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高中协作体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部分高中协作体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高三化学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A C B B D C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C A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4分)
答案:(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2分)  Na2CrO4和Fe2O3(2分)  2∶7 (2分)
(2)D (1分)
(3)A (1分)
(4)×100% (2分) 
(5)稀硫酸 (2分)  抑制Cr2O转化为CrO(2分)
17.(14分)
答案:
(1)对溴苯甲酸或4-溴苯甲酸 (2分)  硝基、酯基 (2分)
(2)① O (1分) ②小 (1分) 
③+H2O+CH3OH  (2分)
(3)保护羧基 (2分)
(4) (2分)
(2分)
18.(14分)
答案:(1)打开K2,关闭K3 (2分)
(2)三颈烧瓶(2分)  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且能抑制亚铁离子水解(2分) 减弱 (1分)
(3)FeSO4+2H2NCH2COOH+2NaOH===(H2NCH2COO)2Fe+Na2SO4+2H2O(2分) 
(4)pH过高会生成Fe(OH)2,过低时c(H2NCH2COO-)很小,难以生成甘氨酸亚铁(2分)
(5)冰醋酸(1分)  92.7%(2分)
19.(13分)
答案:(1)①+411.15 (2分) ②B (1分) 650 ℃以下总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转化率增大;700 ℃以上总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减小 (2分)
(2)①2 (1分) ②0.9 (1分)
(3)①b (1分) ②104 (1分)  ③变废为宝,减小污染(2分)  反应温度更高、耗能更大(2分)湖北省部分高中协作体2025—2026学年上学期9月联考
高三化学试题
本试卷共8页,1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制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仅有一项是符合题意。
1.“乌铜走银”是我国传统铜制工艺品。它以铜为胎,在胎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熔化的银水填入花纹图案中,冷却后打磨光滑处理,时间久了底铜自然变为乌黑,透出银纹图案,呈现出黑白分明的装饰效果,古香古色,典雅别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乌铜走银”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B.铜和银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形成原电池
C.铜表面变黑是由于生成了Cu2(OH)2CO3
D.铜和银在元素周期表中均位于长周期
2.氯化铁是一种重要的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化铁属于弱电解质
B.氯化铁溶液可腐蚀覆铜板
C.氯化铁可由铁与氯气反应制得
D.氯化铁溶液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3.磷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白磷和黑磷(每一个层由曲折的磷原子链组成)的结构如图所示,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3.1 g 31P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6NA
B.31 g白磷与31 g黑磷中含有的P—P键数目均为1.5NA
C.12.4 g白磷与0.6 mol H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的PH3分子数为0.4NA
D.6.82 g白磷发生反应:11P4+60CuSO4+96H2O===20Cu3P+24H3PO4+60H2SO4,转移的电子数为0.6NA
4.某种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中有两种含氧官能团 B.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共有6种
C.可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D.完全水解可得3种有机产物
5.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错误的是(  )
A.检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的气体 B.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简易制备NaClO消毒液 C.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D.验证1 溴丁烷的消去反应
6.某新型漂白剂的结构如图,其组成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其中X与Y同周期,X与W对应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W、Y、Z的价电子数之和等于X的最外层电子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W>Y>X>Z
B.四种元素中X电负性最大
C.1 mol该物质中含有2 mol配位键
D.第一电离能介于X与Y之间的同周期元素有1种
7.臭氧是生活中最环保的氧化剂之一,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臭氧分子是一种极性分子
B.臭氧可用作自来水消毒剂
C.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在四氯化碳中的高
D.氟利昂的使用对大气臭氧层有着破坏作用
8.柠檬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常用作天然防腐剂和食品添加剂,也用于除水垢,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柠檬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酸性强于碳酸
B.元素电负性:O>C>H
C.1 mol柠檬酸可与3 mol NaOH反应
D.分子中碳原子均为sp2杂化
9.研究表明,结构中含有N、N的含氮含能材料如Pb(N3)2、NAsF均可以用于炸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b属于副族元素
B.N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
C.基态As原子核外最高能级电子云形状为球形
D.基态F原子中,电子运动状态有7种
10.科学家设计了一种以镍基普鲁士蓝为电极材料的“热再生电化学循环”转化电池(如图所示),用于收集废热,提高能源利用率。该电池以KCl溶液和Ni(NO3)2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电极之间用多孔隔膜分隔,工作时发生反应:
