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4)科学八上-第2章 力与空间探索(单元检测·基础卷)(原卷+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2024)科学八上-第2章 力与空间探索(单元检测·基础卷)(原卷+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提升】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知识归纳与重难点精练
第二章 力与空间探索(单元检测·基础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做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做填空题和解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如图所示,人坐在甲船上,用力推乙船,发现乙船向左运动的同时,人和甲船向右运动。关于此现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使人和甲船向右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人 B.使乙船向左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人
C.人对乙船的力改变了甲船的运动状态 D.乙船对人的力改变了乙船的运动状态
【答案】B
【详解】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用力推乙船,反过来,乙船也会推着人,因此使人和甲船向右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乙船,故A错误;
B.人用力推乙船,使得乙船向左运动,因此使乙船向左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人,故B正确;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人对乙船的作用力改变的是乙船的运动状态,使乙船由静止开始运动,故C错误;
D.乙船对人的作用力改变人和甲船的运动状态,使得人和甲船向右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2.北京冬奥会上,机器人在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图,是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行走,与其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A.地面对机器人的摩擦力 B.机器人对地球的吸引力
C.地面对机器人的支持力 D.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
【答案】C
【详解】A.地面对机器人的摩擦力与其所受的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不符合题意;
B.机器人对地球的吸引力与其所受的重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不符合题意;
C.地面对机器人的支持力与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符合题意;
D.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与其所受的重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1648年,帕斯卡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在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他从楼房的阳台上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灌了几杯水,竟把桶压破了。这个实验向人们揭示了液体压强(  )
A.跟液体的深度有关 B.跟液体的质量有关
C.跟液体的体积有关 D.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答案】A
【详解】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由帕斯卡做的实验知,虽然管很细,但由于高度很大,水的深度大,而使水产生了很大的压强,所以该实验说明影响水产生压强大小的因素是水的深度。
故选A。
4.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双休日时去公园玩过山车的情景。下列关于此过程中小明自身重力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小变化,方向不变 B.方向变化,大小不变
C.大小和方向都变化 D.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答案】D
【详解】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重力大小为,质量不变,则重力不变,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5.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在划龙舟比赛活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龙舟前进的施力物体是桨
B.鼓面对鼓槌的弹力是由于鼓槌的形变产生的
C.桨后划,龙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停止划桨后,由于受到水向前的推力,龙舟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
【答案】C
【详解】AC.龙舟行驶时,用桨向后划水,桨对水施加向后的作用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水对桨施加向前的作用力,使龙舟前进,所以使龙舟前进的施力物体是水,故A错误,C正确;
B.鼓面对鼓槌的弹力是由于鼓面的形变产生的,故B错误;
D.停止划桨后,由于龙舟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龙舟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故D错误。
故选C。
6.永嘉麦饼是温州著名小吃。制作麦饼时,将一块面团压扁成面饼(如图)。与面团相比,面饼对桌面的(  )
A.压力变小 B.压力变大 C.压强变小 D.压强变大
【答案】C
【详解】从面团到压扁过程中,面饼的质量不变,重力不变,则对桌面的压力不变,但受力面积变大,根据可知,对桌面的压强变小,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7.2024年3月24日武汉举行了马拉松比赛,武汉马拉松赛简称“汉马”,横跨“一城两江三镇四桥五湖”,被称为拥有“最美赛道”的马拉松赛事。如图为选手们通过武汉长江大桥时的情景,关于比赛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跑步过程中需要用力向后蹬地,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选手跑鞋底部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主要是为了增大压力
C.跑步的过程中,选手后脚与地面接触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
D.选手匀速跑弯道过程中的运动状态是改变的
【答案】D
【详解】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不需要力维持,故A错误;
B.运动员鞋底面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主要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滑动摩擦力,故B错误;
C.选手在跑步时,后脚向后蹬地,后脚相对地面向后运动,摩擦力向前,故C错误;
D.选手匀速跑弯道过程中运动方向改变,则运动状态是改变的,故D正确。
故选D。
8.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叠放着甲、乙两个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乙、甲以相同的速度沿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乙物体受到的作用力的个数(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答案】C
