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浙教版九上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验B(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浙教版九上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验B(含答案)

资源简介

浙教版九上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验B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总分16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S:32,Na:23,K:39,Cl:35.5,Ca:40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2025·陕西省)陕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物众多,其中秦始皇兵马俑以其宏大的规模和磅礴的气势闻名世界。下列兵马俑制作工艺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陶土粉碎 B.陶泥塑形 C.陶俑烧制 D.陶体打磨
2、(2025·云南省)云南是植物王国,下列植物适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的是( )
选项 A B C D
植物 薄荷 草莓 水仙花 玫瑰
适宜pH 7~8 5~6.9 6~6.5 6~7
A.A B.B C.C D.D
3、(2025·福建省)Ca(OH)2具有杀灭牙根感染的细菌、中和牙根炎症所产生的酸性物质等作用,其制剂常用于牙髓病的治疗。下列有关Ca(OH)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溶液显碱性 B.具有杀菌消毒功效
C.可露置于空气中保存 D.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用水冲洗
4、(2025·云南省)KOH的性质与Ca(OH)2相似。下列对KOH性质的预测不正确的是( )
A.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B.能与反应
C.能与溶液反应 D.能与溶液反应
5、(2025·湖南省)用传感器测得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pH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操作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在a点所表示的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显蓝色
D.b点所表示的溶液中含有的微观粒子只有钠离子和氯离子
6、(2025·山东省烟台市)为验证NaOH溶液和稀盐酸能够发生反应,兴趣小组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烧杯内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X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X是稀盐酸B.b点时NaOH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c点时烧杯内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D.a、b、c三点对应的烧杯内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
7、(2025·山东省青岛市)“扬帆”小组在实践活动中自制酸碱指示剂并检验校园土壤的酸碱性。经测定该校园土壤浸出液能使牵牛花汁液变红,则该土壤最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
作物 茶树 薄荷 马铃薯 玉米
最适宜生长的pH范围 5.0~5.5 7.0~8.0 4.8~5.5 6.0~7.0
A.茶树 B.薄荷 C.马铃薯 D.玉米
8、(2025·河北省)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白醋和食盐水 闻气味
B 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加水溶解,测量温度变化
C 除去氮气中的水蒸气 通过足量浓硫酸
D 除去氧化铜中的铜粉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
A.A B.B C.C D.D
9、(2025·江苏省连云港市)工业上生产CaCl2·2H2O的主要流程示意图如题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OH)2
B.粉碎可以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
C.反应器中加入的稀盐酸可用稀硫酸代替
D.流程中用于分离提纯的设备有搅拌器和过滤器
10、(2025·湖南省)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和中的两种或多种,取10g该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则该混合物的组成情况最多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11、(2025·四川省达州市)下列四个图像对应的变化关系,错误的是( )
A B C D
A.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一定量的铜粉
B.向稀硫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C.分别用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锌粉中逐滴加入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12、(2025·山东省青岛市)果蔬洗盐对果蔬表面残留农药有清洁作用,其成分为和NaCl。为测定某品牌果蔬洗盐中的质量分数,进行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各吸收装置中试剂均足量,夹持装置略),最终测得装置丙增重0.9g,装置丁增重1.1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开始时,先点燃酒精灯,后通入空气
B.该果蔬洗盐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31%
C.若去掉装置戊,测得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偏小
D.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
13、(2025·甘肃省兰州市)“五角星”能形象呈现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间的关系。其中甲为黑色固体,戊的固态叫“干冰”,甲、乙、丙、丁均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五角星”相邻两角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铁单质
B.乙和丙反应一定得到黄色溶液
C.丁在实验室可能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D.图中共涉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14、(2025·山东省威海市)图1是探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程度的装置,图2是实验过程中溶液pH随时间变化情况(已知BaCl2溶液显中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
B.实验过程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C.a点时,锥形瓶内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
D.由实验可知,该份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15、(2025·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 )
A.图A:分别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镁粉和锌粉
B.图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C.图C:在密闭容器中加热铜粉和氧气
D.图D: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
二、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16、(2025·山西省)从16世纪开始,盐酸制取就进入了重要的发现和发展阶段,为它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关于盐酸的性质、用途等内容的梳理如下。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浓盐酸有挥发性,储存不当对环境的危害是 。
(2)使用盐酸时,不可接触皮肤和衣服,因为它具有较强的 性。
(3)实验室里,用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盐酸是酸洗钢材表面氧化铁的重要化学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2025·湖北省武汉市)氯化镁产品大多数是黄褐色或白色固体,习惯称为卤片。某卤片的主要成分为,还含少量、NaCl和,以该卤片为原料生产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所示。
已知:①。
②时,氢氧化铁开始沉淀;时,氢氧化铁沉淀完全。
③时,氢氧化镁开始沉淀;时,氢氧化镁沉淀完全。
(1)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图中的仪器不会用到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B. C.
