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秀夫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秀夫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语文独立作业03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古诗文名句填空。(10分)
(1)____________,其实难副。 (《后汉书》)
(2)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
(3)浮光跃金,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4)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5)走进古诗文,能感受到古人逆境中向上的精神力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用“ ,”表现了对世事变迁的豁达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水调歌头》中,“ ,”表达了苏轼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和洒脱达观的旷达情怀;《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体现了范仲淹不计个人得失的宽广胸襟。
2.根据语境完成题目。(9分)
时代孕育诗歌,诗歌反映时代生活。《沁园春·雪》中描写北国壮丽雪景,纵横千万里,展示了磅礴的意境,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书写细腻柔丽的情愫,表现出轻盈pīng()婷之美;《我看》在春景中回首往事,想到人的生命中欢乐也好,忧qī( )也罢,对于生机勃勃的自然来说,一切都是枉然。无论是博大、深沉的情感,还是幽远、隽( )永的哲思( A )无论是对自然、社会的赞颂,还是对理想的追求、对信念的坚守,都可以用诗歌的形式。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
pīng( )婷忧qī ( ) 隽( )永
(2)为括号A处选择合适的标点符号( )(2分)
A.、 B., C. ;
(3)文中画波浪线句“时代孕育诗歌,诗歌反映时代生活。”属于复句。(2分)
(4)语段中画横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你的修改意见。(2分)
3.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是南宋文学家。被贬滁州知州期间,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创作出千古名篇《醉翁亭记》。
B.《沁园春.雪》中“稍逊风骚”,“风骚”本指《楚辞》里的《国风》和《诗经》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C.“为了更好迎接中考,她住在学校附近”一句主干是“她住在附近”。
D.“这个女孩不是一名学生,而是一位老师。”这是转折复句。
4.综合性学习。(6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为了解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力状况,调查人员采用问卷的方式,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级进行调查。问卷总分为50分,学生得分情况见下图。
材料二:
想象力通常被描述成“用心灵的眼睛在看”,比如科学家在提出新想法和发展新理论时的想象力,孩子们在角色扮演和“过家家”时的想象力。从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来看,全部的创新思维都离不开想象。在青少年的学习过程中,想象必不可少,例如在学习数学时,要有丰富准确的空间、时间和事物数量变化关系的想象能力;学习历史时,要想象各个历史时代的政治经济状况、风土人情等。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想象创造出新的、原创的、有价值的内容。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探究材料一,写出你的两点发现。(每点2分,计4分)
①(2分)
②(2分)
(2)根据你的上述发现,在材料二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2分)
二、阅读理解(63分)
(一)古诗文阅读。
学校开展“遇见李白”阅读交流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21分)
【甲】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①,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②,三谢不能餐。
[注]①雕胡饭:用菰米做的饭。②漂母:在水边漂洗丝絮的妇人。《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汉时韩信少时穷困,在淮阴城下钓鱼,一洗衣老妇见他饥饿,便给他饭吃。后来韩信助刘邦平定天下,功高封楚王,以千金报答漂母。
【乙】李白,字太白。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位,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选自《新唐书·李白传》,有删改)
5.用斜线(/)给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
6.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安禄山反(2)故白亦至长安
(3)奇之 (4)将吴兵三千
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每小题2分,计4分)
(1)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
(2)代宗位,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
8.请结合甲诗颈联,具体分析荀媪的形象。(3分)
9.结合甲、乙两文,简要分析“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蕴含着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4分)
10.细读乙文,分析永王兵败后郭子仪救李白的原因有哪些?(4分)
信息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1--14题。(13分)
【材料一】
2024年3月16日上午,中国睡眠研究会在中国科协会堂发布世界睡眠日中国年度主题,并启动全国大型睡眠科普活动,《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也同步发布。《白皮书》的调查研究自2024年2月启动,数据是基于对某健康APP中一万名以上用户的睡眠情况进行研究得出,主要用户群体包括学生、上班族、退休职工等人群。调查报告显示,居民平均在零点后入睡,其中“00后”平均入睡时间为00:33;夜间睡眠时长普遍偏短;64%的人睡眠质量欠佳。大多数人都曾有过睡眠困扰,主要的睡眠困扰有:夜醒/早醒、入睡困难、夜间如厕等。调查结果(部分)如下:
(摘自“光明网”,有删改)
【材料二】
①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成都发布”记者采访了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治医师于跃。下面是采访记录的部分内容:
②问:晚上没有睡好,第二天疯狂补觉,是否科学?
③答:如果只是一次两次,我觉得问题不是特别大。但如果长期这样,很难通过补觉恢复。如果前一晚上没睡好,身体白天会产生很多负面指标,这些负面影响很难通过一次日间睡眠恢复。
④问:一天睡多久合适?
⑤答:就睡眠时间来看,不同的生理年龄状态的睡眠时间有所不同,比如少年儿童可能需要8~10个小时,青壮年大概是6~8个小时,老年人可能只有5~6个小时。睡眠时长只是一个相对的标准,睡眠质量如何最主要的评价标准在于第二天起来人们的状态。如果一个人只睡了五六个小时,但白天依然能够完成正常的学业和正常的生活,那就说明睡眠的时间够了。
⑥问:如何提高睡眠质量?