【详解】由甲分析,可知甲受重力、支持力,由于匀速直线运动,则甲乙之间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没有摩擦力;对乙分析可知乙受重力、支持力、压力、拉力及地面对乙的摩擦力,故乙受5个力,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如图所示,有一密闭的装满水的圆台形容器甲,如果把它倒置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变 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C.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大 D.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大
【答案】D
【详解】由题可知,密闭容器装满水,倒置后,液体深度h不变,根据p=ρgh知,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不变;正放时,水对容器侧壁有压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容器侧壁对水也有支持力,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G;倒置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1>G,所以F1>F,即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力将变大;倒置前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水和容器的总重力,因总重力不变,故对桌面的压力不变,而倒置后接触面积增大,根据可知,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将减小,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0.如下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牛,则弹簧测力计甲和乙的示数分别为(  )
A.1牛、0 B.0、1牛 C.1牛、1牛 D.1牛、2牛
【答案】C
【详解】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都处于静止状态,由图可知甲
F甲=F拉=G=1N
由图可知乙
F乙=F拉=G=1N
所以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为1N,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1.如图所示,人坐在吊椅(椅面水平)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吊椅的压力和吊环对吊椅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人对吊椅的压力和吊环对吊椅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人所受的重力和吊椅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人所受的重力和吊椅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C
【详解】A.人对吊椅的压力,受力物体是吊椅;吊环对吊椅的拉力,受力物体也是吊椅。但人对吊椅的压力大小等于人的重力,吊环对吊椅的拉力大小等于人和吊椅的总重力,这两个力大小不相等,不满足平衡力“大小相等”的条件,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相互作用力要求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而人对吊椅的压力和吊环对吊椅的拉力,受力物体都是吊椅,不满足“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的条件,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人所受的重力,受力物体是人,方向竖直向下;吊椅对人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人,方向竖直向上。这两个力大小相等(都等于人的重力)、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人)上,满足平衡力的所有条件,所以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相互作用力要求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人所受的重力和吊椅对人的支持力,受力物体都是人,不满足“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的条件,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C。
12.如图所示,均匀地向容器内注水,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这个容器可能是(  )
A.锥形瓶 B.烧杯
C.量杯 D.量筒
【答案】A
【详解】根据图象,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随注水时间逐渐增大,开始增大得慢,后来增大得快。当匀速地向某容器内注满水时,根据p=ρgh可知,容器内水面高度应该是缓慢增高,先慢后快,容器的形状是上面细、下面粗,且下面部分越往上越细。
A.A选项的锥形瓶,水面升高的高度变化是缓慢增高,先慢后快,故A符合题意
BD.BD选项的烧杯和量筒,水面升高的高度变化是均匀的,故BD不符合题意;
C.C选项的量杯,水面升高的高度变化是越来越慢,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一弹簧右侧接触一个小球,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压缩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弹力方向向右
C.弹开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弹力逐渐变大 D.整个过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C
【详解】A.压缩过程中,弹簧变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正确;
B.压缩过程小球对弹簧有向左的力,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球受到弹簧施加的向右的弹力,故B正确;
C.弹开过程中,弹簧逐渐恢复原状,形变程度变小,小球受到的弹力逐渐变小,故C错误;
D.整个过程中,开始时,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后来小球受弹簧的弹力向右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故D正确。
故选C。
14.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6日5时04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空间站。随后,两个航天员乘组面向镜头向牵挂他们的全国人民报平安(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载人飞船在升空的过程中惯性增大
B.“天宫”空间站处于平衡状态
C.地球对“天宫”空间站有吸引作用
D.空间站内无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大小
【答案】C
【详解】A.惯性大小只与物体质量有关,载人飞船在升空的过程中质量大小不变,惯性不变,故A错误;
B.“天宫”空间站围绕地球转动,做曲线运动,处于非平衡状态,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故B错误;
C.地球对“天宫”空间站有吸引作用,保证空间站能够绕地球做曲线运动,故C正确;
D.在空间站的失重环境中,物体虽然处于失重状态,但拉力仍然可以产生,所以空间站内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大小,故D错误。
故选C。
15.如图甲所示,一质地均匀的长方体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积为S,木块对地面压强900P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将木块水平切去一半,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为450Pa;
