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教学设计章节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课题 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型 新授课教材分析: 本框位于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三框,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内容,揭示了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在整个哲学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本框包括三目内容,第一目“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阐释了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是其基本属性,二者相互联结,推动事物运动变化,揭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第二目“矛盾问题的精髓”,探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普遍性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特殊性强调不同事物、同一事物不同阶段及不同矛盾方面各有特点,二者相互联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三目“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分析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要求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框帮助学生掌握矛盾分析法,学会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为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关键的理论支持和思维方法。二、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在学习《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前,已对哲学的基本概念和辩证唯物论有初步认知,具备一定抽象思维能力,能理解基础哲学原理,也可从生活实例中提取共性。但矛盾相关理论的抽象性和思辨性较强,学生容易混淆主要矛盾与矛盾主要方面、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等概念,在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复杂现实问题时存在困难。此外,学生对哲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意识较弱,难以自主从社会热点、生活现象中挖掘哲学原理。教学中需结合学生熟悉的案例,通过对比辨析、情境探究等方式,帮助学生突破知识难点,提升辩证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素养。三、学习目标: 1.了解矛盾的含义、基本属性及其关系。 2.掌握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3.明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坚定马克思主义矛盾观,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 科学精神:用矛盾分析法理性认识、解决问题。 公共参与:以矛盾观点为指导,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五、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矛盾的含义、基本属性及其关系,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教学难点: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六、议学活动设计:导入新课: 导入语:同学们!5月24日“购在中国·2025大湾区消费季”热闹开场啦!商家想高价卖货保利润,消费者盼低价捡漏薅羊毛;各地既用打折直播“常规操作”,又各出奇招搞特色活动。看似“互掐”的场面,却让消费季热度爆表!这里面藏着哲学的“小心机”——矛盾!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揭开矛盾的神秘面纱,看它如何玩转大湾区消费热潮!总议题:总议题:大湾区消费季如何用矛盾观“玩转”经济热潮? 议学活动1:对立统一如何驱动消费季各方互动?教师活动1: 展示议学材料: 3个小时,超1.4万笔订单,成交额509.54万元,直播累计观看482.5万,曝光量超6692万次……这组亮眼数据来自央视新闻一场特别的直播带货活动。 5月24日,“购在中国·2025大湾区消费季”启动,央视新闻联合总台广东总站发起“外贸优品达湾区”媒体行动。作为“重头戏”之一,24日下午,央视新闻联手抖音生活服务,推出《外贸好物 越购“粤”爱》外贸优品专场直播活动,助力外贸企业打开内销大门。 在《外贸好物 越购“粤”爱》直播活动中,外贸企业希望商品卖出高单价,既能保证利润,也能凸显产品品质;而直播间网友们一心想以实惠低价抢购到优质好物。企业担心过度让利会压缩成本,影响后续生产;网友又觉得商家定价不够亲民。但奇妙的是,这种“互不相让”的局面,反而促使企业推出满减、赠品等促销活动,网友们也更愿意蹲守直播间下单。随着互动越来越多,直播间的外贸商品销量节节攀升,真正实现了买卖双赢。 展示议学问题: 问题一:外贸企业想“卖高价”和直播间网友想“买实惠”从哲学的角度看,这说明了什么? 问题二:企业和网友之间的“较劲”(对价格的不同想法)与“合作”(完成交易),是怎样让直播间热闹起来的? (提示:问题一:说明买和卖是矛盾双方。买卖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买卖双方在直播间相互依存、影响,推动购物活动开展。 问题二:矛盾的斗争性(“较劲”)促使企业和网友不断博弈,企业为了盈利和产品定位与网友的低价需求产生冲突,这种冲突推动企业做出改变,如推出促销活动。矛盾的同一性(“合作”)使双方相互依存,企业需要网友购买商品来实现利润,网友需要企业提供优质商品,双方在完成交易中实现了共赢,共同让直播间人气高涨、热闹起来。 议学活动要求:在此环节中,要求小组代表作答,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学生活动1: 1.阅读材料,通过关键信息作答正确的答案,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每一小组中心发言人归纳整理本组成员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对应位置将基本观点 备注清楚。设计意图: 通过鲜活的直播带货案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矛盾的含义与基本属性,提升辩证思维能力。