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Unit 2 What do you like about your family Period 3 Extend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学评一体化】Unit 2 What do you like about your family Period 3 Extend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Unit 1 What do you like about your family
Period 3 Extend
一、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时是沪教版二年级上册 Unit 2 的拓展课,围绕 “家庭协作与关爱” 主题展开。教学以 Betty 一家帮助奶奶拿回被小狗 Ken 叼走的包的故事为载体,结合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具象思维为主的特点,采用 “故事教学 + 互动体验” 模式。通过热身提问、故事研读、角色扮演、语言运用等环节,将词汇学习(naughty, throw 等)、句型操练(... throws a ... to ... 等)与情感教育(家庭互助)融合,引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语言,同时培养协作意识,实现 “语言能力 + 文化意识 + 思维品质 + 学习能力” 的综合提升。
二、语篇研读
【What】 小狗 Ken 叼走奶奶的包,Betty 的家人分工协作 —— 妈妈扔球引开 Ken、爸爸追赶 Ken、Tom 扔骨头吸引 Ken,最终帮奶奶拿回包,全家人都很开心。 【Why】 语言层面:帮助学生掌握描述 “动物特征”“人物动作” 的词汇和句型,能运用核心语言简单讲述故事或描述生活场景。 情感层面:通过故事让学生感受家庭互助的温暖,引导其在生活中践行 “协作与关爱”,培养对家庭的认同感。 能力层面:锻炼学生的倾听理解能力(听懂故事细节)、口语表达能力(复述故事、角色扮演)和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家人分工的原因)。 【How】 结构:采用 “问题出现(Ken 叼走包)— 解决过程(家人分工)— 结果(拿回包、大家开心)” 的叙事结构,脉络清晰,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逻辑。 语言特点:语言简洁易懂,以短句为主,搭配图片辅助理解;通过重复句式(如 “Grandma's bag is in Ken's mouth!”)强化核心信息,降低学习难度;动词和形容词的使用生动形象,能帮助学生通过动作和表情理解语义(如 naughty 可结合小狗的行为感知)。
三、课时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时学习,学生能够: 1.能准确认读、说出核心词汇 naughty, throw, run after, bone, everyone,理解词义并能在句子中运用(如用 “My cat is naughty.” 描述动物)。 2.能掌握并运用核心句型 “... throws a ... to ...”“... runs after ...”“... is ...”,能根据图片或场景造句(如 “Dad throws a frisbee to me.”)。 3.能听懂故事《Grandma’s bag》的完整内容,掌握故事脉络,并用简单的语言复述故事(至少包含 “Ken 叼包 — 家人分工 — 拿回包” 三个环节)。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核心词汇 naughty, throw, run after, bone, everyone 的读音和用法。 2.熟练运用核心句型 “... throws a ... to ...”“... runs after ...”“... is ...” 进行口语表达和简单写作。 3.理解故事《Grandma’s bag》的主要内容,能复述故事梗概。 【难点】 1.正确运用动词 throw 的用法(搭配 “throw sth to sb” 结构),区分 “throw” 与 “run after” 的语义和场景。 2.能结合生活实际,灵活运用核心句型创编段落,保证情节合理、语言准确。 3.在角色扮演中,做到 “语言表达 + 肢体动作 + 情感配合” 的协调统一,体现家庭协作的氛围。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Warm-up(热身导入):激活旧知,引入主题
教学活动 活动层次 效果评价
教师出示 “小学生帮助家人做家务”的相关图片,提问:“Have you ever helped your family members What did you do ”(你帮过家人吗?做了什么?) 引导学生用简单英语回答(如 “I helped my mom clean the table.”),若学生表达困难,可先用中文辅助,再引导翻译成英语。 教师即时反馈(如 “Good! You helped your dad. Can you say ‘I helped my dad wash the car’ ”)
教师过渡:“Today we’ll meet Betty’s family. They also helped each other. Let’s see what happened!”(今天我们认识 Betty 一家,他们也互相帮助,看看发生了什么!) 课堂氛围观察(学生是否专注、是否有好奇提问。)
设计意图: ...