②将木块竖直切去一半,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为450Pa;
③将木块斜切去一部分如图丙所示,切去部分底面积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为300Pa
④将木块斜切去一部分如图乙所示,切去部分底面积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为750Pa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将木块水平切去一半,受力面积不变,压力减小为原来的一半,由得到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变为原来的一半,为450Pa,故①正确;
②将木块竖直切去一半,受力面积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压力减小为原来的一半,由得到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不变,为900Pa,故②错误;
③将木块斜切去一部分如图丙所示,切去部分底面积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受力面积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二,剩余部分压力为原来的六分之五,由得到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变为原来的

故③错误;
④将木块斜切去一部分如图乙所示,受力面积不变,切去部分底面积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切去部分的重力为总重力的六分之一,剩余部分的压力为原来的六分之五,由得到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变为原来的六分之五,为,故④正确。
故选A。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6.2024年2月22日,在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比赛中,运动员何金博克服大风等不利因素获得自由式滑雪公开组男子坡面障碍技巧比赛的冠军。他在比赛时的情景,他用力向后撑雪杖后,向前加速运动,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同时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答案】 运动状态 相互的
【详解】[1][2]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何金博用力向后撑雪杖后,雪仗给地面向后的作用力,同时地面给雪仗向前的推力,推力使运动员向前加速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员向前加速运动,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7.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冲向宇宙,6.5h后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如图所示。
(1)点火后,搭载神舟十五号飞船的火箭加速上升,使火箭上升的力的施力物体为 (填“空气”或“燃气”)。
(2)对接前,神舟十五号飞船绕地球匀速飞行,此时飞船受 (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
(3)神舟十五号飞船与空间站对接成功后,以空间站为参照物,神舟十五号飞船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
【答案】(1)燃气
(2)非平衡力
(3)静止
【详解】(1)发射时火箭向相反的方向喷射高温燃气,即火箭对高温燃气有一个向下的力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燃气对火箭有一个向上的力的作用,使得火箭上升,故使火箭上升的力的施力物体是燃气。
(2)对接前,神舟十五号飞船绕地球匀速飞行,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此时飞船受非平衡力。
(3)神舟十五号飞船与空间站对接成功后,神舟十五号飞船相对空间站没有位置的变化,以空间站为参照物,神舟十五号飞船是静止的。
18.如图为一款多功能手杖,撑开可以当座椅,折叠后可当拐杖。
(1)该产品的坐垫设计成加大版,内有凹陷,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 减小压强,从而提高舒适度;
(2)该产品的手柄上有花纹,这样设计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 ,从而提高安全性;
(3)拐杖静止放置于地面时,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与 为一对平衡力。
【答案】(1)增大受力面积
(2)摩擦力
(3)自身重力
【详解】(1)多功能手杖的坐垫设计成加大版,内有凹陷,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从而提高舒适度。
(2)多功能手杖的手柄上有花纹,这样设计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从而提高安全性。
(3)拐杖静止放置于地面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与重力符合二力平衡条件,为一对平衡力。
19.滑雪是冬奥会的重要比赛项目,在训练与比赛中都蕴含丰富的科学知识。

(1)如图是运动员在风洞中训练的场景,让不同速度的风吹向静止在室内地面的运动员。若以风为参照物,则运动员是 的,从而达到与户外训练相似的效果。
(2)滑雪时,运动员穿着长长的滑雪板,其目的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 。当运动员用力向后蹬雪地使自己向前运动,此时滑雪板对雪地的力F1和雪地对滑雪板的力F2的大小关系是F1 F2
【答案】 运动 压强 等于/=
【详解】(1)[1]以风为参照物,运动员相对于风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运动员是运动的。
(2)[2][3]滑雪时,运动员穿着长长的滑雪板,其目的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当运动员用力向后蹬雪地使自己向前运动,此时滑雪板对雪地的力F1和雪地对滑雪板的力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
F1=F2
20.做筷子提米实验中,将总质量为1.5千克的大米和瓶子放在桌上,此时大米所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是否是平衡力 (“是”或“否”)。有同学将装有米的瓶子按如图1的方式在桌上敲几下,这是利用了米具有 而将大米压实;如图2竖直插入质量0.01千克的筷子把瓶子提起脱离桌面并保持静止,此时筷子受到米的摩擦力方向为
【答案】 否 惯性 竖直向下
【详解】[1]大米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大米;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施力物体是桌面,受力物体是瓶子。这两个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满足平衡力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这一条件。所以大米所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不是平衡力。
[2]将装有米的瓶子在桌上敲几下,瓶子受力运动状态改变,而米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相对瓶子有向下运动的趋势,从而使大米之间相互挤压,达到压实的效果。这是利用了米具有惯性。
[3]当用筷子提起瓶子时,筷子有向上的趋势,米对筷子的摩擦力总与筷子可能发生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故其方向竖直向下。
21.如图所示,小成的书桌上放着一本字典,字典的一部分悬空在桌面以外,小成发现后将字典推回桌面内,在这个推动的过程中:字典对桌面的压力 ,压强 ,桌面对字典的摩擦力大小 。(三空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不变 变小 不变
【详解】[1][2] 字典对桌面压力大小等于字典重力,将字典水平推回桌面内的过程中,字典的重力不变,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不变,受力面积变大,根据知字典对桌面的压强变小。
