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半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太原市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半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三年级半月考试题(化学)
测试时长: 75 分钟
总分: 100 分
考点序号 考点内容 对应题号
1 元素性质 1、3、4、9、10、11、12、13、14、15、16
2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2
3 氧化还原反应 5、6
4 物质的量、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7、8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0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Pd 106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4小题,共56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从科技前沿到日常生活,化学无处不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三星堆“祭祀坑”提取到丝绸制品残留物,其中丝绸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B.高分子材料聚氯乙烯可用于包装肉食、熟食及油脂食品
C.“天和”核心舱中使用的氮化硼陶瓷基复合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D.“空气捕捉”法能实现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有利于“碳达峰”和“碳中和”
2.使用如图装置(搅拌装置略)探究溶液离子浓度变化,灯光变化不可能出现“亮→暗(或灭)→亮”现象的是(  )
选项 A B C D
试剂a CuSO4 NH4HCO3 H2SO4 CH3COOH
试剂b Ba(OH)2 Ca(OH)2 Ba(OH)2 NH3·H2O
3.对下列粒子组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和分析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粒子组 判断和分析
A 透明溶液中:Mg2+、Cu2+、Br-、SO 不能大量共存,因为Cu2+呈蓝色
B 能溶解Al2O3的溶液中:Na+、NH、Cl-、SO 能大量共存,粒子间不反应
C NaCl溶液中:Fe3+、I-、Ba2+、CH3COO- 不能大量共存,Fe3+和I-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 NaHSO4溶液中:K+、Cl-、HCO、NH 不能大量共存,HCO和NH发生反应
4.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所选试剂、制备装置及收集方法均正确的是(  )
气体 试剂 制备装置 收集方法
A O2 KMnO4 a d
B H2 Zn+稀H2SO4 b e
C NO Cu+稀HNO3 b c
D CO2 石灰石+稀H2SO4 b c
5.K2FeO4是一种优良的饮用水处理剂,可用Fe2O3、KNO3、KOH混合共熔反应制得:Fe2O3+3KNO3+4KOH===2K2FeO4+3KNO2+2H2O。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Fe2O3是还原剂,KNO2为还原产物 B.在熔融条件下氧化性:KNO3>K2FeO4
C.每生成1 mol K2FeO4,转移6 mol e-
D.K2FeO4在处理饮用水过程中起氧化、杀菌、脱色、除味等作用
6.做实验时若白色衣服上沾了一些KMnO4,产生了褐色斑点,可用草酸(H2C2O4)的稀溶液洗掉斑点,其离子方程式为MnO+H2C2O4+H+===CO2↑+Mn2++________(未配平)。关于此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Mn2+ B.离子方程式横线上的生成物是OH-
C.配平离子方程式,H+的化学计量数是6
D.标准状况下,有5.6 L CO2生成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7.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ρ=1.84 g·cm-3)配制240 mL 1.84 mol·L-1稀硫酸,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蒸馏水缓慢注入盛有一定量浓硫酸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至冷却
B.必需的定量仪器有250 mL容量瓶和托盘天平
C.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25.0 mL
D.先在容量瓶中加入适量水,再将量好的浓硫酸注入容量瓶,最后加水定容
8.已知14.4 g CO和C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为8.96 L,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其中所含CO2共有电子数为2.8NA B.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密度约为1.61 g·L-1
C.其中含有5.6 g CO D.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36 g·mol-1
9.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当SO恰好完全沉淀时,Al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
A.Al3+和Al(OH)3 B.Al(OH)3 C.[Al(OH)4]-和Al(OH)3 D.[Al(OH)4]-
10.如图,在蒸发皿中放一小块钠,加热至熔化时,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无水CuSO4与熔化的钠接触,瞬间产生耀眼的火花,同时有红色物质生成,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是置换反应 B.上述反应说明钠比铜活泼
C.上述反应证明钠可以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
D.加热且无水条件下,Na可以与CuSO4反应并生成Cu
11.某课外小组为了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设计了如下几种实验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Ⅰ中的Na2CO3和NaHCO3均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速率快的是NaHCO3
B.当稀盐酸足量时,装置Ⅰ中气球鼓起体积较小的是NaHCO3
C.加热装置Ⅱ,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侧的白色固体是NaHCO3
D.装置Ⅲ也可以鉴别Na2CO3和NaHCO3
12.某同学设计如下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虚线框处的装置用来检验生成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后,装置B中生成红棕色固体 B.虚线框C处应该选择装置甲
C.实验时将螺旋状铜丝加热变黑后再趁热迅速伸入试管中,可观察到铜丝由黑变红
D.实验后,将装置B中的固体溶于足量稀硫酸,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13.下列装置可以用于相应实验的是(  )
14.向100 mL 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体系中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向b点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B.a点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有Fe2+和Cu2+
C.原混合溶液中c(Fe3+)∶c(Cu2+)=2∶1
D.若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c点溶液中c(Cl-)=8.0 mol·L-1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44分)
15.(每空3分)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检验产物。
(1)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中的氧化铜出现由黑色变成红色可以证明反应后生成H2,点燃E处酒精灯之前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下列实验步骤和现象,回答问题:
实验步骤 现象
Ⅰ.取B中硬质玻璃管反应后样品少许,加入足量的盐酸并过滤,滤液为a 固体溶解,溶液为绿色
Ⅱ.取a溶液少许,滴加KSCN溶液 溶液不变红色
Ⅲ.取a溶液少许,滴加NaOH溶液 现象A
现象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溶液中不含Fe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6.(除特殊标记外每空4分)钠的化合物有广泛的应用,其中Na2O2就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欲通过以下实验探究炭粉与Na2O2反应的产物。
【实验装置与步骤】
Ⅰ.按如图组装实验装置
Ⅱ.将炭粉和Na2O2的混合物装入硬质试管,在靠近试管口处放置一张湿润的氯化钯(PdCl2)试纸(湿润的PdCl2试纸遇CO变黑,可用于检验是否有CO生成)。
Ⅲ.用酒精灯微微加热试管底部。
【实验过程与现象】
给试管加热后,试管中发生剧烈反应并产生火花,湿润的PdCl2试纸未变黑,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装置组装完毕后,首先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PdCl2溶液是无色的,则PdCl2试纸应为________色。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5)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6)CO在潮湿环境中可将PdCl2还原为黑色粉末状的钯(Pd),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还原剂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________。
高三年级半月考试题(化学)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4小题,共56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B D C B C C C A B C B C D 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44分)
15 (每空3分)
(1)产生水蒸气  3Fe+4H2O(g)===Fe3O4+4H2
(2)收集从E处出来的气体,并检验纯度
(3)产生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2Fe3++Fe===3Fe2+
16 (除特殊标记外每空4分) 
检查装置气密性 
(2)白
(3)检验气体中是否有CO2 
(4)防止倒吸
(5)2Na2O2+C === Na2CO3+Na2O
PdCl2+CO+H2O===Pd+CO2+2HCl 
14∶53(5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