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四中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月开学检测社会法治试卷(Word版+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四中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月开学检测社会法治试卷(Word版+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社会·法治暑期作业检查8.31
一、判断题(1-4 TTFF 5-8 FTTT)
( )1.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 )2.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希腊文明起源于爱琴文明。
( )3.克洛维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的版图与原来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
( )4.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建立了阿拉伯帝国,但最终被蒙古人所灭。
( )5.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 )6.葡萄牙、西班牙是早期殖民掠夺的先锋,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 )7.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 )8.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取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二、选择题(9-13 CDCDC 14-18 DBDCA 19-23 BCCDA 24-28 CAACD)
9.汉漠拉比在给拉尔萨总督辛·伊丁那姆的一篇诏令中说:“关于都尔 古尔古里城地区的……土地,乌埃阿·鲁·巴尼一向对之有所有权,因为文书记载这是让渡给他的。因此,尔应将此土地归还乌埃阿·鲁·巴尼。”该诏令反映出当时( )
A.社会等级非常严格 B.信奉君权神授观念 C.保护土地私有制度 D.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10.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用当地的黏土制成泥版,以带有尖头的芦秆在泥版上压刻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所以由这种笔画构成的文字被称为 ( )
A.甲骨文 B.金文 C.象形文字 D.楔形文字
11.一个历史事实可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排列事件的层次(如图1)。下列选项
符合图示的是( )
A.①罗马法 ②《十二铜表法》 ③爱琴文明
B.①文艺复兴 ②《蒙娜丽莎》 ③莎士比亚
C.①新体制的创立 ②美国独立战争 ③萨拉托加大捷
D.①公历 ②太阳历 ③儒略历
12.公元前509年,最后一位“王”的统治被推翻,结束了罗马的军事民主制阶段——王政时期,建立了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年可以表述为 ( )
A.公元前5世纪初 B.公元前6世纪初
C.公元前5世纪末 D.公元前6世纪末
13.他鉴于凯撒被刺的教训和罗马人极端憎恨君主制的实际,坚持为他的帝制披上了共和的政治外衣。他不用君主的称号,而自称为“元首”,即首席长老和国家第一公民,公元前27年,屋大维在元老院的隆重会议上演出了最后一幕。“元首”的实质是( )
A.种姓制度正式确立 B.确立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C.实行君主独裁专制 D.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14.《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大多来源于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这些故事广为流传,还对日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创作有相当的影响。这反映出阿拉伯( )
A.推动了伊斯兰教向世界传播 B.是印度佛教诞生的源头
C.成为基督教文明的中心区域 D.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
15.“公社成员都以兄弟姐妹相待,禁止互相仇杀,公社内外事务都要听从真主的使者穆罕默德的决定。”文中的公社建立在( )
A.麦加 B.麦地那 C.巴格达 D.伊斯坦布尔
16.下面是某同学学完世界古代史之后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下列选项将序号对应的 ( )
A.①阿拉伯帝国 ②德意志帝国 ③俄罗斯帝国 B.①拜占庭帝国 ②波斯帝国 ③英格兰
C.①亚历山大帝国 ②阿拉伯帝国 ③荷兰 D.①拜占庭帝国 ②查理曼帝国 ③德意志
17.“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由此可见,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是( )
A.驱逐出庄园 B.送入监狱 C.处以罚金 D.没收财产
18.有史学家认为:“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其“活力”表现为 ( )
A.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产生 B.王权的加强和统一国家的出现
C.经济的发展和罗马法的修订 D.教权的削弱和庄园经济的开始
19.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是西欧社会逐步转型、步入近代的基础。在城市争取自治权的过程中,国王为其颁发特许状的意图是 ( )
A.剥夺市民财产 B.削弱割据势力 C.维护农奴自由 D.巩固庄园制度
20.有学者说,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但也有些许光亮。这“些许光亮”就包括了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这里“最美好的花朵”是指 ( )
A.城市的自治 B.庄园的流行 C.大学的兴起 D.教会的统治
21.若将“基督教的诞生”“封君封臣”“查理曼帝国分裂”等词语纳入同一个主题,这个主题是( )
A.古代亚非文明 B.封建时代的亚洲 C.封建时代的欧洲 D.古代欧洲文明
22.日本幕府本指将领的军帐,但在日本的特殊状况下,演变成一种特有国情的政治体制。“特有国情的政治体制”表现为 ( )