[3]无论是否匀速运动,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化,因此桌面对字典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22.自行车是人们出行常用的交通工具,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1)小明在骑行过程中,先后用大小相同的力F1、F2踏脚踏板(如图甲所示),F1能使脚踏板运动,而F2却不能,这说明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 ;
(2)在骑行过沙地时,观察到图乙中所示情境;据此推测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
【答案】(1)力的方向
(2)车行驶过程中,沙子向左运动,说明后轮向后运动,则后轮受到地面向前的摩擦力
【详解】(1)由题意和图示可知,F1、F2的大小相同,作用点也相同,力的方向不同,F1能使脚踏板运动,而F2却不能,即力的作用效果也不同,所以说明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方向。
(2)由图乙可知,车行驶过程中,沙子向左运动,说明后轮向后运动,由于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所以后轮受到地面向前的摩擦力。
23.近年来智能扫地机器人受到大家的青睐,其工作时是通过电机转动 (选填“加快”或“降低”)机器内部气流速度,使内部压强 (选填“小于”或“大于”)外界大气压强,从而将杂物“吸入”达到清扫目的。当扫地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地板上时,它对地板的压力和地板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 (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
【答案】 加快 小于 相互作用力
【详解】[1][2]智能扫地机器人能将杂物“吸入”,实质是外界大气将杂物推入机器内部。智能机器人工作时,电机使叶轮高速旋转把机器内部空气排出,加快了机器内部气流速度。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机器内部压强变小,机器内部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外部空气和灰尘不断地推入机器内部,从而将杂物“吸入”达到清扫的目的;
[3]当扫地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地板上时,它对地板的压力和地板对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它们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4.如图甲所示,密闭容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若将其倒放在桌面上,如图乙所示,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变大 变小 不变
【详解】[1]把该容器正放在该桌面上,水的深度增大,根据p=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
[2]倒置前容器中的水柱是上细下粗的,所以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大于容器中水的重力。
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容器中的水柱是上粗下细的,一部分水压的是容器侧壁,所以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小于容器中水的重力,所以倒放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小;
[3]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大小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25.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秒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秒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
【答案】 1 2
【详解】[1]由v﹣t图像可知,0~2s内物体的速度为0,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由F﹣t图像可知,0~2s内物体受到的拉力为1N,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0~2s内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
则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也为1N。
[2]由v﹣t图像可知,4~6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由F﹣t图像可知,4~6s内物体受到的拉力为2N,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当时,虽然物体做加速运动,但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仍然为2N。
三、实验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26.小张同学做了一个实验,来验证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如图所示。F1=F3=F4>F2,拉住一根锯条,使其发生图中四种形变。
(1)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图是 两图。
(2)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 两图。
(3)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两图。
(4)在上述甲图与丙图中,控制 和 相同,研究 与力的方向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在科学上叫做 。
【答案】(1)甲、乙
(2)甲、丙
(3)甲、丁
(4) 大小 作用点 力的效果 控制变量法
【详解】(1)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图是甲、乙,因为这两个实验中,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只有力的大小不同。
(2)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甲、丙;因为这两个实验中,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只有力的方向不同。
(3)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甲、丁;因为这两个实验中,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只有力的作用点不同。
(4)[1][2][3][4]在甲图与丙图中,控制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只有力的方向不同,实验中观察到锯条形变不同,即力的作用效果不同,研究力的效果与力的方向之间的关系,物理上将此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
27.如图甲所示,用一拉力传感器(能感应力大小的装置)水平向右拉一水平面上的木块,A端的拉力均匀增加,木块静止,木块运动后改变拉力,使木块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计算机对数据拟合处理后,得到如图乙所示拉力随时间变化图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时间内,当逐渐增大到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
(2)若和之间的某一瞬间(不包括和)撤去外力,则这一瞬间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N;
(3)若在t2后的某一瞬间水平拉力减小到,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木块开始做 (选填“加速”、“减速”、“匀速”)运动。
【答案】(1)5.2
(2)5.1
(3) 5.1 减速
