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学习目标
一、认识合理的论证方法,能识别论证的“隐含前提”。
二、尝试运用“虚拟论敌”的方法完善论证。
论证,就是用某些论据去支持或反驳某个观点。支持和反驳都属于论证。论证要素和推理要素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论 证
论 点
论证形式
论 据
推 理
前 提
推论形式
结 论
论点对应推理的结论,论据对应前提,论证形式对应推理形式
一、论证完整
一篇合理的议论文需要满足的要求
论点:概念准确,内涵和外延清晰,在同一语境下前 后统一。
论据:论据真实,论据的阐释合理。
论证:1、演绎推理,要求前提为真,推断严谨。
2、归纳推理,实体数量足够,有紧密的相关性。
二、1.论证的隐含前提
在一个论证中,说出来的论据只是一部分,那些没有说出来的论据就是隐含前提。
1、细节决定成败
观点成立隐含的条件:
战略决策(大局)是正确的。
2、读书让人高贵。
观点成立隐含的条件:
读的是什么书——读好书
怎么读的——读书方法正确
读书人怎么样——读书的人要具备一定的读书能力

间接论证
排除法。罗列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排除其他,剩下的就是正确的。
反证法。假设与他矛盾的观点是对的,通过证明推出这个观点是错的。于是本观点正确。
归谬法。先假设这一观点正确,推出明显的错误矛盾,从而证明本观点错误。(《君子慎独》)
2.反证法。假设与他矛盾的观点是对的,通过证明推出这个观点是错的。于是本观点正确
“如果反对实事求是,反对从实际出发,反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那还说得上什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呢?那会把我们引导到什么地方去呢?很明显,那只能引导到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只能引导到工作的损失和革命的失败。”——《实事求是》
论证过程:
如果,反对事实求是
那么,那只能引导到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只能引导到工作的损失和革命的失败。
所以,支持实事求是
3.归谬法。先假设这一观点正确,推出明显的错误矛盾,从而证明本观点错误。(《君子慎独》)
论证过程:
如果,“君子慎其独”是封建时代的士大夫语言,我们今天还使用它,会议想倒退到封建社会去——这一观点(观点甲)是对的
那么,我们今天只好做半个哑巴了。(明显的矛盾错误)
所以,观点甲错误。
1、《水浒传》里晁盖在讨伐曾头市战役中,被毒箭射中面颊而亡。
2、晁盖问都没问大伙的意见,就发兵去曾头市劫寨。快到时,和尚突然不见了。这时冲出兵马来,晁盖便想回寨。正转了两个弯,当头乱箭射来,一箭正中晁盖脸上,落下马来。呼延灼等只得收兵。
3、晁盖为一寨之主,晁盖竟然藐视和怠慢旗下将领,招致众人离心离德。
晁盖丧命
一般论证
论据
结论
一般论证:
以“兼听则明”为论题写一篇议论文,写作者可能一下子想到齐王和邹忌、李世民和魏征等大量事例,于是有了这样一个提纲:
论点:兼听则明。
正面的例子:“齐王纳谏”等。
反面的例子:“晁盖丧命”等。
论证
正:齐王纳谏
反:晁盖丧命
兼听则明
归纳法
矛盾律
在论证中引入“虚拟论敌”
在证明某个观点时,可以想象存在一个驳论者,不妨称其为“虚拟论敌”。这个“论敌”可能会对我们的论点举出反例或从论点推出错误,也可能会质疑论据及隐含前提的可靠性,抑或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问题。面对这些可能受到的攻击,我们再进一步考虑采取怎样的措施能使自己的论证免于或抵御这些攻击。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听”不能代替“断”
父子骑驴
兼听则明
三人成虎
反驳
“兼”在“多”,更在“异”
兼听则明
反驳
齐王听宫妇、朝臣、四境
李世民有时只听魏征
反例
论点
反驳:限定
虚拟论敌论证:
“听”不能代替“断”
父子骑驴
兼听则明
三人成虎
反驳
①提出论点:兼听则明。
②阐述论点:
“兼”的目的:拓宽视野,打开思路。
“兼”的核心:在“多”,更在“异”。
③举例分析:
正:“齐王纳谏”等,分析齐王“兼听”的表现,重点突出“刺”“谏”“谤议”。
反:“晁盖丧命”等,分析不“明”的根本原因是不能“兼听”,尽量排除他因。
④进行限定(同时阐述如何兼听):
主动引入反例“父子骑驴”等,指出“听”不能代替“断”。
进一步分析:“兼听则明”的前提是听者包容与善断。
“兼听”的原则是独立思考、为我所用。
1.驳论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①驳论点
②驳论据
③驳论证
2.有哪些驳论点的方法?
