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化学方程式 第3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导学案)(解析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题2 化学方程式 第3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导学案)(解析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2 化学方程式
第3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一、知识目标
1. 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依据,形成利用质量关系和比例关系定量认识化学反应的一般思路。
2. 学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步骤,并能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 结合实例体会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物质转化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化学计算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意义。
二、核心素养目标
1. 科学观念:建立质量守恒观,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确定比例关系进行推理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 科学思维:从宏观的物质质量变化,深入微观的化学方程式定量关系,形成利用质量关系和比例关系定量认识化学反应的一般思路。
3. 科学探究与实践:运用化学方程式计算解决资源转化问题。
4.科学态度与责任:结合火箭发射、工业生产等实例,体会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物质转化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化学计算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意义。
一、学习重点
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学习难点
准确找出化学方程式中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正确列出比例式进行计算,以及在计算过程中注意各项事项。
1.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定性: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反应条件是点燃。
(2)定量:
①粒子个数比:氢分子、氧分子和水分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
②物质质量比:氢气、氧气和水的物质质量比为_________。
2.计算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各物质的质量比(写出计算过程)。
3.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_________之比。
4.在实验室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如果加热分解7.9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呢?
(并总结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一般步骤)
(1)__________________ 解:设加热分解7.9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标出有关物质的量 _________ 1×32
7.9 g _________
(4)写比例式 ,求解 __________________
x=_________
(5)_________ 答:加热分解7.9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8g氧气。
一、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
活动一:分析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
学生任务1:若燃烧消耗4 kg的H2,同时需要多少千克的O2参与反应?能产生多少千克的H2O?。
物质质量比 4 :32 : 36
实际质量 4 kg ___ ______
学生任务2:若燃烧消耗16 kg的O2 ,参与反应的H2的质量为多少?同时产生多少千克的H2O?
物质质量比 4 :32 : 36
实际质量 ___ 16 kg ______
学生任务3:分析下列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如何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物质的质量比?
活动二:典例精讲
学生任务:在反应2Mg+O2 2MgO中,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是( )
A.2:1:2 B.48:32:80
C.24:32:40 D.24:32:56
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学生任务1:阅读教材P120【例1】部分的解题步骤和解题过程。
学生任务2:在实验室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如果加热分解7.9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呢?(自己独立完整写出解题过程)
学生任务3:总结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
学生任务4:工业上,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产生的生石灰()和二氧化碳可分别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和化肥。制取氧化钙,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小组合作完成练习,讨论交流,纠正错误)
学生任务5: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2瓶氧气,根据体积和密度折合出氧气的总质量约为0.64 g。求反应中实际消耗的过氧化氢质量。(找出下列解题过程中的错误)
1.
2.
1.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依据:
①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②基本依据:反应中的各物质的质量比成正比例关系,等于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2.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以“加热分解7.9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为例
步骤 示例 注意事项
设 根据题意设未知量 解:设生成的O2的质量为x。 设未知数时不带单位
写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要书写正确
找 找出已知量、未知量的关系 316 327.9 g x 已知量应为纯净物的质量且应带单位
列 列出比例式 = 等式两边化学意义应相同
求 求解 x=0.8 g 计算结果要带单位
答 简明作答 答:加热分解7.9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8 g氧气。 ——
1.依据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是通电
C.该反应中,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D.制取5.4 kg金属铝至少需要电解10.2kg的
2. 在反应A+5B=3C+4D中,已知2.2g A与8.0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 C.又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8 B.36 C.54 D.72
3.若电解18克水,理论上可以得到氧气多少克?(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考点1 化学方程式的质量关系
1.下面是三名同学描述的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①反应在点燃条件下进行;②各物质的分子数之比为2:1:2;③各物质的质量比为1:8:9。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C+O2CO2 B.2CO+O22CO2
C.CH4+2O2CO2+2H2O D.2H2+O22H2O
2.在反应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当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则生成C的质量为( )
A. B. C. D.
考点2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1.(2025·海南·一模)“神舟”飞船内,用吸收航天员呼出的气体,化学方程式为:。请计算的能吸收的质量是多少?
2.取二氧化锰粉末,加到过氧化氢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称量固液混合物的质量为101.4g,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质量是多少?(写出完整计算过程)
(2)生成氧气的同时,生成水的质量是 。
(3)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与所用二氧化锰的质量比为 。
答案和解析
一、知识目标
1. 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依据,形成利用质量关系和比例关系定量认识化学反应的一般思路。
2. 学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步骤,并能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 结合实例体会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物质转化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化学计算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意义。
二、核心素养目标
1. 科学观念:建立质量守恒观,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确定比例关系进行推理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 科学思维:从宏观的物质质量变化,深入微观的化学方程式定量关系,形成利用质量关系和比例关系定量认识化学反应的一般思路。
3. 科学探究与实践:运用化学方程式计算解决资源转化问题。
4.科学态度与责任:结合火箭发射、工业生产等实例,体会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物质转化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化学计算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意义。
一、学习重点
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学习难点
准确找出化学方程式中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正确列出比例式进行计算,以及在计算过程中注意各项事项。
1.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定性: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反应条件是点燃。
(2)定量:
①粒子个数比:氢分子、氧分子和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
②物质质量比:氢气、氧气和水的物质质量比为4:32:36。
2.计算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各物质的质量比(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4×31):(5×32):(2×142)=124:160:284。
3.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之比。
4.在实验室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如果加热分解7.9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呢?
