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新教材)科学八上 3.1电荷与电流 课时精炼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教版】(新教材)科学八上 3.1电荷与电流 课时精炼

资源简介

【浙教版】(新教材)科学八上 3.1电荷与电流 课时精炼
一、选择题
1.(2025八下·宁波期中)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金属半球壳合成一个球体,用一带正电的小球靠近乙球壳,然后将两金属半球壳分开后撤走带电小球。如果用一根导线连接甲、乙两半球壳,则导线中(  )
A.有瞬时电流通过,其方向由甲半球流向乙半球
B.有瞬间电流通过,其方向由乙半球流向甲半球
C.无电流通过,因两半球均不带电
D.无电流通过,因两半球带同种电荷
2.(2025·乐清模拟)将橡胶棒或玻璃棒靠近不同的塑料吸管,发生偏转如箭头,能证明吸管一定带负电的是(  )
A. B.
C. D.
3.(2024八上·义乌月考)选项中电路图与实物图对应的是 (  )
A. B.
C. D.
4.关于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当闭合 时, 只有] 会发光
B.当闭合 断开 时, 发光, 不会发光
C.只闭合 发现 不发光, 发光,则故障可能是 短路
D.只闭合 发现 和 都不发光,则故障可能是 开路
5.(2025八下·宁波期中)2017年5月6日,一篇题为《重磅,中国科学家发现电荷并不存在!》的文章震动了科学界,说的是有个名叫凡伟的民间科学家发现电荷并不存在,将改写教科书。随即就有人出来“打假”,说他缺乏事实依据,有哗众取宠之嫌。对此,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科学界公认自然界中存在着两种电荷,即正电荷与负电荷
B.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科学上规定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C.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子在不同物体间发生了转移
D.科学需要质疑的精神,科学上的观点在被证明之前都属于假说
6.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电流是表示电流快慢的物理量
B.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C.电流的单位是安培, 符号是“A”
D.电流的符号是“I”,单位可以用毫安,也可以用微安
7.如图所示,a、b、c、d为电路中的四个接线点,若电流表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则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与电路中各接线点连接关系为 (  )
A.正接线柱接a,负接线柱接b B.正接线柱接d,负接线柱接c
C.正接线柱接b,负接线柱接d D.正接线柱接c,负接线柱接b
8.(2025八上·椒江期末) 如图所示的道路设置示意图可以类比下列哪种电路连接方式
A. B.
C. D.
9.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5 A,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则通过小灯泡L1、L2的电流分别是(  )
A.0.3A 0.2 A B.0.2A 0.3A
C.0.5A 0.3A D.0.5A 0.2A
10.将塑料包装袋撕成细丝状,上端打结,然后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等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下列情形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B.
C. D.
11.(2025八下·海曙期末)小曙用铜片和锌片插入橙子中制作水果电池(如图),锌片作为电池的负极,铜片作为正极,使LED灯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运动方向从铜片通过导线到锌片
B.电流方向从铜片通过导线到锌片
C.用柠檬替代橙子,LED灯一定会更亮
D.小灯泡替代LED灯,小灯泡一定发光
12.(2025八下·奉化期中)小科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发现两只气球就会变得“互不理睬”.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摩擦产生了电荷使两气球带了电
B.摩擦的方法使质子发生转移而带电
C.两气球因带了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D.气球与头发摩擦,气球带电,头发不带电
13.如图所示的三个电路,下列对其通路、开路、短路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开路、乙通路、丙短路 B.甲通路、乙断路、丙短路
C.甲通路、乙短路、丙开路 D.甲短路、乙开路、丙通路
14.(2025八下·宁波期中)“金陵金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打造的金箔轻薄柔软,不能用手直接拿取,正确拿取的方法是:手持羽毛轻轻扫过纸垫(如图甲所示):再将羽毛靠近工作台上方的金箔,羽毛即可将金箔吸住(如图乙所示)。羽毛扫过纸垫的结果和羽毛吸住金箔的原因,分别是()
A.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异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B.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异种电荷: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C.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同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同种电荷;带电物体吸引轻小物体
15.(2020九上·慈溪月考)如图四个电路中,电源及各灯泡规格均相同。当开关闭合时,电流表读数最大的是(  )
A.甲和丁 B.只有乙 C.甲和丙 D.只有甲
二、填空题
16.(2025八上·浙江期末)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流表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则通过电阻和的电流分别为   安、   安。
17.(2025八下·慈溪月考)过年贴窗花是春节重要的习俗。如图是一种用于装饰玻璃的静电窗花,它采用PVC 塑料静电膜材质,材料本身不带胶,将窗花在玻璃上轻轻摩擦后便可以贴上,静电窗花在摩擦的过程中由于   (选填“失去”或“得到”)电子而带负电荷;此时玻璃带   (选填“正”或“负”)电荷。
18.(2025八下·镇海区期中)小科同学测量电流时,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至图甲所示位置,原因是电流表   !断开开关,纠正错误后,再闭合开关,发现指针偏转至图乙所示位置,接下来的操作是:断开开关,   继续进行实验。
19.(2025八上·黄岩期末)有一种静电喷涂枪,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通电后,它可以使喷出的涂料微粒带上负电荷。
(1)当涂料喷出后,由于同种电荷相互   会形成分散的雾状;
(2)当雾状涂料被均匀喷涂在金属球上时,与大地相连的金属支架中会形成瞬时电流,其电流方向沿支架   (填“向上”或“向下”)。
20.(2025八下·义乌开学考)电动自行车因轻便、快捷已成为市民常见的交通工具,但其安全问题也备受瞩目。
(1)消防部门提醒:电动自行车蓄电池长时间充电时要预防电池自燃。在给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在电路中相当于   (选填“电源”“开关”或“用电器”)。
(2)为保障蓄电池充电安全,需控制充电时间。小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定时充电器,当定时器达到预设时间时,定时器电阻迅速变得很小,充电器就自动停止充电。针对该充电器的设计方案,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充电时,定时器与充电器串联
B.充电时,定时器在电路中相当于一根导线
C.停止充电时,充电器在电路中处于被短路状态
D.若在a处安装一个开关S,断开S则停止充电
21.(2025八下·余姚期末)科技馆中有一个游客体验项目——“静电滚球”,如图甲所示,当转动手轮时,电路接通,托盘上的金属小球会径直冲向中心半球,而当金属小球触碰到中心半球时,会立刻四散开来,直到抵达托盘边缘,金属小球又会向中心跑去,如此周而复始。其内部构造如图乙所示。
(1)小余查阅资料后了解到,金属小球本身并不带电,但转动手轮后,会使中心半球带负电荷,吸引金属小球冲向中心半球。请叙述为什么金属小球在碰到中心半球后,会立刻四散开来:   。
(2)在金属小球触碰到边缘时,金属小球上携带的电荷会被导入大地,金属小球重新变为不带电状态,则在电荷被导入大地的过程中,接地线上电流的方向为   (填“从边缘流向大地”或“从大地流向边缘”)。
22.(实物的电路连接)在连接电路时,如果发现连接错误,不少同学习惯于将电路全部拆散,重新连接.其实,有时候只要思考一下,拆除或改接某些导线就能解决问题.现在考考你:如图是某同学连接的电路.
(1)电流表使用前要   .
(2)如按如图连接电路,合上开关,将出现   现象(选填“断路”或“短路”),除了两只灯都不亮外,还会造成   的不良后果.
(3)对于这个电路,只须拆除一根导线,就能成为两灯串联的正确电路.请在要拆除的那根线上打上“×”号.
