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年秋季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第二框 守护正义【教学目标】: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能够判断出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理解正义的价值,增强政治认同。道德素养:明辨是非善恶,心怀正义,以实际行动弘扬社会正气。 法治观念:知晓司法是正义的防线,理解公正司法对社会正义的意义。健全人格:培养见义勇为的勇气与智慧,形成正直、理性的品格。责任意识:主动守护正义,在面对非正义时敢于斗争、善于作为。学习目标:1.明确正义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体现了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的价值导向;2.理解正义对于人们富有尊严地生活、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的重要价值;3.懂得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重要主题,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需要维护司法公正和国际正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明辨是非善恶,心怀正义,以实际行动弘扬社会正气。教学难点:主动守护正义,在面对非正义时敢于斗争、善于作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看视频】:《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节选》,思考:视频告诉了我们什么?教师过渡: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那段历史值得永远铭记。那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大决战,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战争的胜利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历史启示人们:正义必胜!那么,什么是正义?正义具有怎样的价值?我们如何守护正义?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守护正义》。二、自主学习思考并回答:阅读教材70-74页,圈注关键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1.什么是正义?2.正义具有怎样的价值(作用)?3.如何守护正义?三、合作探究【问题探究】探究一:什么是正义?【观看视频】:《正义是什么》,思考:用词语概括你看到的内容。提示:挺身而出、直言相谏、主持公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洞悉其奸、发愤图强、言而有信。【生活观察】P70,描述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在讨论什么是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时,同学们用关键词给出了自己对两种行为的描述,请你来续写。提示:正义行为:不徇私情、舍生取义、刚正不阿、无私奉献、忠心义胆、助人为乐、雪中送炭、热爱祖国等等。非正义行为:厚此薄彼、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欺软怕硬、偷鸡摸狗、弄虚作假、歧视他人等等。【情境探究】:以下情境中,哪些是正义行为?哪些是非正义行为?,结合前面所学,给正义行为、非正义行为下定义吧!◆看到爸爸醉酒驾车,又不听劝阻,小亮及时拨打110报警。( √ )◆英方在英语考试中拿小抄作弊。( × )◆浩博为替受欺负的好友“报仇”,将对方痛打一顿。( × )◆在公交车上,小偷的手伸向一个乘客的钱包,旁边有人高喊“抓小偷”。( √ )◆桂某因身患重疾导致生活困难,邻居们纷纷为她捐款。( √ )◆刘某出售假冒伪劣商品。( × )提示:凡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凡是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行为。【课堂归纳】(笔记)1.什么是正义?(1)含义:正义行为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2)地位: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②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体现了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的价值导向。探究二:正义具有怎样的价值(作用)?【探究与分享】,法律守护正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该法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在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得到全面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该法旨在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老龄事业发展。法律规定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福利保障,包括养老金、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该法旨在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法律规定了残疾人福利、无障碍设施和就业等方面的措施,确保残疾人在社会中得到公平对待。《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该法旨在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法律规定了平等就业、反家庭暴力等方面的措施,确保妇女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该法旨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消费者的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和消费者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小组合作讨论:这些法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提示:都是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这些法律从不同角度保障了弱势群体的权益,涵盖了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和消费者等群体,确保他们在社会生活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探究与分享】P71,建立和完善体现正义社会制度小组合作讨论:国家建立和完善下述制度有什么意义 提示:国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依据正义原则,调节收入差距,让辛勤劳动者获得合理报酬,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避免因贫富悬殊造成社会不公平现象。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是正义的彰显,在人们遭遇失业困境时给予经济支持,使其能维持生活、重拾信心,有助于营造互助稳定的社会风尚。建立国家助学金制度,保障贫困学生的受教育权,让他们不因贫困而失学,既体现对个体尊严的维护,使学生在公平环境中成长,又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教育、关爱学子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课堂归纳】(笔记)2.正义具有怎样的价值(作用)?(1)正义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①正义要求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②在一个正义的社会中,即使是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存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而不会被社会遗忘。【观看视频】:《别让见义勇为英雄寒了心!》,结合教材分析视频。提示:柴先生见义勇为属于正义行为弘扬社会正气,法院的公正判决说明正义要求人们明辨是非、爱憎分明、惩恶扬善,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课堂归纳】(笔记)2.正义具有怎样的价值(作用)?