K2Ni[Fe(CN)6]+AgClKNi[Fe(CN)6]+K++Ag+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低温工作时,K+通过多孔隔膜移向Ag电极
B.收集废热时,阳极发生的反应为K2Ni[Fe(CN)6]-e-===KNi[Fe(CN)6]+ K+
C.收集废热时,阴极上附着的AgCl减少
D.低温工作时,Ag电极增重7.1 g,理论上外电路转移电子0.2 mol
11.NF3与汞共热得到N2F2和一种汞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NF3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B.N2F2的结构式为F-N===N-F
C.NF3沸点一定高于NH3
D.N2F2分子存在顺反异构
12.氯化磷酸三钠[(Na3PO4·12H2O)4·NaClO]具有良好的灭菌、消毒、漂白作用,亦能除去墨迹、血迹、油迹和茶迹等多种污垢,广泛地用于医院、餐馆、食品加工行业。氯化磷酸三钠的熔点为67 ℃,常温下较稳定,受热易分解。在水溶液中可直接与钙、镁及重金属离子形成不溶性磷酸盐。某小组设计如图流程制备氯化磷酸三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系列操作”包括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和高温烘干
B.“反应池1”中最少应加入400 mL 3 mol·L-1磷酸溶液
C.理论上制得的氯化磷酸三钠不超过0.3 mol
D.氯化磷酸三钠因含NaClO而具有漂白、杀菌和消毒作用
13.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可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红热的木炭加入浓硝酸中 产生红棕色气体 碳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了NO2
B 室温时,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弱酸HA和弱碱BOH等体积混合,并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Kb(BOH)<Ka(HA)
C 向KBr溶液中依次滴加过量氯水、淀粉-KI溶液 溶液依次变为橙色和蓝色 元素非金属性:Cl>Br>I
D 向1 mL 0.1 mol·L-1AgNO3溶液中依次滴加2滴0.1 mol·L-1NaCl溶液和0.1 mol·L-1KI溶液 依次产生白色和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14.亚磷酸(H3PO3)是二元弱酸,主要用于农药中间体以及有机磷水处理药剂的原料。常温下,向1 L 0.500 mol·L-1H3PO3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溶液中含磷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δ)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时,水电离出的c水(OH-)之比为10-1.43∶10-6.54
B.b点对应溶液中存在:c(Na+)>3c(HPO)
C.反应H3PO3+HPO??2H2PO的平衡常数为105.11
D.当V(NaOH)=1 L时,c(Na+)>c(H2PO)>c(OH-)>c(H+)
15.硒化锌是一种黄色晶体,可用于荧光材料、半导体掺杂物。其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晶胞参数为a pm。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晶体中Zn2+的配位数为4
B.相邻的Se2-与Zn2+之间的距离为a pm
C.已知原子坐标:A点为(0,0,0),则C点的原子坐标为(,,)
D.若硒化锌晶体的密度为ρ g·cm-3,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N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4分)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由铬铁矿制备。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O·Cr2O3,还含有硅、铝等杂质。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将铬铁矿粉碎有利于加快熔融、氧化的速率,其原理是___________。(2分)
步骤①的主要反应为
FeO·Cr2O3 + Na2CO3 +NaNO3Na2CrO4+Fe2O3+CO2+NaNO2(未配平) ,氧化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2分) 配平后FeO· Cr2O3与NaNO3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2分)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1分)
A.步骤①可以用陶瓷容器做反应器
B.步骤②低温可提高浸取率
C.步骤③所得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Al(OH)3
D.步骤④的目的主要是使Na2CrO4转变为Na2Cr2O7
(3)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向“滤液3”中加入适量KCl,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K2Cr2O7固体。冷却到___________(填标号),得到的K2Cr2O7固体产品最多。(1分)
A.20 ℃      B.40 ℃      
C.60 ℃      D.80 ℃
(4)某工厂用m1 kg铬铁矿粉(含Cr2O3 40%)制备K2Cr2O7,最终得到m2 kg产品,
K2Cr2O7产率为________________(用含m1、m2的代数式表示)。(2分)
(5)某小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产品纯度(K2Cr2O7溶液的吸光度与其浓度成正比),其中某同学测得的质量分数明显偏低,分析原因,发现配制K2Cr2O7待测溶液时少加了一种试剂。该试剂是__________,(2分) 添加该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2分)
17.(14分)乙肝新药的中间体化合物J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RCOOH,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2分) D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2分)
(2)M的结构简式为。
①M中电负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1分)
②M与相比,M的水溶性更________(填“大”或“小”)。(1分)
③—SH与—OH性质相似,写出M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由G生成J的过程中,设计反应④和反应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2分)
