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三8月月考地理试题(全卷共两大题33小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清楚。2.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3.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4.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山东省枣庄市曾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该市经济增长出现困境。2003年,枣庄市开始布局锂电产业,主要生产电解液、电芯等低端产品。2021年以来,枣庄逐渐形成完整的锂电全产业链,蓄力打造我国北方锂电之都。图示意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历程,据此完成小题。1.转型初期,枣庄市锂电产业主要集中在低端产品的原因是()A.资源枯竭 B.产业链较短 C.技术薄弱 D.工业基础弱2.枣庄市锂电产业实现全产业链的主要目的是()A.减轻环境污染 B.降低劳动力成本 C.生产电动汽车 D.提高市场竞争力林隙表示森林群落内一株及以上优势树种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干扰发生死亡,最终在林冠层形成的不连续空间。林隙包括冠空隙和扩展林隙两个部分。林隙的大小会对林隙内物种更新的种类、数量及分布产生重要影响。读冠层林隙和扩展林隙示意图,据此完成小题。3.影响不同林隙树种更新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 B.水分C.土壤 D.热量4.林隙在改变物种组成、改善森林结构和提升系统功能等发挥重要作用,这体现自然环境的()A.供给服务 B.调节服务 C.文化服务 D.支撑服务2023年12月,全国首个海上经济开发区“山东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在烟台市成立。山东省海岸线长度全国第一,海洋科技优势得天独厚,未来将以长岛海洋牧场为依托,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海洋新经济。图示山东半岛位置图,据此完成小题。5.山东半岛发展“蓝色粮仓”主要得益于()A.冷水鱼类资源丰富 B.水陆交通便利C.海洋文化底蕴深厚 D.国家政策支持6.设立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的意义有( )①依托漫长海岸线,利于拓展海洋运输空间②发挥海洋科技,推动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③严控污染物排放,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④建设海洋牧场,有利于开发海底矿产资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下图为竖版世界地图示意图,据此完成小题。7.图中H地位于E地的()A.西北方 B.东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8.若一架飞机以时速880千米沿着最短航线从F地飞往H地,则其飞行时间大约是()A.6小时 B.9小时 C.12小时 D.15小时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山体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堰塞湖一旦决口会在下游形成洪峰,处置不当会引发重大灾害。图为我国西南某地因山体滑坡形成的堰塞湖,据此完成小题。9.堰塞体两侧的最大水位差可能接近()A.60米 B.90米 C.110米 D.150米10.推测选择在图示岸坡开挖溢洪道的主要理由()A.地势低,方便引流B.坡度陡,易于施工C.土石松,容易开挖D.易于控制河水流量坡度表示地表陡缓的程度,百分比是表示坡度的常用方法之一,即坡度=(高程差/路程)×100%。同一等坡度线上各点地表坡度值相等。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区域的等坡度线示意图,图中河流均为源头上游河段。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徒步从甲村到乙村考察,线路长度约6km,据此完成小题。11.关于研学小组行走路线说法有误的是()A.①路段海拔上升 B.②路段为最费力路段C.③路段为最轻松路段 D.④段路行走方向大致为西南方12.对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①甲河自东南流向西南 ②该区域坡度差值范围为40%-50%③站在b处可见河流流向a处 ④站在d处可见河流流向c处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13.若在GIS软件中量算出图中徒步线路的长度为12cm,则该图的比例尺是()A. 1:5000 B. 1:10000 C. 1:20000 D. 1:50000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起点是丹江口水库,终点是北京和天津,该工程北段冬季结冰会影响输水。南水北调数字孪生中线工程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与现实工程对应的虚拟数字系统。在冰期输水期间,该系统通过实时监测输水线路的冰情、水温、渠道变形等数据,结合气象预报,模拟冰期输水过程,优化调度方案,保障冰期输水安全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据此完成小题。14.在冰期输水时,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模拟冰凌生长过程,其主要目的是()A.计算冰期水资源损耗量 B.提前制定破冰除险方案C.分析冰期水质变化情况 D.统计冰期输水成本15.数字孪生技术在冰期输水的成功实践,体现了数字技术对水资源调配的作用包括()①提升冰期输水安全预警水平 ②实现水资源动态精准调度③增强输水线路抗寒能力 ④优化多因素综合决策效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稳定输水,对华北地区的生态影响是()A.补充河流湖泊水量 B.提高农业产量C.缓解居民生活用水压力 D.解决地面沉降2024年12月27日,智利的小行星撞击地球警报系统站发现一颗编号为2024YR4的小行星,该小行星的轨道呈现拉长的椭圆形,近日点位于地球轨道以内,远日点则接近木星轨道,绕太阳一圈需约4年。下图为该小行星的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小题。17.对小行星2024YR4的推测,正确的是()A.公转速度比地球更快B.所属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C.可能与土星发生碰撞D.可能会穿越火星公转轨道18.小行星2024YR4表面没有气体,其原因是()A.距离太阳太远 B.体积质量太小 C.表面温度太高 D.自转速度太快2022年12月4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塞梅鲁火山剧烈喷发,此后连续几日出现较大降水。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小题。