三、实验与探究题
23.(2025八下·浙江期中)如图所示,小覃同学所在的兴趣小组正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实验时需要测量A、B、C三处的电流。图乙是他们某次测量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   选(“A”或“B”或“C”)处的电流;
(2)小翠同学要测量通过L2的电流,只需将图乙中导线   (选填“a”或“b”)的一端移动到电流表的负接线柱上;重新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
(3)该小组另一位同学测出一组A、B、C三处的电流,数据如下表所示,由此他得出结论:
IA/A IB/A IC/A
0.2 0.2 0.4
①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各支路电流相等。
小组内交流讨论后,一致认为该同学的结论不具普遍性,要得到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还应该选用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灯泡进行实验。
24.(2025八下·宁波期中)无痕窗花贴不用胶水就能吸附在平滑的物体表面,广泛用于节日装饰。对于其吸附原理,小嘉认为窗花贴与玻璃之间是通过静电作用而吸附,小科则认为可能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因此,他们采用多种方法开展如下探究实验:
①小票把窗花贴与验电器的金属球相接触,观察箔片是否会张开;
②小嘉取大小相同的窗花贴和普通塑料膜各1片,贴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观察比较;
③小科取两片相同的窗花贴甲、乙,分别贴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并把其中一块玻璃片转移到玻璃钟罩内,进行抽气,观察比较两块窗花贴;
(1)在步骤①中,观察箔片是否会张开基于的原理是   ;
(2)在步骤②中,小嘉需要观察比较的物理量是   ;
(3)若窗花贴的吸附原理仅靠静电作用,则支持这一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
25.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按照课本要求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他们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 A、B、C处,测出它们的电流,如下表:
实验次数 A 处的电流 IA(A) B 处的电流 IB(A) C处的电流 Ic(A)
1 0.10 0.12 0.22
2 0.20 0.24 0.44
3 0.25 0.30 0.55
(1)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测量三次的目的是   ,在实验中可以采用   ,或者   的方法改变电流的大小从而进行三次实验。
(3)结合你自己用一个电流表做实验时的体会,提出一条对本实验的改进意见:   。
26.小明学习了摩擦起电、两种电荷后,他想知道圆珠笔杆与纯毛毛衣,塑料尺子与头发等摩擦后的各物体是带正电还是带负电。于是他就利用泡沫小球、烟盒内的铝箔、丝线等制作了一个验电器(如图),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其中还有玻璃棒、丝绸这两种器材。
(1)请你简要说明怎样进行实验,根据发生的什么现象可以证明塑料尺子与头发摩擦后塑料尺子带正电还是负电
(2)塑料笔杆与头发摩擦后把小碎纸屑吸到笔杆上后,小纸屑又被“弹”出,是因为吸到笔杆上的纸屑带上了与笔杆相同的电荷。通过上述实验和实验现象,说明物体可以通过    和    的方法带电。
27.“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小明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灯泡连入电路,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泡L1 发光,L2不发光。同学们有以下几种猜想:①灯泡 L2灯丝断了;②L2短路;③灯泡L2也工作,但通过L2的电流比通过L1 的电流小。以上猜想中正确的有   (填序号)。
(2)为了寻找“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分别把图中A、B、C三点断开,然后把电流表接入其中,闭合开关前,发现其中一个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乙所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3)小明在实验将要结束时,在原电路中添加了一根导线,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如图丙所示,在检查电路时,发现电路连接有问题,如果闭合开关,将出现____。(填序号)
A.只有灯泡L2亮 B.只有灯泡L1亮
C.两个灯泡都亮 D.两个灯泡都不亮
(4)对于图丙这个电路,若只改动一根导线,使并联电路正确,可以改动导线   ,还可以改动导线   。
(5)将规格相同的两个灯泡L1 和 L2按如图丁所示接入电路,闭合开关,两电流表指针的偏转程度相同(不为0且不过大),造成这一实验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
A.电流表 A1、A2选择的量程不同 B.灯泡L1短路
C.灯泡L2短路 D.灯泡L1的灯丝断了
(6)为了得出普遍规律,应进行多次实验,操作方法是:   。
四、综合题
28.根据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补全图乙中的实物图。
29.请在图乙中的虚线框内用铅笔画出与图甲中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
30.汽车作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科学中包含许多与汽车有关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下列1~2题。
(1)加油站规定:“严禁用塑料桶装汽油”。这样规定的理由是(  )
A.塑料和汽油会发生化学变化,使汽油变质
B.汽油会腐蚀塑料,造成漏油
C.塑料桶装汽油容易产生静电,引燃汽油造成火灾
D.塑料桶装汽油容易产生静电,人触桶外壳会造成触电伤害
(2)干燥的天气人接触汽车有时会被“电”一下,手拿如图所示的静电消除器接触汽车,消除器中的LED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发光,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LED灯核心材料是半导体
B.汽车上的“电”往往会使汽车吸附更多的灰尘
C.若汽车带的是负电,则瞬间电流方向由汽车流向消除器
D.汽车带电是因为汽车行驶时与空气摩擦发生了摩擦起电现象
31.(2025八上·温州期末)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如分子、电荷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1)云层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空气对流等原因,使云带电荷。通常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负电荷为主。当两个云层靠近且达到一定条件时,上层云底部的负电荷向下运动从而产生放电现象,如图所示。产生这种运动的原因是
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C.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D.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电源可以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持续电流。下图为电动玩具中电池的安装情况,当电动玩具工作时,电流方向标注正确的是
A. B.
C. D.
(3)电流不仅有方向,还有大小。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其读数为
A.1.4A B.1.2A C.0.24A D.0.22A
32.如图甲是小明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电路图。
(1) 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电流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他忘了   。
(2) 他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   ;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安。
(3) 他测量B处的电流后,发现A、B两处电流相等,于是得出结论: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相等。小红认为他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 一个带电的物体与不带电的导体互相靠近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再次分布,异种电荷被吸引到带电体附近,而同种电荷被排斥到远离带电体的导体另一端。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负电荷向相反方向移动形成电流。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解答】用一带正电的小球靠近乙球壳,由于电荷间的互相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再次分布,异种电荷被吸引到乙端附近,而同种电荷被排斥到远离带电体的导体甲端。将两金属半球壳分开后撤走带电小球。如果用一根绝缘导线连接甲、乙两半球壳,导线中出现瞬间电流,负电荷从乙到甲,规定正电荷定向运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所以导线中的瞬间电流方向是从甲到乙,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答案】A
【知识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分析】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
【解答】A、由图可知,塑料吸管与带负电的橡胶棒之间相互排斥,由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塑料吸管带负电,故A正确;
B、由图可知,塑料吸管与带正电的玻璃棒相互排斥,可知塑料吸管带正电,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塑料吸管与带负电的橡胶棒之间相互吸引,塑料吸管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塑料吸管与带正电的玻璃棒相互吸引,塑料吸管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3.【答案】C
【知识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解析】【分析】 由实物图分析灯L与电动机的连接方式和开关的位置,分析各选项电路图,找出与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 .