以大湾区消费季直播活动为情境,将抽象的哲学概念转化为贴近生活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从买卖的对立统一现象切入,认识矛盾的普遍性;通过分析“较劲”与“合作”的关系,理解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如何相互作用推动事物发展。小组合作与代表作答的形式,既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合作探究,又能强化其规范运用哲学术语的能力,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深度融合,帮助学生掌握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分析问题的方法,切实培养科学思维与公共参与素养。议学活动2:共性与个性如何塑造消费季的特色?教师活动2: 播放视频:《粤港澳大湾区的介绍》,创设议学情境。 展示议学材料: 在“购在中国·2025大湾区消费季”里,各地都推出了打折促销、直播带货等活动吸引消费者,这是大家都在用的“常规手段”。但深圳结合自身科技产业优势,打造“智能消费体验专区”,让消费者现场试用最新的智能家居和电子产品;广州则依托美食文化,开展“寻味湾区”美食打卡活动,用特色小吃和老字号套餐留住食客。虽然方式不同,这些活动都让消费季热度飙升,还让各地展现出了独特魅力。 展示议学问题: 问题一:消费季里大家都用打折、直播等方法,而深圳、广州又各有特色活动,这分别体现了什么道理? 问题二:深圳、广州的特色活动和消费季通用的促销手段是如何相互作用,让消费季更成功的? (议学提示:问题一:打折、直播等通用方法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即事物共同具有的属性和规律。深圳、广州的特色活动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问题二:深圳、广州的特色活动以通用促销手段为基础,同时又丰富和发展了通用手段。通用促销手段通过各地的特色活动得以具体实施,二者相互联结,共同让消费季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取得成功。) 4.议学活动要求:结合材料思考问题,列出发言要点,小组中心发言人汇总本组成员观点,做好发言准备。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学生活动2: 1.阅读材料和观看视频,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每一小组中心发言人归纳整理本组成员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相应地方做好笔记,掌握知识点。设计意图: 以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季为情境载体,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通过播放视频创设直观情境,结合消费季通用促销手段与深圳、广州特色活动的材料,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提炼哲学原理,认识到矛盾普遍性的共性存在,以及矛盾特殊性的个性差异。议学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二者的相互作用,理解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的辩证关系。小组合作讨论与发言的形式,既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又强化其运用哲学术语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学生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素养。议学活动3:主次矛盾如何引领消费季活动布局?教师活动3: 展示议学材料: 在“购在中国·2025大湾区消费季”筹备中,主办方面临多项任务:既要策划能引爆流量的核心促销活动,又要处理场地布置、宣传推广、商家对接等工作。为吸引消费者,主办方将“外贸优品直播盛典”作为重头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打造明星主播阵容和专属优惠;同时,兼顾交通疏导、线上平台维护等细节工作。活动期间,虽然偶有小状况,但因核心直播盛典大获成功,消费季整体热度持续走高,带动大湾区消费增长。 展示议学问题: 问题一:主办方把“外贸优品直播盛典”当重头戏,同时兼顾交通疏导等工作,为什么不平均用力做所有事情? 问题二:消费季活动中出现了小状况,但整体热度高、带动消费增长,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 (议学提示:问题一:“外贸优品直播盛典”是主要矛盾,对消费季起决定作用,能吸引消费者、引爆流量,所以要重点投入。交通疏导等是次要矛盾,虽不决定活动成败,但会影响活动体验,所以要兼顾,这样才能保证消费季顺利进行。 问题二:说明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消费季整体热度高、带动消费增长,决定了消费季的性质是成功的。小状况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不影响大局。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把握好主要方面,同时不忽视次要方面。) 议学活动要求:结合材料思考问题,列出发言要点,小组中心发言人汇总本组成员观点,做好发言准备。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学生活动3: 1.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每一小组中心发言人归纳整理本组成员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相应地方做好笔记,掌握知识点。设计意图: 以大湾区消费季筹备与开展为实例,助力学生掌握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通过主办方对“外贸优品直播盛典”与其他工作的差异化处理,引导学生理解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次要矛盾对事物发展的影响,明确办事情要抓重点、统筹兼顾;结合消费季整体成功与小状况并存的现象,让学生认识到矛盾主要方面对事物性质的决定作用,学会分清主流与支流。小组合作探究与发言的形式,促使学生主动分析问题,规范运用哲学原理阐释现实,提升运用矛盾分析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辩证思维与科学决策意识。