(4)化合物Q是A的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比A的多14;Q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不考虑立体异构):
a.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能发生银镜反应;c.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2∶2∶1∶1∶1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根据上述信息,以为原料,设计合成的路线(无机试剂任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8.(14分)实验室利用甘氨酸与硫酸亚铁制备补铁剂甘氨酸亚铁[(H2NCH2COO)2Fe],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省略)。
已知:Ⅰ.有关物质性质如下表所示:
甘氨酸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冰醋酸,在冰醋酸中的溶解度大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柠檬酸 易溶于水和乙醇,酸性较强,有强还原性
甘氨酸亚铁 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冰醋酸
Ⅱ.甘氨酸亚铁[(H2NCH2COO)2Fe]摩尔质量为204 g·mol-1
Ⅲ.氨基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硝基:18H++5RNH2+6MnO===5RNO2+6Mn2++14H2O
(1)连接好装置,装入药品,进行的操作为:
①打开K1、K3,反应一段时间,将装置中空气排净;
②________________,使b中溶液进入c中;(2分)
③在50 ℃恒温条件下用电磁搅拌器不断搅拌,然后向c中滴加NaOH溶液,调溶液pH至5.5~6.0,使反应物充分反应;
④反应完成后,向c中反应混合液中加入乙醇,生成白色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得粗产品。
(2)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2分)其中加入柠檬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2分) 步骤④中加入乙醇,溶液的极性______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1分)
(3)生成甘氨酸亚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体系pH与产率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体系pH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产率(%) 65.70 74.92 78.67 86.65 88.07 74.97 62.31 55.98
pH过高或过低,产品产率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产品纯度测定。已知粗产品通常混有甘氨酸,称取粗产品2.2克,先加入_______,(1分) 搅拌、过滤、洗涤得沉淀,将沉淀配成250 mL溶液,取溶液25.00 mL置于锥形瓶,用0.1000 mol·L-1的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三次平均消耗KMnO4体积为26.00 mL,则该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2分)
19.(13分)CS2在化工生产中有重要作用,天然气法合成CS2相关反应如下:
反应Ⅰ CH4(g)+2S2(g)===CS2(g)+2H2S(g) ΔH1=-104.71 kJ·mol-1
反应Ⅱ 2CH4(g)+S8(g)===2CS2(g)+4H2S(g) ΔH2=+201.73 kJ·mol-1
(1)ΔH1、ΔH2随温度变化不大。温度不同时,反应体系中不同。合成CS2总反应CH4(g)+xS8(g)+(2-4x)S2(g)===CS2(g)+2H2S(g)的ΔH随温度T变化如图。
①S8(g)===4S2(g) ΔH=__________kJ·mol-1。(2分)
②为提高CH4平衡转化率,控制温度范围在__________(填标号),(1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A.400~450 ℃    B.650~700 ℃    
C.750~800 ℃    D.800 ℃以上
(2)合成CS2总反应中硫蒸气达到饱和时,反应时间t与CH4初始浓度c0和CH4转化率α满足关系t=(),式中k为速率常数。
①T ℃、c0=1.0 mol·L-1时,测得t=9.5 s、α=95%,则k=________________ L·mol-1·s-1。(1分)
②T ℃时,计划在5 s内转化率达90%,应控制初始浓度c0大于__________L·mol-1。(1分)
(3)利用工业废气H2S替代硫磺矿生产CS2的反应为CH4(g)+2H2S(g)??CS2(g)+4H2(g)。反应物投料比采用n(CH4)∶n(H2S)=1∶2,维持体系压强为100 kPa,反应达到平衡时,四种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x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
①图中表示CS2的曲线是________(填“a”“b”“c”或“d”)。(12分)
②950 ℃时,该反应的Kp=__________(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1分)
③相比以硫磺矿为原料,使用H2S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湖北省部分高中协作体2025—2026学年上学期9月联考
高三化学试题
本试卷共8页,1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制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仅有一项是符合题意。
1.“乌铜走银”是我国传统铜制工艺品。它以铜为胎,在胎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熔化的银水填入花纹图案中,冷却后打磨光滑处理,时间久了底铜自然变为乌黑,透出银纹图案,呈现出黑白分明的装饰效果,古香古色,典雅别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乌铜走银”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B.铜和银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形成原电池
C.铜表面变黑是由于生成了Cu2(OH)2CO3
D.铜和银在元素周期表中均位于长周期
答案:D 
解析:“乌铜走银”过程中,底铜变为乌黑是由于铜被氧化为氧化铜,该过程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铜比银活泼,用铜、银和硝酸银溶液可以形成原电池,铜为负极,银为正极,故B错误;Cu2(OH)2CO3是绿色的,铜表面变黑是由于生成了氧化铜,故C错误;铜在第四周期,银在第五周期,均位于长周期,故D正确。
2.氯化铁是一种重要的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化铁属于弱电解质
B.氯化铁溶液可腐蚀覆铜板
C.氯化铁可由铁与氯气反应制得
