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基础测试生物试卷(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嘉兴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基础测试生物试卷(有答案)

资源简介

2026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上学期基础知识测试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在修建铁路等大型工程时,要考虑生态廊道建设。生态廊道的作用主要是(  )
A.防治酸雨 B.减缓气候变暖
C.防止水污染 D.避免生境碎片化
2.豌豆某染色体上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中插入若干碱基对,导致淀粉分支酶合成异常,豌豆由圆粒变为皱粒。该变异属于(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
3.动物细胞培养液一般呈淡红色。某次动物细胞培养实验中,发生了CO2异常减少,培养液转为黄色。由此推断培养液中呈淡红色的物质是(  )
A.抗生素 B.酸碱指示剂 C.维生素 D.胎牛血清
4.下列各项中,可用于描述种群数量特征的是(  )
A.个体数量金字塔 B.生物量金字塔
C.能量金字塔 D.年龄金字塔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染色质主要由DNA和组蛋白构成。组蛋白中的赖氨酸乙酰化减弱DNA和组蛋白的结合,DNA中的胞嘧啶甲基化会提高染色质的螺旋化程度。
5.DNA复制时,与甲基化胞嘧啶正常配对的碱基是(  )
A.鸟嘌呤 B.腺嘌呤 C.尿嘧啶 D.胸腺嘧啶
6.下列关于组蛋白乙酰化和DNA甲基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蛋白乙酰化有利于D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
B.组蛋白乙酰化有利于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
C.DNA甲基化有利于D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
D.DNA甲基化有利于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
7.十九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前后,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蠖种群体色从野生型占绝对优势,逐渐发展为黑色突变型占优势,这是一种适应性进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污染使桦尺蠖发生了定向突变
B.桦尺蠖个体间的可遗传变异是形成适应的前提
C.桦尺蠖个体间存在表型差异,自然选择就会发生作用
D.桦尺蠖种群进化的实质是黑色个体比率的增加
8.某大曲白酒的主要酿造过程如图,糖化所需微生物来自大曲,窖泥为窖池发酵提供所需微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料蒸煮的目的之一是将葡萄糖初步分解
B.大曲糖化时利用微生物分泌的酶来分解原料
C.原料足量且条件适宜,窖池发酵液中的酒精浓度可达95%
D.窖池发酵依赖于窖泥中的酵母菌,该过程属于单菌发酵
9.观察洋葱根尖纵切片时的一个视野如图,其中丙为分生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图为低倍光学显微镜下的视野
B.甲为根冠,由高度分化的细胞组成
C.乙为伸长区,细胞逐渐失去分裂能力
D.分生区的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槜李的果实在果核硬化后快速长大并成熟。成熟果实的呼吸会突然增强,渐渐产生酒味,同时果胶降解使果肉变软,液泡破裂使果肉化成浆液。可用吸管刺破果皮插入吸食浆液,味道甘甜醇香,故又称“醉李”。
10.液泡在槜李的果实生长和果肉化浆过程中都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液渗透压增大有利于槜李果实的生长
B.果实发育过程中,液泡储存物质的种类不变
C.细胞液中的水解酶由高尔基体膜上的核糖体合成
D.液泡破裂后释放的脱氧核糖核酸酶会破坏核糖体
11.槜李成熟后变成“醉李”与呼吸突然增强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呼吸增强,糖酵解对氧气的消耗量上升
B.缺氧条件下乳酸脱氢酶催化丙酮酸转化为乙醇
C.细胞呼吸过程中,底物中的能量大部分转移到ATP中
D.细胞呼吸可为槜李细胞内合成多种风味物质提供碳骨架
12.将槜李浆液稀释,然后检测其中的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后溶液呈浅紫色,说明浆液中有氨基酸
B.加入苏丹Ⅲ和50%酒精,振荡后溶液呈橙黄色,说明浆液中有油脂
C.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加热后溶液变成红黄色,说明浆液中有还原糖
D.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振荡后溶液变成橙色,说明浆液中有酒精
13.拟南芥幼苗下胚轴生长受生长素的影响。用生长素分别处理野生型和Z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的拟南芥幼苗,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拟南芥幼苗下胚轴的生长仅受一种激素调节
