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某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半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太原市某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半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二年级半月考试卷
( 化学 )
测试时间:60 分钟 总分:1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5小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铝热反应 B.Ba(OH)2 8H2O和NH4Cl的反应
C.钠与水的反应 D.C与CO2的反应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
B.已知4P(红磷,s)=P4(白磷,s) △H>0,则红磷比白磷稳定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相比较,冰的能量低
D.已知2H2(g)+O2(g)=2H2O(g) △H=-483.6 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3.已知:①H2O(g)===H2O(l) ΔH=-Q1 kJ/mol
②C2H5OH(g)===C2H5OH(l) ΔH=-Q2 kJ/mol
③C2H5OH(g)+3O2(g)===2CO2(g)+3H2O(g) ΔH=-Q3 kJ/mo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酒精的燃烧热为Q3 kJ/mol
B.若使46 g酒精液体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为(3Q1-Q2+Q3)kJ
C.H2O(g)→H2O(l)释放出了热量,所以该过程为化学变化
D.由③可知1mol C2H5OH(g)能量高于2 mol CO2(g)和3 mol H2O(g)的总能量
4.在298K、101kPa下,将13.2g CO2通入400mL 1mol/LKOH溶液中充分反应(不考虑气体逸出),测得反应放出a kJ的热量,已知该条件下,将0.5mol CO2通入1L 1mol/LK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b kJ的热量。则下列表示 1mol CO2与KOH溶液反应生成KHCO3溶液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O2(g)+KOH(aq)=KHCO3(aq) ΔH= -(10a-b)kJ mol-1
B.CO2(g)+KOH(aq)=KHCO3(aq) ΔH= -(10b-2a)kJ mol-1
C.CO2(g)+KOH(aq)=KHCO3(aq) ΔH= -(5a-b)kJ mol-1
D.CO2(g)+KOH(aq)=KHCO3(aq) ΔH= -(10a-2b)kJ mol-1
5.已知氢气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436 kJ,且1 mol氧气中化学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能量463 kJ,则 2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该反应的反应热为( )
A.-484 kJ mol-1 B.+484 kJ mol-1 C.-188 kJ mol-1 D.+188 kJ mol-1
6.已知:碳的燃烧热ΔH= -395 kJ/mol。有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所示:
化学键 C=O O2中的化学键 C-C
键能/(kJ mol-1) x 498.8 345.6
假设1 mol 单质碳中含有2 mol C-C键,则x为( )
A.619.7 B.1239.4 C.792.5 D.1138.1
7.NO参与O3分解的反应机理与总反应如下:
第一步:O3(g)+NO(g)=O2(g)+NO2(g) ΔH1
第二步:NO2(g)=NO(g)+O(g) ΔH2
第三步:O(g)+O3(g)=2O2(g) ΔH3
总反应:2O3(g)=3O2(g) ΔH4
反应过程中能量与反应历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O在O3分解反应中的作用是催化剂 B.ΔH1>0,ΔH2>0
C.ΔH2=ΔH3-ΔH1 D.ΔH3=ΔH4-ΔH2-ΔH1
8.根据以下热化学方程式,和的大小比较错误的是( )
A. , ,则
B.