D.氯化铁溶液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答案:A 
解析:氯化铁能完全电离出铁离子和氯离子,属于强电解质,A错误;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可用来蚀刻铜板,B正确;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氯气与铁单质加热生成氯化铁,C正确;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铁离子发生水解反应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D正确。
3.磷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白磷和黑磷(每一个层由曲折的磷原子链组成)的结构如图所示,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3.1 g 31P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6NA
B.31 g白磷与31 g黑磷中含有的P—P键数目均为1.5NA
C.12.4 g白磷与0.6 mol H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的PH3分子数为0.4NA
D.6.82 g白磷发生反应:11P4+60CuSO4+96H2O===20Cu3P+24H3PO4+60H2SO4,转移的电子数为0.6NA
答案:C 
解析:1个31P原子中含有31-15=16个中子,则3.1 g 31P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6NA=1.6NA,A正确;白磷和黑磷分子中,每个P原子平均形成1.5个P—P键,则31 g白磷与31 g黑磷中含有的P—P键数目均为×1.5NA=1.5NA,B正确;12.4 g白磷物质的量为=0.1 mol,与0.6 mol H2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P4+6H2??4PH3,则充分反应生成的PH3分子数小于0.4NA,C不正确;6.82 g白磷的物质的量为=0.055 mol,反应11P4+60CuSO4+96H2O===20Cu3P+24H3PO4+60H2SO4中,电子转移的数目为24×(5-0)e-=120e-,则0.055 mol P4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120NA mol-1=0.6NA,D正确。
4.某种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中有两种含氧官能团 B.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共有6种
C.可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D.完全水解可得3种有机产物
答案:B 
解析:分子中有酯基和酰胺基两种含氧官能团,A正确;该分子有4个苯环结构,每个苯环都不同,每个苯环的取代位有5个,为对称结构,一氯代物共有3×4=12种,B错误;该分子具有苯环结构,可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C正确;酯基和酰胺基能发生水解反应,完全水解可得 3种有机产物,D正确。
5.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错误的是(  )
A.检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的气体 B.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简易制备NaClO消毒液 C.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D.验证1 溴丁烷的消去反应
答案:B 
解析:氧气具有助燃性,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生氧气,故A正确;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反应为2NaCl+2H2OCl2↑+H2↑+2NaOH,生成的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为了使生成的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接触,氯气应该在下面生成,所以下端是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上端为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故B错误;中和热测定要保证热量不会过多散失,故C正确;1-溴丁烷的消去反应需要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的条件下进行,加热时挥发出的乙醇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避免干扰实验结果,应将气体先通入水中以除去其中的乙醇蒸气,故D正确。
6.某新型漂白剂的结构如图,其组成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其中X与Y同周期,X与W对应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W、Y、Z的价电子数之和等于X的最外层电子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W>Y>X>Z
B.四种元素中X电负性最大
C.1 mol该物质中含有2 mol配位键
D.第一电离能介于X与Y之间的同周期元素有1种
答案:D 
解析:短线表示共价健和配位键,短周期元素中,X形成两个键可能是O或S,Z形成一个键可能是H或F或Cl,根据“W、Y、Z的价电子数之和等于X的最外层电子数”,Z只能是H,W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可推出Y最外层3个电子,说明Y形成的化学键中有配位键,再根据“X与W对应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X与Y同周期,W只能是Mg,X是O,Y是B,Z是H。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W(Mg)>Y(B)>X(O)>Z(H),A正确;B.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大,四种元素中,氧元素电负性最大,B正确;C.结合Y为B和结构图可看出1 mol该物质中含有2 mol配位键,C正确;D.第一电离能介于O和B之间的同周期元素有Be和C两种,D错误。
7.臭氧是生活中最环保的氧化剂之一,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臭氧分子是一种极性分子
B.臭氧可用作自来水消毒剂
C.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在四氯化碳中的高
D.氟利昂的使用对大气臭氧层有着破坏作用
答案:C 
解析:O3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3,杂化方式为sp2,O3分子呈V形,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故O3是极性分子,A项正确;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自来水消毒剂,B项正确;臭氧的极性微弱,水的极性较强,而四氯化碳是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O3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高于在水中的溶解度,C项错误;氟利昂(如CCl2F2)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氯原子,氯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D项正确。
