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减负】Unit 3 Same or different 第3课时Grammar Focus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轻质减负】Unit 3 Same or different 第3课时Grammar Focus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 轻质减负 高效备课 | 英语学科
Unit 3 Same Or Different
第3课时 Section A Grammar Focus 教学设计
课型: 语法课(形容词与副词比较级)
二、内容分析
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版)》提出,语法教学需以真实语境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练习、运用等活动掌握语法规则,重点培养学生在具体场景中准确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本单元主题 “Same or Different” 隶属于 “人与自我” 范畴中的 “自我认知与人际交往” 子主题,同时关联 “人与社会” 范畴中的 “多元差异与包容” 子主题。
本课时(Grammar Focus 3a-3c)围绕 “形容词与副词比较级的构成及运用” 展开,通过 “人物信息提炼 — 对比描述 — 歌曲感知 — 语法解析 — 实践应用” 等系列情境,引导学生系统掌握比较级的规则变化与不规则变化,熟练运用 “比较级 + than”“as + 原级 + as”“比较级前加程度副词(a little/much 等)” 等核心结构,能在听力、阅读中识别比较级,在口语和写作中运用比较级描述人物、事物及城市的差异,理解 “比较级是表达差异的重要语言工具”,树立用精准语言描述生活的意识,提升语言运用的准确性与灵活性 。
教材解读
本课时位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Unit 3 “Same or Different” Grammar Focus 3a-3c,是单元 “感知比较级 — 学习比较级 — 运用比较级” 语法学习链的核心环节,承担 “语法规则系统化 — 语言运用场景化” 的功能。内容由 “语法感知(3a)— 对话补全(3b)— 城市对比(3c)— 段落写作” 四部分构成:3a 通过带加粗比较级的句子,引导学生感知比较级的词性特征与构成;3b 要求用括号内词汇编写比较级相关的问答对话,强化句型运用;3c 结合表格数据对比广州与芝加哥,训练比较级在实际事物描述中的应用;最后通过人物对比段落写作,实现比较级从句子到篇章的输出。
内容维度上,核心词汇涵盖 “serious, smart, fast, population, area, rainfall, temperature” 等描述性与场景性词汇,以及 “taller, shorter, better, more colourful” 等形容词 / 副词比较级,构建 “比较描述” 的词汇网络;核心语法聚焦形容词与副词比较级,包括规则变化(单音节词 + -er、多音节词 + more 等)、不规则变化(good/well→better, many/much→more 等),以及 “比较级 + than”“as + 原级 + as”“比较级表最高级” 等用法,形成 “规则学习 — 句型练习 — 场景应用” 的语法学习闭环。
活动设计呈梯度推进:3a 为 “输入感知”,通过朗读与分析句子,建立比较级与词性的关联;3b 为 “基础应用”,通过补全对话巩固比较级句型;3c 为 “场景拓展”,通过城市数据对比提升比较级在实际场景中的运用能力;段落写作为 “综合输出”,实现比较级从单句到篇章的整合运用。整体编排遵循 “感知 — 分析 — 练习 — 应用 — 输出” 的语法学习路径,既完成比较级知识的系统化梳理,又通过多样化场景(人物、城市、日常事物)拓展其运用范围,为后续更复杂的比较描述奠定语法基础 。
(三)学情分析
1. 基础知识
词汇: 已掌握 “tall, short, fast, smart” 等基础描述性形容词,对 “population, rainfall, temperature” 等场景性名词较为陌生;能识别简单比较级(如 “taller”),但易混淆多音节词比较级构成(如将 “more colourful” 误写为 “colourfuler”),对不规则比较级(如 “better, more”)的记忆与运用不熟练 。
语法: 能运用简单比较级句型(如 “A is taller than B”),但对 “as + 原级 + as”“比较级前加程度副词” 等结构的理解与运用存在不足;在描述多维度差异时,易出现句型单一(仅用 “A is...than B”)、词性混淆(如副词比较级误用为形容词比较级,“dances gooder”)等问题 。