B.生长素浓度越高,下胚轴生长越快
C.Z基因的表达有利于下胚轴的生长
D.Z基因的表达产物可能是合成生长素所需的酶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糖尿病严重危害健康,Ⅰ型糖尿病由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所致;Ⅱ型糖尿病常因肥胖、焦虑和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正常人和两种糖尿病患者摄入葡萄糖后胰岛素含量变化如图。
14.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患者对应的曲线分别是(  )
A.a、b B.b、c C.a、c D.c、a
15.某种Ⅱ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是,由于某种原因机体产生了一种抗体(X)并攻击脂肪组织等,进而出现胰岛素抵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Ⅱ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某种浆细胞分泌X,属于细胞免疫
C.X能特异性作用于脂肪组织的相应抗原
D.X的作用对象可能是胰岛素的受体
16.利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克隆牛的过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对乙牛注射促性腺激素可使其超数排卵
B.将重组细胞培养成囊胚需配制一系列不同成分的培养液
C.在低于大气CO2浓度的有氧环境中进行重组细胞的培养
D.丁牛的性状主要由甲决定,与乙牛、丙牛也有关
17.克兰费尔特综合征(47,XXY)是一种性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某患儿及其父母的性染色体和基因组成见表。(  )
母亲 父亲 患儿
XaXa XAY XAXaY
导致该患儿染色体异常的原因是亲本产生配子时性染色体不分离,其最可能发生在
A.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 B.卵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时
C.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 D.精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时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通过对Ti质粒的改造,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Ti质粒上的T-DNA随机整合到小麦基因组中,以研究种子休眠的机制。
限制酶 酶切位点
XbaⅠ 5′-T↓CAGA-3′
PstⅠ 5′-CTGCA↓G-3′
SmaⅠ 5′-CCC↓GGG-3′
BamHⅠ 5′-G↓GATCC-3′
SpeⅠ 5′-A↓CTAGT-3′
18.在构建重组DNA时,应选用SmaⅠ处理目的基因,同时选择合适的限制酶处理Ti质粒。下列对Ti质粒处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仅用限制酶SmaⅠ处理质粒,则重组质粒中目的基因未必能正常表达
B.若用限制酶PstⅠ和SmaⅠ处理质粒,则还需将黏性末端处理成平末端
C.若用限制酶XbaⅠ和SmaⅠ处理质粒,则有利于控制重组质粒的长度
D.若用限制酶BamHⅠ和SmaⅠ处理质粒,则重组DNA无法转录
19.将重组DNA导入细胞后还有一系列的操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利用卡那霉素筛选出转基因植物细胞
B.可以利用除草剂筛选出成功表达目的基因的转基因植物
C.不同转基因植株基因组DNA所含目的基因的数量未必相同
D.用抗除草剂基因作为探针可检测植物细胞内目的基因是否转录
20.某单基因遗传病,症状较轻且不影响婚育,致病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人群中致病基因频率为p。该遗传病的某家系如图,部分成员基因检测结果如表。
检测探针 Ⅱ1 Ⅱ2 Ⅲ1
正常基因 阳性 阳性 阳性
致病基因 阴性 阳性 阳性
Ⅲ1生育一个患病子代的概率为(  )
A.p/2 B.(1-p)/2
C.(1+p)/2 D.(1-p)2/2
二、解答题
21.红树林广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潮间带,是以红树科植物为主体的潮间带森林。回答下列问题:
(1)红树林在保护海岸线、净化水质等生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红树林生态系统的 价值。红树林中各种植物由于存在 而实现不同树种的稳定共存。红树林可为潮间带贝类、甲壳类、鱼类和水鸟提供食物和 。
(2)红树林中生活着相手蟹,它们以团水虱等为食,兼食落叶及底栖动物,同时也会被杂食性海鸟捕食,从生态系统成分上看,相手蟹属于 ,相手蟹的净次级生产量的去路包括 、 和未利用。
(3)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红树林退化,早期引入互花米草治理,由于互花米草根系发达、繁殖能力强,经生态系统的 (填“正反馈”“负反馈”)调节,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后又引入速生红树植物无瓣海桑来治理。下列各项中,在评估无瓣海桑治理效果时需关注的有哪些?