8.柠檬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常用作天然防腐剂和食品添加剂,也用于除水垢,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柠檬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酸性强于碳酸
B.元素电负性:O>C>H
C.1 mol柠檬酸可与3 mol NaOH反应
D.分子中碳原子均为sp2杂化
答案:D 
解析:1个柠檬酸分子中含有3个羧基,且柠檬酸能除水垢,水垢中含CaCO3,则可知其酸性强于碳酸,A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O>C>H,则电负性:O>C>H,B正确;1 mol柠檬酸分子中含3 mol羧基,则1 mol柠檬酸可与3 mol NaOH发生反应,C正确;柠檬酸中的饱和碳原子为sp3杂化,D错误。
9.研究表明,结构中含有N、N的含氮含能材料如Pb(N3)2、NAsF均可以用于炸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b属于副族元素
B.N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
C.基态As原子核外最高能级电子云形状为球形
D.基态F原子中,电子运动状态有7种
答案:B 
解析:A.Pb属于主族元素,A项错误;B.N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B项正确;C.基态As原子核外最高能级为4p,电子云形状为哑铃形,C项错误;D.基态F原子中,电子运动状态有9种,D项错误。
10.科学家设计了一种以镍基普鲁士蓝为电极材料的“热再生电化学循环”转化电池(如图所示),用于收集废热,提高能源利用率。该电池以KCl溶液和Ni(NO3)2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电极之间用多孔隔膜分隔,工作时发生反应:K2Ni[Fe(CN)6]+AgClKNi[Fe(CN)6]+K++Ag+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低温工作时,K+通过多孔隔膜移向Ag电极
B.收集废热时,阳极发生的反应为K2Ni[Fe(CN)6]-e-===KNi[Fe(CN)6]+ K+
C.收集废热时,阴极上附着的AgCl减少
D.低温工作时,Ag电极增重7.1 g,理论上外电路转移电子0.2 mol
答案:A 
解析:收集废热时,K2Ni[Fe(CN)6]的一极为阳极,电极反应为K2Ni[Fe(CN)6]-e-=== KNi[Fe(CN)6]+K+,B正确;AgCl一极为阴极,电极反应为AgCl+e-===Ag+Cl-,AgCl转化为Ag和Cl-,阴极上附着的AgCl减少,C正确;低温工作时,Ag电极为负极,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K+通过多孔隔膜移向KNi[Fe(CN)6]电极,A错误;低温工作时,负极上Ag-e-+Cl-===AgCl,Ag电极增重7.1 g,说明有0.2 mol Cl-参与反应,则理论上外电路中转移电子为0.2 mol,D正确。
11.NF3与汞共热得到N2F2和一种汞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NF3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B.N2F2的结构式为F-N===N-F
C.NF3沸点一定高于NH3
D.N2F2分子存在顺反异构
答案:C 
解析:NF3的中心原子N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为+3=4,含有1个孤电子对,因此其空间构型(结构)为三角锥形,A正确;N2F2中N原子和F原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N原子和N原子间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其结构式为F—N===N—F,B正确;由于NH3分子间存在着氢键,因此NF3沸点低于NH3,C错误;N2F2分子存在顺反异构即(反式),D正确。
12.氯化磷酸三钠[(Na3PO4·12H2O)4·NaClO]具有良好的灭菌、消毒、漂白作用,亦能除去墨迹、血迹、油迹和茶迹等多种污垢,广泛地用于医院、餐馆、食品加工行业。氯化磷酸三钠的熔点为67 ℃,常温下较稳定,受热易分解。在水溶液中可直接与钙、镁及重金属离子形成不溶性磷酸盐。某小组设计如图流程制备氯化磷酸三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系列操作”包括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和高温烘干
B.“反应池1”中最少应加入400 mL 3 mol·L-1磷酸溶液
C.理论上制得的氯化磷酸三钠不超过0.3 mol
D.氯化磷酸三钠因含NaClO而具有漂白、杀菌和消毒作用
答案:A 
解析:制备[(Na3PO4·12H2O)4·NaClO]的方程式为35H2O+14NaOH+4H3PO4+Cl2===(Na3PO4·12H2O)4·NaClO+NaCl,所以理论上制取氯代磷酸钠的物质的量最大为=0.3 mol,C正确;由方程式知所需3 mol·L-1的磷酸溶液体积最少为=0.4 L=400 mL,B正确;氯化磷酸三钠的熔点为67 ℃,常温下较稳定,受热易分解,所以不能高温烘干,A错误;NaClO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具有漂白、杀菌和消毒作用,D正确。
13.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可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红热的木炭加入浓硝酸中 产生红棕色气体 碳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了NO2
B 室温时,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弱酸HA和弱碱BOH等体积混合,并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Kb(BOH)<Ka(HA)
C 向KBr溶液中依次滴加过量氯水、淀粉-KI溶液 溶液依次变为橙色和蓝色 元素非金属性:Cl>Br>I
D 向1 mL 0.1 mol·L-1AgNO3溶液中依次滴加2滴0.1 mol·L-1NaCl溶液和0.1 mol·L-1KI溶液 依次产生白色和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答案:B 
解析:A项,将红热的木炭加入浓硝酸中,产生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浓硝酸在受热的条件下分解得到二氧化氮,不一定是碳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了NO2;B项,室温时,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弱酸HA和弱碱BOH等体积混合,并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混合后溶液显酸性,根据“谁强显谁性”即谁相对强,溶液显谁的性质,则Kb(BOH)<Ka(HA);C项,因为氯水是过量的,可能过量氯水氧化碘离子得到单质碘,不能得到元素非金属性:Br>I;D项,根据题意硝酸银是过量的,过量硝酸银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化银沉淀,不能说是氯化银转化为碘化银,不能得出Ksp(AgCl)>Ksp(AgI)。