⑦答: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建立固定的睡眠生物钟,最好在晚上11点之前入睡,早晨7点左右起床,每天保持7-9个小时的睡眠;睡前1小时远离电子设备,电子产品发出的蓝光会减少褪黑素的产生,影响睡眠质量;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睡前放松。
(摘自《澎湃新闻》,有删改)
【材料三】
①睡眠不足有哪些危害?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治医师黄翔指出:睡得不好不仅导致内分泌紊乱等病理状态,而且影响个人心理健康。长期睡眠障碍可能会引起90余种身心疾病的风险,比如体重增加、头
痛、焦虑、高血压、糖尿病等。
②长期睡眠不足对青少年来说,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睡眠时高峰分泌的生长激素超过白天分泌的5-7倍。如果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生长激素分泌达不到高峰,很容易影响孩子的身高,还会影响记忆和学习成绩。睡觉是学习的一部分,白天学习的信息都靠睡眠时海马体整理成大脑的长期记忆,如果睡眠不足,势必影响大脑海马体的工作,造成记忆力下降,白天学习的内容来不及整理就会被大脑删除。
(摘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11. 根据以上材料判断,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我国居民睡眠问题较为突出,具体表现为平均入睡时间较迟、睡眠时长偏短、睡眠质量欠佳等。
B. 如果前一天晚上没有睡好,第二天通过补觉的方式可以迅速恢复体能。
C. 少年儿童每日睡眠时间应不低于8小时,否则就会影响身高。
D. “00后”平均入睡时间为00:33,都是因为睡前玩手机等电子设备,造成入睡困难。
12. 你从材料一的图1、图2分别读出了哪些信息。 (4分)
进入初三以来,小文每天熬夜学习,睡前习惯性刷手机,导致白天精神不佳,成绩下降。请你结合材料给小文提两点建议并阐述理由。(3分)
学校准备运用以上三则材料,以“良好睡眠健康人生”为题在公众号发布一篇科普文章,请你写出文章的思路。 (3分)
(三)文学类本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19题。(20分)
馄饨不混沌
陈峰
①吆喝声掀翻了村庄的寂寞。那是在吆喝什么?是兑糖客人的吆喝吗?不像。是卖泥螺、蟹酱的吆喝吗?也不像。这口音奇奇怪怪,超出了小孩子的想象,叽里呱啦,肯定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来的。
②大人在一旁说:“在吆喝着卖馄饨呢,那是温州人,说的是‘瘟话’。”大人瞪一眼小孩,警告:“别靠近担子,吃了这馄饨,读书要混沌了。”
③远远地望见摊主坐在小凳子上,将抽屉抽出推进,忙碌着。孩子们望着,不甘心,吸一口空气解解馋,一股香气钻进鼻腔,好闻极了。这香味从何而来,谁都知道,是这摊子带来的。
④不管了,不管了,去看看,到底是什么让人混沌了。河对岸阿红的娘刚生下弟弟,要吃馄饨。阿红在馄饨摊边等待时,得意地东张西望。我迈着小步子围过去,想看个究竟。摊贩落手快得跟变戏法似的,还没等我看清楚,粉色团团已盛在碗中,清且醇香的汤,泛着油花,撒上碧绿的葱花,映着鲜红的肉馅,阿红提着蓝子,急急地回家去了。
⑤粉团团里面还有肉,原来这就叫馄蚀,清清爽爽的馄饨哪里混沌了。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大人的脑瓜子里尽是些唬人的东西。
⑥等我上了小学三年级,村里才有了馄饨铺。上学路过时,我会站在店铺前看一会儿,只见师傅用单支筷子拨一点儿肉馅,往薄如蝉翼的馄饨皮上一抹,左手顺势一捏,往木格子一扔,馄纯便柔顺地躺在那里,一只接一只,一排挨一排……我呆呆地看着,心想,这师傅如果学武功,肯定是个武林高手。馄饨就是暗器,裹上铁弹,往人身上一掷,嘿嘿,谁也想不到。
⑦彼时大家的早餐一般是在家吃的泡饭,三分钱一张的大饼,都是偶尔才吃,更别说馄饨,要一角三分钱一碗呢。但也有例外,比如生病时可以吃。所以我暗中期盼生病,故意把衣服脱了,故意在冬天喝点凉水。
⑧终于,感冒虚张声势地来了,只一点的头昏脑涨。没关系,我吞下一口热茶,装成浑身无力的样子,要求父亲带我去医务室量体温。父亲终于开口:“去吃碗馄饨开开胃吧。”
⑨等的就是这句话啊。
⑩母亲在一旁反对:“吃什么馄饨啊,一点点热度,睡一觉就好了。”我缠着父亲,要他说话算话:“不是常常说君子说话,四匹马也追不回吗?”