A.无瓣海桑的分布和生物量 B.红树林的物种丰富度
C.渔获收益等经济指标 D.潜在生态风险
22.已知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正常翅与残翅、红眼与朱红眼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不位于Y染色体上。为研究其遗传机制,某同学选取一只正常翅朱红眼雄性个体与一只正常翅红眼雌性个体交配,得到的F1见下表。
表型 正常翅红眼 正常翅朱红眼 残翅红眼 残翅朱红眼
比例 3/8 3/8 1/8 1/8
回答下列问题:
(1)翅形的显性性状是 ,翅形的这种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称为 。
(2)若F1每种表型中雌∶雄=1∶1,可推测:B/b位于 染色体上,父本基因型有 种可能。
(3)若F1红眼个体均为雄性,朱红眼个体均为雌性,F1正常翅个体随机交配得F2,则F2中残翅红眼雌性的基因型为 ,F2中残翅朱红眼个体占 。
(4)将“基因型Aa个体与基因型aa个体为亲本杂交”的遗传图解(如图)补充完整 。
三、实验题
23.回答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问题。
(1)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部分生化过程如图。过程R1为梅勒反应,可将过剩电子传递给氧气;过程R2可将过剩光能转化为热能。
①类囊体膜的基本骨架是 ;形成ATP的能量直接来源于 ;梅勒反应生成的H2O2可被 催化清除,防止活性氧损害光合系统。
②碘乙酸是碳反应抑制剂,可抑制三碳酸的还原,因此研究时可用碘乙酸使梅勒反应 (填“增强”“减弱”);敌草隆能抑制电子传递,若用较低浓度的敌草隆处理离体叶绿体,可测得放氧速率 。
(2)将Rubisco基因转入某作物的野生型(WT),获得Rubisco含量增加的转基因品系(S),可提高该作物的光合速率,实验结果如下图。
①Rubisco催化卡尔文循环的第一个反应,即CO2与 结合成六碳分子。组2与组1曲线A点之前重合,限制组2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组2与组3曲线B点后重合,限制组2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②胞间CO2浓度为300μmol·mol 1时,组2比组3的气孔开放程度 ,组1比组2光合速率高。组1比组2光合速率高的原因是 。
24.三七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是皂苷,但三七自然繁殖率低,栽培周期长。某研究小组尝试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繁育幼苗和生产皂苷(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七幼苗的组织培养通常选取茎尖作为外植体,原因是该部位细胞 能力强,全能性高,并且该部位几乎不含病毒。外植体需用 (填“50%酒精”“75%酒精”“95%酒精”)溶液消毒 (填“30s”“30min”“30h”),再用无菌水冲洗。
(2)植物组培通常使用MS培养基,该培养基的碳源主要是 ,氮源主要是 。配制过程①所用的培养基时,除了MS培养基的基本成分外还需加入一定浓度和比例的 调控代谢,加入琼脂作为 。
(3)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时,还可把解剖刀、 和 等实验器材放入灭菌锅灭菌。
(4)与途经③获得皂苷相比,途经④可能有产量高、 等优势(答出1点即可)。
25.脊蛙是剪去了头部的蛙,是动物生理学实验的常用材料。某兴趣小组用脊蛙进行了后肢的屈反射(缩腿反射)实验,过程如下。
①取脊蛙1只,夹住脊蛙下颌,悬挂于支架上(如图)。
②将脊蛙右后肢的最长趾浸入0.5% H2SO4溶液中1mm,开始记时;出现缩腿时停止计时。记录该时长(该刺激条件下的屈反射时)。立即用清水冲洗受刺激的皮肤并用纱布擦干。
③重复步骤②,测定屈反射时3次。
④将右后肢的最长趾浸入0.5% H2SO4溶液中的长度分别调整为2mm、3mm,重复步骤②③。
⑤进行求平均值等统计分析。
回答下列问题:
(1)蛙被剪掉脑后,左右后肢松软下垂,说明 对后肢的运动有调控作用,此时屈肌舒张,伸肌 。屈反射发生时,屈肌肌细胞接受 (A.传入神经B.交感神经C.副交感神经D.躯体运动神经)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作用,引起肌细胞收缩。屈反射的反射中枢位于脊髓的 (填“灰质”“白质”)。
(2)设计一个实验结果记录表。 。
(3)实验表明,趾端浸入0.5% H2SO4溶液中长度由1mm至3mm,屈反射时依次变小。其原因是随着受刺激皮肤面积增大,受刺激的 增多,产生更高频率的电信号,屈反射时变小。步骤②中,受刺激皮肤需“立即冲洗并擦干”的目的是 。
(4)上述实验中,用1只脊蛙先后进行了不同刺激面积的实验,由于脊蛙机能随 而下降,会影响实验结果。若用3只脊蛙分别进行不同刺激面积的实验(脊蛙1、脊蛙2、脊蛙3趾端浸入0.5% H2SO4溶液中长度分别为1mm、2mm、3mm),并不能使测量更准确,这是因为 。
参考答案
1.D
2.A
3.B
4.D
5.A 6.B
7.B
8.B
9.C
10.A 11.D 12.C
13.C
14.D 15.B
16.C
17.C
18.D 19.A
20.C
21.(1) 间接(使用) 生态位分化 栖息地
(2) 消费者和分解者 流入下一营养级 流入分解者
(3) 正反馈 ABCD
22.(1) 正常翅 完全显性
(2) 常染色体或X 3/三
(3) aaXbXb 1/18
(4)添写亲本表型、杂交符号、“配子”、F1表型及其比例
23.(1) 磷脂双分子层 H+浓度差 过氧化氢酶 增强 减小
(2) 五碳糖 胞间CO2浓度 光照强度 大 组1光照强度高,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更多,碳反应速率更快
24.(1) 分裂 75%酒精 30s
(2) 蔗糖 硝酸盐 植物生长调节剂 凝固剂
(3) 剪刀 镊子(培养皿、试管、纸巾等)
(4)培养过程更可控、生产周期更短、分离纯化更简单等
25.(1) 脑 舒张 D 灰质
(2)
受刺激长度(mm) 屈反射时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值
1
2
3
(3) 感受器 洗去H2SO4,去除过多水分,避免影响下一次测量
(4) 时间 3只脊蛙生理状况不完全相同,相同条件下的屈反射时有差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