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第2课 种群数量的变化第2课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第一单元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01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自然条件下,任何生物的种群都与环境中其他生物密切联系。严格地说,探究单个种群数量的变化只有在实验室才有可能实现。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生物,兼性厌氧。实践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提出问题实践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 酵母菌在开始一段时间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呈“S”型增长,时间再延长,由于养料不足酵母菌数量会下降。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提出问题实践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配制酵母菌培养液接种酵母菌到培养液中培养计数统计分析得出结论1.材料用具:酵母菌菌种,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者肉汤培养液,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等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提出问题2.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室血球计数板是一种专门用于计算较大单细胞微生物的一种仪器。计数时,常采用抽样检测法。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计数室深度为0.1mm计数室边长为1mm1个计数室的面积为1mm2 ,1个计数室内有400个小方格。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1/400mm2② 1/400mm2的含义① 0.10mm的含义计数室的深度为0.1mm1个计数室的体积为0.1mm3计数室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提出问题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提出问题血细胞计数板侧面观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提出问题表达交流中方格小方格方格网上刻有9个大方格,其中只有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为计数室,供微生物计数用。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计数公式:1mL样品中酵母菌数=A1+A2+A3+A4+A5100×400÷0.1mm3×稀释倍数A1、A2、A3、A4、分别为四个中方格中的酵母菌数。1mm3=10-3mL=100×400×104×稀释倍数A1+A2+A3+A4+A5规格一:25×16型A1A2A3A4A5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提出问题表达交流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计数公式:1mL样品中酵母菌数=A1+A2+A3+A4+A580×400÷0.1mm3×稀释倍数A1、A2、A3、A4、A5分别为五个中方格中的酵母菌数。1mm3=10-3mL=80×400×104×稀释倍数A1+A2+A3+A4+A5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提出问题表达交流规格二:16×25型A1A2A4A3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先盖盖玻片,再将培养液滴加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提出问题3.怎样对酵母菌进行计数稍待片刻,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建议你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这是为什么 保证各部位酵母菌的密度相等,若没有摇匀,从底部吸取,计数结果会偏大,从上部吸取,计数结果会偏小。此外,酵母菌常出现“抱团”现象,因此取样前需要将培养液充分振荡、摇匀,最好用移液器来回吹吸若干次,以确保样品被摇匀。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提出问题3.怎样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2)本探究需要设置对照吗 如果需要,请讨论对照组应怎样设计和操作;如果不需要,请说明理由。不需要,本实验旨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变化,只要分组实验,获得平均数值即可。本实验在连续培养并定时计数过程中形成自身对照。(3)本探究需要做重复实验吗 不用重复,只要分组实验获得平均值即可。本实验酵母菌种群数量足够多,样本足够大。其数据是80--100个小方格的平均值,足够精确。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提出问题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提出问题4.计数用无菌水稀释至每小格细胞数目为5~10 个(1)如果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怎么办?稀释100倍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提出问题4.计数计数的包括活菌和死菌。可以用亚甲基蓝对菌体进行染色,被染成蓝色的是死菌,没有染色的是活菌。(2)计数的酵母菌都是活的吗?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3)对于压在中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和酵母菌芽体,应当怎样计数?压线的菌体,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离开母体的芽体,无论大小均算一个。如果正在出芽,芽体大小达到或超过母细胞一半时,芽体可算1 个。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提出问题4.计数(4)每个样品一般计数三次,取其平均值。(遵循平行重复原则)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提出问题5.设计表格,记录重复组3组实验的平均值连续观察7天,记录每天的数值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连续培养7天,每天用显微镜和血球计数板计数出酵母菌种群密度计数时可以滴加台盼蓝染液(或亚甲基蓝),活的酵母菌呈无色,死的酵母菌呈蓝色,然后分别计数,算出两者比例,从而进一步换算出菌体中的活菌数。需要注意的是,加入台盼蓝的体积应折算在稀释倍数中。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提出问题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首先通过显微镜观察,估算出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初始数量(N0),在此之后连续观察7天,分布记录下这7天的数值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提出问题第 1 天第 4 天第 6 天第 7 天死亡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提出问题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提出问题将所得数值用曲线图表示出来结论:酵母菌在开始一段时间呈“J”型增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将呈“S”型增长,并最终将全部死亡。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提出问题将所得数值用曲线图表示出来(1)增长曲线的总趋势:开始时培养液的营养充足,空间充裕,条件适宜,因此酵母菌大量繁殖,种群数量剧增,随着酵母菌数量的不断增多,营养物质消耗,pH变化等,使生存条件恶化,酵母菌死亡率高于出生率,种群数量下降。先增加再降低。(2)原因:(3)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因素:可能有养料、温度、pH 空间及有害代谢废物等。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提出问题进一步探究:根据你对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作出的推测试管 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A 10 — 0.1 28B 10 — 0.1 5C — 10 0.1 28温度、营养物质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酵母菌数时间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每组计数一个培养时段。每人计数一个计数室,以小组计数平均值作该时段估值。0 h9 h12 h18 h15 h21 h6 h3 h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提出问题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例1:通常用血球计数板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若计数室为1mm×1mm×0.1mm方格,由400个小方格组成。若多次重复计数后,算得每个小方格中平均有5个酵母菌,则10mL该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有______________个。例2:该同学用长和宽为2mm,深度为0.1mm的血球计数板,用五点取样法读取酵母菌有40个,其中稀释了10倍,则1mL菌液中所含的酵母菌个数为________5×106例3:若该同学用长和宽为1mm,深度为0.1mm的血球计数板,为监测酵母的活细胞密度,将发酵液稀释1 000倍后,经等体积台盼蓝染液染色,用25×16型血细胞计数板计数5个中格中的细胞数,理论上______色细胞的个数应不少于______,才能达到每毫升3×109个活细胞的预期密度。无30(A/16x5)x 400 x 104 x 103 x 2=3 x 109体积是边长1mm的4倍(40/16x5)x 400 x 104 x 104等体积混合算稀释1倍例4.(2025,浙江模拟)下图表示在锥形瓶中用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时的种群增长曲线。图中曲线⑤是空白对照组,其余曲线代表每3 h、12 h、24 h换一次培养液及不换培养液但保持pH恒定4种不同情况下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②③分别代表每3 h、12 h、24 h换一次培养液的种群增长曲线B.在保持培养液的更换频率不变的情况下,曲线①将保持“J”型增长C.造成曲线⑤K值较小的原因可能是代谢产物的积累、pH变化、溶解氧不足等D.若用血细胞计数板统计细胞数量,不能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出培养原液进行计数B空间有限第2课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