【解答】 由实物图知,灯L与电动机并联,开关S1在干路上,S2在电动机支路上。
A.图中灯与电动机并联,S1在灯泡支路上,S2在电动机支路上,与实物图不相符;
B.图中灯与电动机并联,S1在干路上,S2在灯L支路上,与实物图不相符;
C.图中灯与电动机并联,开关S1在干路上,S2在电动机支路上,与实物图相符;
D.图中灯与电动机并联,开关S1、S2都在干路上,与实物图不相符。
故选C。
4.【答案】B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实物的电路连接
【解析】【分析】串联电路,有用电器能工作,说明电路为通路,不工作的用电器可能出现了短路;用电器都不能工作,说明电路中存在断路,可能是某个用电器断路或开关没有闭合或导线断开等。
【解答】A、当闭合 时,被短路, 只有 会发光,故A不符合题意;
B、当闭合,断开时,电路为串联电路,两灯都能发光,故B符合题意;
C、当闭合,电路为串联电路,发现 发光,说明电路为通路,不发光,则故障可能是 短路,故C不符合题意;
D、只闭合 发现 和 都不发光,说明电路中存在断路,则故障可能是 开路,也可能是开路等,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答案】B
【知识点】摩擦起电
【解析】【分析】摩擦起电是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本领不同造成的,在摩擦的过程中束缚本领强的得电子带负电,束缚本领弱的失电子带正电。在金属导体中,能够自由移动的是自由电子,而自由电子带负电。所以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解答】A、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科学上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B错误,符合题意;
C、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科学需要质疑的精神,科学上的观点在被证明之前都属于假说,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答案】A
【知识点】电流和电流的单位换算
【解析】【分析】 AB.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符号为I),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某一截面的电荷量,每秒通过1库仑的电量称为1安培;
CD.电流的国际单位是安培,符号是A,另外还与毫安(mA)、微安(uA)。
【解答】 AB.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故A错误符合题意,B正确不合题意;
CD.电流的符号是“I”,国际单位安培,符号是“A”,单位可以用毫安,也可以用微安,故C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7.【答案】C
【知识点】电流的测量及电流表的使用
【解析】【分析】 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电流由电流表正接线柱流入,由负接线柱流出。
【解答】要使电流表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则电流表应与灯泡串联,故电流表只能接在b、d或c、d之间;
为保证电流表正常使用,电流从电流表正接线柱流入,从电流表负接线柱流出,所以应使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接b、负接线柱接d或正接线柱接c、负接线柱接d。
故选C。
8.【答案】C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解析】【分析】并联电路存在干路和支路。
【解答】图中电路有主干道和分叉路,相当于并联电路。
故答案为:C。
9.【答案】A
【知识点】电流的测量及电流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解析】【分析】 由实物图知,两灯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L1支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得到通过两灯电流。
【解答】 由实物图知,两灯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L1支路电流,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小灯泡L1的电流为0.3A,
干路电流I=0.5A,通过L2的电流I2=I-I1=0.5A-0.3A=0.2A,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0.【答案】B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摩擦起电和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知识分析。
【解答】 A.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的其中一种与细丝带摩擦,使整个塑料细丝带上同一种电荷,而出现相互排斥的现象,故A可能出现;
B.摩擦起电后,若两束塑料细丝带异种电荷,它们应相互吸引,图B并没有表现出相互吸引的现象;若两束塑料细丝带同种电荷,它们应相互排斥,图B也没有表现出相互排斥的现象。故B不可能出现,符合题意;
C.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的其中一种来摩擦两束塑料细丝,使它们带上同一种电荷,而出现相互排斥的现象,故C可能出现;
D.用干燥的丝绸和毛皮分别摩擦两束塑料细丝,使它们带上异种电荷,而出现相互吸引的现象,故D可能出现;
故答案为:B。
11.【答案】B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所以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是相反的;电源外部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的,电源内部电流是由负极到正极;
(2)电压是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路中有电压且电路闭合时才会有电流。
【解答】AB、电流的方向是从铜片流经LED灯流向锌片,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所以电子运动方向从锌片通过导线到铜片,故A错误,B正确;
CD、用柠檬替代橙子,水果电池电压不一定增大,LED灯不一定会更亮,小灯泡替代LED灯,小灯泡和LED灯的电阻不确定,小灯泡不一定会发光,故CD错误。
故答案为:B。
12.【答案】C
【知识点】摩擦起电
【解析】【分析】(1)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的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荷。
(2)在摩擦起电过程中,是电子发生转移,质子不会发生转移 ,因为质子在原子核内,相对稳定。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物体相互摩擦时,得失电子的情况不同,会使两个物体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解答】A、摩擦起电不是产生了电荷,而是电荷发生了转移,使两气球带了电,该选项错误。
B、摩擦起电是电子发生转移,质子不会发生转移,该选项错误。
C、两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后带同种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会互相排斥,该选项正确。
D、气球与头发摩擦,气球和头发会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该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13.【答案】B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解答】甲图电路处处连通的电路是通路;乙图电路由于开关断开是开路;丙图电路中由于灯泡两端并联了一根导线,直接将电源正负两极相连,则引起电源短路。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电路的三种状态,较简单。
14.【答案】B
【知识点】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分析】 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的物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 正确拿取的方法是:手持羽毛轻轻扫过纸垫(如图甲所示): 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异种电荷 ,相互吸引; 再将羽毛靠近工作台上方的金箔,羽毛即可将金箔吸住(如图乙所示)。 说明 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
故答案为:B
15.【答案】A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甲:两个灯泡并联,电流表测总电流,那么示数为:;
乙:两个灯泡串联,电流表测总电流,那么示数为:;
丙:两个灯泡并联,电流表只测一个灯泡的电流,那么示数为:;
丁:两个灯泡并联,电流表测总电流,那么示数为:。
那么电流最大是甲和丁。
故选A。
16.【答案】0.96;0.24
【知识点】电流的测量及电流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解析】【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A2测R2支路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确定两电流表的量程,并根据分度值读出其大小、求出通过R1的电流。
【解答】 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A2测R2支路的电流,
因为并联电路干路电流大于各支路电流,且两指针的位置相同,
所以A1的量程为大量程,即为0~3A,分度值为0.1A,干路电流I=1.2A,
A2的量程为小量程,即为0~0.6A,分度值为0.02A,通过R2支路的电流I2=0.24A,
所以通过R1的电流I1=I-I2=1.2A-0.24A=0.96A。
17.【答案】得到;正
【知识点】摩擦起电
【解析】【分析】 (1)两种不同物质摩擦时,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就会导致电荷发生转移,两个物体都带了电,这就是摩擦起电;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 将窗花在玻璃上轻轻摩擦,静电窗花在摩擦的过程中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玻璃失去电子带正电,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这样静电窗花就吸附到玻璃面上。
18.【答案】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换接0~0.6A的量程
【知识点】电流的测量及电流表的使用
【解析】【分析】 量电流时,电流要从电流表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否则电流表指针会反向偏转;
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电流表要选用合适的量程,否则,指针偏转角度过大或过小。
【解答】 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至图甲所示位置,说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断开开关,纠正错误后,再闭合开关,发现指针偏至图乙所示位置,指针偏转角度太小,说明所选的量程太大,接下来的操作是:断开开关,换接0~0.6A的量程,继续进行实验。
19.【答案】(1)排斥
(2)向上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1)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解答】(1)根据题意,通电后,它可以使喷出的涂料微粒带上负电荷,由于微粒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形成分散的雾状。
(2)电流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当雾状涂料被均匀喷涂在金属球上时,与大地相连的金属支架中会形成瞬时电流,其电流方向沿支架向上。
(1)根据题意,通电后,它可以使喷出的涂料微粒带上负电荷,由于微粒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形成分散的雾状。
(2)电流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当雾状涂料被均匀喷涂在金属球上时,与大地相连的金属支架中会形成瞬时电流,其电流方向沿支架向上。
20.【答案】(1)用电器
(2)C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解析】【分析】 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跟电源的两极相连的电路叫短路,根据题目信息,充满电后充电器不工作可知被短路,据此分析。
【解答】(1) 在给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消耗电能,在电路中相当于用电器。
(2)A.根据图乙可知定时器与充电器并联,故A错误;
B.若充电时,定时器在电路中相当于一根导线,充电器会被短路,无法充电工作,故B错误;
C.当定时器中有电流通过时,充电就会被断开,停止充电,定时器相当于一根导线,电流只过定时器,充电器被短路了,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在b处安装开关S,断开此开关,定时器不能工作,充电器不会短路,充电器能正常工作,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1.【答案】(1)金属小球碰到带负电荷的中心半球,金属小球因为接触起电,也带负电荷,由于异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金属小球和中心半球相互排斥,金属小球会四散开来
(2)从大地流向边缘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电流和电流的单位换算
【解析】【分析】(1)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进行分析。
(2)科学上规定,正电荷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解答】(1)不带电的小球与带负电的中心半球接触后,也会带上负电,小球与中心半球因带有相同电荷而相互排斥,所以小球会向四周散开。
(2)金属小球带的是负电荷,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电荷从边缘流入大地,可知电流将从大地流向边缘。
22.【答案】(1)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位置
(2)短路;烧坏电流表和电源
(3)解:如图:
【知识点】实物的电路连接
【解析】【分析】(1)电流表使用前要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位置.(2)根据电路的状态和电路的故障判断和改正知识分析.电源短路是指电源两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通的电路,会损坏电源.(3)把几个用电器首尾相接,连入电路就是串联.
【解答】解:(1)电流表使用前要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位置.不在零刻线位置则需要调零;(2)合上开关,电流会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将电源两极连通,出现电源短路现象,会使电流表和电源烧坏;(3)如图:
故答案为:(1)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位置;(2)短路;电流表和电源烧坏;(3)如上图.