A.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严重,局势动荡 B.血缘关系与主从制结合组成军事集团
C.武士集团代表着庄园与地方政府对抗 D.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掌握国家大权
23.下列关于阿拉伯帝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与中国唐朝有贸易往来 ②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方法 
③最高首领称哈里发  ④实行了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的封建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架起这座桥梁的开拓者是 ( )
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哥伦布 D. 麦哲伦
25.右图是葡萄牙画家达·丰塞卡的《达·伽马肖像》,是19世纪之后达·伽马画像中
最出名的一幅。促使达·伽马等人远航的根本原因是 (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C.世界观念的逐步确立 D.欧洲地理学的发展
26.“虽然向美洲种植园提供的奴隶约在1200到2000万人之间,但非洲损失的人口据估计却是这一人数的5倍”。上文中所述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罪恶的“三角贸易” B.“日不落帝国”的殖民侵略
C.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D.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27.列宁评价巴黎公社时说:“巴黎公社打碎了资产阶级国家机器,走了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第一步。”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巴黎公社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B.巴黎公社运动是最早的国际工人运动
C.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D.巴黎公社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
28.“宣言”结尾有这样一段话:“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
A.人文主义诞生 B.启蒙运动开始 C.空想社会主义问世 D.马克思主义诞生
三、综合题(本题共有4小题,共52分)
29.(11 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中海宛如一个水槽镶嵌在亚、欧、非三大洲之间,她浸润过许多古老的文明,被冠以多种称呼:“伟大的海”“智慧之海”“贸易之海”。地中海的地理意义在于它将欧洲和非洲分隔开来;就文明的传承而言,古代地中海区域的文明奠定了近代西方文明的基础。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地中海“浸润”过哪些古老的文明?(3分)
文明:古代希腊文明(或爱琴文明)、古代罗马文明、古代埃及文明、波斯文明、两河文明等。(3个3分)
材料二:希腊和东方的埃及、巴比伦等国频繁的贸易交往极大地促进了器物文化方面的交流。希腊移民接触到比自身更为先进的东方文化,不同程度地加以吸收和借鉴,并将它们传回希腊,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进入古典时代之后,旅行者或学者有选择的把东方先进的文化带回希腊本土,进而达到两种文化的相互促进。 ——摘编自李金凤《论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
材料三:罗马帝国的统治开启了世界性的交流和联系,罗马文明把极具开创、进步意义的希腊文明继承来,并在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范围内发扬光大。罗马人用武力打通了西方与东方各族人民的交往通道;力征服往往伴随着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破坏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使得经济和文化发展陷入停滞甚至倒退。 ——摘编自杨俊明《古代帝国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传播》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古代世界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主要途径。(4分)
(2)途径:经贸往来,人口迁移,学者游历,国家统一;和平交往,军事征服。(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世界的帝国对文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4分)
(3)影响:①积极影响:巩固和扩展了文明的区域,加强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东西方经贸的往来;加快了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2分)
②消极影响:古代帝国的征服战争破坏了人类的物质文化财产,导致了被征服地区民族文化传统的损毁或失传,这些不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2分)
30.(11分)法治建设是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法典上部:石柱浮雕 材料二:该法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前的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屈伸,平民深受其苦。该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中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 ——摘编自郭守兰等《西方法文化史纲》
材料三: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罗马法律之大成而著称于世,他所编纂的法典在他执政期间得到了实施……也许再没有哪一部法典对世界有这么持久的影响。 ——[美]迈克尔·H·哈特《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材料四:19世纪初,一部法典在欧洲问世,它以法律形式确立民事权利自由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为许多国家立法提供借鉴,成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法律基石。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法典名称及其地位。(3分)
