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8月15日,广州地铁五号线上有位小朋友不慎将饮料洒在地上,自觉从书包里拿出纸巾弯腰擦干净,此举获得众多网友点赞,还被《人民日报》点名表扬。小男孩名叫黄梓,来自广东仲元中学莲花湾学校,开学即将就读五年级。男孩表示,当时自己心想,万一后面有乘客上车,一时没注意到,踩到饮料摔跤怎么办。“感谢大家对我的关注,我只是做了一名小学生应该做的事情。”思考:小男孩的行为为何能引发广泛赞誉?“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文明有礼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直接体现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也事关社会风尚,国家形象。新课导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5.1文明有礼总议题:何以“明礼”,何以“致远”?子议题一:一束“微光”何以照亮“自我”?——论文明有礼与立身之本子议题二:一座“孤岛”何以搅动“汪洋”?——论文明有礼与社会之序子议题三:一句“乡音”何以传递“国声”?——论文明有礼与大国之形核心素养目标树立“人人都是国家形象代言人”的担当精神,增强在社会公共生活和国际交往中主动践行文明礼仪的责任感。道德修养政治认同责任意识感悟文明有礼是个人高尚道德的体现,懂得尊重、体谅他人,追求“止于至善”的品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要求。通过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案例,感受国家发展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认同中华文明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子议题一一束“微光”何以照亮“自我”?——论文明有礼与立身之本活动:假设你是某社交媒体小编,这条“地铁擦地”视频冲上热搜,请你为这条视频策划一个标题和一段短评,旨在引发网友对“个人修养”的积极讨论。示例标题:#弯腰擦净洒落的饮料#这一蹲一擦,擦出了文明的温度!短评:一杯饮料不慎洒落,本可能是“有人抱怨、有人绕行”的尴尬场景,却因这位小乘客弯腰擦拭的举动,变成了温暖全网的瞬间。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是面对小意外时的主动担责——不任由污渍影响他人,不把麻烦留给保洁人员,这份“随手为他人着想”的自觉,正是个人修养最生动的体现。其实文明从不在远方,或许是递东西时的双手奉上,是排队时的耐心等候,是不小心影响他人后的一句“抱歉”。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小温暖”吗?又曾用哪些小举动传递过文明?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任务一:小孩哥的行为受到网友的广泛好评,体现文明有礼对个人有何重要意义?情景一:议学总结一:文明有礼的价值(个人)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体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树立真诚待人的良好形象,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子议题二一座“孤岛”何以搅动“汪洋”?——论文明有礼与社会之序2025年5月24日11时许,到上海旅游的马某(女,18岁)在乘坐轨交2号线时,将双脚搁置在自己的拉杆箱上,影响他人通行。同车厢乘客史某指出马某不文明行为,并劝导其将脚放下,双方为此发生争执。随后,马某多次踢踹史某。最终,马某被警方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情景二:任务二:你如何看待该女子的行为?结合视频内容与所学知识,她的行为对社会会造成怎样的影响?议学总结二:文明有礼的价值(社会)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文明有礼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减少矛盾冲突,维护良好秩序,提升人们的安全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子议题三一句“乡音”何以传递“国声”?——论文明有礼与大国之形中老昆万铁路,即“中老国际铁路通道”,简称“中老铁路,是一条连接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与老挝万象市的电气化铁路。中老铁路老挝段沿线客运站的候车室干净整洁,车厢温馨舒适,客运人员和乘务人员落落大方、温馨服务。他们为腿脚不便的旅客提供重点关爱服务,帮扶携带小孩且行李较多的旅客乘坐电梯,用中老英泰等语言开展符合老挝国情的礼仪服务,提供物美价廉的食物和饮料……优质的服务温暖着乘客的心。情景三:2025年春运期间,他们在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上开展读好书、看非遗、赏春晚等精彩活动,丰富旅客的旅途生活;在中老铁路国内段各站推出“3+N”语言服务,让国内外旅客畅行无忧;在昆明、西双版纳等客流较为集中的车站设置绿色通道,为临近开车前15分钟的急客及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提供验证、安检、检票等优先服务。磨憨铁路口岸设立医疗急救点,为境外需紧急入境救治人员提供便利通关服务。任务三:结合视频与材料,请你思考“中老铁路”上提供的个性化服务有何重要意义?议学总结三:文明有礼的价值(国家)③文明有礼塑造良好国家形象。文明有礼是国际交往的“通行证”,有利于不同国家的人们深化交流、增进友谊,有利于体现民族尊严、展现国家形象。情形一:晚高峰的地铁上,车厢内人满为患。