环节二:Before Reading(读前准备):铺垫词汇,预测情节
教学活动 活动层次 效果评价
活动 1:词汇预热 教师出示小狗 Ken 的图片,提问:“Look at this dog. Is it cute What’s it like ”(看这只小狗,它可爱吗?它是什么样的?) 引出词汇 “naughty”,通过动作(模仿小狗叼东西乱跑)和例句 “My brother is naughty.” 帮助学生理解;用同样方式,结合 “扔球”“追小狗”“骨头” 的实物或图片,教授 “throw”“run after”“bone”,并板书短语 “throw a ball”“run after the dog”“a small bone”。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记忆单词,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指导并鼓励,确保学生发音和拼写正确。 教师领读时观察口型,随机抽查 2-3 名学生单独认读。
活动 2:预测情节 教师出示 “奶奶的包” 图片,提问:“This is Grandma’s bag. What do you think the dog will do with the bag ”(这是奶奶的包,你觉得小狗会对包做什么?)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如 “The dog will take the bag.”),为后续故事学习做铺垫。 记录学生的预测答案,课后对比故事内容,评价合理性。
设计意图: 二年级学生以具象思维为主,教学中通过图片、动作、视频、角色扮演等直观手段,降低语言学习难度,激发学习兴趣(如用 “扔球” 动作理解 “throw”)。
环节三:While Reading(读中探究):理解故事,学习语言
教学活动 活动层次 效果评价
活动 1:分段听读故事 教师播放故事音频(分段:①Ken 叼包 —②妈妈扔球 —③爸爸追赶 —④Tom 扔骨头 —⑤拿回包、大家开心),每段播放后暂停,结合 PPT 图片提问: ① “What’s in Ken’s mouth How does Grandma feel ”(Ken 嘴里有什么?奶奶感觉怎么样?) ② “What does Mum do Why ”(妈妈做了什么?为什么?) ③ “What does Dad do ”(爸爸做了什么?) ④ “What does Tom throw to Ken ”(Tom 扔了什么给 Ken?) ⑤ “Does Grandma get her bag How do they feel ”(奶奶拿回包了吗?他们感觉怎么样?) 引导学生用完整句子回答(如 “Grandma’s bag is in Ken’s mouth.”),教师板书核心句型。 学习理解之感知与注意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完成的准确性,及时予以指导并为下节课活动设置提供改进方案。 教师记录学生回答正确率(目标:80% 以上学生能答对 3/5 个问题)
活动 2:梳理家人分工 教师出示 “家人分工表”(如下),让学生小组讨论后填写,明确 “谁做了什么,目的是什么”: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补充总结:“They work together to help Grandma. That’s family love!”(他们一起协作帮奶奶,这就是家人的爱!) 应用实践之内化与运用 能理解家人分工的目的,准确填写 “分工表”
设计意图: 每个教学环节都配套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方式,既关注学生的语言掌握(如词汇、句型运用),也关注情感和能力发展(如协作意识、表达能力),通过即时反馈(奖励贴纸、小组互评)促进学生进步。
环节四:After Reading(读后拓展):巩固运用,情感升华
教学活动 活动层次 效果评价
活动 1:Watch and repeat(跟读模仿) 教师播放故事视频(带字幕),让学生跟着视频模仿语音、语调和动作(如说 “throw a ball” 时做 “扔球” 动作,说 “run after” 时做 “追赶” 动作),教师巡视纠正发音和动作。 学习理解之感知与注意 教师巡视观察,对发音标准、动作到位的学生给予 “Star Sticker” 奖励。
活动 2:Retell the story(复述故事) 教师出示故事脉络图(Ken naughty→Ken takes bag→Mum throws ball→Dad runs after→Tom throws bone→Grandma gets bag→everyone happy),引导学生根据脉络图,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可先小组内练习,再选 2-3 名学生全班展示)。 学习理解之感知与注意 学生展示后,教师点评(如 “Great! You told the story clearly. Next time you can add ‘naughty Ken’.”)
活动 3:Role-play(角色扮演) 分组:4-5 人一组,分配角色(Mum, Dad, Tom, Ken, Grandma)。 任务:用动作和简单对话表演 “拿回包” 的过程,对话需包含核心句型(如 Mum 说 “I throw a ball to Ken.”,Dad 说 “I run after Ken.”)。 学习理解之感知与注意 小组互评 + 教师最终评分,评选 “最佳协作小组”。
活动 4:情感讨论 教师提问:“What do you like about Betty's family Why ”(你喜欢 Betty 一家的什么?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 “they help each other”“they care about Grandma” 等,教师总结:“We should also help our family and work together at home.”(我们在家也应该帮助家人、一起协作)。 应用实践之内化与运用 记录学生的讨论发言,评价情感认知的深度(如是否能举例说明自己要做的事)。
设计意图: 以 “家庭协作” 主题为线索,将语言学习融入故事理解和生活实践,让学生在学英语的同时,体会家庭关爱的重要性,实现 “工具性” 与 “人文性” 的统一。
六、课堂小结
七、作业设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