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遵守规则 课件(共2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遵守规则 课件(共28张PPT)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2月24日,四川广安外卖员王某某骑车至路口时,不按信号灯指示通行与张某某驾驶的小型客车发生碰撞,致王某某受伤,两车受损。
“骑手”变“杀手”,说明外卖骑手缺乏了什么意识?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第六十八条第一款规定:遇有停止信号时,应当依次停在路口停止线以外。没有停止线的,停在路口以外。王某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
据交管部门统计,2025 年全国因外卖骑手违反交通规则引发的交通事故达3.2 万起,平均每天近90 起,80% 以上与 “赶时间”有关。
第四课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二框 遵守规则
我的爸爸在工厂上班,他总是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按岗位要求完成任务。
今年,我们小区召开了业主大会,商讨并制定了《文明停车
公约》,所有业主都很自觉地遵守。
今天看演出的氛围很好,演出时大家都很安静,演出结束后
我们都向表演者鼓掌致意,退场也很有秩序。
结合他们的对话,谈一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规则?
我们需要增强规则意识。在社会生活中要各司其职,遵守相应的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维系良好的社会秩序。
1.如何遵守规则
(1)遵守规则,需要增强规则意识。
原因:
只有不断增强规则意识,提高按规则办事的自觉性,才能推动社会向着有序、文明的方向发展。
要求:
我们对规则要心怀敬畏,知方圆、守规矩。
你怎样看待以上观点
辨析:“闯红灯”的观点
骑手2:无论什么情况,我们都不能闯红灯。
骑手1:闯红灯不对,但大家都在闯,我也跟着走。
骑手3:车辆多的时候不能闯,车辆少或没有车的时候可以闯红灯。
(x)受从众心理影响
(√)做到自我约束
(x)对规则选择性的遵守,缺乏敬畏
遵守交通规则(及所有社会规则)是无条件的,它需要我们既接受外在的监督(他律),更要培养自我约束的意识(自律),只有人人敬畏规则、践行规则,社会才能有序、安全地运转。
晚上,在无摄像头的无人路口,你会闯红灯吗?
如果路口安装了监控,你还会闯红灯吗?
情境①
情境②
看到以上两种情景,你会闯红灯吗?
自我约束——自律
外在约束——他律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
自我约束
他律
自律
遵守社会规则的两种约束机制
如何做到自律?
通过自省和慎独,不断发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杨震四次升迁,担任荆州刺史后又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经过昌邑县,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时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深夜时分,王密怀揣十斤黄金赠予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的为人,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为何?”王密回答:“深夜无人知晓此事。”杨震正色道:“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无人知晓?”
《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菜太守。当之部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曰:故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杨震的“四知”精神成为古代官员慎独、自省的标杆。孔子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杨震则以行动诠释:无人监督时更需坚守原则。
1.如何遵守规则
(2)遵守规则,需要他律与自律。
要求:
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惩戒等外在约束,即他律,有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
自律就是严于律己,通过自省和慎独,不断发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自律和他律相互补充,有助于我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更好地守社会规则。
面对以下这些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做?
乱扔垃圾
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插队
霸占座位
随地吐痰
乱刻乱画
对自己:从自己做起,自觉将规则作为自己的行动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对他人:用恰当的方法,提醒、劝导、帮助他人遵守规则,营造遵规守纪、崇德守法的良好氛围。
要坚定地维护规则。
1.如何遵守规则
(3)遵守规则,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
要求:
①要从自己做起,自觉将规则作为自己的行动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② 要用恰当的方法,提醒、劝导、帮助他人遵守规则,营 造遵规守纪、崇德守法的良好氛围。
方法与技能
劝导技巧
有“礼”
劝导他人时最好先称呼对方,语言文明,态度和善。
A
有“节”
劝导时要注意适可而止。劝导无效时,可以向公共场所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反应情况。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要机智地向他人求助,或拨打110报警电话。
C
有“理”
劝导时要晓之以理,最好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告诉他,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B
在我国,公共博物馆数量不断增加、类型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大物馆,文明参观,文化素养不断提升然而,也有极少数人存在入声喧哗、随意触摸展品等不文明行为。
参观须知
请勿在展厅内高声喧哗、追逐打闹或使用外放设备。
严禁触摸展品及展柜,部分文物对温湿度敏感,触碰可能造成不可逆损伤。
家长需全程看护儿童,避免其奔跑、攀爬展台。
衣着整洁得体,谢绝穿拖鞋、背心入馆。
勿在馆内躺卧、脱鞋或占用公共通道休息。
针对这些不文明行为,某博物馆邀请观众参写参观须知。请你参与:
(1)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被改进的规则?