【详解】(1)在0~t1时间内,当F逐渐增大到5.2N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此时的静摩擦力和F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当F逐渐增大到5.2N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5.2N。
(2)t2后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受到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此时的拉力为5.1N,所以滑动摩擦力大小为5.1N;若和之间的某一瞬间撤去外力F,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仍为滑动摩擦力,由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则这一瞬间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5.1N。
(3)[1]若在t2后的某一瞬间水平拉力减小到,由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滑动摩擦力大小为5.1N。
[2]由于此时滑动摩擦力大于拉力,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木块开始做减速运动。
28.如图所示,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1)图甲中连接好的U形管 (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2)图甲中的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水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液体压强的大小。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水面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该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3)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经有高度差,通过 (选填序号)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①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③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4)比较乙图、丙图改变橡皮膜的方向,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没有发生变化,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5)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 。
(6)若保持丙图中橡皮膜的位置不变,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变大。小芳由此得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你认为她的结论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是 。
【答案】(1)不是
(2)不漏气
(3)②
(4)相等
(5)高度差变大
(6) 错误 没有控制橡皮膜到液面的深度不变
【详解】(1)连通器是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图甲中连接好的U形管有一端没有开口,不是连通器。
(2)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水面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如果漏气相当于两端开口,液面相平,不会出现高度差。
(3)进行调节时,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气压),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故②正确。
(4)改变橡皮膜的方向,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没有发生变化,表示液体压强相同,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5)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同深度的盐水,深度相同,液体密度不同,压强不同,所以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
(6)若保持丙图中橡皮膜的位置不变,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液体密度变大,但是橡皮膜所处深度也发生变化,由于没有控制橡皮膜到液面的深度不变,所以她得出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是错误的。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29.如图所示,用的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
(1)物块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
(2)地面受到物块A对它的摩擦力大小及方向。
【答案】(1)4N,水平向右
(2)2N,水平向右
【详解】(1)物块A在被拉动过程中,物块B静止不动,故物块B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上,已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物块B受到大小为4N的向左的拉力,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右,且大小为4N。
(2)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块B受到物块A施加水平向右的摩擦力,物块B会给物块A施加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4N,此时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物块A受到水平向右大小为6N的拉力,根据平衡力可知,物块A会受到地面施加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地面受到物块A对它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为2N。
30.AG600水陆两栖飞机,被誉为国之重器,AG600主要用于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可以从地面起飞和降落,也可以从水面起飞和降落。最大巡航速度可以达到500km/h,AG600空载时质量为30t,最多可储水10t,停在停机坪时靠3个小轮即可支撑,每个轮子的受力面积仅为。求:
(1)以最大巡航速度前往1000公里之外的海难事发地所需要的时间;
(2)满载时,飞机的总重力;
(3)飞机空载静止于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答案】(1)2h
(2)
(3)
【详解】(1)以最大巡航速度前往1000公里之外的海难事发地所需要的时间
(2)满载时,飞机的总重力G=(m空+m水)g=(30×103kg+10×103kg)×10N/kg=4×105N
(3)飞机空载静止于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地面的压
空载静止于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第 2 页 共 2 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提升】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知识归纳与重难点精练
第二章 力与空间探索(单元检测·基础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做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做填空题和解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如图所示,人坐在甲船上,用力推乙船,发现乙船向左运动的同时,人和甲船向右运动。关于此现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使人和甲船向右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人 B.使乙船向左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人