(2)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①正义要求人们明辨是非、爱憎分明、惩恶扬善,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弘扬社会正气;②要求人们顾全大局、办事公道、无私无畏,积极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人不竭动力。探究三:如何守护正义?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有正义感、为人正直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期盼正义、捍卫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我们如何守护正义?【观看视频】:《05后男孩半路救人淡定拍照报警》,视频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提示:当有人遇到危险时,不能冷眼旁观,要有勇气和智慧,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善于做到见义智为。【探究与分享】P72,倡导公民科学合理实施见义勇为为鼓励见义勇为,保护见义勇为人员的合法权益,弘扬社会正气,某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规定,见义勇为者可免费乘公交、游景区,在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方面享受优先照顾。同时,该条例注重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倡导公民科学合理实施见义勇为。小组合作讨论:为什么要倡导公民科学合理实施见义勇为?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大力弘扬,倡导科学合理的见义勇为,可以弘扬社会正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面对非正义行为时,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见义勇为也要讲究策略,要学会见义“智”为和见义“巧”为。【课堂归纳】(笔记)3.如何守护正义?(1)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①每个人都要自觉识事理、辨是非、知善恶,以实际行动推动正义的实现。②面对非正义行为时,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善于做到见义智为。【观看视频】:《学而时习》,结合【阅读感悟】P73,“100-1=0”的道理,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这段话说明了“100-1=0”的哲理,一个错案的负面形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正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执法司法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小组合作讨论:从这两则材料中,你获得哪些收获?提示:启示我们,司法公正是捍卫正义的最后防线。一次不公正审判对法律权威的破坏,远超个别犯罪行为,会摧毁公众对法治的信任。执法司法必须坚守公平正义,杜绝失误,让每个案件都经得起检验,才能维护法律尊严,保障当事人权益,筑牢社会正义的根基。【课堂归纳】(笔记)3.如何守护正义?(2)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司法公正。(1)原因:司法 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 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法律是维护和 实现正义的基本途径,公正司法是捍卫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2)做法:我国司法机关坚持以事实为 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 法、公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 感受到公平正义。【观看视频】:《东京审判》,结合【探究与分享】P73,东京审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了惩罚日本法西斯战犯,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国际正义,国际社会组建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进行了著名的“东京审判”。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首要战犯进行国际审判,这些战犯对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犯下累累罪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由中国、苏联、美回、英国、法国、澳大利亚、荷兰、菲律宾、加拿大、新西兰、印度等11国指派的11名法官组成。经过审判,甲级战犯东条英机、广田弘般、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印、松井石根、武藤章、木村兵大郎等7人被判处绞刑,其他战犯也分别受到应有的惩罚。在东京审判中,梅汝璈代表中国出任法庭法官。在历时两年半开庭的漫长过程中。他始终坚持法律原则,在“法官席位之争“、“起草判决书”和“坚决死刑处罚”等关键时刻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利益,赢得了世界的赞赏和尊重。小组合作讨论:从正义的角度,谈谈东京审判给我们的启示。提示:东京审判启示我们正义不会缺席:对战争罪行的审判与惩处,彰显了人类对正义的坚守,无论罪行发生多久、施暴者如何狡辩,正义终将对邪恶作出裁决,让战犯为其行为付出代价。国际合作是实现正义的重要力量:11 国组成的法庭体现了国际社会携手捍卫正义的决心,面对跨国暴行,只有凝聚共识、协同行动,才能更有力地维护人类共同利益与公平正义。坚守原则是维护正义的关键:梅汝璈法官的坚持表明,在正义的践行中,需坚定立场、恪守原则,才能在复杂挑战中守护尊严与利益,让正义的实现经得起历史检验。东京审判以实际行动证明,人类对和平与正义的追求永不停止,任何践踏人权、破坏和平的行为都将受到正义的审判。【课堂归纳】(笔记)3.如何守护正义?(3)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国际正义。①正义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内容,中国始终是国际正义的守护者。②维护国际正义,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③各国要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构建更加符合正义的国际秩序和美好世界。【课堂整理】(笔记)3.如何守护正义?(1)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2)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司法公正。(3)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国际正义。四、课堂小结本课学习了正义的价值与守护途径:个人要敢于斗争、讲究策略维护正义;司法需以事实为依据,确保程序与结果公正。正义是社会的阳光,愿我们都能成为正义的践行者,用勇气与智慧守护公平,让正义之花在校园与社会绽放!板书设计五.启思导行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主题班会结合所学知识,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主题召开一次班会。班会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实施。示例:深度探讨:自己能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做些什么?第一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首先,树立公平正义观念。通过学习法律知识、阅读相关书籍和关注社会事件等方式,理解公平正义的内涵和重要性,将公平正义的理念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外化为日常行为准则。其次,秉持公正态度。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无论是对待家人、朋友、同学还是陌生人,都要做到一视同仁,根据事情的是非曲直作出判断和决策。第二规范社会行为。首先,维护他人权益。当看到他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敢于站出来,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为其提供帮助和支持,如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为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发声等。