课堂小结:学以致用: 易错辨析: 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 ) ×【详解】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斗争性和同一性相互联结、相互分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详解】矛盾双方相互联结、相互分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辩证否定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 ×【详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促进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无条件的。( ) ×【详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特殊性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 ) ×【详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和部分、多数和少数的关系。( ) ×【详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与个别、绝对与相对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和少数的关系。 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 ×【详解】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矛盾特殊性包含着矛盾普遍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 ×【详解】矛盾分析法是正确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坚持重点论就是要抓好主要矛盾。( ) ×【详解】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方面决定的。( ) ×【详解】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用均衡论的思维认识事物,实现均衡发展。( ) ×【详解】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 12.抓住主要矛盾就能够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 ) ×【详解】解决问题既要抓住主要矛盾,抓重点和关键,又要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1.(2025·浙江·高考真题)公益“慢火车”,是铁路部门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和交通不便的老少边地区开行的列车,具有票价低、停站多等特点,服务沿线乡村群众赶集、通勤、通学、就医等出行需求。铁路部门的做法( ) ①表明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②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③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工作导向 ④其依据是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详解】①:材料没有体现主次矛盾的转化,①排除。 ②:材料强调为了人民,而不是依靠人民,②排除。 ③:公益“慢火车”的开行主要是为了满足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和交通不便的老少边地区群众的出行需求,这体现了铁路部门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工作导向,③正确。 ④: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我们的各项工作应当正确反映并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铁路部门通过开行这样的列车,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和具体利益,④正确。 故本题选D。 2.(2025·浙江·高考真题)下列选项与漫画《协调好动力与压力,遇事就能伸缩自如》(作者:张鹏飞)的寓意最符合的是( ) A.物生有两,无独有偶 B.执两用中,守中致和 C.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D.穷则思变,困则谋通 B【详解】《协调好动力与压力,遇事就能伸缩自如》,漫画的寓意是指在生活中找到平衡点,既不过分追求动力带来的快速前进,也不被压力所压垮,保持一种适度与和谐的状态。 A:这句话的意思是事物往往成对出现,没有孤立存在的,体现了联系的观点,不符合漫画寓意,A排除。 B:这句话强调的是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平衡点,保持中庸之道,以达到和谐的状态,符合漫画寓意,B正确。 C:这句话的意思是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逆境到了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不符合漫画寓意,C排除。 D:这句话的意思是面临困境时就要想办法改变,遇到困难时要寻求解决之道,启示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符合漫画寓意,D排除。 故本题选B。 3.(2024·河北·高考真题)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系统是全球首个以“城市农业文化遗产”命名的传统农业系统。该系统以传统漏斗架种植方式将葡萄栽培于庭院中,葡萄架周围种植蔬菜、花卉等,与民居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呈现出生物多样性和多层次的立体人文景观特征。相较其他农业文化遗产,它既有经济与生态价值统一的共性,又有依托城市庭院发展农业经济的特色。材料表现出人们( ) ①根据自身需要建立事物的客观联系 ②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③坚持了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运用系统优化方法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详解】①: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只能根据事物自身固有的属性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不能根据自身需要建立事物的客观联系,①错误。 ②:相较其他农业文化遗产,它既有经济与生态价值统一的共性,又有依托城市庭院发展农业经济的特色。体现了人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②符合题意。 ③:客观决定主观,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能坚持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错误。 ④:该系统以传统漏斗架种植方式将葡萄栽培于庭院中,葡萄架周围种植蔬菜、花卉等,与民居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呈现出生物多样性和多层次的立体人文景观特征,体现了运用系统优化方法实现整体最优目标,④正确。 故本题选D。 4.(2024·福建·高考真题)如图漫画《原因被我找到了》启示我们( ) 作者:刘庆涛 A.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 C.要敢于承认矛盾,善于分析和解决矛盾 D.每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 A【详解】A:漫画《原因被我找到了》中该人认为油桶底部的小洞补上就可以解决漏油的问题,殊不知他在补小洞的同时没有关注到油桶顶部的桶口,致使油撒了一大部分,这启示我们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入选。 B:解决问题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而不是内部矛盾,且材料未强调内部矛盾的重要性,B排除。 C:漫画中的人承认了矛盾,也分析了矛盾,但解决矛盾的方法是错误的,没有看到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不选。 D:该选项并没有涉及每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对比,D不选。 故本题选A。 5.(2024·江苏·高考真题)在以互动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传播时代,要得到“流量”的奖赏,就要在选题、内容上下功夫。创作者只有深入现场,了解用户在想什么、说什么,才能找到与用户感同身受的情感共鸣点,形成合适的选题和内容。这种“沉下去”的创作方式( ) A.以满足用户各种文化需求为创作的导向 B.强调只有抓住机遇才能赢得主动和优势 C.坚持运用系统优化方法形成合适的选题 D.遵循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统一 D【详解】A:文化创作应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而不是满足用户各种文化需求,A错误。 BC:材料强调的是要在选题、内容上下功夫,深入现场才能找到与用户感同身受的情感共鸣点,没有体现抓住机遇才能赢得主动和优势,也不涉及运用系统优化方法,BC不合题意。 D:创作者只有深入现场,了解用户在想什么、说什么,才能找到与用户感同身受的情感共鸣点,形成合适的选题和内容。这种“沉下去”的创作方式遵循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统一,D正确。 故本题选D。 6.(2024·浙江·高考真题)漫画《“最佳方案”》(作者:吉俊明)启示我们做事情要( ) ①洞隐烛微,提纲挈领 ②未雨绸缪,未兆易谋 ③权衡利弊,择优从之 ④见微知著,除旧布新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详解】①③:漫画中的主人公人物面对巨大的问题和新事物的幼芽,最终选择了最佳方案,这启示我们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用综合的思维认识事物。洞隐烛微形容目光犀利,观察事物深刻透彻,提纲挈领启示我们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与要害;权衡利弊,择优从之形容做一件事情综合考虑得与失、好的一面与不好的一面,选择最佳方案,①③符合题意。 ②:未雨绸缪,未兆易谋指的是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②不合题意。 ④:见微知著,除旧布新指的是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体现了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7.(2024·天津·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天津深化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提升交通出行品质,最大限度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对路口进行全面大排查,利用道路、车辆等各类交通信息数据,找准致堵的原因症结;对关键性、控制性路口开展精细化提升行动,科学分析研判通勤干道、多岔路口、商圈景点等区域拥堵特征,灵活采用信号配时调整、节假日分时管理等方法,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提升群众交通出行幸福感。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知识,说明天津是如何提升城市交通出行品质的。(12分) 参考答案:天津为提升城市交通出行品质,正确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开展路口排查,掌握交通信息数据,从实际出发,找准致堵原因,为治理交通拥堵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把握主要矛盾,重点对关键性、控制性路口开展精细化提升行动;分析不同区域的拥堵特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多种方法,有效治理交通拥堵,缓解群众出行难问题。 【分析】背景素材:天津深化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提升交通出行品质 考点考查: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要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 能力考查:调度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注意作答主体是天津,需要调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要矛盾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知识,从措施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天津深化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提升交通出行品质,最大限度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可联系教材知识“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答。 关键词②:对路口进行全面大排查,利用道路、车辆等各类交通信息数据→可联系教材知识“一切从实际出发”作答。 关键词③:对关键性、控制性路口开展精细化提升行动→可联系教材知识“主要矛盾”作答。 关键词④:科学分析研判通勤干道、多岔路口等区域拥堵特征,灵活采用信号配时调整、节假日分时管理等方法→可联系教材知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答。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