《汉谟拉比法典》(1分)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2分)
(2)写出材料二中法典的名称及在形式上发生的变化,并根据材料说明其制定的进步意义。(5分)
《十二铜表法》(1分);由习惯法变为成文法(或颁布了成文法); (2分)
意义: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2分)
(3)指出材料三查士丁尼编纂的“集罗马法律之大成”的法律文件和材料四所涉及法律文献的关系并概括上述法律文献共同的阶级本质。(3分)
《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拿破仑法典》的基础(2分)。
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维护统治阶级利益)(1分)
31. (12 分)改革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雅典通过一系列改革,扩大公民权利,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国家大事。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为雅典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7世纪中期,日本效仿中国制度进行改革,以下为改革主要内容:
材料三:8世纪前期,西欧某王国进行改革,改变无偿赏赐土地的做法,要求得到土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这种以土地为纽带的关系逐渐形成了封君封臣制度,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
(1)材料一中“扩大公民权利”的关键改革者是谁?他的改革举措与梭伦、克里斯提尼相比,有什么新的发展 (3分)
伯里克利;为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还建立津贴制度等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古代史中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概括材料中所涉及的政治上的改革措施?(3分)
(2)大化改新;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3)综合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三则材料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观点:“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雅典通过伯里克利改革完善民主政治,让公民更广泛参与国家管理,推动雅典奴隶制城邦走向繁荣,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日本大化改新以中国制度为蓝本改革政治、经济,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进入封建社会。
西欧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形成封君封臣制度,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封建社会的发展。
综上所述:改革通过调整制度、完善秩序,为不同社会形态的发展提供动力,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32.(18分)西方步入近代社会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其中思想、经济、政治、技术是重要因素。如图所示
(1)完成西方近代化的全景图。(4分)
(1)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民主、瓦特 (4分)
(2)指出思想变革的两次运动的核心分别是什么?这两次运动的共同作用是什么?(4分)
(2)人文主义、理性主义;(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打破了封建专制和教会的精神枷锁,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和舆论准备。
(3)虽然受到共同思想的影响,但三国革命的道路和结果既有共性,也各有特点。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4分)
革命名称 主要特点(一句话概括) 颁布的重要法律文件 共同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实行君主立宪制,具有妥协性; 《权利法案》 B
美国独立战争 A 《独立宣言》
法国大革命 规模最大、革命最彻底、人民群众作用突出,国内外斗争交织,过程曲折激烈。 《人权宣言》
(3)双重性质(民族独立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联邦共和制,实行三权分立。
共同点:①革命性质: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②革命结果:资产阶级都取得了胜利,掌握了政权,都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③共同影响: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推动了世界进程,
④都颁布了法律文件来巩固革命成果,体现了法治取代人治的进步趋势。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以“思想解放、技术革新、革命与近代化”为主题,写一篇简短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至少运用三个史实进行论述,字数150字左右。)(6分)
(4)小论文示例:
思想解放是近代化的先导。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倡导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打破了封建神学束缚,为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随后,英、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将思想理论付诸实践,通过暴力方式摧毁旧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实现了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同时,新航路开辟等经济变革则为这一切提供了物质动力。