(并总结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一般步骤)
(1)设未知量 解:设加热分解7.9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 K2MnO4+MnO2+O2↑
(3)标出有关物质的量 2×158 1×32
7.9 g x
(4)写比例式 ,求解 =
x=0.8 g
(5)简明写出答案 答:加热分解7.9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8g氧气。
一、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
活动一:分析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
学生任务1:若燃烧消耗4 kg的H2,同时需要多少千克的O2参与反应?能产生多少千克的H2O?。
物质质量比 4 :32 : 36
实际质量 4 kg ___ ______
答案:32 kg 36 kg
学生任务2:若燃烧消耗16 kg的O2 ,参与反应的H2的质量为多少?同时产生多少千克的H2O?
物质质量比 4 :32 : 36
实际质量 ___ 16 kg ______
答案:2 kg 18kg
学生任务3:分析下列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如何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物质的质量比?
答案: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之比。
活动二:典例精讲
学生任务:在反应2Mg+O2 2MgO中,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是( )
A.2:1:2 B.48:32:80
C.24:32:40 D.24:32:56
答案:B。
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学生任务1:阅读教材P120【例1】部分的解题步骤和解题过程。
学生任务2:在实验室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如果加热分解7.9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呢?(自己独立完整写出解题过程)
答案:【解】设:加热分解7.9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 K2MnO4+MnO2+O2↑
2×158 1×32
7.9 g x
=
x=0.8 g
答:加热分解7.9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8g氧气。
学生任务3:总结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
答案:①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
②写: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③标:找出比例关系,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
④列:列出比例式,求解;
⑤答:简明地写出答案。
学生任务4:工业上,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产生的生石灰()和二氧化碳可分别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和化肥。制取氧化钙,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小组合作完成练习,讨论交流,纠正错误)
答案:【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CaO + CO2↑
100 56
x 5.6t
x= 10t
答: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10t。
学生任务5: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2瓶氧气,根据体积和密度折合出氧气的总质量约为0.64 g。求反应中实际消耗的过氧化氢质量。(找出下列解题过程中的错误)
1.
2.
【答案】1.
2.
1.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依据:
①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②基本依据:反应中的各物质的质量比成正比例关系,等于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2.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以“加热分解7.9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为例
步骤 示例 注意事项
设 根据题意设未知量 解:设生成的O2的质量为x。 设未知数时不带单位
写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要书写正确
找 找出已知量、未知量的关系 316 327.9 g x 已知量应为纯净物的质量且应带单位
列 列出比例式 = 等式两边化学意义应相同
求 求解 x=0.8 g 计算结果要带单位
答 简明作答 答:加热分解7.9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8 g氧气。 ——
1.依据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是通电
C.该反应中,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D.制取5.4 kg金属铝至少需要电解10.2kg的
【答案】C
【解析】A、由可知,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可知,该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是通电,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可知,该反应中,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102):(4×27):(3×32)=17:9:8,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设制取5.4 kg金属铝至少需要氧化铝的质量为x,
x=10.2kg,
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2. 在反应A+5B=3C+4D中,已知2.2g A与8.0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 C.又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8 B.36 C.54 D.72
【答案】A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D的质量为2.2g+8.0g-6.6g=3.6g;
假设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x=18
故选A。
3.若电解18克水,理论上可以得到氧气多少克?(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答案】解:设理论上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x=16g
答:理论上可以得到16克氧气。
考点1 化学方程式的质量关系
1.下面是三名同学描述的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①反应在点燃条件下进行;②各物质的分子数之比为2:1:2;③各物质的质量比为1:8:9。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C+O2CO2 B.2CO+O22CO2
C.CH4+2O2CO2+2H2O D.2H2+O22H2O
【答案】D
【解析】A、该反应是在点燃条件下进行的,且该反应为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但该反应的各物质的粒子数之比为1:1:1,故选项错误;
B、该反应是在点燃条件下进行的;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各物质的分子数之比为2:1:2,但各物质的质量之比为(28×2):(32×1):(44×2)=7:4:11,故选项错误;
C、该反应是在点燃条件下进行的,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形式,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D、该反应是在点燃条件下进行的;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各物质的分子数之比为2:1:2;各物质的质量比为(2×2):(32×1):(18×2)=1:8:9,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在反应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当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则生成C的质量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在反应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则参与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则参与反应的B质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设生成C的质量为x,则,解得x=8.8g。
故选:B。
考点2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1.(2025·海南·一模)“神舟”飞船内,用吸收航天员呼出的气体,化学方程式为:。请计算的能吸收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解:设能吸收的质量为x。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关系可得:
解得
答:能吸收的质量为。
2.取二氧化锰粉末,加到过氧化氢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称量固液混合物的质量为101.4g,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质量是多少?(写出完整计算过程)
(2)生成氧气的同时,生成水的质量是 。
(3)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与所用二氧化锰的质量比为 。
【答案】(1)
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00g+3g-101.4g=1.6g,
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答: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3.4g。
(2)
(3)
【解析】(1)详见答案。
(2)解:设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y
答: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1.8g。
(3)根据(1),参加反应过氧化氢的质量为3.4g,二氧化锰的质量为3g,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与所用二氧化锰的质量比为3.4g:3g=17:15。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