其次,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参加关爱贫困儿童、帮助残疾人、支持环保事业等公益活动,为帮助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抵制不公平现象。对于身边出现的不公平现象,如插队、作、以权谋私等行为要坚决抵制,通过自己的行动传递正能量,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氛围。第三参与社会治理。首先,依法行使权利。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活动,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意见,为有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和政策制定贡献智慧。其次,建言献策。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民生需求,通过网络、媒体、信访等渠道,积极参与民意调查、参加听证会等表达自己对于公平正义的诉求,通过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的意见建议推动社会制度和政策的不断完善。五、学以致用一.慧眼识珠(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1.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那段历史值得永远铭记。那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大决战,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战争的胜利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历史启示人们:正义必胜!这是因为( )A.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能够保护弱者,欺负强者B.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维护正义是社会的责任,与个人无关C.正义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能使违法者都受到惩罚D.正义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2.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有正义感、为人正直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下列属于正义行为的是( )①某律师免费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 ②为了友谊,帮助好友考场抄袭③看到有人乱扔垃圾,小治上前制止 ④“人肉开盒”倒卖公民个人信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对下面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A.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B.惩恶扬善,办事公道,维护公共利益C.对弱者给予扶助,使其有尊严地生活D.生活中追求平等,同等情况同等对待4.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求“所有司法机关都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改进工作”,这是因为( )①公平正义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 ②公平正义能解决一切社会纠纷③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④只有司法机关才能捍卫公平正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法治领域有一个“100-1=0”的公式,说的是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正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执法司法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这一公式给我们的启示不包括( )A.我国已实现每个司法案件都能合法公正B.司法机关应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C.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D.公正司法是捍卫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6.2025年4月23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在会议中抨击了美国滥用关税手段、破坏多边贸易体系的做法,呼吁携手冲破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逆流,赢得了在场国家代表的一致赞许。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只有大国才能够维护国际正义 ②正义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内容③中国始终是国际正义的守护者 ④各国要各行其是,应对问题和挑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铭记历史,正义必胜】中国人民是崇尚正义、不畏强暴的人民,中华民族是具有强烈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民族。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人民,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同时,中国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正义的重要性。2.【守护正义 共建美好社会】案例一 李某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症,为了治病,他花光了积蓄,家庭也几乎被拖垮。当地政府了解李某的情况后,不但为他办理大病救助,报销70%的医疗费用,而且将其纳入低保。在社区干部的帮扶下,李某和妻子开了一家商店,生活状况得到改善。(1)案例一对你理解正义有什么启示 案例二 王某在路边看到一位摔倒的老人,好心扶起后将老人送往医院,还垫付了医药费。谁知老人的家属非但没有感谢,还进行讹诈。王某无奈选择报警,老人的家属仍不罢休,王某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警方经过查看监控,最终证明老人是自己摔倒的。法院认定老人的家属构成诬告,决定对其拘留14日,并判决其赔偿王某经济损失及精神损失费共计6.8万元。王某把所获赔偿款捐赠给慈善机构。(2)找出案例二中值得点赞的地方,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慧眼识珠(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1.D 2.A 3.C 4.A 5.A 6.C二、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铭记历史,正义必胜】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正义的重要性。①正义行为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②正义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③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④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重要主题。2.【守护正义 共建美好社会】(1)案例一对你理解正义有什么启示 ①正义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②正义要求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③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2)找出案例二中值得点赞的地方,并说明理由。①王某扶起摔倒的老人,体现了见义勇为、尊重生命、关爱他人。②王某将老人的家属告上法院,体现其具有法治观念,遇事找法、守护正义。③警方和法院的依法履职、公正司法,体现了法治维护正义。④王某捐赠所得,体现了无私奉献、友善待人。正义行为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含义正义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价值8.2 守护正义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司法公正守护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国际正义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