(2)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改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儿童的平均身高也在增长。根据这一情况,铁路部门多次对儿童优惠票购票适用标准进行调整。
施行时间 儿童优惠票购票适用标准
1997年12月1日 身高为1.1米至1.4米的儿童
2008年12月21日 身高为1.1米至1.5米的儿童
2010年12月1日 身高为1.2米至1.5米的儿童
2023年1月1日 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儿童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需要调整和改进。
1.如何遵守规则
(4)遵守规则,需要积极完善规则。
原因:
要求: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需 要调整和改进。
我们要关心和参与规则的改进、完善,积极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1.如何遵守规则
(1)遵守规则,需要增强规则意识。
(2)遵守规则,需要他律与自律。
(3)遵守规则,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
(4)遵守规则,需要积极完善规则。
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展示下列宣传画。这些宣传画旨在提醒人们( )
A.法不可违,预防犯罪 B.敬畏规则,遵守规则
C.尊重他人,服务社会 D.维护规则,改进规则
B
当堂练习
2.宠物已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温馨成员。为应对这一变化,部分商场将原来禁止宠物入内的规定,修改为允许佩戴嘴套、使用宠物推车或宠物箱的宠物进入。但少部分人还是直接将宠物带进商场。下列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商场应不断完善规则
②将宠物带入商场违反了规定,属于违法行为
③宠物饲养者应自觉遵守规则,增强自律意识
④如何处理宠物是个人的自由,他人无权干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B
3.近年来,外卖平台的罚款规则致骑手奔命,频繁违规,引发关注。央视记者记录:名外卖员50分钟内送5单,期间闯红灯3次,逆行2次,越双黄线1次,共违规6次。以下措施,能让外卖骑手“慢下来”的是( )
①制定并完善关于外卖配送的法律法规,使外卖行业有法可依
②外卖平台及时调整和完善一些不合理的规则,承担社会责任
③骑手的行为存在安全隐患,破坏社会规则及和谐社会的形成
④消费者尽量到附近餐馆就餐,不给外卖骑手增加额外的负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4.许衡与友人外出,因天气热口渴难耐,刚好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劝解道:“乱世之时,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正色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 ”这个故事教育我们( )
A.外在的约束比内心的自觉更重要
B.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我约束
C:遵守规则只能靠他人提醒、监督
D.社会规则限制了人们的自由
B
5.因为向大熊猫身上吐矿泉水、向大熊猫室外活动场内投掷物品等不文明行为,6名游客被终身禁止再次讲入四川省成都大能猫繁育研究其地参观。对此,我们明白作为游客要( )
①遵守规则,文明旅游
②及时行乐,无视规则
③严格执法,维护规则
④恪守道德,维护秩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6.生活中,我们总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警示语。下图警示语启示我们( )
A.宪法至上,令行禁止 B.维护秩序,关爱他人
C.敬畏生命,遵守规则 D.珍视自由,改进规则
C
7.为进一步缓和行人与车辆的矛盾,某市推出试点规定:在斑马线前划定5米禁停区,禁止车辆停留。从“礼让行人”到“5米禁停区”的变化,说明了( )
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可随意修改
②遵守社会规则,主要依靠的是自律
③规则应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完善
④规则的改进完善,要符合社会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