几名中学生在大声讨论周末的游玩计划,声音盖过了地铁播报的到站信息,导致一位老人坐过了站,满脸焦急地向周围人询问。任务四:结合以上情形思考,我们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情形二:乘客王先生刚上车就开始大声打电话,电话内容涉及与客户的争执,期间多次出现“你是不是脑子有问题”“这点事都办不好”等不礼貌用语,周围乘客纷纷皱眉,有的甚至侧过头去躲避噪音。邻座的乘客陈女士想休息,实在忍不住提醒王先生“麻烦声音小一点,影响到别人了”,王先生却不耐烦地回应“我打电话关你什么事,这又不是你家”,语气十分冲。情形三:有位乘客下车时不慎将纸巾掉在了地上。小林正犹豫该不该捡起纸巾。旁边一位阿姨看到后,默默弯腰捡起纸巾扔进了垃圾桶。地铁到站,一位推着婴儿车的妈妈上车,阿姨又主动起身,帮忙将婴儿车扶到座位旁边的空间。小林还发现,车厢内有的乘客会主动给老人、孕妇让座,有的乘客会在接打电话时用手捂住嘴巴小声说话,有的乘客在上下车时会自觉排队,不拥挤。情景四:议学总结四: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①增强文明有礼意识,讲文明、懂礼貌、守礼仪,营造良好社会风尚。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言谈文明、举止端庄。③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不断学习、观察、思考、践行。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课堂小结:课堂实践:请你围绕“文明乘车,争做有礼中学生”主题,为我校创作两条宣传标语,需贴合校园公共交通场景,能有效引导同学践行文明乘车行为。1.《荀子》中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由此可见(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②文明有礼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③做事有礼就能成功④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B。解析: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它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塑造良好国家形象,①②④说法正确。文明有礼对世界和平有一定影响,但不能说能够推动世界走向和平,③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所以选 B。课堂练习:2.“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的这一观点主要说明( )A. 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B.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C.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做文明有礼的人D. 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齐答案:B。解析:“不学礼,无以立” 意思是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主要说明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B 正确。A、C、D 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B。课堂练习:3.一位礼仪专家说:“礼仪的定义很广泛,总的来说,就是和周围的人保持友善关系。”为什么讲礼貌有利于保持和周围人的友善关系呢?这是因为( )①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②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③每个人都有以礼相待的需要④每个人都是虚荣的,以礼相待可以满足人的虚荣心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②③答案:B。解析:讲礼貌有利于保持和周围人的友善关系,因为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每个人都有以礼相待的需要,①②③正确。以礼相待不是为了满足人的虚荣心,④错误。所以选 B。课堂练习:4.《古童谣》中有这样一句话:心扉犹如门户,小小钥匙便可打开。别忘了钥匙有这样两把 ——“感谢”和 “劳驾”。这“两把钥匙” 告知我们( )①礼貌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②礼貌待人是人际交往的最大技巧③在人际交往中要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巧④在人际关系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感谢” 和 “劳驾” 这两把 “钥匙” 说明在人际交往中要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巧,礼貌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也启示我们在人际关系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①③④正确。礼貌待人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技巧,但不能说是最大技巧,②错误。所以选 A。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