23.【答案】(1)C
(2)a;0.3
(3)不相同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解析】【分析】串联电路是指几个电路元件沿着单一路径互相连接的电路。在串联电路中,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相等,因为直流电路中同一支路的各个截面有相同的电流强度。串联电路的特点包括:只有一条电流路径,电流依次流过每个元件。总电压等于各元件两端电压之和(U=U1+U2+…+Un)。总电阻等于各元件电阻之和(R总=R1+R2+…+Rn)。一个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开关断开时整个电路断开。 欧姆定律指出:通过导体两端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比例常数被称为电阻。公式为I=U/R。
【解答】(1)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实验时需要测量A、B、C三处的电流。图乙是他们某次测量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C处的电流;C处是干路电流;
(2)小翠同学要测量通过L2的电流,只需将图乙中导线a的一端移动到电流表的负接线柱上;重新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3)小组内交流讨论后,一致认为该同学的结论不具普遍性,要得到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还应该选用规格不相同的灯泡进行实验。
故答案为:(1)C(2)a;0.3A (3)不相同
24.【答案】(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窗花贴和普通塑料膜分别贴在玻璃片上的吸附时间
(3)步骤③中抽气前后,窗花贴甲、乙吸附在玻璃片上的情况没有明显差异,步骤②中,窗花贴能吸附在玻璃上,而普通塑料膜不能吸附或吸附时间远不如窗花贴
【知识点】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分析】带电体能够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1) 在步骤①中,观察箔片是否会张开基于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 在步骤②中,小嘉需要观察比较的物理量是 窗花贴和普通塑料膜分别贴在玻璃片上的吸附时间;
(3) 若窗花贴的吸附原理仅靠静电作用,则支持这一结论的实验现象是步骤③中抽气前后,窗花贴甲、乙吸附在玻璃片上的情况没有明显差异,步骤②中,窗花贴能吸附在玻璃上,而普通塑料膜不能吸附或吸附时间远不如窗花贴;
故答案为:(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2)窗花贴和普通塑料膜分别贴在玻璃片上的吸附时间(3)步骤③中抽气前后,窗花贴甲、乙吸附在玻璃片上的情况没有明显差异,步骤②中,窗花贴能吸附在玻璃上,而普通塑料膜不能吸附或吸附时间远不如窗花贴
25.【答案】(1)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2)得出普遍性的规律;改变电源电压;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
(3)实验时操作麻烦,且误差较大,应该在A、B、C三处都接入电流表,同时测量三处的电流,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解析】【分析】 (1)分析上面数据的得出结论;
(2)为得出普遍性的规律要多次测量,由欧姆定律分析回答。
(3)如果在三个位置都接入电流表,那么就不需要拆解电路,一次就能完成数据的测量。
【解答】 (1)通过上面数据的可知:
0.22A=0.10A+0.12A;
0.44A=0.20A+0.24A;
0.55A=0.30A+0.25A;
可以得出结论是: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2)测量三次的目的是:得出普遍性的规律,由欧姆定律,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采用改变电源电压(或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方法改变电流的大小从而进行三次实验。
(3)结合你自己用一个电流表做实验时的体会,提出一条对本实验的改进意见:实验时操作麻烦,且误差较大,应该在A、B、C三处都接入电流表,同时测量三处的电流,
26.【答案】(1)①将与丝绸摩擦后的玻璃棒与表面带铝箔的小球接触,使其带上正电。②然后让摩擦后的塑料尺靠近该小球,如排斥则带正电,若吸引则带负电
(2)摩擦;接触
【知识点】摩擦起电;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分析】主要考查你对 摩擦起电现象 等考点的理解。
【解答】(1)方案:①选用的器材:玻璃棒、丝绸、塑料尺子、头发和丝线。②步骤:先用细线将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子悬挂起来,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塑料尺子;若塑料尺子和玻璃棒相互吸引,说明塑料尺子带负电,若相互排斥则带正电.
(2)塑料笔杆与头发摩擦后把小碎纸屑吸到笔杆上后,小纸屑又被“弹”出,是因为吸到笔杆上的纸带上了与笔杆相同的电荷。通过上述实验和实验现象,说明物体可以通过摩擦和接触的方法带电。故答案为:摩擦;接触。
27.【答案】(1)②
(2)电流表指针没有调零
(3)B
(4)b;c
(5)D
(6)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解析】【分析】(1)灯泡发光时,肯定有电流经过;灯泡不发光,可能是发生断路,也可能发生短路;串联电路各处电流都相等,据此分析解答;
(2)在使用电流表之前,要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指零,如果不指零,那么需要调整;
(3)注意电路中是否有短路发生;
(4)用电器并排连接在电路两点之间为并联,根据丙图分析解答;
(5)电流表有两个量程,则指针偏转角度相同时,分两种情况:如果量程不同,那么二者呈5倍的关系;如果量程相同,那么二者电流相同,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分析;
(6)根据科学探究中多次测量的目的解答。
【解答】(1)闭合开关 S 后,发现灯泡 L1 发光,L2不发光,说明电路中没有断路,L2不发光,说明故障是L2 短路,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则通过两灯泡的电流相等,故①、③错误,②正确。
故选②。
(2)闭合开关前,发现其中一个电流表指针如题图乙所示,指针没有指在零刻度线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电流表指针没有调零。
(3)如题图丙所示,一根导线接在L2的两端,闭合开关后,L2被短路,电路为L1 的简单电路,所以闭合开关后只有灯泡 L1 亮,故B 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4)要使电路为并联电路,则需电流的路径有两条,若只改动一根导线,使并联电路正确,可以改动导线b,使导线b的左端接在L1 的左接线柱上;还可以改动导线c,使其右端接在 L1 的左接线柱上。
(5)由题图丁可知,灯泡L1 和L2并联,电流表 A1 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 A2 测量通过灯泡L2的电流;因为灯泡L1 和L2的规格相同,则通过两灯泡的电流大小相同,电流表A1 的示数应是电流表 A2示数的2倍,若两电流表所选量程不同,则电流表A1 指针偏转程度与A2指针偏转程度不同,故A 不符合题意;
因为两灯并联,任何一个灯泡短路,电源就会被短路,电流表A1 指针的偏转程度会过大,故B、C不符合题意;
灯泡L1 的灯丝断了,两电流表都测通过L2 的电流,两电流表的示数相同,若两电流表选择相同的量程,则两电流表指针偏转程度相同,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为了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得出普遍性的结论,可采用的方法是: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28.【答案】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解析】【分析】分析电路的连接及开关的作用,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注意各元件顺序与电路图一一对应。
【解答】 原电路中,灯泡和电铃,开关S2与电铃串联;S1控制整个电路,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如下所示:
29.【答案】
【知识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解析】【分析】 从电路图中可以看出,两只灯泡并联,开关S控制整个电路,开关S1控制L1,开关S2控制L2,据此画图。
【解答】 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开关S开始分支,一支经S1、灯泡L1,另一支经S2、灯泡L2,如图所示:
30.【答案】(1)C
(2)C
【知识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分析】(1)塑料和油属于不同物质,相互摩擦出现一个物体带正电,一个物体带负电现象,由于塑料是绝缘体,不能把电荷及时导向大地,容易发生放电产生电火花,容易引燃塑料桶中的油。
(2)消除器中的LED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物理学中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解答】(1)汽油与塑料桶壁不断摩擦,使塑料桶带电产生火花放电,引燃汽油造成火灾,因此严禁用塑料桶装汽油。
故答案为:C。
(2)A、LED灯核心材料是半导体,故A正确;
B、汽车上的“电”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往往会使汽车吸附更多的灰尘,故B正确;
C、若汽车带的是负电,因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瞬间电流方向由消除器流向汽车,故C错误;
D、汽车带电是因为汽车行驶时与空气摩擦发生了摩擦起电现象,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31.【答案】(1)D
(2)C
(3)C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电流和电流的单位换算;电流的测量及电流表的使用
【解析】【分析】(1)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进行解答;
(2)在电源外部,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据此解答;
(3)在对电流表读数时,先确定电流表的量程及分度值,然后看一下,指针在大刻度数后面的第几个小格,则读数=大刻度数+分度值×小格数。
【解答】(1)从图中可知,上面云层下面为负电荷,而下面云层的上面为正电荷,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因此上层云底部的负电荷向下运动从而产生放电现象;
故选D;
(2)由于在电源外部,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
故选C;
(3)从图中可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则分度值为0.02A,指针在0.2后面的第2个小格,因此其读数为:0.2A+0.02A×2=0.24A;
故选C;
故答案为:(1)D;(2)C;(3)C。
32.【答案】(1)断开开关
(2)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0.24
(3)小明用了相同规格的小灯泡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解析】【分析】 (1)连接电路时,要断开开关,避免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电路接通,容易损坏电路元件;
(2)根据电流表的正确使用:电流必须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进行判断指针反偏的原因;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3)为得出普遍结论,实验时应采用不同规格的实验器材进行多次实验。
【解答】 (1)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电流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说明电路中有电流,电路是通路,故他忘了连接电路时断开开关;
(2)由图乙可知,电流表指针反偏,说明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由丙图可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为0.24A;
(3)实验过程中得出:“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相等”的错误结论,是因为在实验中选用了规格相同的灯泡。
1 / 1【浙教版】(新教材)科学八上 3.1电荷与电流 课时精炼
一、选择题
1.(2025八下·宁波期中)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金属半球壳合成一个球体,用一带正电的小球靠近乙球壳,然后将两金属半球壳分开后撤走带电小球。如果用一根导线连接甲、乙两半球壳,则导线中(  )
A.有瞬时电流通过,其方向由甲半球流向乙半球
B.有瞬间电流通过,其方向由乙半球流向甲半球
C.无电流通过,因两半球均不带电
D.无电流通过,因两半球带同种电荷
【答案】A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 一个带电的物体与不带电的导体互相靠近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再次分布,异种电荷被吸引到带电体附近,而同种电荷被排斥到远离带电体的导体另一端。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负电荷向相反方向移动形成电流。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解答】用一带正电的小球靠近乙球壳,由于电荷间的互相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再次分布,异种电荷被吸引到乙端附近,而同种电荷被排斥到远离带电体的导体甲端。将两金属半球壳分开后撤走带电小球。如果用一根绝缘导线连接甲、乙两半球壳,导线中出现瞬间电流,负电荷从乙到甲,规定正电荷定向运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所以导线中的瞬间电流方向是从甲到乙,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2025·乐清模拟)将橡胶棒或玻璃棒靠近不同的塑料吸管,发生偏转如箭头,能证明吸管一定带负电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分析】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
【解答】A、由图可知,塑料吸管与带负电的橡胶棒之间相互排斥,由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塑料吸管带负电,故A正确;
B、由图可知,塑料吸管与带正电的玻璃棒相互排斥,可知塑料吸管带正电,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塑料吸管与带负电的橡胶棒之间相互吸引,塑料吸管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塑料吸管与带正电的玻璃棒相互吸引,塑料吸管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3.(2024八上·义乌月考)选项中电路图与实物图对应的是 (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解析】【分析】 由实物图分析灯L与电动机的连接方式和开关的位置,分析各选项电路图,找出与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 .
