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第1章 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同步练习】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第1章 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
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及模拟实验
1.(2025广东省实验中学期中)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
①HC/H2CO3、HP/H2P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浆pH起调节作用
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
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经肾随尿排出体外
④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浆pH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2025山东枣庄一中月考)为探究肝匀浆能否维持pH稳定,某同学选择清水、磷酸盐缓冲液和肝匀浆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对照组是清水组和缓冲液组,实验组是肝匀浆组
B.图中的结果表明肝匀浆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强于缓冲液组
C.清水组数据不合理,加入HCl后清水组的pH应降低
D.肝匀浆更类似于缓冲液,说明肝匀浆中含有维持pH相对稳定的磷酸盐缓冲物质
题组二 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机制
3.(教材习题改编)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多吃“碱性食物”如苏打水、苏打饼干等可以改善现代人的弱酸性体质
B.在炎热的环境下,机体大量出汗应多喝纯净水避免机体脱水
C.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
D.剧烈运动大量失水后,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4.(2025河南郑州月考)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B.内环境处于稳态时,人体就不会患病
C.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等代谢紊乱可能会引起尿毒症
D.饮食中长期缺乏蛋白质可能会导致组织水肿
题组三 内环境稳态失调分析
5.(2025四川遂宁月考)初上高原的人可能会产生头痛、乏力、失眠、呕吐等高原反应。人体缺氧会引发代偿反应,导致机体血红蛋白增高,以适应高原缺氧环境。但是高原反应中有一种比较严重的症状——高原肺水肿,此类患者需及时就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红细胞中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不属于内环境中的组成成分
B.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降低导致肺部组织液减少,造成肺水肿
C.内环境中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是生物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D.高原反应的人呼吸困难导致体内CO2含量偏高
6.某人出现呼吸急促、四肢麻木、肢体抽搐等症状,经医生诊断为情绪过激导致的呼吸性碱中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患者呼吸急促导致其体内CO2含量偏高
B.该患者的症状是内环境稳态失调的一种表现
C.若手足抽搐的症状难以缓解,可以注射适量的葡萄糖酸钙溶液治疗
D.发生这种情况时,应及时平稳患者的情绪,对其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
能力提升练
题组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及失衡
1.(2025江苏徐州月考)血浆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对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O2是人体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B.过量出汗、体液丢失过多会导致低血压,血浆中甘油三酯含量过多易导致高血压
C.正常人血浆pH为7.35~7.45,这主要与血浆中的HC/H2CO3等缓冲对有关
D.血浆组成成分或理化性质的变化都可能影响酶的活性,导致细胞代谢发生紊乱
2.(易错题)(2025山东泰安开学考试)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注射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图中a、b、c为内环境的相关组成成分(其中b为血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稳态指a、b、c等体液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B.正常情况下,a大量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b,少量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c
C.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时,进入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的Na+不相等
D.静脉注射一定浓度的血浆蛋白溶液有助于缓解营养不良引起的组织水肿
3.(2025重庆一中月考)丙型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大部分患者在感染期伴有血浆中高水平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和轻度肝水肿等症状。临床上需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指标和水、无机盐的平衡等进行监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肝脏处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液和组织液
B.正常的血氧饱和度可避免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和二氧化碳