技术革新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分)
综上所述,西方的近代化是一个由近化化先思想解放开始,到政治制度近代化,再到经济上工业化,层层递进、相互影响的深刻社会变革过程。九年级社会·法治暑期作业检查 8.31
一、判断题(本题共有 8 小题,共 8 分,正确的填 T,错误的填 F)
( )1.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 )2.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希腊文明起源于爱琴文明。
( )3.克洛维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的版图与原来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
( )4.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建立了阿拉伯帝国,但最终被蒙古人所灭。
( )5.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 )6.葡萄牙、西班牙是早期殖民掠夺的先锋,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 )7.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864 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
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 )8.19 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取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二、选择题(本题共有 20 小题,共 40 分)
9.汉漠拉比在给拉尔萨总督辛·伊丁那姆的一篇诏令中说:“关于都尔 古尔古里城地区的……土地,乌埃
阿·鲁·巴尼一向对之有所有权,因为文书记载这是让渡给他的。因此,尔应将此土地归还乌埃阿·鲁·巴
尼。”该诏令反映出当时( )
A.社会等级非常严格 B.信奉君权神授观念 C.保护土地私有制度 D.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10.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用当地的黏土制成泥版,以带有尖头的芦秆在泥版上压刻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
由粗到细,很像木楔,所以由这种笔画构成的文字被称为 ( )
A.甲骨文 B.金文 C.象形文字 D.楔形文字
11.一个历史事实可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排列事件的
层次(如图 1)。下列选项
符合图示的是( )
① ② ③
A.①罗马法 ②《十二铜表法》 ③爱琴文明
B.①文艺复兴 ②《蒙娜丽莎》 ③莎士比亚
C.①新体制的创立 ②美国独立战争 ③萨拉托加大捷 (图 1)
D.①公历 ②太阳历 ③儒略历
12.公元前 509 年,最后一位“王”的统治被推翻,结束了罗马的军事民主制阶段——王政时期,建立了罗
马共和国。公元前 509 年可以表述为 ( )
A.公元前 5世纪初 B.公元前 6 世纪初
C.公元前 5世纪末 D.公元前 6 世纪末
13.他鉴于凯撒被刺的教训和罗马人极端憎恨君主制的实际,坚持为他的帝制披上了共和的政治外衣。他不
用君主的称号,而自称为“元首”,即首席长老和国家第一公民,公元前 27 年,屋大维在元老院的隆
重会议上演出了最后一幕。“元首”的实质是( )
A.种姓制度正式确立 B.确立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C.实行君主独裁专制 D.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14.《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大多来源于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这些故事广为流传,还对日后文
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创作有相当的影响。这反映出阿拉伯( )
A.推动了伊斯兰教向世界传播 B.是印度佛教诞生的源头
C.成为基督教文明的中心区域 D.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
15.“公社成员都以兄弟姐妹相待,禁止互相仇杀,公社内外事务都要听从真主的使者穆罕默德的决定。”
文中的公社建立在( )
A.麦加 B.麦地那 C.巴格达 D.伊斯坦布尔
16.下面是某同学学完世界古代史之后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下列选项将序号对应的( )
法兰西
西罗马帝国 法兰克王国 ② 意大利
罗马帝国


A.①阿拉伯帝国 ②德意志帝国 ③俄罗斯帝国 B.①拜占庭帝国 ②波斯帝国 ③英格兰
C.①亚历山大帝国 ②阿拉伯帝国 ③荷兰 D.①拜占庭帝国 ②查理曼帝国 ③德意志
17.“13 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 6 便士;佃户的家
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 6 便士……”由此可见,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是( )
A.驱逐出庄园 B.送入监狱 C.处以罚金 D.没收财产
18.有史学家认为:“11 和 12 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
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其“活力”表现为 ( )
A.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产生 B.王权的加强和统一国家的出现
C.经济的发展和罗马法的修订 D.教权的削弱和庄园经济的开始
19.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是西欧社会逐步转型、步入近代的基础。在城市争取自治权的过程中,国王为其
颁发特许状的意图是 ( )
A.剥夺市民财产 B.削弱割据势力 C.维护农奴自由 D.巩固庄园制度
20.有学者说,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但也有些许光亮。这“些许光亮”就包括了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
好的花朵”。这里“最美好的花朵”是指 ( )