(2)“沉铁”时,调节溶液,该溶液呈 性。
(3)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可实现“脱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滤渣”的成分为 。
18、(2025·吉林省长春市)五行传千载,变化藏其中。“‘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是古人对物质及物质之间关系最朴素的认知。
(1)木生火(木燃烧生成火)。木柴能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木柴是 。
(2)火生土(火燃烧后变成灰烬)。将秸秆晒干烧灰,……即得到草木灰(含有碳酸钾)。碳酸钾属于“氮肥”“磷肥”“钾肥”中的 肥。
(3)土生金(矿石冶炼得到金属)。“火法炼锌”过程中应用的原理之一为:,其反应类型是 反应。
(4)金生水(金属能凝聚水蒸气而成水)。水蒸气在温度较低的金属表面液化成水,该过程中水分子间的间隔变 。
19、(2025·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图中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A、B、C、E为不同类别的物质,B溶液为蓝色,C的浓溶液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C、D为同类别物质。(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的化学式 。
(2)E的用途 (写一种即可)。
(3)C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 。
(4)请写出A和D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
20、(2025·广东省)金属注射成型是一种精密器件的制造技术。某种制备铁镍合金器件的主要工序如图。
(1)原料制备
ⅰ.制铁粉:,则参加反应的与的质量比为 。
ⅱ.制纯镍粉:(气态),示意图如图,则温度较高的是 (填“a”或“b”)区。
ⅲ.将铁粉、纯镍粉与石蜡黏结剂混合,制成原料颗粒。
(2)除蜡:若要加快溶剂对石蜡的溶解,可采取的措施是 。
(3)烧结:需在氮气环境下进行的原因是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39分)
21、(2025·四川省眉山市)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实验。
(1)有气泡产生的是 (填字母序号)。
(2)C中观察到固体逐渐减少,溶液变为黄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为探究D试管内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该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
D试管内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NaCl;猜想二:NaCl和HCl;猜想三: 。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I.取少量D试管内的溶液,倒入盛有碳酸钠粉末的试管中 无明显现象 猜想二不成立
II.另取少量D试管内的溶液,滴加硫酸铜溶液 猜想三成立,猜想一和二不成立
【实验结论】
综上所述,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评价】
①能替代步骤II中所用硫酸铜溶液也可得到相同结论的物质是 (填字母序号)。
A.无色酚酞试液 B.铁粉 C.稀硫酸 D.氯化铁溶液
②在考虑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时,除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22、(2025·甘肃省金昌市)唐代《千金翼方》中记载:“枸杞以甘州者为真,叶厚大者是”,首次将甘州(今张掖)枸杞确立为道地药材。为了解张掖种植枸杞的土壤酸碱性及相关成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当地的土壤样本进行了探究。
【实验探究】
任务一:测定土壤酸碱性
(1)选取一定量的土壤样本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后静置,过滤后得到土壤浸出液。用 测定浸出液,若显碱性,则 (选填“<”“=”“>”)7。
任务二:探究土壤中钠盐的主要成分
张掖年降水量少且蒸发量大,使土壤中较多的可溶性钠盐化合物随水分蒸发而析出。当土壤含盐量较高时,一般含有较多的氯化钠,可能含有碳酸钠。
(2)小组同学为检验土壤样本是否含有碳酸钠(假设不含硫酸钠),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法1:取少量土壤浸出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 有气泡产生 含有
方法2:取少量土壤浸出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氯化钙溶液 含有
(3)方法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实验结论】
(4)以上探究表明,该土壤含有碳酸钠,显 (选填“酸性”“中性”“碱性”)。该土壤除了种植枸杞,还适合种植下表中的作物有 (填字母序号)。
作物 A.茶树 B.樱桃 C.甘草
适宜的土壤
四、分析计算题(每题9分,共36分)