走到馄饨铺子,我迫不及待地跟师傅说,要一碗馄饨,声音响亮得丝毫看不出生病的样子。师傅应声“好嘞”,开始包馄饨。这次我看得真切了,左手馄饨皮,右手竹签,挑一点点肉糜,贴在馄饨皮上,几根手指一拢即合,扔一旁,如此反复。馄饨之间撤了面粉,互不搭界,相安无事。下锅,水沸,看到馄饨鲜红的馅心一面朝上浮起,便熟了。一碗汤波荡漾的小馄饨端上来,香喷喷的,用调羹轻轻搅动,片片羽衣裹着一团团红色的馅,上下浮沉,星星葱花如柳眼初舒。我舀起一个吹啊吹,轻轻啜一口,馄饨滑进嘴里,满口汁水,柔软滑嫩,透骨鲜香。顷时,鼻塞没了,呼吸顺畅。感冒早好了,只恨还没吃够,已见碗底,汤也没影了。
后来,父亲带我去县城的馄饨店,我见识了剁肉馅的奇妙。师傅双手各执一把刀上下翻飞,将肉剁成肉末,再用一根圆简状的棒槌敲打。师傅说,肉打得越久便越烂熟越膨胀,打到最后,蓬起的肉茸会起丝,用竹签一挑,馅儿便粘在馄饨皮上了。偶尔,父亲赏我一碗馄饨,我就想着要细细吃、慢慢品,但又总是囫囵吞枣,想着有朝一日赚了钱,一次吃它个两三碗。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馄饨皮薄馅小,吃的是情趣,并不是为吃饱。用小调羹舀一舀,吹一口汤,仿佛一面湖水,翠绿的葱丝在碗中荡荡漾漾,这是生活的情调。以前哪有闲心追求情调,在求饱的年代,普通人家对馄饨望而却步。
如今,故乡的馄钝尚在,我却再也吃不到过去那种精致玲珑、有情有调有烟火味的小馄饨了。眼下的馄饨,皮厚馅多,皮是机器加工的,肉馅是绞肉机绞的,包出来的馄饨,个头硕大无比,荒腔走板成饺子。
即便如此,馄饨依然深受食客喜欢。
深夜,街头转角处,昏黄的灯光下,雾气袅绕,一边是馄饨摊,一边是大饼摊,馄饨配大饼。寒风中,人们搓着手,缩着脖子,等一张饼,等一碗馄饨,吃完,心里暖暖的,然后打着饱嗝儿,回家。
(摘自《四时之味天然欢喜》一书)
15. 本文着眼于日常小吃“馄饨”,写了哪几件事?请根据文章,补全下面表格。(每空2分,计4分)
时间 事件
小时候 很馋馄饨,被大人唬馄饨让人混沌
小学三年级 ①
后来 见识师傅剁肉馅的奇妙
如今 ②
① ②
16. 请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分)
只见师傅用单支筷子拨一点儿肉馅,往薄如蝉翼的馄饨皮上一抹,左手顺势一捏,往木格子一扔,馄饨便柔顺地躺在那里,一只接一只,一排挨一排……(人物描写角度)
“偶尔,父亲赏我一碗馄饨,我就想着要细细吃、慢慢品,但又总是囫图吞枣,想着有朝一日赚了钱,一次吃它个两三碗。”这句话中哪些词可以重读?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
段和 段都是关于制作馄饨的细节描写,是否可以删去一段?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5分)
19. 标题“馄饨不混沌”蕴含哪些深层含义?请结合全文和下面两则材料加以分析。(4分)
【材料一】
混沌,也写作浑沌,中国古人想象中天地未开辟以前宇宙模糊一团的状态,也常用来形容思想模糊不清,不分明。
【材料二】
陈晓卿:“那些生动鲜活、令人垂涎的影像背后,反映的是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食材无上下之分,讴歌劳动者,敬畏自然,感恩生活,寻找儿时美好的记忆,这些才是对待食物的原始态度。
(选自《<舌尖上的中国>:再现美食的文化情怀》)
(四)名著阅读。(9分)
20.对《艾青诗选》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艾青在监狱里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来抒发他对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
B.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充满了“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
C.抗战时期的诗歌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呈现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真切感和表现力。
D.《我爱这土地》中“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现了诗人的现状,而且隐含对生活极度失望之意。
21.阅读艾青的《黎明的通知》(节选),完成题目。
为了我的祈愿/诗人啊,你起来吧/而且请你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我将带光明绘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借你正直人的嘴/请带去我的消息/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
(1)小宇和小文朗诵上面诗歌时,对“你起来吧”如何朗读产生了分歧,小宇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请你替小文应对。(3分)
小宇:我朗读“你起来吧”时,语气、语速舒缓,重读“你”,后面可以添加逗号,表示诗人没有表达完自己的愿望。
小文:
“黎明”是诗歌中的意象,它能传情达意。请根据上面诗歌的内容,说说诗人想借“黎明”传达怎样的感情。(3分)
三、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艾青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联想?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记叙经历,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2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