C.人对乙船的力改变了甲船的运动状态 D.乙船对人的力改变了乙船的运动状态
2.北京冬奥会上,机器人在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图,是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行走,与其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A.地面对机器人的摩擦力 B.机器人对地球的吸引力
C.地面对机器人的支持力 D.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
3.1648年,帕斯卡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在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他从楼房的阳台上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灌了几杯水,竟把桶压破了。这个实验向人们揭示了液体压强(  )
A.跟液体的深度有关 B.跟液体的质量有关
C.跟液体的体积有关 D.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4.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双休日时去公园玩过山车的情景。下列关于此过程中小明自身重力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小变化,方向不变 B.方向变化,大小不变
C.大小和方向都变化 D.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5.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在划龙舟比赛活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龙舟前进的施力物体是桨
B.鼓面对鼓槌的弹力是由于鼓槌的形变产生的
C.桨后划,龙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停止划桨后,由于受到水向前的推力,龙舟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
6.永嘉麦饼是温州著名小吃。制作麦饼时,将一块面团压扁成面饼(如图)。与面团相比,面饼对桌面的(  )
A.压力变小 B.压力变大 C.压强变小 D.压强变大
7.2024年3月24日武汉举行了马拉松比赛,武汉马拉松赛简称“汉马”,横跨“一城两江三镇四桥五湖”,被称为拥有“最美赛道”的马拉松赛事。如图为选手们通过武汉长江大桥时的情景,关于比赛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跑步过程中需要用力向后蹬地,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选手跑鞋底部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主要是为了增大压力
C.跑步的过程中,选手后脚与地面接触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
D.选手匀速跑弯道过程中的运动状态是改变的
8.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叠放着甲、乙两个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乙、甲以相同的速度沿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乙物体受到的作用力的个数(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9.如图所示,有一密闭的装满水的圆台形容器甲,如果把它倒置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变 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C.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大 D.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大
10.如下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牛,则弹簧测力计甲和乙的示数分别为(  )
A.1牛、0 B.0、1牛 C.1牛、1牛 D.1牛、2牛
11.如图所示,人坐在吊椅(椅面水平)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吊椅的压力和吊环对吊椅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人对吊椅的压力和吊环对吊椅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人所受的重力和吊椅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人所受的重力和吊椅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2.如图所示,均匀地向容器内注水,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这个容器可能是(  )
A.锥形瓶 B.烧杯
C.量杯 D.量筒
13.一弹簧右侧接触一个小球,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压缩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弹力方向向右
C.弹开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弹力逐渐变大 D.整个过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4.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6日5时04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空间站。随后,两个航天员乘组面向镜头向牵挂他们的全国人民报平安(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载人飞船在升空的过程中惯性增大
B.“天宫”空间站处于平衡状态
C.地球对“天宫”空间站有吸引作用
D.空间站内无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大小
15.如图甲所示,一质地均匀的长方体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积为S,木块对地面压强900P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将木块水平切去一半,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为450Pa;
②将木块竖直切去一半,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为450Pa;
③将木块斜切去一部分如图丙所示,切去部分底面积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为300Pa
④将木块斜切去一部分如图乙所示,切去部分底面积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为750Pa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6.2024年2月22日,在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比赛中,运动员何金博克服大风等不利因素获得自由式滑雪公开组男子坡面障碍技巧比赛的冠军。他在比赛时的情景,他用力向后撑雪杖后,向前加速运动,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同时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17.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冲向宇宙,6.5h后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如图所示。
