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知识点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1【知识点2】勾股数 1【题型1】勾股数的识别与计算 2【题型2】勾股定理与逆定理的应用 2【题型3】由三边判定三角形形状 3【题型4】与勾股数有关的规律问题分析 4【题型5】综合分析直角三角形 5【知识点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说明: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验证利用了三角形的全等.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将数转化为形,作用是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必须满足较小两边平方的和等于最大边的平方才能做出判断.(2)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问题的实质就是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然后进一步结合其他已知条件来解决问题.注意:要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先要构造出三角形,然后知道三条边的大小,用较小的两条边的平方和与最大的边的平方比较,如果相等,则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否则不是.【知识点2】勾股数勾股数:满足a2+b2=c2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说明:①三个数必须是正整数,例如:2.5、6、6.5满足a2+b2=c2,但是它们不是正整数,所以它们不是够勾股数.②一组勾股数扩大相同的整数倍得到三个数仍是一组勾股数.③记住常用的勾股数再做题可以提高速度.如:3,4,5;6,8,10;5,12,13;…【题型1】勾股数的识别与计算【典型例题】下列四组数中,为勾股数的是 A.2,3,5 B.4,12,13 C.3,4,5 D.1,2,3【举一反三1】若正整数,,是一组勾股数,则下列各组数一定是勾股数的为 A.,, B.,, C.,, D.,,【举一反三2】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是 A.0.3,0.4,0.5 B.5,12,13 C.9,16,25 D.1,2,3【举一反三3】下列四组数中,为勾股数的是 A.2,3,5 B.4,12,13 C.3,4,5 D.1,2,3【举一反三4】若正整数,,是一组勾股数,则下列各组数一定是勾股数的为 A.,, B.,, C.,, D.,,【题型2】勾股定理与逆定理的应用【典型例题】如图,在中,,,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则 .【举一反三1】已知,如图,,,,,,则四边形的面积是 .【举一反三2】已知,如图在中,,,,,的面积为35,求的面积.【举一反三3】如图, 已知在中,于点,,,,(1) 求的长 .(2) 求证:是直角三角形 .【题型3】由三边判定三角形形状【典型例题】古埃及人曾经用如图所示的方法画直角:把一根长绳打上等距离的13个结,然后以3个结间距、4个结间距、5个结间距的长度为边长,用木桩钉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一个角便是直角,这样做的道理是 A.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 B.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C.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D.勾股定理【举一反三1】的三边为,,且,则该三角形是 A.以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B.以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C.以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举一反三2】三角形的三边长为、、,且满足等式,则此三角形是 三角形(直角、锐角、钝角).【举一反三3】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比为,且其周长为,则其面积为 .【举一反三4】已知,,,为大于1的正整数),试问是直角三角形吗?若是,哪条边所对的角是直角?请说明理由.【举一反三5】已知的三边长分别为,,.求证:是直角三角形.【题型4】与勾股数有关的规律问题分析【典型例题】观察以下几组勾股数,并寻找规律:①3,4,5;②5,12,13;③7,24,25;④9,40,41;请你写出有以上规律的第⑤组勾股数: .【举一反三1】下面各组、、,是勾股数的是 .(填序号)(1),,(2),,(3),,(4),,【举一反三2】[知识背景]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据《周髀算经》记载,公元前1000多年就发现了“勾三股四弦五”的结论.像3、4、5这样为三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3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请你观察下列三组勾股数:,4,;,12,;,24,分析其中的规律,可以发现这些勾股数的勾都是奇数,且从3起就没有间断过.当勾为3时,股,弦;当勾为5时,股,弦;当勾为7时,股,弦.(1)如果勾用,且为奇数)表示时,请用含有的式子表示股和弦,则股 ,弦 ,则据此规律第四组勾股数是 .(2)若,,,其中且是整数.求证:以,,为边的是直角三角形.【举一反三3】(1)大家知道3,4,5;5,12,13;8,15,17等都是勾股数,有人说它们中好像一定有一个是偶数,你认为他的观点正确吗?说明你的理由;(2)除此之外,你还能发现具有哪些规律?至少写出一条.【题型5】综合分析直角三角形【典型例题】在中,,,的对边分别是,,.下列不能说明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B. C. D.【举一反三1】下列条件中,、、分别为三角形的三边,不能判断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A. B. C. D.,,【举一反三2】下列条件中,、、分别为三角形的三边,不能判断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A. B. C. D.,,【举一反三3】在中,,,的对边分别是,,.