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25—2026学年度【历史】八上第一次月考(B)卷(含答案)【广东深圳专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06-2025—2026学年度【历史】八上第一次月考(B)卷(含答案)【广东深圳专用】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B卷)
(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7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测试范围:八上历史新教材1~7课。
一、选择题(共17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1.【史料实证】下图是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一份奏折,当中提到:“所有销化烟土完竣缘由……”。道光皇帝就此朱批“可称大快人心一事”,与该奏折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洪秀全金田起义
C.邓世昌黄海海战 D.左宗棠收复新疆
2.【唯物史观】1839年英国外相巴麦尊密信:“中国政府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材料表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保护鸦片贸易免受打击 B.报复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C.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 D.割占中国领土作为殖民地
3.【历史解释】胡绳在《中国近代史稿》中写道:“中国所以遭到失败,根本原因就是一条:掌握国家政权的是已经十分腐朽的地主阶级。它与人民群众尖锐对立,把自己从人民群众中最大限度地孤立起来。这是促使清政府对外投降的原因,也是决定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胡绳认为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惨败的原因是( )
A.清政府军备废弛 B.清政府经济落后
C.清政府政治腐败 D.英国制度的先进
4.【家国情怀】1841年,广州三元里乡民自发组织抗英斗争;1856—1860年,广州等地民众纷纷自发组织团练抵抗侵略军,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1895年,台湾军民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自发组织抗日武装,对日军侵略行为进行顽强抵抗。这些抗争都( )
A.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B.具有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C.彰显了朴素的民族情怀 D.得到了政府的有力支持
5.【唯物史观】下图为“1842—1854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示意图”(单位:万英镑),该图所示现象有助于我们理解( )
A.清政府实行禁烟的原因 B.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C.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列强再次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6.面对英法联军来袭,咸丰帝根据四国侵略者的不同情况,予以区别对待。他认为英国是罪魁祸首;法国虽跟随英国,但它曾帮助清政府“剿贼”,故而如果法国知道悔改,可以对其宽恕;俄国则与中国和好多年,故而对其应有区别;美国并没有帮助英国,可以晓之以理。这说明当时咸丰帝( )
A.对列强侵略本质认识不足 B.对列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C.对列强宽宏大量不予追究 D.对列强分析透彻策略得当
7.【历史解释】下面是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影响,由此可看出( )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包括 割让香港岛失去领土主权;被迫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外国侵略势力入侵东南沿海;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所造成的危害比鸦片战争更加严重,使中国领土主权完整性遭到极大破坏;大批口岸开放通商,使外国侵略势力从东南沿海深入内地;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A.鸦片泛滥严重摧残了中国人的身体
B.列强侵略由长江中下游向沿海扩张
C.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扩大
D.中国人民抵御外侮付出了巨大牺牲
8.【时空观念】近代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抗争探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以下侵略与反抗的史实,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④③② B.①④②③
C.②①③④ D.①③④②
9.【历史解释】有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收集了下面材料。该材料旨在论证洋务运动( )
名称 时间 地位 发展
江南制造总局 1865年 第一个大型近代军事工业 江南造船有限责任公司
轮船招商局 1872年 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 轮船招商局中国招商银行
汉阳铁厂 1890年 中国第一家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武汉钢铁公司
A.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推进了中国工业化进程
D.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10.【史料实证】1872年李鸿章创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是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它的创办使外商旗昌轮船公司的赢利情况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这变化说明洋务运动( )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道路
C.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 D.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
11.对下表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时期 史实
19世纪60年代 美国派军队进攻台湾;阿古柏率兵侵占新疆大部分地区
19世纪70年代 日本派军队进攻台湾;俄国直接出兵侵占新疆伊犁地区
19世纪中后期 法国侵略势力伸向中国西南地区
A.早期探索迈出步伐 B.边疆危机愈发严重
C.列强加剧瓜分中国 D.军阀割据混战不已
12.结合以下四幅图,用精练的话语来概括图中所展示的内容,最合适的主题是( )
A.中国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B.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C.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D.中国在落后挨打的背景下自身民族资本主义的积累
13.1895年,康有为和梁启超等维新派发动“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维新派的主张与洋务派的根本区别在于( )
A.是否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B.是否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是否主张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D.是否主张进行政治制度的变革
