边”或“SSS”.2.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1.下列五边形具有稳定性的图形是√2.如图①是一种生活中常使用的工具——千斤顶,图②是其示意图,该千斤顶的基本形状是一个四边形中间通过螺杆连接,转动手柄可改变∠ADC的大小,从而改变千斤顶的高度,这是利用了四边形的__________. 不稳定性3.完成下面的证明过程.已知:AB=CD,BE=CF,AF=DE.求证:△ABE≌△DCF.证明:因为AF=DE(已知),所以AF-EF=DE-EF,即AE=DF( ). 在△ABE和△DCF中,所以△ABE≌△DCF( ). 等式性质SSS4.如图,AC=BD,AD=BC.求证:∠ACD=∠BDC.证明 在△ADC和△BCD中,∴△ADC≌△BCD(SSS),∴∠ACD=∠BDC.5.如图,C是AB的中点,AD=CE,CD=BE.求证:(1)△ACD≌△CBE;证明 ∵点C是AB的中点,∴AC=BC.在△ACD与△CBE中,∴△ACD≌△CBE(SSS).(2)∠A+∠ECA=180°.证明 ∵△ACD≌△CBE,∴∠A=∠BCE,又∵∠BCE+∠ECA=180°,∴∠A+∠ECA=180°.本课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