14.亚磷酸(H3PO3)是二元弱酸,主要用于农药中间体以及有机磷水处理药剂的原料。常温下,向1 L 0.500 mol·L-1H3PO3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溶液中含磷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δ)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时,水电离出的c水(OH-)之比为10-1.43∶10-6.54
B.b点对应溶液中存在:c(Na+)>3c(HPO)
C.反应H3PO3+HPO??2H2PO的平衡常数为105.11
D.当V(NaOH)=1 L时,c(Na+)>c(H2PO)>c(OH-)>c(H+)
答案:C 
解析:a点为H3PO3与NaH2PO3的混合液,溶液显酸性,水电离出的 c水(OH-)等于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则a点溶液中ca水(OH-)=,b点为Na2HPO3与NaH2PO3的混合液,溶液显酸性,水电离出的c水(OH-)等于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则b点溶液中cb水(OH-)=,则a、b两点时,水电离出的c水(OH-)之比为∶=10-6.54∶10-1.43,A项错误;由图可知,b点溶液呈酸性,则c(H+)>c(OH-),且有c(H2PO)=c(HPO),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c(Na+)+c(H+)=c(OH-)+c(H2PO)+2c(HPO),则c(Na+)<c(H2PO)+2c(HPO)=3c(HPO),B项错误;反应H3PO3+HPO??2H2PO的平衡常数为====105.11,C项正确;当V(NaOH)=1 L时,H3PO3与NaOH物质的量相等,二者恰好反应生成NaH2PO3溶液,由图可知,该溶液显酸性,则c(Na+)>c(H2PO)> c(H+)>c(OH-),D项错误。
15.硒化锌是一种黄色晶体,可用于荧光材料、半导体掺杂物。其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晶胞参数为a pm。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晶体中Zn2+的配位数为4
B.相邻的Se2-与Zn2+之间的距离为a pm
C.已知原子坐标:A点为(0,0,0),则C点的原子坐标为(,,)
D.若硒化锌晶体的密度为ρ g·cm-3,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NA=
答案:D 
解析:根据题给硒化锌晶胞结构图可知,每个Zn2+周围有4个Se2-,所以Zn2+的配位数为4,A叙述正确;相邻的Se2-与Zn2+之间的距离为体对角线的,即a pm,B叙述正确;已知原子坐标:A点为(0,0,0),C点位于晶胞的体对角线上,因此,C点的原子坐标为(,,),C叙述正确;晶胞中含有4个锌离子和4个硒离子,根据ρ==,NA=,D叙述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4分)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由铬铁矿制备。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O·Cr2O3,还含有硅、铝等杂质。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将铬铁矿粉碎有利于加快熔融、氧化的速率,其原理是___________。(2分)
步骤①的主要反应为FeO·Cr2O3 + Na2CO3 +NaNO3Na2CrO4+Fe2O3+CO2+NaNO2(未配平) ,氧化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2分) 配平后FeO· Cr2O3与NaNO3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2分)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1分)
A.步骤①可以用陶瓷容器做反应器
B.步骤②低温可提高浸取率
C.步骤③所得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Al(OH)3
D.步骤④的目的主要是使Na2CrO4转变为Na2Cr2O7
(3)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向“滤液3”中加入适量KCl,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K2Cr2O7固体。冷却到___________(填标号),得到的K2Cr2O7固体产品最多。(1分)
A.20 ℃      B.40 ℃      
C.60 ℃      D.80 ℃
(4)某工厂用m1 kg铬铁矿粉(含Cr2O3 40%)制备K2Cr2O7,最终得到m2 kg产品,K2Cr2O7产率为________________(用含m1、m2的代数式表示)。(2分)
(5)某小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产品纯度(K2Cr2O7溶液的吸光度与其浓度成正比),其中某同学测得的质量分数明显偏低,分析原因,发现配制K2Cr2O7待测溶液时少加了一种试剂。该试剂是__________,(2分) 添加该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2分)
解析:铬铁矿加入碳酸钠、硝酸钠熔融氧化后得到熔块,水浸、过滤得到滤渣1主要成分为Fe2O3等,滤液1调节pH=7,过滤得到滤渣2为H2SiO3、Al(OH)3,滤液2再调节pH,得到的滤液3加入氯化钾,通过一系列操作后得到重铬酸钾;(1)将铬铁矿粉碎有利于加快熔融、氧化的速率,其原理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步骤①的主要反应为FeO·Cr2O3+Na2CO3+NaNO3Na2CrO4+Fe2O3+CO2+NaNO2,反应中Cr元素和Fe元素化合价均升高被氧化,生成Na2CrO4和Fe2O3,氧化产物为Na2CrO4和Fe2O3,Cr元素由+3价升高为+6价,Fe元素由+2价升高为+3价,N元素由+5价降为+3价,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配平得反应2FeO·Cr2O3+4Na2CO3+7NaNO34Na2CrO4+Fe2O3+4CO2+7NaNO2,故配平后FeO· Cr2O3与NaNO3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7;(2)步骤①高温条件下陶瓷中的二氧化硅能与碳酸钠反应,故不可以用陶瓷容器做反应器,A错误;步骤②低温时反应速率降低,浸取率降低,B错误;步骤③所得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H2SiO3、Al(OH)3,C错误;步骤④调节pH,使平衡Cr2O+H2O??2CrO+2H+逆向移动,目的主要是使Na2CrO4转变为Na2Cr2O7,D正确;(3)由溶解度曲线图结合选项可知,20 ℃时K2Cr2O7溶解度最小,而Na2Cr2O7、KCl、NaCl此时溶解度均大于K2Cr2O7,三者均存在于溶液当中,故冷却到20 ℃时得到的K2Cr2O7固体产品最多;答案选A;(4)样品中Cr2O3的质量为m1× 40% kg,则生成K2Cr2O7的理论质量为m1×40% kg×,则所得产品的产率为×100%=×100%;(5)根据题意,K2Cr2O7溶液的吸光度与其浓度成正比例,在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H2O??2CrO+2H+,即有部分Cr2O会转化为CrO,从而使测得的质量分数明显偏低,为抑制Cr2O转化为CrO,可加入与Cr2O不反应的酸,如硫酸。