下列不能说明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B. C. D.1.2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知识点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1【知识点2】勾股数 1【题型1】勾股数的识别与计算 2【题型2】勾股定理与逆定理的应用 4【题型3】由三边判定三角形形状 6【题型4】与勾股数有关的规律问题分析 8【题型5】综合分析直角三角形 10【知识点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说明: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验证利用了三角形的全等.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将数转化为形,作用是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必须满足较小两边平方的和等于最大边的平方才能做出判断.(2)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问题的实质就是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然后进一步结合其他已知条件来解决问题.注意:要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先要构造出三角形,然后知道三条边的大小,用较小的两条边的平方和与最大的边的平方比较,如果相等,则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否则不是.【知识点2】勾股数勾股数:满足a2+b2=c2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说明:①三个数必须是正整数,例如:2.5、6、6.5满足a2+b2=c2,但是它们不是正整数,所以它们不是够勾股数.②一组勾股数扩大相同的整数倍得到三个数仍是一组勾股数.③记住常用的勾股数再做题可以提高速度.如:3,4,5;6,8,10;5,12,13;…题型1】勾股数的识别与计算【典型例题】下列四组数中,为勾股数的是 A.2,3,5 B.4,12,13 C.3,4,5 D.1,2,3【答案】C【解析】解:、,不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故选:.【举一反三1】若正整数,,是一组勾股数,则下列各组数一定是勾股数的为 A.,, B.,, C.,, D.,,【答案】C【解析】解:正整数,,是一组勾股数,根据题意,不妨设最大,则:,.,,,,,,不一定是勾股数,故错误;.,,,,,,不一定是勾股数,故错误;.,,,,,,一定是勾股数,故正确;.,,,,,,不一定是一组勾股数,故错误.故选:.【举一反三2】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是 A.0.3,0.4,0.5 B.5,12,13 C.9,16,25 D.1,2,3【答案】B【解析】解:、,0.4,0.5不是整数,不是勾股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是勾股数,故本选项符合题意;、,不是勾股数,不符合题意;、,不是勾股数,不符合题意.故选:.【举一反三3】下列四组数中,为勾股数的是 A.2,3,5 B.4,12,13 C.3,4,5 D.1,2,3【答案】C【解析】解:、,不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故选:.【举一反三4】若正整数,,是一组勾股数,则下列各组数一定是勾股数的为 A.,, B.,, C.,, D.,,【答案】C【解析】解:正整数,,是一组勾股数,根据题意,不妨设最大,则:,.,,,,,,不一定是勾股数,故错误;.,,,,,,不一定是勾股数,故错误;.,,,,,,一定是勾股数,故正确;.,,,,,,不一定是一组勾股数,故错误.故选:.【题型2】勾股定理与逆定理的应用【典型例题】如图,在中,,,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则 .【答案】90.【解析】解: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故答案为90.【举一反三1】已知,如图,,,,,,则四边形的面积是 .【答案】36.【举一反三2】已知,如图在中,,,,,的面积为35,求的面积.【答案】解:,的面积为35,,,,,,,.【举一反三3】如图, 已知在中,于点,,,,(1) 求的长 .(2) 求证:是直角三角形 .【答案】解: (1),在中,,,根据勾股定理, 得,(2) 证明: 在中,,,是直角三角形 .【题型3】由三边判定三角形形状【典型例题】古埃及人曾经用如图所示的方法画直角:把一根长绳打上等距离的13个结,然后以3个结间距、4个结间距、5个结间距的长度为边长,用木桩钉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一个角便是直角,这样做的道理是 A.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 B.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C.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D.勾股定理【答案】B【解析】解:设相邻两个结点的距离为,则此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以、、为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举一反三1】的三边为,,且,则该三角形是 A.以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B.以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C.以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答案】A【解析】解:原式可化为,此三角形三边关系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所以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举一反三2】三角形的三边长为、、,且满足等式,则此三角形是 三角形(直角、锐角、钝角).