C.轻度肝水肿可能与肝脏处毛细血管壁细胞及肝脏细胞受损有关
D.患者血浆的Na+、Cl-等无机盐含量可准确反映血浆渗透压的状况
4.(2025湖北鄂东南联考)造成组织水肿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过敏、组织损伤、组织细胞代谢旺盛、肾小球肾炎等。感染新冠病毒的某些患者肺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会造成肺水肿。回答下列问题:
(1)组织液可以来自         。当感染上述病毒的患者肺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时,血浆渗透压会      (填“升高”或“降低”)。
(2)感染新冠病毒后,患者的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这说明                  ,患者在康复的过程中,主要的调节机制是             。
(3)对于肺水肿的治疗建议是小剂量缓慢静脉注射质量分数为20%的甘露醇高渗水溶液(不易渗入组织液且不被代谢),达到初步消肿的目的。请写出消肿的机理                               。经消肿治疗后,病人尿量会    (填“增加”“减少”或“变化不大”)。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C 2.D 3.D 4.B 5.B 6.A
1.C 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当一定量的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后,血浆中的HC/H2CO3、HP/H2P等缓冲对可使血浆pH维持在一定范围内,①正确,④错误;人体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从而减少内环境中的酸性气体,②正确;细胞的代谢废物主要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经肾随尿排出体外,③正确,故选C。
2.D 根据实验目的“探究肝匀浆能否维持pH稳定”可知,肝匀浆组为实验组,清水组属于空白对照组,缓冲液组属于标准对照组,A正确。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肝匀浆更类似于缓冲液,但该实验并未探究肝匀浆中具体所含的缓冲物质,不能确定其一定含有磷酸盐缓冲物质,也有可能是碳酸盐缓冲物质等,D错误。
3.D 人体内环境的正常pH稳定在7.35~7.45,人体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多吃“碱性食物”如苏打水、苏打饼干等不会导致人体内环境的pH明显改变,A错误;在炎热的环境下,机体大量出汗会丢失水和无机盐,应多喝淡盐水,避免机体水和无机盐失衡,B错误;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温是会变化的,但都处于一定的范围内,达到相对稳定,C错误。
4.B 内环境处于稳态时,人体也有可能会患病,如患遗传病,B错误;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等代谢紊乱,可能会导致全身水肿、尿素氮升高等,甚至引起尿毒症,C正确;食物中长期缺乏蛋白质→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浆内进入组织液的水分多于回流的水分→组织水肿,D正确。
5.B 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中的组成成分,A正确。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降低会导致肺部组织液减少,不会造成肺水肿,B错误。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包括内环境中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C正确。高原反应的人呼吸困难,不能将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及时排出,导致内环境中CO2累积,D正确。
6.A 呼吸急促→CO2大量排出→体内CO2含量偏低→血浆pH升高→呼吸性碱中毒,A错误;内环境稳态失调会导致细胞代谢紊乱,该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四肢麻木、肢体抽搐等症状是内环境稳态失调的一种表现,B正确;血钙含量太低→抽搐,若该患者手足抽搐的症状难以缓解,可以注射适量的葡萄糖酸钙溶液治疗,C正确。
能力提升练
1.A 细胞外液的组成成分(包括代谢废物)的相对稳定是内环境稳态的一个方面(易错点),A错误。过量出汗、体液丢失过多→血容量降低→低血压;血浆中甘油三酯含量过多→甘油三酯附着在血管壁上→血管壁的弹性下降→高血压,B正确。
2.A 
题图解读
肌肉注射:药物直接进入组织液;静脉注射:药物直接进入血浆。a是组织液,b是血浆,c是淋巴液。
内环境稳态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易错点),A错误;正常情况下,a组织液大量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b血浆,少量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c淋巴液,B正确;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时,进入细胞外液的Na+多于进入细胞内液的,C正确;静脉注射一定浓度的血浆蛋白溶液会使血浆渗透压升高,组织液中的水分进入血浆,有助于缓解营养不良引起的组织水肿,D正确。
3.C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A错误;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不产生CO2,B错误;毛细血管壁细胞或肝脏细胞受损可导致组织液中溶质微粒增多,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水分进入组织液导致水肿,C正确;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仅无机盐含量不可准确反映血浆渗透压的状况,D错误。
4.答案 (1)血浆、细胞内液 降低 (2)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或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3)静脉注射后,甘露醇不易渗入组织液且不被代谢,血浆渗透压升高,促使水分由组织液向血浆转移,达到初步消肿的目的 增加
解析 (1)血浆透过毛细血管壁成为组织液,细胞内液透过细胞膜可成为组织液,即组织液可以来自血浆和细胞内液。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渗出→血浆渗透压降低。
(3)小剂量缓慢静脉注射质量分数为20%的甘露醇高渗水溶液治疗肺水肿的机理及作用结果分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