,则
C. , ,则
D. , 则
9.2SO2(g)+O2(g) 2SO3(g) ΔH= -198 kJ/mol,在V2O5存在时,该反应的机理为:
ⅰ.V2O5+SO2 = 2VO2+SO3(快) ⅱ.4VO2+O2 = 2V2O5(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反应物浓度 B.V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198 kJ/mol D.反应ⅰ是决速步骤
10.在温度不变、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A(g) B(g)+C(g),若反应物的浓度由 0.1 mol/L 降低到 0.06mol/L 时,需20s;那么由 0.06 mol/L 降低到 0.036mol/L,所需反应时间应为
A.等于l0s B.等于12s C.大于12s D.小于12s
1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煅烧黄铁矿时将矿石磨成粉末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C.恒压下充入He,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D.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12.反应A(g) +3B(g) 2C(g) +3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则反应速率最快的为
①v(A)=0.01 mol·L-1·s-1 ②v(B)=0.06 mol·L-1·s-1
③v(C)=2.4 mol·L-1·min-1 ④v(D)=5.4 mol·L-1·min-1
A.① B.② C.③ D.④
13.在相同条件下,2L密闭容器中研究催化剂Ⅰ、Ⅱ对反应X2Y的影响,各物质物质的量n随反应时间t的部分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曲线可能表示未加入催化剂时X的物质的量随t的变化
B.a曲线表示使用催化剂Ⅱ时Y的物质的量随t的变化
C.与催化剂Ⅰ相比,使用催化剂Ⅱ反应活化能更高
D.使用催化剂Ⅱ时,0~2min内,
14.如图安装好实验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在锥形瓶内盛有锌粒,通过分液漏斗加入的稀硫酸,将产生的收集在注射器中,时恰好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忽略锥形瓶内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表示内该反应的速率为
B.用表示内该反应的速率为
C.用锌粒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D.用表示内该反应的速率为
15.HCOOH在Pd催化剂表面脱氢的反应机理、反应历程与能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历程Ⅰ~Ⅴ中,涉及O—H、C—H、C—O的断裂
B.在历程Ⅰ~Ⅴ中,生成Ⅴ的反应决定了HCOOH脱氢反应的速率
C.若用DCOOH或HCOOD代替HCOOH,得到的产物都有HD和CO2
D.在Pd催化剂表面HCOOH脱氢反应的ΔH<0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三道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利于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能源。
(1)历史上曾用“地康法”制氯气,反应为4HCl(g)+O2(g)=2Cl2(g)+2H2O(g),已知相关化学键的键能(E)如表所示。
化学键 Cl―Cl O2中的化学键 O―H H―Cl
247 497 463 431
①该反应的为___________,其能量转化形式是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②该反应转移2 mol 电子时,放出____kJ 热量。
③对于反应H2(g)+Cl2(g) =2HCl(g),测得生成2 mol HCl(g)时,反应放出183 kJ的热量,则2 mol H2(g)和O2(g)反应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H4用NiO作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示意图如图所示,主要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Ni(s)+O2(g)=2NiO(s) ΔH= 479.8 kJ mol 1
CH4(g)+4NiO(s)=CO2(g)+2H2O(l)+4Ni(s) ΔH=+68.9 kJ mol 1
①写出甲烷燃烧热的 ΔH=________。
②CH4的“化学链燃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分离与回收,所放出的热量在相同条件下与CH4直接燃烧相比_______(填“前者大”“后者大”或“相同”)。
(3)已知H2的燃烧热ΔH= 285.8 kJ mol 1、CO的燃烧热ΔH= 283 kJ mol 1,25℃时,4g H2和28g CO的混合气体充分燃烧,恢复至原温度,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kJ。
17. 为倡导“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工业上可以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3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经测得CO2和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1)在10min末,CO2的浓度为 ,平均反应速率v(CO2)= , v(H2O) ∶v(H2)=
(2)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增大压强 D.及时分离出CH3OH
(3)下列4种不同情况下反应速率最快的是___________
A.v(CO2)=0.01mol·L 1·s 1 B.v(CH3OH)=0.4mol·L 1·min 1
C.v(H2)=0.5mol·L 1·min 1 D.v(H2O)=0.005mol·L 1·s 1
18. 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温度/°C 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0.6 mol/LH2C2O4溶液 H2O 3 mol/L稀H2SO4溶液 0.05 mol/L KMnO4溶液
① 25 3.0 V1 2.0 3.0
② 25 2.0 3.0 2.0 3.0
③ 30 2.0 V_2 2.0 3.0
该实验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KMnO4+5 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该实验还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
(2)V1= ,V2= 。
(3)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实验 (填实验编号)。
(4)若实验①用时1.5 min则第一组实验的化学反应速率(用草酸表示)为 。
(5)某同学绘制了瞬时速率和时间的图像
①该同学提出猜想
猜想a:温度上升导致速率快速上升
猜想b:反应产生了催化剂
该同学发现该反应前后体系温度上升了0.5℃,因此 不成立(猜想a或猜想b)。
②该同学推测可能的催化剂是 (填物质化学式)。
月考( 化学 )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D D B C A C C B
9 10 11 12 13 14 15
C C B D C C A
16,(1)① -125kJ mol-1 化学 热
②62.5 ③2H2(g)+O (g)=2H O(g) ΔH= -491 kJ/mol
(2)① -890.7kJ mol-1
②相同
(3)854.6
17. (1) 0.125 mol/L 0.0375 mol/(L·min) 1∶3 (2)D
(3)A
18. (1)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
(2) 2.0 3.0
(3)②③
(4)0.025 mol/(L min)
(5) 猜想a MnSO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