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单元检测(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单元检测(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一章 单元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碱溶液中都含有,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可溶性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与反应生成水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能与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2.对于离子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离子反应
B.复分解型离子反应一定是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的反应
C.与稀硫酸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
D.将生石灰制成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
3.掌握物质的分类有利于按类别研究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选项 混合物 化合物 单质 盐
A 盐酸 石墨 碳酸钙
B 氨水 胶体 铜 食盐
C 熔融NaCl 钠
D 水银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难溶于水的盐(等)都是非电解质
②不是电解质的物质一定是非电解质
③溶于水可导电,属于电解质
④电解质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⑤熔融的电解质都能导电
A.①③⑤ B.②④⑤ C.只有④ D.只有⑤
5.我国古代文明中包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以下技术原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湿法炼铜:
B.火法炼锌:
C.硝土和草木灰制硝石:
D.黑火药爆炸:
6.可以发生反应:(未配平),已知:F为-1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还原产物
B.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生成1个转移1个电子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4
7.氯化钠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图a、b、c为氯化钠在不同状态下的导电实验的微观示意图(X、Y均表示石墨电极,且与直流电源连接方式相同,表示水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Cl在三种状态下都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B.图b表示NaCl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电离
C.电解质均能在图b所示状态下导电
D.图c表示NaCl在水溶液中的导电情况
8.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图:“—”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若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A、B、C可能是( )
A. B.
C. D.
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
B.向醋酸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
C.向溶液中逐滴滴加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
D.溶液与稀反应:
10.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
A.
B.
C.
D.
11.分类法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物质的分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甲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树状分类法
B.乙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交叉分类法,既属于钠盐又属于正盐
C.丙图: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D.丁图:X为含氧酸、Y为酸、Z为化合物
12.“84”消毒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但如果将洁厕灵和“84”消毒液混合使用,则会发生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有2种氧化物
C.有毒气体是
D.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13.(双选)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14.利用饱和溶液与蒸馏水制得的胶体的胶团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胶体与浊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B.N个可生成N个胶体粒子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饱和溶液可制备胶体
D.胶粒带正电荷
15.已知。常温下,向一定量的溶液中不断通入(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的图像能正确表示该溶液导电能力(用电流强度I表示)变化趋势的是(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
A.B.C.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五小题,共40分
16.(5分)人们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拉瓦锡的燃烧氧化学说到弗兰克兰的化合价概念,最后由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使人们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了深入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亚硝酸钠可用来处理过量的叠氮化钠(中N的化合价可看作),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a.
b.
c.
已知:氧化还原反应中,同种元素“高价态+低价态→中间价态”,即“只靠拢,不交叉”。
上述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填“a”“b”或“c”),该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和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
(2)某同学写出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未配平):



其中你认为一定不可能实现的是_____(填标号)。
(3)X与亚硝酸钠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其中X是_____(填化学式),每生成1个NO分子,转移_____个电子。
17.(8分)如图所示,先在小烧杯中加入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接通电源,可观察到小灯泡变亮。
(1)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从电离出的离子种类来看,属于_________;小灯泡变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小烧杯中逐滴滴加溶液,观察到以下现象,按要求填写产生对应现象的原因。
序号 现象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① 溶液红色变浅直至褪去 用离子方程式表达:___________
② 产生白色沉淀 用离子方程式表达:___________
③ 小灯泡变暗直至熄灭 用文字表达:___________
④ 小灯泡又变亮 用文字表达:___________
18.(7分)分散系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①在一洁净的试管中加入4~5 mL水;②向上述试管中加入一小块泥土,用玻璃棒搅拌后并用激光笔照射,未产生丁达尔效应;③将②中试管静置片刻后,用激光笔从试管口垂直往下照射,从侧面观察,试管上部未产生丁达尔效应,中部产生丁达尔效应,下部未产生丁达尔效应。
请根据③中现象推断,试管上部形成的分散系是___________,试管中部形成的分散系是___________,试管下部形成的分散系是___________。
(2)已知A、B两种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如表所示:
物质 A B
分散到水中 得悬浊液 得无色溶液
熔点/℃ 1452 801
沸点/℃ 1703 1412
①已知A与B不能反应,且A、B均不能与水反应。欲从A、B的混合物中分离出B,需进行的三步操作是:a.溶解;b.________(填操作名称,下同);c.________。
②上述a、b、c操作过程中均需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__。
③将A、B分别加入水中,所得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较大的是____________(填“A”或“B”)。
19.(11分)轻质碳酸钙广泛应用于制造橡胶、塑料、油漆、水性涂料等,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牙膏也常用它作摩擦剂。轻质碳酸钙可用碳化法生产,在实验室模拟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该工艺流程中主要涉及的物质,完成下表(每空仅填一种物质)。
类别 混合物 盐 酸性氧化物
名称
化学式
(2)在A→B溶液的过程中,过滤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该工艺流程中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以钙制备轻质碳酸钙的方法,并说明题中生产方法的优点。
制备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即可)。
20.(9分)(1)在花瓶中加入“鲜花保鲜剂”,能延长鲜花的寿命。现有一种无色的鲜花营养液,可能由硝酸钙、碳酸钾、硝酸钾、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由实验1可确定原营养液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后同),一定没有的物质是,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测得原营养液中的数目之比为2:1,则原营养液是由_____种溶质配制成的。
(2)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①写出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足量的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一定温度下,向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新物质时溶液导电能力(σ)随新物质加入量(V)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分别与A、B、C中曲线变化趋势一致的是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①向NaCl溶液中通入HCl气体
②向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
③向溶液中逐滴加入KOH溶液至过量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D B A C C D D B C C C
题号 12 13 14 15
答案 C BD D C
16.答案:(1)c(1分);1:1(1分)
(2)②(1分)
(3)KI(1分);1(1分)
17.答案:(1)(1分);碱(1分);电离出和,使溶液具有导电性(1分)
(2)①(1分)
②(1分)
③溶液中的分别与反应产生沉淀和水,单位体积内离子数目逐渐减少直至几乎为0(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导电性逐渐减弱直至几乎不导电(2分)
④溶液过量,引入,溶液导电性增强(1分)
18.答案:(1)溶液(1分);胶体(1分);悬浊液(1分)
(2)①过滤(1分);蒸发(1分)
②玻璃棒(1分)
③A(1分)
19.答案:(1)
类别 混合物 盐 酸性氧化物
名称 氢氧化钙溶液(1分) 碳酸钙(1分) 二氧化碳(1分)
化学式 -(1分) (1分) (1分)
(2)除去难溶解的杂质(1分)
(3)(1分);分解反应(1分)
(4),,(1分);原料来源丰富或原料价格低廉等(1分)
20.答案:(1)①(1分);(1分);(1分);②3(1分)
(2)①(1分);②(1分)
(3)②(1分);③(1分);①(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