行为习惯
课前: :预习多停留于背诵基础词汇,缺乏对比较级规则的主动探究;较少尝试用比较级描述身边的人或事物,缺乏语法运用的前置思考 。
课中:乐于参与趣味活动(如歌曲、视频),但在语法规则分析环节(如总结比较级变化规律)易注意力不集中;口语表达时,因担心语法错误,倾向于使用简单句型,避免复杂比较结构 。
课后:作业多以机械抄写语法规则为主,缺乏在真实场景(如描述城市差异、人物特点)中运用比较级的实践,难以实现语法知识的迁移 。
关键能力
信息获取: 能从简单句子(如 3a 加粗句)中识别比较级,但在较长文本或复杂场景(如城市数据表格)中,准确提取 “比较对象 — 比较维度 — 比较级形式” 三类信息的成功率约 65% 。
语法运用:能独立完成单一句型的比较级练习(如 3b 补全对话),但在综合场景(如段落写作)中,灵活运用多种比较级结构(规则 / 不规则变化、不同句型)的学生仅占 40% 左右 。
思维品质:对比较级的认知停留在 “语法规则” 层面,尚未意识到其是 “描述差异、精准表达” 的实用工具,缺乏将语法与生活场景结合的意识 。
学习目标
基础性 目标 在语境中,听辨并识别核心词汇:serious, smart, fast, population, area, rainfall, temperature 等,以及 “taller, shorter, better, more colourful” 等形容词 / 副词比较级。 通过分析 3a 句子,掌握比较级的核心特征:明确形容词和副词具有比较级形式,能写出比较级单词对应的原级(如 taller→tall, better→good/well)。 熟练掌握比较级的构成规则:能区分单音节词(+ -er)、多音节词(+ more)、不规则变化(如 good→better)的不同形式,完成基础规则匹配练习。 4. 正确完成 3b 对话补全和 3c 城市对比填空任务,掌握 “比较级 + than”“as + 原级 + as” 基本句型。
拓展性 目标 观看比较级趣味教学视频后,能结合思维导图,向同伴讲解比较级的变化规则、用法及特殊句型(如比较级表最高级),提升知识梳理与表达能力。 结合给定的人物信息(如 Tom 与 Eric),能写出至少 5 个包含不同比较级结构(规则 / 不规则变化、程度副词修饰)的句子,形成连贯的对比段落。 3. 能在口语交流中,运用比较级描述身边的人或事物(如同学的外貌、性格,不同物品的特征),做到表达清晰、句型多样。
挑战性 目标 结合生活实际,设计 “班级同学差异卡”,从外貌、性格、习惯、强项 4 个维度,用至少 6 个不同比较级结构(含规则、不规则变化及特殊句型)描述两位同学的差异,并在课堂上分享,解释差异带来的积极意义。 2. 撰写一篇 60-80 词的短文,对比两个熟悉的事物(如两种动物、两个季节),要求涵盖 3 个以上比较维度,灵活运用 “比较级 + than”“as + 原级 + as”“比较级前加程度副词” 等结构,做到逻辑连贯、语言准确。
五、实现路径
预备性知识 学习 学生提前预习本课时核心词汇(serious, smart, population 等)及已学基础形容词 / 副词(tall, short, fast 等),尝试回忆简单比较级形式; 观看教师推送的 “生活中的比较级” 短视频(如超市商品价格、身高对比等场景),初步感知比较级的实用价值。
基础性目标 实现路径 核心词汇与比较级特征识别:以 3a 句子为载体,组织学生朗读并圈画加粗比较级,通过提问 “这些加粗单词分别修饰什么?属于什么词性?” 引导学生发现形容词和副词具有比较级;结合句子语境,讲解 “population, rainfall” 等新词汇,通过 “读 — 译 — 用” 巩固记忆。 比较级原级与构成规则掌握:让学生分组合作,将 3a 中的比较级(taller, shorter, better 等)还原为原级,教师板书汇总;结合原级与比较级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分类总结规则(单音节词 + -er、多音节词 + more、不规则变化),用表格呈现并举例说明(如 tall→taller, colourful→more colourful, good→better)。 3. 基础练习完成:3b 任务中,先给出示例(Julie 相关问答),引导学生分析句型结构(一般疑问句 + 否定回答 + 同级比较 / 比较级句子),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剩余 3 组问答,小组内核对答案,教师针对共性错误(如句型结构错误、比较级形式错误)集中讲解;3c 任务中,先带领学生解读表格数据(人口、面积、降雨量等),明确比较对象与维度,再让学生结合方框内词汇(large, small, warm 等)完成填空,教师巡查指导,重点纠正 “比较级 + than” 的搭配错误。