(1)点火后,搭载神舟十五号飞船的火箭加速上升,使火箭上升的力的施力物体为 (填“空气”或“燃气”)。
(2)对接前,神舟十五号飞船绕地球匀速飞行,此时飞船受 (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
(3)神舟十五号飞船与空间站对接成功后,以空间站为参照物,神舟十五号飞船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
18.如图为一款多功能手杖,撑开可以当座椅,折叠后可当拐杖。
(1)该产品的坐垫设计成加大版,内有凹陷,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 减小压强,从而提高舒适度;
(2)该产品的手柄上有花纹,这样设计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 ,从而提高安全性;
(3)拐杖静止放置于地面时,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与 为一对平衡力。
19.滑雪是冬奥会的重要比赛项目,在训练与比赛中都蕴含丰富的科学知识。

(1)如图是运动员在风洞中训练的场景,让不同速度的风吹向静止在室内地面的运动员。若以风为参照物,则运动员是 的,从而达到与户外训练相似的效果。
(2)滑雪时,运动员穿着长长的滑雪板,其目的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 。当运动员用力向后蹬雪地使自己向前运动,此时滑雪板对雪地的力F1和雪地对滑雪板的力F2的大小关系是F1 F2
20.做筷子提米实验中,将总质量为1.5千克的大米和瓶子放在桌上,此时大米所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是否是平衡力 (“是”或“否”)。有同学将装有米的瓶子按如图1的方式在桌上敲几下,这是利用了米具有 而将大米压实;如图2竖直插入质量0.01千克的筷子把瓶子提起脱离桌面并保持静止,此时筷子受到米的摩擦力方向为
21.如图所示,小成的书桌上放着一本字典,字典的一部分悬空在桌面以外,小成发现后将字典推回桌面内,在这个推动的过程中:字典对桌面的压力 ,压强 ,桌面对字典的摩擦力大小 。(三空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自行车是人们出行常用的交通工具,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1)小明在骑行过程中,先后用大小相同的力F1、F2踏脚踏板(如图甲所示),F1能使脚踏板运动,而F2却不能,这说明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 ;
(2)在骑行过沙地时,观察到图乙中所示情境;据此推测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
23.近年来智能扫地机器人受到大家的青睐,其工作时是通过电机转动 (选填“加快”或“降低”)机器内部气流速度,使内部压强 (选填“小于”或“大于”)外界大气压强,从而将杂物“吸入”达到清扫目的。当扫地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地板上时,它对地板的压力和地板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 (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
24.如图甲所示,密闭容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若将其倒放在桌面上,如图乙所示,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秒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秒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
三、实验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26.小张同学做了一个实验,来验证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如图所示。F1=F3=F4>F2,拉住一根锯条,使其发生图中四种形变。
(1)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图是 两图。
(2)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 两图。
(3)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两图。
(4)在上述甲图与丙图中,控制 和 相同,研究 与力的方向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在科学上叫做 。
27.如图甲所示,用一拉力传感器(能感应力大小的装置)水平向右拉一水平面上的木块,A端的拉力均匀增加,木块静止,木块运动后改变拉力,使木块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计算机对数据拟合处理后,得到如图乙所示拉力随时间变化图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时间内,当逐渐增大到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
(2)若和之间的某一瞬间(不包括和)撤去外力,则这一瞬间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N;
(3)若在t2后的某一瞬间水平拉力减小到,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木块开始做 (选填“加速”、“减速”、“匀速”)运动。
28.如图所示,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1)图甲中连接好的U形管 (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2)图甲中的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水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液体压强的大小。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水面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该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3)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经有高度差,通过 (选填序号)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①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③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4)比较乙图、丙图改变橡皮膜的方向,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没有发生变化,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5)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 。
(6)若保持丙图中橡皮膜的位置不变,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变大。小芳由此得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你认为她的结论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是 。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29.如图所示,用的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
(1)物块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
(2)地面受到物块A对它的摩擦力大小及方向。
30.AG600水陆两栖飞机,被誉为国之重器,AG600主要用于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可以从地面起飞和降落,也可以从水面起飞和降落。最大巡航速度可以达到500km/h,AG600空载时质量为30t,最多可储水10t,停在停机坪时靠3个小轮即可支撑,每个轮子的受力面积仅为。求:
(1)以最大巡航速度前往1000公里之外的海难事发地所需要的时间;
(2)满载时,飞机的总重力;
(3)飞机空载静止于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