答案:(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2分)  Na2CrO4和Fe2O3(2分)  2∶7 (2分)
(2)D (1分)
(3)A (1分)
(4)×100% (2分) 
(5)稀硫酸 (2分)  抑制Cr2O转化为CrO(2分)
17.(14分)乙肝新药的中间体化合物J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RCOOH,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2分) D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2分)
(2)M的结构简式为。
①M中电负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1分)
②M与相比,M的水溶性更________(填“大”或“小”)。(1分)
③—SH与—OH性质相似,写出M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由G生成J的过程中,设计反应④和反应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2分)
(4)化合物Q是A的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比A的多14;Q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不考虑立体异构):
a.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能发生银镜反应;c.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2∶2∶1∶1∶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根据上述信息,以为原料,设计合成的路线(无机试剂任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解析:在浓硫酸催化下与浓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生成B,结合B的分子式及后边产物D的结构可推出B为,B在浓硫酸催化下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为,C与化合物M反应生成D,根据D的结构简式及C的分子式的差别推出M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和溴化氢;E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F,根据F的分子式可推知E发生水解生成甲醇和F,F为,F最终转化为J;(1)由A的结构简式可知,A化学名称为对溴苯甲酸或4-溴苯甲酸;D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硝基、酯基;(2)①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变强,元素的电负性变强;同主族由上而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电负性减弱;由M的结构简式可知,M中电负性最强的元素是O。②M与相比,中酚羟基可以和水形成氢键,导致其水溶性增大,故M的水溶性更小。③—SH与—OH性质相似,则M中—SH、酯基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O+CH3OH;(3)由G生成J的过程中,设计反应④和反应⑤先将羧基转化为酯基,再将酯基转化为羧基,故其目的是保护羧基;(4)化合物Q是的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比A的多14,则多一个CH2;化合物Q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条件:①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则含有酚羟基;②能发生银镜反应,则含有醛基;③苯环上取代基数目为2,若除酚羟基外还有一个取代基,则可以为—CH(Br)CHO,与酚羟基的位置有邻、间、对位共3种;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2∶2∶1∶1∶1的结构简式为;(5)以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硝基苯还原得到苯胺,苯胺与反应生成,故合成路线如下:。
答案:
(1)对溴苯甲酸或4-溴苯甲酸 (2分)  硝基、酯基 (2分)
(2)① O (1分) ②小 (1分) 
③+H2O+CH3OH  (2分)
(3)保护羧基 (2分)
(4) (2分)
(2分)
18.(14分)实验室利用甘氨酸与硫酸亚铁制备补铁剂甘氨酸亚铁[(H2NCH2COO)2Fe],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省略)。
已知:Ⅰ.有关物质性质如下表所示:
甘氨酸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冰醋酸,在冰醋酸中的溶解度大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柠檬酸 易溶于水和乙醇,酸性较强,有强还原性
甘氨酸亚铁 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冰醋酸
Ⅱ.甘氨酸亚铁[(H2NCH2COO)2Fe]摩尔质量为204 g·mol-1
Ⅲ.氨基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硝基:18H++5RNH2+6MnO===5RNO2+6Mn2++14H2O
(1)连接好装置,装入药品,进行的操作为:
①打开K1、K3,反应一段时间,将装置中空气排净;
②________________,使b中溶液进入c中;(2分)
③在50 ℃恒温条件下用电磁搅拌器不断搅拌,然后向c中滴加NaOH溶液,调溶液pH至5.5~6.0,使反应物充分反应;
④反应完成后,向c中反应混合液中加入乙醇,生成白色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得粗产品。
(2)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2分)其中加入柠檬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2分) 步骤④中加入乙醇,溶液的极性______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1分)
(3)生成甘氨酸亚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体系pH与产率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体系pH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产率(%) 65.70 74.92 78.67 86.65 88.07 74.97 62.31 55.98