【解答】 由实物图知,灯L与电动机并联,开关S1在干路上,S2在电动机支路上。
A.图中灯与电动机并联,S1在灯泡支路上,S2在电动机支路上,与实物图不相符;
B.图中灯与电动机并联,S1在干路上,S2在灯L支路上,与实物图不相符;
C.图中灯与电动机并联,开关S1在干路上,S2在电动机支路上,与实物图相符;
D.图中灯与电动机并联,开关S1、S2都在干路上,与实物图不相符。
故选C。
4.关于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当闭合 时, 只有] 会发光
B.当闭合 断开 时, 发光, 不会发光
C.只闭合 发现 不发光, 发光,则故障可能是 短路
D.只闭合 发现 和 都不发光,则故障可能是 开路
【答案】B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实物的电路连接
【解析】【分析】串联电路,有用电器能工作,说明电路为通路,不工作的用电器可能出现了短路;用电器都不能工作,说明电路中存在断路,可能是某个用电器断路或开关没有闭合或导线断开等。
【解答】A、当闭合 时,被短路, 只有 会发光,故A不符合题意;
B、当闭合,断开时,电路为串联电路,两灯都能发光,故B符合题意;
C、当闭合,电路为串联电路,发现 发光,说明电路为通路,不发光,则故障可能是 短路,故C不符合题意;
D、只闭合 发现 和 都不发光,说明电路中存在断路,则故障可能是 开路,也可能是开路等,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2025八下·宁波期中)2017年5月6日,一篇题为《重磅,中国科学家发现电荷并不存在!》的文章震动了科学界,说的是有个名叫凡伟的民间科学家发现电荷并不存在,将改写教科书。随即就有人出来“打假”,说他缺乏事实依据,有哗众取宠之嫌。对此,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科学界公认自然界中存在着两种电荷,即正电荷与负电荷
B.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科学上规定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C.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子在不同物体间发生了转移
D.科学需要质疑的精神,科学上的观点在被证明之前都属于假说
【答案】B
【知识点】摩擦起电
【解析】【分析】摩擦起电是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本领不同造成的,在摩擦的过程中束缚本领强的得电子带负电,束缚本领弱的失电子带正电。在金属导体中,能够自由移动的是自由电子,而自由电子带负电。所以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解答】A、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科学上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B错误,符合题意;
C、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科学需要质疑的精神,科学上的观点在被证明之前都属于假说,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电流是表示电流快慢的物理量
B.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C.电流的单位是安培, 符号是“A”
D.电流的符号是“I”,单位可以用毫安,也可以用微安
【答案】A
【知识点】电流和电流的单位换算
【解析】【分析】 AB.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符号为I),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某一截面的电荷量,每秒通过1库仑的电量称为1安培;
CD.电流的国际单位是安培,符号是A,另外还与毫安(mA)、微安(uA)。
【解答】 AB.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故A错误符合题意,B正确不合题意;
CD.电流的符号是“I”,国际单位安培,符号是“A”,单位可以用毫安,也可以用微安,故C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7.如图所示,a、b、c、d为电路中的四个接线点,若电流表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则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与电路中各接线点连接关系为 (  )
A.正接线柱接a,负接线柱接b B.正接线柱接d,负接线柱接c
C.正接线柱接b,负接线柱接d D.正接线柱接c,负接线柱接b
【答案】C
【知识点】电流的测量及电流表的使用
【解析】【分析】 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电流由电流表正接线柱流入,由负接线柱流出。
【解答】要使电流表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则电流表应与灯泡串联,故电流表只能接在b、d或c、d之间;
为保证电流表正常使用,电流从电流表正接线柱流入,从电流表负接线柱流出,所以应使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接b、负接线柱接d或正接线柱接c、负接线柱接d。
故选C。
8.(2025八上·椒江期末) 如图所示的道路设置示意图可以类比下列哪种电路连接方式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解析】【分析】并联电路存在干路和支路。
【解答】图中电路有主干道和分叉路,相当于并联电路。
故答案为:C。
9.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5 A,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则通过小灯泡L1、L2的电流分别是(  )
A.0.3A 0.2 A B.0.2A 0.3A
C.0.5A 0.3A D.0.5A 0.2A
【答案】A
【知识点】电流的测量及电流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解析】【分析】 由实物图知,两灯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L1支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得到通过两灯电流。
【解答】 由实物图知,两灯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L1支路电流,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小灯泡L1的电流为0.3A,
干路电流I=0.5A,通过L2的电流I2=I-I1=0.5A-0.3A=0.2A,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0.将塑料包装袋撕成细丝状,上端打结,然后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等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下列情形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摩擦起电和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知识分析。
【解答】 A.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的其中一种与细丝带摩擦,使整个塑料细丝带上同一种电荷,而出现相互排斥的现象,故A可能出现;
B.摩擦起电后,若两束塑料细丝带异种电荷,它们应相互吸引,图B并没有表现出相互吸引的现象;若两束塑料细丝带同种电荷,它们应相互排斥,图B也没有表现出相互排斥的现象。故B不可能出现,符合题意;
C.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的其中一种来摩擦两束塑料细丝,使它们带上同一种电荷,而出现相互排斥的现象,故C可能出现;
D.用干燥的丝绸和毛皮分别摩擦两束塑料细丝,使它们带上异种电荷,而出现相互吸引的现象,故D可能出现;
故答案为:B。
11.(2025八下·海曙期末)小曙用铜片和锌片插入橙子中制作水果电池(如图),锌片作为电池的负极,铜片作为正极,使LED灯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运动方向从铜片通过导线到锌片
B.电流方向从铜片通过导线到锌片
C.用柠檬替代橙子,LED灯一定会更亮
D.小灯泡替代LED灯,小灯泡一定发光
【答案】B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所以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是相反的;电源外部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的,电源内部电流是由负极到正极;
(2)电压是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路中有电压且电路闭合时才会有电流。
【解答】AB、电流的方向是从铜片流经LED灯流向锌片,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所以电子运动方向从锌片通过导线到铜片,故A错误,B正确;
CD、用柠檬替代橙子,水果电池电压不一定增大,LED灯不一定会更亮,小灯泡替代LED灯,小灯泡和LED灯的电阻不确定,小灯泡不一定会发光,故CD错误。
故答案为:B。
12.(2025八下·奉化期中)小科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发现两只气球就会变得“互不理睬”.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摩擦产生了电荷使两气球带了电
B.摩擦的方法使质子发生转移而带电
C.两气球因带了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D.气球与头发摩擦,气球带电,头发不带电
【答案】C
【知识点】摩擦起电
【解析】【分析】(1)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的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荷。
(2)在摩擦起电过程中,是电子发生转移,质子不会发生转移 ,因为质子在原子核内,相对稳定。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物体相互摩擦时,得失电子的情况不同,会使两个物体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解答】A、摩擦起电不是产生了电荷,而是电荷发生了转移,使两气球带了电,该选项错误。
B、摩擦起电是电子发生转移,质子不会发生转移,该选项错误。
C、两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后带同种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会互相排斥,该选项正确。
D、气球与头发摩擦,气球和头发会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该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13.如图所示的三个电路,下列对其通路、开路、短路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开路、乙通路、丙短路 B.甲通路、乙断路、丙短路