【答案】直角【解析】解:,,,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直角.【举一反三3】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比为,且其周长为,则其面积为 .【答案】【解析】解: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比为,设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其周长为,,解得,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15,20,25.,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举一反三4】已知,,,为大于1的正整数),试问是直角三角形吗?若是,哪条边所对的角是直角?请说明理由.【答案】解:是直角三角形,理由是:中,,,,,即,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边所对的角是直角.【举一反三5】已知的三边长分别为,,.求证:是直角三角形.【答案】证明:,,,是直角三角形.【题型4】与勾股数有关的规律问题分析【典型例题】观察以下几组勾股数,并寻找规律:①3,4,5;②5,12,13;③7,24,25;④9,40,41;请你写出有以上规律的第⑤组勾股数: .【答案】11,60,61.【解析】解:经观察,可以发现第①组勾股数的第一个数是奇数3,第②勾股数的第一个数是5,,故第⑤组勾股数的第一个数是11,第6组勾股数的第一个数是13,又发现每一组勾股数的第二、第三个数相差1,故设第二个数为,第三个数为,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解得.则得第5组数是:11,60,61.故答案为:11,60,61.【举一反三1】下面各组、、,是勾股数的是 .(填序号)(1),,(2),,(3),,(4),,【答案】(1)(2)【解析】解:(1)、,能构成勾股数,故符合题意;(2)、,能构成勾股数,故符合题意;(3)、,不能构成勾股数,故不符合题意.(4)、均不是整数,所以不能构成勾股数,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2).【举一反三2】[知识背景]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据《周髀算经》记载,公元前1000多年就发现了“勾三股四弦五”的结论.像3、4、5这样为三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3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请你观察下列三组勾股数:,4,;,12,;,24,分析其中的规律,可以发现这些勾股数的勾都是奇数,且从3起就没有间断过.当勾为3时,股,弦;当勾为5时,股,弦;当勾为7时,股,弦.(1)如果勾用,且为奇数)表示时,请用含有的式子表示股和弦,则股 ,弦 ,则据此规律第四组勾股数是 .(2)若,,,其中且是整数.求证:以,,为边的是直角三角形.【答案】解:(1)如果勾用,且为奇数)表示时,则股,弦;当时,,;第四组勾股数是,40,;故答案为:,,,40,;(2)证明:,,,其中且是整数,,,以,,为边的是直角三角形.【举一反三3】(1)大家知道3,4,5;5,12,13;8,15,17等都是勾股数,有人说它们中好像一定有一个是偶数,你认为他的观点正确吗?说明你的理由;(2)除此之外,你还能发现具有哪些规律?至少写出一条.【答案】解:(1)观点正确,理由如下:若,,是一组勾股数,则有,所以有,利用平方差公式,可得,若为偶数时,观点显然正确;若为奇数,则,均为奇数,则和中必有一个偶数,所以,,中必定有一个偶数.(2)(当勾股数组中较大的两个数为连续整数时,最小数为奇数),(当勾股数组中有两个连续的奇数或偶数时,另外一个数的平方必是4的倍数).【题型5】综合分析直角三角形【典型例题】在中,,,的对边分别是,,.下列不能说明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B. C. D.【答案】A【解析】解:.,,并且,,不是直角三角形,符合题意;.,,,,是直角三角形,不合题意;.,,即,是直角三角形,不合题意;.,,,,,是直角三角形,不合题意.故选:.【举一反三1】下列条件中,、、分别为三角形的三边,不能判断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A. B. C. D.,,【答案】C【解析】解:、,是直角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是直角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不是直角三角形,故符合题意;、,,,,是直角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故选:.【举一反三2】下列条件中,、、分别为三角形的三边,不能判断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A. B. C. D.,,【答案】C【解析】解:、,是直角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是直角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不是直角三角形,故符合题意;、,,,,是直角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故选:.【举一反三3】在中,,,的对边分别是,,.下列不能说明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B. C. D.【答案】A【解析】解:.,,并且,,不是直角三角形,符合题意;.,,,,是直角三角形,不合题意;.,,即,是直角三角形,不合题意;.,,,,,是直角三角形,不合题意.故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1.2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 同步课堂(原卷版).docx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1.2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 同步课堂(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