①通过例证反驳(举反例)
②反证法
③归谬法
3.有哪些驳论据的方法?
论据:事实论据、数字论据、理论论据
①事实虚假
②数字含混
③理论荒谬
4.有哪些驳论证的方法?
①前提与结论不合逻辑
②观点间自相矛盾
③论点与论据之间推理不妥
所谓驳论证,就是找出其论证中存在的逻辑谬误,如偷换概念、偷换论题、歪曲论题、自相矛盾、强加因果、循环论证、不当预设、假二择一等
①“兼听”就一定“明”吗?
②“三人成虎”“父子骑驴”的故事里的主人公恰恰是听得越多越糊涂啊……(驳论点——通过例证反驳)
③齐王听了“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声音,但李世民有时听魏征一个人的就够了。究竟达到什么程度才算兼听?(驳论点——通过例证反驳)
观点:孩子可以输在起跑线上
“虚拟论敌”:孩子不可以输在起跑线上
隐藏前提:短跑
反驳(反驳隐藏前提):人生不是短跑,人生是长跑。
驳论点:通过例证(隐藏前提)反驳
(3)阅读材料,思考蒙哥马利的观点是什么,熊向晖又是如何驳斥的。
1960年蒙哥马利访华时,观看豫剧《穆桂英挂帅》,翻译熊向晖向他简要介绍了剧情。蒙哥马利很认真地说:“这出戏不好,怎么让女人当元帅。”熊向晖解释道:“这是中国的民间传奇,群众很爱看。”蒙哥马利说:“爱看女人当元帅的男人不是真正的男人,爱看女人当元帅的女人不是真正的女人。”熊向晖说:“中国红军就有女战士,现在解放军有位女少将。”蒙哥马利表示,他对红军、解放军一向很敬佩,但不知道还有女少将,这有损解放军的声誉。熊向晖忍不住地反驳:“英国女王也是女的,按照你们的体制,女王是英国国家元首和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这位退役的元帅一时无言以对。
蒙哥马利的观点:女少将,有损解放军的声誉。
驳论点:归谬法
(4)阅读材料,分析冯玉祥如何驳倒外国人的。
冯玉祥将军驻防长安时,两名外国人在长安南郊的终南山猎获了两只野牛。冯玉祥得知后话问他们:“你们到终南山打猎跟谁关照过?领到许可证没有?”对方满有理由地说:“我们此次到陕西来,贵国外交部发给的护照上,明明写着准许携带猎枪的字样,可见我们行猎已得到贵国政府的准许,怎么会是私自行猎呢?”“胡说!”冯王祥愤愤地说,“准许你们携带猎枪就是准许你们行猎吗?如果准许你们携带手枪那你们就可以在中国境内随意杀人吗?”
驳论证:指出外国人偷换概念/偷换论题
辩论
(1)观点分析
正方观点:
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反方观点:
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正方观点:
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等价于:
如果谈道德,那么温饱。
温饱
谈道德
温饱
谈道德
可能一:包含关系
可能二:全同关系
正方观点:
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等价于:如果谈道德,那么温饱。
反方观点:
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等价于:
存在谈道德却不温饱的情况。
反方观点:
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等价于:存在谈道德却不温饱的情况。
谈道德
温饱
可能一:包含关系
温饱
谈道德
温饱
谈道德
可能二:交叉关系
可能三:
全异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