C.甲通路、乙短路、丙开路 D.甲短路、乙开路、丙通路
【答案】B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解答】甲图电路处处连通的电路是通路;乙图电路由于开关断开是开路;丙图电路中由于灯泡两端并联了一根导线,直接将电源正负两极相连,则引起电源短路。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电路的三种状态,较简单。
14.(2025八下·宁波期中)“金陵金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打造的金箔轻薄柔软,不能用手直接拿取,正确拿取的方法是:手持羽毛轻轻扫过纸垫(如图甲所示):再将羽毛靠近工作台上方的金箔,羽毛即可将金箔吸住(如图乙所示)。羽毛扫过纸垫的结果和羽毛吸住金箔的原因,分别是()
A.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异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B.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异种电荷: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C.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同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同种电荷;带电物体吸引轻小物体
【答案】B
【知识点】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分析】 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的物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 正确拿取的方法是:手持羽毛轻轻扫过纸垫(如图甲所示): 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异种电荷 ,相互吸引; 再将羽毛靠近工作台上方的金箔,羽毛即可将金箔吸住(如图乙所示)。 说明 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
故答案为:B
15.(2020九上·慈溪月考)如图四个电路中,电源及各灯泡规格均相同。当开关闭合时,电流表读数最大的是(  )
A.甲和丁 B.只有乙 C.甲和丙 D.只有甲
【答案】A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甲:两个灯泡并联,电流表测总电流,那么示数为:;
乙:两个灯泡串联,电流表测总电流,那么示数为:;
丙:两个灯泡并联,电流表只测一个灯泡的电流,那么示数为:;
丁:两个灯泡并联,电流表测总电流,那么示数为:。
那么电流最大是甲和丁。
故选A。
二、填空题
16.(2025八上·浙江期末)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流表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则通过电阻和的电流分别为   安、   安。
【答案】0.96;0.24
【知识点】电流的测量及电流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解析】【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A2测R2支路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确定两电流表的量程,并根据分度值读出其大小、求出通过R1的电流。
【解答】 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A2测R2支路的电流,
因为并联电路干路电流大于各支路电流,且两指针的位置相同,
所以A1的量程为大量程,即为0~3A,分度值为0.1A,干路电流I=1.2A,
A2的量程为小量程,即为0~0.6A,分度值为0.02A,通过R2支路的电流I2=0.24A,
所以通过R1的电流I1=I-I2=1.2A-0.24A=0.96A。
17.(2025八下·慈溪月考)过年贴窗花是春节重要的习俗。如图是一种用于装饰玻璃的静电窗花,它采用PVC 塑料静电膜材质,材料本身不带胶,将窗花在玻璃上轻轻摩擦后便可以贴上,静电窗花在摩擦的过程中由于   (选填“失去”或“得到”)电子而带负电荷;此时玻璃带   (选填“正”或“负”)电荷。
【答案】得到;正
【知识点】摩擦起电
【解析】【分析】 (1)两种不同物质摩擦时,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就会导致电荷发生转移,两个物体都带了电,这就是摩擦起电;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 将窗花在玻璃上轻轻摩擦,静电窗花在摩擦的过程中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玻璃失去电子带正电,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这样静电窗花就吸附到玻璃面上。
18.(2025八下·镇海区期中)小科同学测量电流时,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至图甲所示位置,原因是电流表   !断开开关,纠正错误后,再闭合开关,发现指针偏转至图乙所示位置,接下来的操作是:断开开关,   继续进行实验。
【答案】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换接0~0.6A的量程
【知识点】电流的测量及电流表的使用
【解析】【分析】 量电流时,电流要从电流表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否则电流表指针会反向偏转;
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电流表要选用合适的量程,否则,指针偏转角度过大或过小。
【解答】 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至图甲所示位置,说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断开开关,纠正错误后,再闭合开关,发现指针偏至图乙所示位置,指针偏转角度太小,说明所选的量程太大,接下来的操作是:断开开关,换接0~0.6A的量程,继续进行实验。
19.(2025八上·黄岩期末)有一种静电喷涂枪,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通电后,它可以使喷出的涂料微粒带上负电荷。
(1)当涂料喷出后,由于同种电荷相互   会形成分散的雾状;
(2)当雾状涂料被均匀喷涂在金属球上时,与大地相连的金属支架中会形成瞬时电流,其电流方向沿支架   (填“向上”或“向下”)。
【答案】(1)排斥
(2)向上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分析】(1)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解答】(1)根据题意,通电后,它可以使喷出的涂料微粒带上负电荷,由于微粒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形成分散的雾状。
(2)电流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当雾状涂料被均匀喷涂在金属球上时,与大地相连的金属支架中会形成瞬时电流,其电流方向沿支架向上。
(1)根据题意,通电后,它可以使喷出的涂料微粒带上负电荷,由于微粒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形成分散的雾状。
(2)电流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当雾状涂料被均匀喷涂在金属球上时,与大地相连的金属支架中会形成瞬时电流,其电流方向沿支架向上。
20.(2025八下·义乌开学考)电动自行车因轻便、快捷已成为市民常见的交通工具,但其安全问题也备受瞩目。
(1)消防部门提醒:电动自行车蓄电池长时间充电时要预防电池自燃。在给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在电路中相当于   (选填“电源”“开关”或“用电器”)。
(2)为保障蓄电池充电安全,需控制充电时间。小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定时充电器,当定时器达到预设时间时,定时器电阻迅速变得很小,充电器就自动停止充电。针对该充电器的设计方案,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充电时,定时器与充电器串联
B.充电时,定时器在电路中相当于一根导线
C.停止充电时,充电器在电路中处于被短路状态
D.若在a处安装一个开关S,断开S则停止充电
【答案】(1)用电器
(2)C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解析】【分析】 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跟电源的两极相连的电路叫短路,根据题目信息,充满电后充电器不工作可知被短路,据此分析。
【解答】(1) 在给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消耗电能,在电路中相当于用电器。
(2)A.根据图乙可知定时器与充电器并联,故A错误;
B.若充电时,定时器在电路中相当于一根导线,充电器会被短路,无法充电工作,故B错误;
C.当定时器中有电流通过时,充电就会被断开,停止充电,定时器相当于一根导线,电流只过定时器,充电器被短路了,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在b处安装开关S,断开此开关,定时器不能工作,充电器不会短路,充电器能正常工作,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1.(2025八下·余姚期末)科技馆中有一个游客体验项目——“静电滚球”,如图甲所示,当转动手轮时,电路接通,托盘上的金属小球会径直冲向中心半球,而当金属小球触碰到中心半球时,会立刻四散开来,直到抵达托盘边缘,金属小球又会向中心跑去,如此周而复始。其内部构造如图乙所示。
(1)小余查阅资料后了解到,金属小球本身并不带电,但转动手轮后,会使中心半球带负电荷,吸引金属小球冲向中心半球。请叙述为什么金属小球在碰到中心半球后,会立刻四散开来:   。
(2)在金属小球触碰到边缘时,金属小球上携带的电荷会被导入大地,金属小球重新变为不带电状态,则在电荷被导入大地的过程中,接地线上电流的方向为   (填“从边缘流向大地”或“从大地流向边缘”)。
【答案】(1)金属小球碰到带负电荷的中心半球,金属小球因为接触起电,也带负电荷,由于异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金属小球和中心半球相互排斥,金属小球会四散开来
(2)从大地流向边缘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电流和电流的单位换算
【解析】【分析】(1)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进行分析。
(2)科学上规定,正电荷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解答】(1)不带电的小球与带负电的中心半球接触后,也会带上负电,小球与中心半球因带有相同电荷而相互排斥,所以小球会向四周散开。
(2)金属小球带的是负电荷,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电荷从边缘流入大地,可知电流将从大地流向边缘。
22.(实物的电路连接)在连接电路时,如果发现连接错误,不少同学习惯于将电路全部拆散,重新连接.其实,有时候只要思考一下,拆除或改接某些导线就能解决问题.现在考考你:如图是某同学连接的电路.