拓展性目标 实现路径 视频学习与思维导图讲解:播放形容词 / 副词比较级趣味教学视频(含规则演示、场景运用),要求学生边看边记录核心知识点(变化规则、关键句型);展示思维导图框架(含 “变化规则”“用法”“特殊句型” 三大模块),组织学生分组填充内容,每组选派代表上台讲解,教师针对讲解中的疏漏(如不规则变化举例不全、特殊句型用法模糊)进行补充与强化。 人物对比段落写作:提供 Tom 与 Eric 的详细信息(外貌、性格、穿着等)及参考句型(“A is + 程度副词 + 比较级 + than B”“A’s...is as + 原级 + as B’s” 等),引导学生先列出 5 个以上比较点(如年龄、头发长度、性格友好度等),再将比较点转化为完整句子,小组内互相批改(重点检查比较级形式与句型结构),教师选取优秀段落展示点评。 3. 口语交流实践:开展 “同桌互比” 活动,要求学生从外貌(身高、发型)、习惯(起床时间、做作业速度)等维度,用比较级互相描述,教师提供句型提示卡(如 “I am...than you. But your...is as...as mine.”),巡视并纠正发音与语法错误,鼓励学生使用程度副词(a little, much 等)丰富表达。
挑战性目标 实现路径 “班级同学差异卡” 设计:先展示教师制作的示例卡片(含 4 个比较维度、6 种比较级结构及差异意义解读),明确制作要求;学生课后观察两位同学,收集相关信息,完成卡片制作(文字 + 简单图画);课堂上采用 “小组分享 — 全班展示” 形式,学生讲解卡片内容,教师引导其他同学评价 “比较级运用是否准确”“差异意义解读是否合理”,深化对 “差异价值” 的认知。 2. 短文写作:给出写作话题示例(“Cats vs. Dogs”“Spring vs. Autumn”)及写作框架(开头点明比较对象 — 中间分维度描述差异 — 结尾总结感受),要求学生先列提纲(明确 3 个以上比较维度及对应的比较级结构);写作过程中,教师提供 “比较级结构清单”(含规则、不规则变化)供学生参考;完成后,采用 “自评(对照清单检查)— 互评(重点看逻辑与语言准确性)— 师评(针对共性问题集中讲解)” 的方式提升写作质量。
课堂流程
基本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 导入 激活 背景 5分钟 任务 1: 播放 Laura 自我介绍的视频(含姓名、年龄、性格、长处、爱好、外貌、喜好等信息),提问:“What information does Laura share about herself Let’s list them.” 引导学生提炼出 “姓名、年龄、性格、长处、爱好、外貌、喜好” 7 个维度,板书关键词。 任务 2: 呈现 Linda 的信息(6 岁、棕发马尾、开朗有趣、穿红裙红鞋等),给出示例句子(“Linda is much younger than Laura.”),提问:“Can you think of more sentences to compare Laura and Linda ” 鼓励学生尝试用简单比较级回答。 观看视频,边看边记录 Laura 的信息,小组讨论后提炼 7 个描述维度,举手分享。 阅读 Linda 的信息,结合示例,尝试用 “A is...than B” 等简单句型描述两人差异,如 “Linda’s hair is shorter than Laura’s.” 1. 以视频导入,结合学生熟悉的 “人物自我介绍” 场景,自然提炼描述维度,为后续比较级运用搭建内容支架,激活已有知识。 2. 通过两人对比,让学生初步尝试运用比较级,感受语法在实际描述中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自主 学习 教师 引领 12分钟 任务 3: 播放 “比较级歌曲”(含 “Grass gets green→greener, Days get warm→warmer” 等歌词),展示歌词文本(部分比较级单词空缺),提问:“Listen carefully and fill in the blanks. What’s the rule of the words you filled ” 播放歌曲 2 遍,核对答案后,引导学生发现歌词中比较级的构成(单音节词 + -er)。 认真听歌曲,第一遍把握节奏,第二遍填写空缺的比较级单词(greener, warmer, brighter 等)。 2. 观察填写的单词,小组讨论后总结规律:“These words are all adjectives, and we add ‘-er’ to make their comparatives.” 用歌曲形式呈现比较级,降低语法学习的枯燥感;通过填词任务,让学生在听觉与视觉的结合中,直观感知比较级的规则变化,为后续系统学习奠定基础。