A.城市的自治 B.庄园的流行 C.大学的兴起 D.教会的统治
21.若将“基督教的诞生”“封君封臣”“查理曼帝国分裂”等词语纳入同一个主题,这个主题是( )
A.古代亚非文明 B.封建时代的亚洲 C.封建时代的欧洲 D.古代欧洲文明
22.日本幕府本指将领的军帐,但在日本的特殊状况下,演变成一种特有国情的政治体制。“特有国情的政
治体制”表现为 ( )
A.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严重,局势动荡 B.血缘关系与主从制结合组成军事集团
C.武士集团代表着庄园与地方政府对抗 D.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掌握国家大权
23.下列关于阿拉伯帝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与中国唐朝有贸易往来 ②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 0 到 9 的计数方法
③最高首领称哈里发 ④实行了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的封建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直到 1500 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 1500 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
一个启程之地。”架起这座桥梁的开拓者是 ( )
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哥伦布 D. 麦哲伦
25.右图是葡萄牙画家达·丰塞卡的《达·伽马肖像》,是 19 世纪之后达·伽马画像中
最出名的一幅。促使达·伽马等人远航的根本原因是 (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C.世界观念的逐步确立 D.欧洲地理学的发展
26.“虽然向美洲种植园提供的奴隶约在 1200 到 2000 万人之间,但非洲损失的人口据
估计却是这一人数的 5 倍”。上文中所述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罪恶的“三角贸易” B.“日不落帝国”的殖民侵略
C.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D.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27.列宁评价巴黎公社时说:“巴黎公社打碎了资产阶级国家机器,走了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第一步。”对
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巴黎公社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B.巴黎公社运动是最早的国际工人运动
C.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D.巴黎公社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
28.“宣言”结尾有这样一段话:“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
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
A.人文主义诞生 B.启蒙运动开始 C.空想社会主义问世 D.马克思主义诞生
三、综合题(本题共有 4 小题,共 52 分)
29.(11 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中海宛如一个水槽镶嵌在亚、欧、非三大洲之间,她浸润过许多古老的文明,被冠以多种称呼:“伟
大的海”“智慧之海”“贸易之海”。地中海的地理意义在于它将欧洲和非洲分隔开来;就文明的传承而
言,古代地中海区域的文明奠定了近代西方文明的基础。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地中海“浸润”过哪些古老的文明?(3分)
材料二:希腊和东方的埃及、巴比伦等国频繁的贸易交往极大地促进了器物文化方面的交流。希腊移民接
触到比自身更为先进的东方文化,不同程度地加以吸收和借鉴,并将它们传回希腊,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
的重要媒介。进入古典时代之后,旅行者或学者有选择的把东方先进的文化带回希腊本土,进而达到两种
文化的相互促进。 ——摘编自李金凤《论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
材料三:罗马帝国的统治开启了世界性的交流和联系,罗马文明把极具开创、进步意义的希腊文明继承来,
并在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范围内发扬光大。罗马人用武力打通了西方与东方各族人民的交往通道;武
力征服往往伴随着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破坏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使得经济和文化发展陷入停滞甚
至倒退。 ——摘编自杨俊明《古代帝国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传播》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古代世界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主要途径。(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世界的帝国对文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4分)
30.(11 分)法治建设是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该法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前的习惯法是
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屈伸,平民深受其苦。
该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中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
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
——摘编自郭守兰等《西方法文化史纲》
材料三: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罗马法律之大成而著称于世,他所编纂的法
典在他执政期间得到了实施……也许再没有哪一部法典对世界有这么持久
的影响。 ——[美]迈克尔·H·哈特《历史上最有影响的 100 人》