(1)电流表使用前要   .
(2)如按如图连接电路,合上开关,将出现   现象(选填“断路”或“短路”),除了两只灯都不亮外,还会造成   的不良后果.
(3)对于这个电路,只须拆除一根导线,就能成为两灯串联的正确电路.请在要拆除的那根线上打上“×”号.
【答案】(1)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位置
(2)短路;烧坏电流表和电源
(3)解:如图:
【知识点】实物的电路连接
【解析】【分析】(1)电流表使用前要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位置.(2)根据电路的状态和电路的故障判断和改正知识分析.电源短路是指电源两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通的电路,会损坏电源.(3)把几个用电器首尾相接,连入电路就是串联.
【解答】解:(1)电流表使用前要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位置.不在零刻线位置则需要调零;(2)合上开关,电流会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将电源两极连通,出现电源短路现象,会使电流表和电源烧坏;(3)如图:
故答案为:(1)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位置;(2)短路;电流表和电源烧坏;(3)如上图.
三、实验与探究题
23.(2025八下·浙江期中)如图所示,小覃同学所在的兴趣小组正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实验时需要测量A、B、C三处的电流。图乙是他们某次测量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   选(“A”或“B”或“C”)处的电流;
(2)小翠同学要测量通过L2的电流,只需将图乙中导线   (选填“a”或“b”)的一端移动到电流表的负接线柱上;重新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
(3)该小组另一位同学测出一组A、B、C三处的电流,数据如下表所示,由此他得出结论:
IA/A IB/A IC/A
0.2 0.2 0.4
①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各支路电流相等。
小组内交流讨论后,一致认为该同学的结论不具普遍性,要得到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还应该选用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灯泡进行实验。
【答案】(1)C
(2)a;0.3
(3)不相同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解析】【分析】串联电路是指几个电路元件沿着单一路径互相连接的电路。在串联电路中,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相等,因为直流电路中同一支路的各个截面有相同的电流强度。串联电路的特点包括:只有一条电流路径,电流依次流过每个元件。总电压等于各元件两端电压之和(U=U1+U2+…+Un)。总电阻等于各元件电阻之和(R总=R1+R2+…+Rn)。一个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开关断开时整个电路断开。 欧姆定律指出:通过导体两端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比例常数被称为电阻。公式为I=U/R。
【解答】(1)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实验时需要测量A、B、C三处的电流。图乙是他们某次测量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C处的电流;C处是干路电流;
(2)小翠同学要测量通过L2的电流,只需将图乙中导线a的一端移动到电流表的负接线柱上;重新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3)小组内交流讨论后,一致认为该同学的结论不具普遍性,要得到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还应该选用规格不相同的灯泡进行实验。
故答案为:(1)C(2)a;0.3A (3)不相同
24.(2025八下·宁波期中)无痕窗花贴不用胶水就能吸附在平滑的物体表面,广泛用于节日装饰。对于其吸附原理,小嘉认为窗花贴与玻璃之间是通过静电作用而吸附,小科则认为可能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因此,他们采用多种方法开展如下探究实验:
①小票把窗花贴与验电器的金属球相接触,观察箔片是否会张开;
②小嘉取大小相同的窗花贴和普通塑料膜各1片,贴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观察比较;
③小科取两片相同的窗花贴甲、乙,分别贴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并把其中一块玻璃片转移到玻璃钟罩内,进行抽气,观察比较两块窗花贴;
(1)在步骤①中,观察箔片是否会张开基于的原理是   ;
(2)在步骤②中,小嘉需要观察比较的物理量是   ;
(3)若窗花贴的吸附原理仅靠静电作用,则支持这一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
【答案】(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窗花贴和普通塑料膜分别贴在玻璃片上的吸附时间
(3)步骤③中抽气前后,窗花贴甲、乙吸附在玻璃片上的情况没有明显差异,步骤②中,窗花贴能吸附在玻璃上,而普通塑料膜不能吸附或吸附时间远不如窗花贴
【知识点】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分析】带电体能够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1) 在步骤①中,观察箔片是否会张开基于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 在步骤②中,小嘉需要观察比较的物理量是 窗花贴和普通塑料膜分别贴在玻璃片上的吸附时间;
(3) 若窗花贴的吸附原理仅靠静电作用,则支持这一结论的实验现象是步骤③中抽气前后,窗花贴甲、乙吸附在玻璃片上的情况没有明显差异,步骤②中,窗花贴能吸附在玻璃上,而普通塑料膜不能吸附或吸附时间远不如窗花贴;
故答案为:(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2)窗花贴和普通塑料膜分别贴在玻璃片上的吸附时间(3)步骤③中抽气前后,窗花贴甲、乙吸附在玻璃片上的情况没有明显差异,步骤②中,窗花贴能吸附在玻璃上,而普通塑料膜不能吸附或吸附时间远不如窗花贴
25.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按照课本要求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他们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 A、B、C处,测出它们的电流,如下表:
实验次数 A 处的电流 IA(A) B 处的电流 IB(A) C处的电流 Ic(A)
1 0.10 0.12 0.22
2 0.20 0.24 0.44
3 0.25 0.30 0.55
(1)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测量三次的目的是   ,在实验中可以采用   ,或者   的方法改变电流的大小从而进行三次实验。
(3)结合你自己用一个电流表做实验时的体会,提出一条对本实验的改进意见:   。
【答案】(1)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2)得出普遍性的规律;改变电源电压;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
(3)实验时操作麻烦,且误差较大,应该在A、B、C三处都接入电流表,同时测量三处的电流,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解析】【分析】 (1)分析上面数据的得出结论;
(2)为得出普遍性的规律要多次测量,由欧姆定律分析回答。
(3)如果在三个位置都接入电流表,那么就不需要拆解电路,一次就能完成数据的测量。
【解答】 (1)通过上面数据的可知:
0.22A=0.10A+0.12A;
0.44A=0.20A+0.24A;
0.55A=0.30A+0.25A;
可以得出结论是: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2)测量三次的目的是:得出普遍性的规律,由欧姆定律,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采用改变电源电压(或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方法改变电流的大小从而进行三次实验。
(3)结合你自己用一个电流表做实验时的体会,提出一条对本实验的改进意见:实验时操作麻烦,且误差较大,应该在A、B、C三处都接入电流表,同时测量三处的电流,
26.小明学习了摩擦起电、两种电荷后,他想知道圆珠笔杆与纯毛毛衣,塑料尺子与头发等摩擦后的各物体是带正电还是带负电。于是他就利用泡沫小球、烟盒内的铝箔、丝线等制作了一个验电器(如图),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其中还有玻璃棒、丝绸这两种器材。
(1)请你简要说明怎样进行实验,根据发生的什么现象可以证明塑料尺子与头发摩擦后塑料尺子带正电还是负电
(2)塑料笔杆与头发摩擦后把小碎纸屑吸到笔杆上后,小纸屑又被“弹”出,是因为吸到笔杆上的纸屑带上了与笔杆相同的电荷。通过上述实验和实验现象,说明物体可以通过    和    的方法带电。
【答案】(1)①将与丝绸摩擦后的玻璃棒与表面带铝箔的小球接触,使其带上正电。②然后让摩擦后的塑料尺靠近该小球,如排斥则带正电,若吸引则带负电
(2)摩擦;接触
【知识点】摩擦起电;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分析】主要考查你对 摩擦起电现象 等考点的理解。
【解答】(1)方案:①选用的器材:玻璃棒、丝绸、塑料尺子、头发和丝线。②步骤:先用细线将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子悬挂起来,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塑料尺子;若塑料尺子和玻璃棒相互吸引,说明塑料尺子带负电,若相互排斥则带正电.