23、(2025·四川省广元市)小明发现某品牌小苏打包装袋上有“含量≥95%”的字样。为探究该品牌小苏打中含量与标注是否相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注:①该品牌小苏打中其他物质能溶于水但不与稀盐酸反应,忽略HCl的挥发性;
②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1)第二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呈 (选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该实验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3)计算该品牌小苏打中含量与标注是否相符 。(写出计算过程)
24、(2025·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化学兴趣小组用某碳酸氢钠样品(杂质只含氯化钠)进行下图所示实验:
请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气体的质量是 g。
(2)加入15.3g水后,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5、(2025·山东省烟台市)化学小组同学在实践基地发现一袋久置的熟石灰,标签显示其含少量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同学们为探究其变质程度,进行以下实验。取该熟石灰样品10 g于锥形瓶中,加入40 g水,振荡,然后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边加边振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锥形瓶中物质的总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忽略在水中的溶解)
请完成下列问题:
(1)10 g该熟石灰样品产生的质量是 g。
(2)计算所加入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
(3)10 g该熟石灰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是 g。(不写计算过程)
26、(2025·黑龙江省绥化市)碳酸钾俗称钾碱,主要用于印染、玻璃的生产等。为测定某钾碱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称取28.0g钾碱样品于烧杯中,将20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平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上述烧杯中,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1 2 3 4 5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40 40 40 40 40
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g 65.8 103.6 141.4 m 219.2
(1)m的值为 ,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 g。
(2)计算该钾碱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第5次加入稀硫酸后所得溶液中和的个数比 (填“>”“<”或“=”)。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5、CACBD 6-10、DBDBD 11-15、CDCCC
二、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16、(1)污染空气(合理即可)
(2)腐蚀
(3)
(4)
17、(1)C(2)酸(3)(4)硫酸钡、氢氧化铁
18、(1)可燃物(2)钾(3)分解(4)小
19、(1)(2)洗涤仪器、配制溶液、饮用、灌溉等(合理即可)(3)/
(4)复分解反应
20、(1) 3∶80 a (2)适当升高温度或搅拌
(3) 作保护气,防止在烧结时,Fe、Ni被氧气氧化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39分)
21、(1)A
(2)
(3) NaCl和NaOH 产生蓝色沉淀 A、D 反应物是否过量
22、(1) pH试纸/酸度计 >
(2) 稀盐酸/稀硫酸 产生白色沉淀
(3) 复分解
(4) 碱性 C
四、分析计算题(每题9分,共36分)
23、(1)酸性(2)4.4(3)解:设样品中碳酸氢钠质量为x
故碳酸氢钠含量=>95%,故含量与标注相符。
答:该品牌小苏打中含量与标注相符。
24、(1)8.8(2)10%。
25、(1)0.88
(2)解:根据图像分析,与碳酸钙反应的稀盐酸质量是60g 50g=10g;
设10g稀盐酸中HCl质量为x。
,x=1.46g。
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100%=14.6%
答: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14.6%。
(3)7.4
26、(1) 179.2 8.8
(2)解:设参加反应的的质量为x。

解得:
则该钾碱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
答:该钾碱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是98.6%。
(3)<
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