14.【唯物史观】戊戌变法,又称维新变法,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下列戊戌变法内容最能体现其变法性质的是( )
A.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C.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D.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15.【史料实证】张謇1895年创办大生纱厂时在日记中写道:“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中国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1922年大生纱厂因负债被银行接管,张謇感慨:“南通各厂,年来受外资竞争,销路阻滞,几难维持。”其经历反映了( )
A.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双重压迫
B.民族工业“短暂春天”依赖于清政府放宽限制
C.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始终未得到社会支持
D.南通地区的经济结构在19世纪末已完成近代化转型
16.【家国情怀】下图是1909年上海《图画日报》刊发的漫画《营业写真·卖西瓜》,画上有“卖国奴莫把祖国山河当作西瓜剖”的文字。该作品意在( )
A.揭示民族危机深重 B.深入推进维新变法
C.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D.宣传实业救国思潮
17.【家国情怀】以下名言体现的共同时代诉求是( )
名人 谭嗣同殉难图
名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行君主立宪 C.发展资本主义 D.反对专制制度
二、非选择题(36分)
18.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中国至今仍处于以1840年为时间起点的历史性大转型之中,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传统大国由盛转衰,深陷“落后就要挨打”之后,重新崛起的轨迹,其与历史上“治乱交替”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发生了从未有过的变化。
——摘编自顾骏《大国方略:中国怎样走向世界》
(1)材料一提到的“历史性大转型”的起点指的是什么事件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次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2分)这次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是什么?(2分)
材料二 “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这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件又定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回忆录》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亡国条约”是指哪一条约 (2分)这一条约中哪一条款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分)
材料三 “这个条约使清政府感激涕零,愿意从此更忠顺不二地做列强的孝子贤孙;而列强由此就更直接地成为清政府的监护人。各国使团成为中国实际上的太上政府,凌驾于‘禁城’中的朝廷之上。”
——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个条约”的名称以及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已成为“列强的孝子贤孙”的条款。(4分)这个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2分)
(4)结合上述内容,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强国有我”的誓言 (2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A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期间,由洪秀全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发动的反对清朝统治者和外国侵略势力的斗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
材料二:19世纪末,山东、直隶一带掀起的B是一场震惊中外的反帝爱国运动,它的参加者主要是成千上万的农民……运动中用张贴文告、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等方式,表达对侵略者的愤怒。这场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但它带有盲目排外的倾向。
(1)材料一中“A”指的是哪一运动?(2分)依据材料写出这场运动的两个斗争对象。(4分)
(2)材料二中“B”所代表的运动名称是什么?(2分)这场运动中提出了什么口号?(2分)
(3)请为以上材料概括一个恰当的论点,并结合所学展开论述。(8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C D A C A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B C D B A A A
二、非选择题
18.(1)事件:鸦片战争。(2分)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2分)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2)条约:《马关条约》。(2分)条款: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2分)
(3)条约:《辛丑条约》。(2分)条款: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2分)最大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2分)
(4)做法: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等。(2分)
19.(1)运动:太平天国运动。(2分)斗争对象:清朝统治者、外国侵略势力。(4分,答出任意一个斗争对象得2分)
(2)名称:义和团运动。(2分)口号:扶清灭洋。(2分)
(3)示例一:
观点:中国人民的反抗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2分)
论述: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展现了坚强的反抗意志。三元里人民抗英,打得英国侵略者落荒而逃。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太平军痛击洋枪队,太平天国政权不承认西方列强强加在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义和团运动中,义和团在廊坊一带阻击八国联军,取得了廊坊大捷。虽然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但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4分)
结论:由此可见,面对外敌入侵,近代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抗争,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2分)
示例二:
观点:中国农民阶级存在严重局限性,导致其救亡功败垂成。(2分)
论述:从1851年金田起义开始,到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坚持了14年之久,沉重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但因其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最终失败。义和团运动也存在盲目排外,带有迷信色彩,对清政府反动统治的本质认识不清等问题,导致其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4分)
结论:由此可见,农民阶级存在严重局限性,难以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中国的救国道路需要先进阶级的领导和科学理论的指导。(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