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哦,香雪》课件(共25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哦,香雪》课件(共25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哦,香雪
——青春与远方世界
铁凝,女,1957年生,作家,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哦,香雪》是铁凝的代表作,于1982年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及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
现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作者简介
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性、阶级性成了人唯一属性和文艺批评的唯一标准,人道主义完全被驱逐出文艺创作的领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道主义才又在中国兴盛起来。铁凝的小说《哦,香雪》正是产生于这个时候,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和喜悦。
创作背景
请同学们概括这篇小说的情节。
一、概括情节,引出人物
一辆火车开进山村,姑娘们对火车充满好奇,在火车经停的时候售卖特产,香雪渴望一个自动铅笔盒,用鸡蛋换回铅笔盒,误上了火车,走了三十多里的夜路回来。
二、标题设疑,激趣探究
通过情节概括,我们了解到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香雪”,所以小说的标题也以“香雪”命名。但是大家注意到了吗 标题中还有另外一个字,是一个语气词。请大家连在一起读一下标题。
题目“哦,香雪”的“哦”读第几声, “ó,香雪”和“ò,香雪”。汉字的声调也是能够表意的, 那“哦”到底该怎么读呢
标题:《哦,香雪》

一是读“ó”①表示将信将疑②表示疑问、惊奇
二是读“ò”①表示领会、醒悟。②表示惊喜、赞叹。③表示承诺、应答。
请同学们阅读以下文段,在你觉得合适的位置加入“哦”字进行朗读,说一说“哦”字的含义,以及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香雪。
三、以“哦”入文,一探香雪
1.“皮书包!”她指着行李架上一只普通的棕色人造革学生书包。就是那种连小城市都随处可见的学生书包(第10段)
2.你望着她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望着她那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的嘴唇,心中会升起一种美好的感情。你不忍心跟这样的小姑娘耍滑头,在她面前,再爱计较的人也会变得慷慨大度。(第47段)
3.香雪一面摆弄着铅笔盒,一面想着主意。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就在火车停顿前发出的几秒钟的震颤里,香雪还是猛然把篮子塞到女学生的座位下面,迅速离开了。(第70段)
纯真无邪
渴求进取
“香雪”“凤娇”这两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不同?
思考:火车进站后,凤娇与香雪各自关注的物品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皮书包代表着知识,这说明香雪与其他姑娘们的追求不同。这是一个希望走出山村上大学,渴望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命运的姑娘。
头饰、手表
和“北京话”做买卖
注意金圈子,手表
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纱巾
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丝袜
书包、铅笔盒之类的文化用品
如车厢里的学生书包、自动铅笔盒
打听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
渴望铅笔盒
凤娇
香雪
物质上的,生活用品
精神上的,学习用品(知识,)









身份
试着把自己当作香雪,试试能不能读出看见皮书包的喜悦。
“哦”,含有赞赏的语气。大山虽然暂时让香雪贫穷,但是也赋予了她诚实和尊严,她不白拿别人的东西。这是一个诚实的、自尊的香雪。
4.香雪一面摆弄着铅笔盒,一面想着主意。哦,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就在火车停顿前发出的几秒钟的震颤里,香雪还是猛然把篮子塞到女学生的座位下面,迅速离开了。(第70段)
在这一段的描写中,香雪对铅笔盒很迷恋。无疑,铅笔盒也是知识的象征,但香雪已经有一个父亲给她制作的本制文具盒,为什么她对这个带吸铁石的自动铅笔盒这么渴望呢 自动铅笔盒有什么象征意义
①“铅笔盒”象征现代文明,蕴含着摆脱落后、融入现代文明的渴望。
②“铅笔盒”象征知识、文化,表达了对知识、文化的追求。
③“铅笔盒”是追逐梦想的力量,在香雪心中有着改变命运、实现梦想的作用。
④“铅笔盒”是人生择取的象征,香雪作为具有新时代思维的学生,最终奔向了代表更高文明的现代文明,这里通过她对“自动铅笔盒”的追逐表明了她的态度与抉择,她大胆的追求现代城市文明,开启了她新的人生之路。
铅笔盒的象征意蕴
四、以“哦”入文,二探香雪
“哦”字是否还可以表示更多的含义呢 从中能否看出香雪更多的侧面呢 接下来,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完成课堂的第二个活动。请同学们再把“哦”加人下列的文段进行朗读,说说你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香雪。
1.她拍打着玻璃,冲凤娇叫喊:“凤娇!我怎么办呀,我可怎么办呀!”(第67段)
2.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第75段)
3.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第75段)
4.她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第74 段)
1.她拍打着玻璃,冲凤娇叫喊:“哦(ò),凤娇!我怎么办呀,我可怎么办呀!”(第67段)
“哦”字很好地表现出香雪上了火车后火车开动时的情态,也隐喻着乡村少女走入现代化文明时不知所措的状态。
2.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哦(ó),大山原来是这样的!哦(ó),月亮原来是这样的!哦(ó),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第75段)
“哦”有着喜悦、惊喜的语气。之前的香雪是一个胆小的姑娘,但是现在的她一个人走三十里夜路却不害怕了。正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让她不再害怕,让她可以带着快乐的心情欣赏山间的夜晚。
3.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哦(ò),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第75段)
期盼,渴望。渴望台儿沟会有新的变化,渴望台儿沟的少男少女能够自信地走入新时代。
探究新知
分析香雪的内心活动
香雪的心理变化过程:
害怕
不怕
犹豫
坚定
香雪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有人性美与自然美的交融。
自卑、封闭、落后
自信、开放、进步
4.“她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哦(ò),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
这种虚荣并不是贬义,而是代表着乡村中某些美好的乘性在与现代物质文明的对接中发生了冲撞。从胆小到勇敢,对乡村、对自己的认知从模糊到逐渐清晰,从渴望个人自尊到渴望集体自尊,从渴望改变自身命运到渴望改变乡村命运,至此,我们读到了一个更全面的香雪,读到了香雪的精神成长。
把标题“哦,香雪”中的“哦”字加入文段读到了隐藏在文段中的一声声感叹,探讨了香雪的人物形象。其实,文章中本来就有“哦,香雪”这样的感叹,在哪呢
五、借“哦”猜读,探讨主题
课后作业
1、 作家孙犁在读过《哦,香雪》之后,给铁凝写了回信,信中有这样两句话:“这是一首纯净的诗,即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粹的境界。”请你从人物塑造、语言风格环境刻画等角度中任选一个,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2、二十年之后的香雪。
明确:(1)台儿沟的少女们天真纯洁、朴实自然。香雪洁如水晶的目光,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少女们飘荡的天真烂漫的笑声,凤娇对列车员“北京话”的纯洁真诚的情感,这些构成了小说中美丽清纯、如诗如画的风景线。
(2)小说描绘的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具有原生态的诗情画意。台儿沟人的生活、台儿沟山区的景色,无不自然纯净,没有掺杂人世的污浊,没有遭遇破坏和污染,尤其香雪夜行三十里山路,其间香雪的心理活动、台儿沟人的生活、山间的自然景物,交融糅合,仿佛诗一样,动人心弦。
(3)小说的语言,清纯流畅、朴素自然,语言形式和内容表达和谐一致,具有清新之美。
总结:《哦,香雪》是一篇抒情意味浓厚的散文短篇小说,其特点就在于纯净的诗情与隽永的意境。这篇小说把农村女孩的善良之心和温暖情怀转化为一种抒情诗的意境,情景交融,如诗如画,意境优美,韵味萦回。“生发以情,贯穿以情,旨在谈情,意在动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