(2)塑料笔杆与头发摩擦后把小碎纸屑吸到笔杆上后,小纸屑又被“弹”出,是因为吸到笔杆上的纸带上了与笔杆相同的电荷。通过上述实验和实验现象,说明物体可以通过摩擦和接触的方法带电。故答案为:摩擦;接触。
27.“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小明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灯泡连入电路,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泡L1 发光,L2不发光。同学们有以下几种猜想:①灯泡 L2灯丝断了;②L2短路;③灯泡L2也工作,但通过L2的电流比通过L1 的电流小。以上猜想中正确的有   (填序号)。
(2)为了寻找“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分别把图中A、B、C三点断开,然后把电流表接入其中,闭合开关前,发现其中一个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乙所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3)小明在实验将要结束时,在原电路中添加了一根导线,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如图丙所示,在检查电路时,发现电路连接有问题,如果闭合开关,将出现____。(填序号)
A.只有灯泡L2亮 B.只有灯泡L1亮
C.两个灯泡都亮 D.两个灯泡都不亮
(4)对于图丙这个电路,若只改动一根导线,使并联电路正确,可以改动导线   ,还可以改动导线   。
(5)将规格相同的两个灯泡L1 和 L2按如图丁所示接入电路,闭合开关,两电流表指针的偏转程度相同(不为0且不过大),造成这一实验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
A.电流表 A1、A2选择的量程不同 B.灯泡L1短路
C.灯泡L2短路 D.灯泡L1的灯丝断了
(6)为了得出普遍规律,应进行多次实验,操作方法是:   。
【答案】(1)②
(2)电流表指针没有调零
(3)B
(4)b;c
(5)D
(6)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解析】【分析】(1)灯泡发光时,肯定有电流经过;灯泡不发光,可能是发生断路,也可能发生短路;串联电路各处电流都相等,据此分析解答;
(2)在使用电流表之前,要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指零,如果不指零,那么需要调整;
(3)注意电路中是否有短路发生;
(4)用电器并排连接在电路两点之间为并联,根据丙图分析解答;
(5)电流表有两个量程,则指针偏转角度相同时,分两种情况:如果量程不同,那么二者呈5倍的关系;如果量程相同,那么二者电流相同,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分析;
(6)根据科学探究中多次测量的目的解答。
【解答】(1)闭合开关 S 后,发现灯泡 L1 发光,L2不发光,说明电路中没有断路,L2不发光,说明故障是L2 短路,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则通过两灯泡的电流相等,故①、③错误,②正确。
故选②。
(2)闭合开关前,发现其中一个电流表指针如题图乙所示,指针没有指在零刻度线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电流表指针没有调零。
(3)如题图丙所示,一根导线接在L2的两端,闭合开关后,L2被短路,电路为L1 的简单电路,所以闭合开关后只有灯泡 L1 亮,故B 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4)要使电路为并联电路,则需电流的路径有两条,若只改动一根导线,使并联电路正确,可以改动导线b,使导线b的左端接在L1 的左接线柱上;还可以改动导线c,使其右端接在 L1 的左接线柱上。
(5)由题图丁可知,灯泡L1 和L2并联,电流表 A1 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 A2 测量通过灯泡L2的电流;因为灯泡L1 和L2的规格相同,则通过两灯泡的电流大小相同,电流表A1 的示数应是电流表 A2示数的2倍,若两电流表所选量程不同,则电流表A1 指针偏转程度与A2指针偏转程度不同,故A 不符合题意;
因为两灯并联,任何一个灯泡短路,电源就会被短路,电流表A1 指针的偏转程度会过大,故B、C不符合题意;
灯泡L1 的灯丝断了,两电流表都测通过L2 的电流,两电流表的示数相同,若两电流表选择相同的量程,则两电流表指针偏转程度相同,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为了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得出普遍性的结论,可采用的方法是: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四、综合题
28.根据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补全图乙中的实物图。
【答案】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解析】【分析】分析电路的连接及开关的作用,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注意各元件顺序与电路图一一对应。
【解答】 原电路中,灯泡和电铃,开关S2与电铃串联;S1控制整个电路,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如下所示:
29.请在图乙中的虚线框内用铅笔画出与图甲中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
【答案】
【知识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解析】【分析】 从电路图中可以看出,两只灯泡并联,开关S控制整个电路,开关S1控制L1,开关S2控制L2,据此画图。
【解答】 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开关S开始分支,一支经S1、灯泡L1,另一支经S2、灯泡L2,如图所示:
30.汽车作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科学中包含许多与汽车有关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下列1~2题。
(1)加油站规定:“严禁用塑料桶装汽油”。这样规定的理由是(  )
A.塑料和汽油会发生化学变化,使汽油变质
B.汽油会腐蚀塑料,造成漏油
C.塑料桶装汽油容易产生静电,引燃汽油造成火灾
D.塑料桶装汽油容易产生静电,人触桶外壳会造成触电伤害
(2)干燥的天气人接触汽车有时会被“电”一下,手拿如图所示的静电消除器接触汽车,消除器中的LED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发光,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LED灯核心材料是半导体
B.汽车上的“电”往往会使汽车吸附更多的灰尘
C.若汽车带的是负电,则瞬间电流方向由汽车流向消除器
D.汽车带电是因为汽车行驶时与空气摩擦发生了摩擦起电现象
【答案】(1)C
(2)C
【知识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分析】(1)塑料和油属于不同物质,相互摩擦出现一个物体带正电,一个物体带负电现象,由于塑料是绝缘体,不能把电荷及时导向大地,容易发生放电产生电火花,容易引燃塑料桶中的油。
(2)消除器中的LED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物理学中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解答】(1)汽油与塑料桶壁不断摩擦,使塑料桶带电产生火花放电,引燃汽油造成火灾,因此严禁用塑料桶装汽油。
故答案为:C。
(2)A、LED灯核心材料是半导体,故A正确;
B、汽车上的“电”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往往会使汽车吸附更多的灰尘,故B正确;
C、若汽车带的是负电,因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瞬间电流方向由消除器流向汽车,故C错误;
D、汽车带电是因为汽车行驶时与空气摩擦发生了摩擦起电现象,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31.(2025八上·温州期末)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如分子、电荷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1)云层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空气对流等原因,使云带电荷。通常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负电荷为主。当两个云层靠近且达到一定条件时,上层云底部的负电荷向下运动从而产生放电现象,如图所示。产生这种运动的原因是
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C.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D.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电源可以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持续电流。下图为电动玩具中电池的安装情况,当电动玩具工作时,电流方向标注正确的是
A. B.
C. D.
(3)电流不仅有方向,还有大小。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其读数为
A.1.4A B.1.2A C.0.24A D.0.22A
【答案】(1)D
(2)C
(3)C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电流和电流的单位换算;电流的测量及电流表的使用
【解析】【分析】(1)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进行解答;
(2)在电源外部,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据此解答;
(3)在对电流表读数时,先确定电流表的量程及分度值,然后看一下,指针在大刻度数后面的第几个小格,则读数=大刻度数+分度值×小格数。
【解答】(1)从图中可知,上面云层下面为负电荷,而下面云层的上面为正电荷,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因此上层云底部的负电荷向下运动从而产生放电现象;
故选D;
(2)由于在电源外部,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
故选C;
(3)从图中可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则分度值为0.02A,指针在0.2后面的第2个小格,因此其读数为:0.2A+0.02A×2=0.24A;
故选C;
故答案为:(1)D;(2)C;(3)C。
32.如图甲是小明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电路图。
(1) 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电流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他忘了   。
(2) 他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   ;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安。
(3) 他测量B处的电流后,发现A、B两处电流相等,于是得出结论: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相等。小红认为他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   。
【答案】(1)断开开关
(2)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0.24
(3)小明用了相同规格的小灯泡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解析】【分析】 (1)连接电路时,要断开开关,避免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电路接通,容易损坏电路元件;
(2)根据电流表的正确使用:电流必须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进行判断指针反偏的原因;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3)为得出普遍结论,实验时应采用不同规格的实验器材进行多次实验。
【解答】 (1)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电流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说明电路中有电流,电路是通路,故他忘了连接电路时断开开关;
(2)由图乙可知,电流表指针反偏,说明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由丙图可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为0.24A;
(3)实验过程中得出:“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相等”的错误结论,是因为在实验中选用了规格相同的灯泡。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