pH过高或过低,产品产率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产品纯度测定。已知粗产品通常混有甘氨酸,称取粗产品2.2克,先加入_______,(1分) 搅拌、过滤、洗涤得沉淀,将沉淀配成250 mL溶液,取溶液25.00 mL置于锥形瓶,用0.1000 mol·L-1的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三次平均消耗KMnO4体积为26.00 mL,则该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2分)
解析:实验中,用铁屑和稀硫酸反应:Fe+H2SO4===FeSO4+H2↑,生成的H2可以排除装置内的空气,防止亚铁盐被氧化,同时,产生的H2可使装置b中的压强增大,将FeSO4溶液压入三颈烧瓶中,与甘氨酸反应制备甘氨酸亚铁。(1)打开K2,关闭K3,产生的H2可使装置b中的压强增大,将FeSO4溶液压入三颈烧瓶中,与甘氨酸反应制备甘氨酸亚铁;(2)仪器c的名称是三颈烧瓶;柠檬酸酸性较强,有强还原性,所以加入少量的柠檬酸,可以防止甘氨酸亚铁被氧化,也可以调节溶液的pH,抑制亚铁离子水解;甘氨酸亚铁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冰醋酸,甘氨酸在冰醋酸中的溶解度大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反应完成后,向c中反应混合液中加入乙醇,生成白色沉淀,这说明溶液的极性减弱;(3)生成甘氨酸亚铁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4+2H2NCH2COOH+2NaOH===(H2NCH2COO)2Fe+Na2SO4+2H2O。(4)由于pH过高会生成Fe(OH)2,过低时c(H2NCH2COO-)很小,难以生成甘氨酸亚铁,所以pH过高或过低,产品产率均下降;(5)因为甘氨酸在冰醋酸中的溶解度大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甘氨酸亚铁易溶于水,难溶于冰醋酸,所以先向称取的粗产品加入冰醋酸,得到较纯的甘氨酸亚铁沉淀,再将其溶于水配成溶液,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发生反应:18H++5RNH2+6MnO===5RNO2+6Mn2++14H2O,5Fe2++MnO+8H+===5Fe3++Mn2++4H2O,根据反应得出关系式:(H2NCH2COO)2Fe~2.6KMnO4,所以n[(H2NCH2COO)2Fe]=n(KMnO4)=×0.1 mol·L-1×26×10-3 L×10=0.01 mol,所以m[(H2NCH2COO)2Fe]=0.01 mol×204 g·mol-1=2.04 g,该样品的纯度为:w=×100%≈92.7%。
答案:(1)打开K2,关闭K3 (2分)
(2)三颈烧瓶(2分)  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且能抑制亚铁离子水解(2分) 减弱 (1分)
(3)FeSO4+2H2NCH2COOH+2NaOH===(H2NCH2COO)2Fe+Na2SO4+2H2O(2分) 
(4)pH过高会生成Fe(OH)2,过低时c(H2NCH2COO-)很小,难以生成甘氨酸亚铁(2分)
(5)冰醋酸(1分)  92.7%(2分)
19.(13分)CS2在化工生产中有重要作用,天然气法合成CS2相关反应如下:
反应Ⅰ CH4(g)+2S2(g)===CS2(g)+2H2S(g) ΔH1=-104.71 kJ·mol-1
反应Ⅱ 2CH4(g)+S8(g)===2CS2(g)+4H2S(g) ΔH2=+201.73 kJ·mol-1
(1)ΔH1、ΔH2随温度变化不大。温度不同时,反应体系中不同。合成CS2总反应CH4(g)+xS8(g)+(2-4x)S2(g)===CS2(g)+2H2S(g)的ΔH随温度T变化如图。
①S8(g)===4S2(g) ΔH=__________kJ·mol-1。(2分)
②为提高CH4平衡转化率,控制温度范围在__________(填标号),(1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A.400~450 ℃    B.650~700 ℃    
C.750~800 ℃    D.800 ℃以上
(2)合成CS2总反应中硫蒸气达到饱和时,反应时间t与CH4初始浓度c0和CH4转化率α满足关系t=(),式中k为速率常数。
①T ℃、c0=1.0 mol·L-1时,测得t=9.5 s、α=95%,则k=________________ L·mol-1·s-1。(1分)
②T ℃时,计划在5 s内转化率达90%,应控制初始浓度c0大于__________L·mol-1。(1分)
(3)利用工业废气H2S替代硫磺矿生产CS2的反应为CH4(g)+2H2S(g)??CS2(g)+4H2(g)。反应物投料比采用n(CH4)∶n(H2S)=1∶2,维持体系压强为100 kPa,反应达到平衡时,四种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x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
①图中表示CS2的曲线是________(填“a”“b”“c”或“d”)。(12分)
②950 ℃时,该反应的Kp=__________(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1分)
③相比以硫磺矿为原料,使用H2S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解析:(1)①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Ⅱ-2×Ⅰ得S8(g)=4S2(g) ΔH=+411.15 kJ·mol-1;②由图可知,650 ℃以下总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转化率增大;700 ℃以上总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减小,平衡转化率在650 ℃~700 ℃左右达到峰值,故为提高CH4平衡转化率,控制温度范围在650 ℃~700 ℃;(2)①T ℃、c0=1.0 mol·L-1时,测得t=9.5 s、α=95%,则9.5=(),k=2 L·mol-1·s-1。②T ℃时,计划在5 s内转化率达90%,则5>(),c0>0.9 mol·L-1,应控制初始浓度c0大于0.9 mol·L-1(3)①根据化学方程式体现的关系,二硫化碳和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结合图像可知,图中表示CS2的曲线是b。②950 ℃时,反应物投料比采用n(CH4)∶n(H2S)=1∶2,维持体系压强为100 kPa,设甲烷、硫化氢投料分别为1 mol、2 mol;
    CH4(g)+2H2S(g)??CS2(g)+4H2(g)
起始(mol)  1   2   0   0
转化(mol)  a   2a   a   4a
平衡(mol) 1-a 2-2a   a   4a
由图可知,平衡时甲烷与二硫化碳含量相等,则1-a=a,a=0.5,则甲烷、硫化氢、二硫化碳、氢气分别为0.5 mol、1 mol、0.5 mol、2 mol,总的物质的量为4 mol,该反应的Kp==104;③相比以硫磺矿为原料,使用H2S的优点是可以变废为宝,减小污染;缺点是反应温度更高、耗能更大。
答案:(1)①+411.15 (2分) ②B (1分) 650 ℃以下总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转化率增大;700 ℃以上总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减小 (2分)
(2)①2 (1分) ②0.9 (1分)
(3)①b (1分) ②104 (1分)  ③变废为宝,减小污染(2分)  反应温度更高、耗能更大(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