合作 学习 拓展 能力 15分钟 任务 4: 呈现 3a 句子,要求学生齐声朗读,用荧光笔圈出加粗的比较级(more activities, more colourful, taller 等),提问:“Which parts of speech are these bold words Do nouns have comparatives ” 引导学生得出 “形容词和副词有比较级” 的结论。 任务 5: 组织 “比较级还原大挑战” 活动,让学生将 3a 中的比较级转化为原级(如 taller→tall, better→good, more colourful→colourful),教师板书汇总;结合原级与比较级的对应关系,分组引导学生分类总结变化规则,用表格呈现(单音节词、多音节词、不规则变化),每组选派代表讲解一类规则,教师补充示例与注意事项(如 “辅音字母 + y” 结尾的词变 y 为 i 加 -er,early→earlier)。 朗读 3a 句子,圈画比较级,结合句子成分分析(如 “taller” 修饰 “Emma”,是形容词;“better” 修饰 “dances”,是副词),回答教师问题,明确形容词和副词具有比较级。 参与 “还原大挑战”,准确写出比较级对应的原级;分组讨论总结变化规则,上台讲解(如 “单音节词 tall 变比较级加 -er,是 taller”),认真听取教师补充的注意事项,记录重点。 1. 通过 “圈画 — 分析 — 提问” 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比较级的词性特征,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2. 以 “游戏 + 分组合作” 形式总结变化规则,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化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同时提升表达与合作能力。
语言 应用 熟能 生巧 6分钟 任务 6: 播放形容词 / 副词比较级趣味教学视频(含规则动画演示、生活场景运用、特殊句型讲解),要求学生边看边记录核心知识点(如 “比较级 + than”“as + 原级 + as”“比较级表最高级” 等)。 任务 7: 展示思维导图空白框架(含 “变化规则”“用法”“特殊句型” 三大模块),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填充内容,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帮助学生梳理 “用法” 模块(如 “比较级 + than 表两者比较”“as + 原级 + as 表同级比较”)和 “特殊句型” 模块(如 “A is taller than any other student in the class” 表最高级)。 任务 8: 3b 对话补全任务,先带领学生分析示例(Julie 相关问答),明确 “一般疑问句(Be 动词 / 助动词 + 主语 + 比较级 + than + 对比对象?)— 否定回答 — 同级比较 / 比较级句子” 的结构,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剩余 3 组(you/serious/cousin, Tom/smart/Sam, Jack/swim/fast/Sally),小组内核对答案,教师针对错误率较高的句型(如助动词误用,“Do Tom is smarter than Sam ”)集中讲解。 任务 9: 3c 城市对比任务,先引导学生解读表格数据(广州与芝加哥的人口、面积、降雨量、温度等),明确比较维度,再让学生结合方框内词汇(large, small, warm 等)完成句子填空,提醒学生注意 “比较级 + than” 的正确搭配(如 “smaller than”“warmer than”),教师巡查时重点指导数据与词汇的匹配(如人口少用 “smaller”,温度高用 “warmer”)。 观看视频,专注记录知识点,尤其关注自己之前掌握薄弱的部分(如不规则变化、特殊句型)。 分组合作填充思维导图,结合视频所学与课本内容,明确每个模块的具体内容(如 “变化规则” 下分 “规则变化” 和 “不规则变化”,并举例说明),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 3.分析示例句型结构,独立完成 3b 剩余对话,小组内互相检查,纠正语法错误(如比较级形式、助动词使用)。 4. 解读表格数据,明确每个句子的比较对象与维度(如第 1 句比较人口,广州人口多,芝加哥人口少),选择合适的词汇完成填空,同桌互相核对,确保表达准确。 1. 趣味视频能将抽象的语法知识具象化,帮助学生快速理解难点内容(如特殊句型)。 思维导图梳理能让学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将零散的语法点串联起来,提升知识整合能力。 3. 3b 任务通过 “示例引导 — 独立完成 — 小组核对” 模式,强化比较级句型的基础运用,针对共性错误集中讲解,提升学习效率。 4. 3c 任务结合真实城市数据,让学生在具体场景中运用比较级,感受语法的实用性,同时提升数据解读与语言转化能力。