材料四:19 世纪初,一部法典在欧洲问世,它以法律形式确立民事权
利自由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为许多国家立法提供借鉴,
某法典上部:石柱浮雕 成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法律基石。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法典名称及其地位。(3 分)
(2)写出材料二中法典的名称及在形式上发生的变化,并根据材料说明其制定的进步意义。(5 分)
(3)指出材料三查士丁尼编纂的“集罗马法律之大成”的法律文件和材料四所涉及法律文献的关系并概括
上述法律文献共同的阶级本质。(3分)
31. (12 分)改革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 5 世纪,雅典通过一系列改革,扩大公民权利,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
公民大会,决定国家大事。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为雅典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7世纪中期,日本效仿中国制度进行改革,以下为改革主要内容:
◆天皇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
◆废除皇室和贵族的私有土地和部民,收归国家,是为公地公民。对大夫以上高官贵族赐予食封。
◆改革统治机构,建立“八省百官”的中央机构和地方行政机构(国、郡、里)各置职官。
◆造户籍、记账,施行班田收授法,凡田长 30 步,广 20 步为段,10 段为町。
◆改革税收制度,施行租庸调新税法。
材料三:8 世纪前期,西欧某王国进行改革,改变无偿赏赐土地的做法,要求得到土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
役。这种以土地为纽带的关系逐渐形成了封君封臣制度,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
(1)材料一中“扩大公民权利”的关键改革者是谁?他的改革举措与梭伦、克里斯提尼相比,有什么新的发展
(3分)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古代史中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概括材料中所涉及的政治上的改革措施?(3 分)
(3)综合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三则材料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
结合,逻辑清晰)
32.(18分)西方步入近代社会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其中思想、经济、政治、技术是重
要因素。如图所示
(1)完成西方近代化的全景图。(4 分)
(2)指出思想变革的两次运动的核心分别是什么?这两次运动的共同作用是什么?(4 分)
(3)虽然受到共同思想的影响,但三国革命的道路和结果既有共性,也各有特点。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下表:(4 分)
革命名称 主要特点(一句话概括) 颁布的重要法律文件 共同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实行君主立宪制,具有妥协性; 《权利法案》
美国独立战争 A 《独立宣言》 B
法国大革命 规模最大、革命最彻底、人民群众作用突 《人权宣言》
出,国内外斗争交织,过程曲折激烈。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以“思想解放、技术革新、革命与近代化”为主题,写一篇简短的小论
文。(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至少运用三个史实进行论述,字数 150 字左右。)(6分)姓名: 九年级社会·法治暑期作业检查答题卷 8.31
一、判断题(本题共有 8 小题,共 8 分,正确的填 T,错误的填 F)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选择题(本题共有 20 小题,共 40 分)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三、综合题(本题共有 4 大题,共 52 分)
29.(11 分)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地中海“浸润”过哪些古老的文明?(3 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古代世界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主要途径。(4 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世界的帝国对文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4 分)
1
30.(11 分)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法典名称及其地位。(3分)
(2)写出材料二中法典的名称及在形式上发生的变化,并根据材料说明其制定的进步意义。(5分)
(3)指出材料三查士丁尼编纂的“集罗马法律之大成”的法律文件和材料四所涉及法律文献的关系并概
括上述法律文献共同的阶级本质。(3分)
2
31.(12 分)
(1)材料一中“扩大公民权利”的关键改革者是谁?他的改革举措与梭伦、克里斯提尼相比,有什么新的发展
(3分)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古代史中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概括材料中所涉及的政治上的改革措施?(3分)
(3)综合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三则材料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
论结合,逻辑清晰)
3
32.(18 分)
(1)完成西方近代化的全景图。(4分)
(2)指出思想变革的两次运动的核心分别是什么?这两次运动的共同作用是什么?(4分)
(3)虽然受到共同思想的影响,但三国革命的道路和结果既有共性,也各有特点。请结合所学知识,完
成表格:(4 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以“思想解放、技术革新、革命与近代化”为主题,写一篇简短的小
论文。(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至少运用三个史实进行论述,字数 150 字左右。)(6分)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