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归园田居(其一)诗意的栖居—陶渊明学习目标了解陶渊明的生平、本诗的写作背景。赏析写景之妙,掌握田园诗的艺术手法。诵读诗歌,抓住诗眼,以“归”字为核心解读诗歌内容。理解诗人的归隐情怀,领悟其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和境界。壹贰叁肆了解作品《归园田居》共有五首,写作于陶隐居后第二年(公元406年)。分别从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等五个方面描写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山水田园诗晋 陶渊明 田园诗开山南朝宋 谢灵运 山水诗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等。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陶渊明的仕隐经历早年28岁前“大济苍生”中年29 — 41岁“误入歧途”晚年41岁后“归隐田园”少年时期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29岁时才出仕,不久归隐,后又时隐时仕。时局动荡,官场政治腐败,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陶渊明的官场经历任官次数 历任官职 做官年限第一次 江州祭酒 ???第二次 恒玄幕僚 三年第三次 镇军参军 一年第四次 建威参军 五个月第五次 彭泽县令 不足三个月创作背景: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才八十多天,一日郡遣都邮到县,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以示敬意。他说:“岂能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即日解印,离职回乡。从此陶渊明过着躬耕自给的田园生活,不再出仕。根据诗歌内容联想,作为陶渊明的好友,我们就此事的对话是如何展开的?吾友,归去来兮,吾要归去了~诗意朗读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àizhuōyìnfán为何而归?归归去如何?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那么,“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归向何处?君为何而归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比喻,自比,自己就像关在笼子中的鸟一样向往自由自在的田园,像养在池塘里的鱼一样渴望闲适恬淡的生活。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生活的眷恋与向往。尘网、樊笼指什么?诗人对其是何态度?君从何而归?“尘网”“樊笼”官场(不满 厌恶)比喻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尘网樊笼田园自然君归向何处?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思考1:诗人回到的田园是怎样的?请找出描写田园景物的诗句,用词语概括其特点。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简朴(无华丽建筑,仅“草屋”)鲜活(以动衬静,乡村的生机与安宁并存)生机(“荫”“罗”写出自然生长的状态)宁静(朦胧柔和的意境,人间烟火却不喧嚣)思考2:诗人描写到了哪些田园景色?是如何描绘的?这些田园景色有何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草屋榆柳桃李狗吠鸡鸣村庄炊烟视听静动衬景语情语恬淡清幽安定宁静优美和谐舒畅回归田园的愉悦对田园生活的热爱白描手法方宅远近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在文学创作上,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工笔:用笔工整,注意细部的描绘,多用形容词、动词渲染和烘托。白描工笔写意归去如何?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脱离官场后的愉悦、欢喜、闲适、自由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的独立与自由人格倾向 精神追求尘网樊笼方宅 草屋榆柳 桃李村庄 炊烟狗吠 鸡鸣田园:宁静、优美、和谐恋归厌弃黑暗官场:课堂小结《归园田居》,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渴求摆脱官场束缚、向往回归自然的急迫心境以及对宁静淡泊的田园生活的热爱。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节选)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1,不蔽风日;短褐穿结2,箪瓢屡空,晏如也3。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1)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2)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家中贫困,难以吃饱。(3)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名句默写1.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明自己不适应世俗,天生热爱自然的本性。2.诗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以比喻的手法,写出诗人被官场束缚的处境,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3.《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描绘出田园中房屋周围树木环绕、生机盎然的景象。4.诗人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描写了田园中炊烟袅袅、狗吠鸡鸣的生活场景,充满闲适安宁的气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依依墟里烟(或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暧暧远人村桃李罗堂前榆柳荫后檐高考链接语言文字运用1.《归园田居(其一)》中“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提及 “樊笼”,比喻世俗官场的束缚。下列选项中,同样使用比喻修辞表现 “束缚” 的一项是(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B.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C.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D.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C2.请根据《归园田居(其一)》的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描绘诗中的田园场景。示例:草屋八九间,显田园之质朴。(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榆柳荫后檐,展田园之生机墟里烟依依,现田园之宁静个性表达结合诗歌背景和当代生活中的“陶渊明热”“归隐热”材料,合作探究,说说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是如何看待陶渊明的归隐的。材料一:著名餐厅“外婆家”创始人吴国平6000万租下破败古村,打造绝美世外桃源。材料二:80后夫妻归隐终南山“青山、绿水、蓝瓦,品茶读书;布衫、草帽、小铲,采药看病。”结合诗歌背景和当代生活中的“陶渊明热”“归隐热”材料,合作探究,说说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是如何看待陶渊明的归隐的。材料三:李子柒:曾在城里卖过汉服,做过音乐人,最终,还是回到了绵阳老家,把归隐田园的情愫付诸行动。独自躬耕于山村之中。个性表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