提炼意义 情感升华 6分钟 任务 10: 呈现 Tom 与 Eric 的详细信息(外貌:Tom 金发中长、黑眼睛;Eric 棕发短发、绿眼睛;性格:Tom 热情;Eric 对孩子刻薄;年龄:Tom 20 岁;Eric 7 岁;穿着:Tom 黑色西装;Eric 蓝色 Polo 衫等),给出参考句型(如 “A is...years older/younger than B.”“A’s...is as...as B’s.”),要求学生写出至少 5 个比较级句子,形成连贯段落,小组内互相批改,教师选取 2-3 篇优秀段落展示,点评比较级运用的准确性与句子连贯性。 任务 11: 提问 “Why do we learn comparatives What benefits can they bring to our daily life ” 引导学生结合本节课的练习与活动(人物对比、城市对比等)分享观点,教师总结:“Comparatives help us describe differences clearly, understand the world better and communicate more accurately. Everyone is different, and these differences make our life more colourful.” 阅读 Tom 与 Eric 的信息,列出至少 5 个比较点(年龄、头发长度、性格、穿着风格等)。 结合参考句型,将比较点转化为完整句子,注意运用不同的比较级结构(如规则变化 “older”、同级比较 “as...as”),形成段落;小组内互相检查,纠正错误,完善表达。 2. 结合自身学习感受与课堂活动,思考并分享学习比较级的意义,如 “We can use comparatives to talk about how different students look and behave.”2. 认真听取教师总结,理解 “差异让生活更丰富” 的道理,树立尊重差异、精准表达的意识。 通过人物对比段落写作,实现比较级从单句到篇章的整合运用,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组织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为挑战性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将语法学习与生活意义关联,让学生认识到比较级的实用价值,同时渗透 “尊重差异” 的情感教育,实现语言学习与情感培养的融合。
自我小结 检测练习 2分钟 任务 12: 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核心内容:比较级的词性特征(形容词 / 副词)、构成规则(规则 / 不规则变化)、核心用法(比较级 + than, as + 原级 + as);通过 “快速问答” 检测掌握情况(如 “What’s the comparative of ‘good’ ”“How to say ‘他跑得和我一样快’ in English ”)。 跟着教师一起回顾核心知识点,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重点。 2. 积极参与快速问答,准确回答问题,及时发现自身知识薄弱点。 通过回顾与快速检测,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明确自身掌握情况,为课后作业的选择与完成提供依据。
作业布置 1分钟 任务 13: 布置分层作业,明确要求:1. 基础层:抄写本节课核心词汇(10 个)和比较级构成规则表(1 遍);完成 3b、3c 练习的订正与仿写(各仿写 1 组);跟读比较级歌曲,录制音频上传班级群。 提高层:结合课堂上 Tom 与 Eric 的对比段落,修改并完善,增加 2-3 个新的比较点,运用 “比较级表最高级” 句型(如 “Tom is the oldest among the two” 改为 “Tom is older than any other boy of the two”);写一段 40-50 词的话,描述自己与家人的一个差异(用 2 种以上比较级结构)。 3. 拓展层:完成 “班级同学差异卡” 设计或短文写作(二选一),按挑战性目标要求执行,下节课进行展示与分享。 1. 根据自身学选择对应层级的作业,明确各项任务的要求与提交时间。 2. 记录作业内容,制定完成计划,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 分层作业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基础层侧重知识巩固,提高层侧重能力提升,拓展层侧重综合应用与创新,实现 “人人都能获得发展” 的教学目标。
八、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