19.此次火山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右图中的()A. D圈层 B. H圈层C. E圈层 D. G圈层20.此次火山喷发出来后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 A圈层—B、C圈层—D圈层B. H圈层—A圈层—B、C圈层C. D圈层—B、C圈层—A圈层D. E圈层—D圈层—B、C圈层地质学上,常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化石特征,来追溯地层沉积时的环境特征。2022年6月26日,科考人员在加拿大一金矿区发现了一只冰封了距今3万多年新生代的小猛犸象木乃伊(右图),左图为化石与地质年代表的内容逻辑示意图,据此完成小题。21.左图中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是()A.生物、地理环境、地层、地球演化的阶段性B.地理环境、生物、地层、地球演化的阶段性C.地球演化的阶段性、生物、地层、地理环境D.地理环境、生物、地球演化的阶段性、地层22.关于发现猛犸象木乃伊的地层说法正确的是()①形成时期裸子植物繁盛 ②形成时期被子植物繁盛③该地层中可能发现恐龙化石 ④该地层中可能发现哺乳动物化石A. 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 ②④2024年巴黎奥运会于北京时间7月27日1:30开幕。小德一家将从北京飞往巴黎(东一区)观看开幕式,飞行时长约11小时,据此完成小题。23.为保证小德一家不耽误观看开幕式,下列航班起飞时间最合适的是()A.7月26日7:30 B.7月26日14:00C.7月26日18:30 D.7月27日7:3024.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时,与重庆日期相同的地区范围占东半球的()A.四分之三 B.四分之一 C.三分之一 D.二分之一25.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时,北半球的昼夜分布状况(阴影表示夜)最接近图中的()A.① B.②C.③ D.④林奈是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在其居住的城市(约59.9°N,17.6°E)培植了一座“花钟”(下图)。“花钟”上的花在24小时内陆续开放,根据开放的花的品种,就能判断大致时间。但瑞典“花钟”在北京报告时间时,却存在误差,据此完成小题。26.北京的午时花(夏季正午开花)刚盛开时。“花钟”上正在开花的是()A.鹅肠菜 B.野蔷薇 C.芍药 D.半枝莲27.“花钟”报时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土壤肥力②温差大小③地域差异④地质构造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我国某学校一中学生一年内在同一地点对日出点和正午日影长短变化进行观测,绘制出日出方位范围图(如下图)。c日正午,该学生影长与其身高接近,据此完成小题。28.推测该学校可能位于()A.浙江宁波 B.广西北海 C.福建厦门 D.山东青岛29.a日该中学生将铅笔竖立于地面,观测日影变化,绘制出日影顶点的运动轨迹,下列绘制正确的是()A. B. C. D.30.从c日到b日的这段时间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B.经历时间大约为3个月C.北半球昼长夜短,昼渐长 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变大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假期伊始,重庆中学生小王同学和家人于1月22日乘坐动车从重庆出发,奔赴哈尔滨(45°N,126°E),开启了为期十天的旅行。(1)来到哈尔滨,小王明显感受到这里的入夜时间比重庆 。(2分)试绘制太阳光照图来辅助解释这一现象(要求:画出晨昏线,并在图中标明“晨线”或“昏线”)。(4分)(2)在雪地徒步活动中,小王自拍了一张照片,照片中小王面向_________方向,当影子最短时,小王打开手机记录,此时显示的时间大约为__________,随后几天小王发现在同一时间,影子长度发生了变化,请你推测影子长度是如何变化的?_________________。(6分)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耕地撂荒是粮食安全的潜在威胁,可分为隐性撂荒和显性撂荒。隐性撂荒指田块上依旧播种农作物,但农业生产投入少,耕作方式粗放,基本不翻耕、不施肥,它会加剧土壤破坏程度。显性撂荒指耕地没有种植农作物而闲置的状态。图1为西南某喀斯特地区耕地景观图,图2示意耕地撂荒与石漠化的关系。(1)从耕地资源的角度分析当地耕地撂荒的原因。(6分)(2)为缓解耕地的撂荒现象,请你为当地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在实现“碳中和”的背景下,近年来深圳已成为新能源汽车的“疯长”之地,2021年全市公交、出租车就已实现电动化。目前,深圳拥有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涵盖“上游—原材料和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生产、中游—整车制造、下游—汽车配套服务等”,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一汽集团自2023年与深圳签订战略协议后,成立了大湾区研究院并于今年3月发布了首款战略车型,助力深圳建设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下图为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分布图。(1)简述深圳成为新能源汽车“疯长”之地的主要原因。(4分)(2)说明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的空间分布特点及成因。(6分)(3)请从国家安全角度阐明深圳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意义。(6分)【答案】1.C 2.D【解析】1.转型初期,枣庄市锂电产业由于技术薄弱,主要生产电解液、电芯等低端产品,C正确;枣庄市的煤炭资源枯竭,与转型后锂电产业生产低端产业无关,A错误;产业链短属于转型初期的表现,不是原因,B错误;枣庄市曾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工业基础并不薄弱,D错误。故选C。2.2021年以来,枣庄逐渐形成完整的锂电全产业链,蓄力打造我国北方锂电之都,主要目的是提高市场竞争力,D正确;锂电产业的污染较轻,减轻环境污染,不是主要目的,A错误;锂电产业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降低劳动力成本,不是主要目的,B错误;锂电产业主要生产锂电池,生产电动汽车不是主要目的,C错误。故选D。【答案】3.A 4.D【解析】3.根据材料“林隙的大小会对林隙内物种更新的种类、数量及分布产生重要影响”,林隙是森林中局部地区的小环境,因此土壤差异不大,C错误;由图可知,林隙的大小不同,获得的太阳光照也不同,导致周围的水分、热量发生变化,所以光照是影响不同林隙树种更新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A正确,BD错误。故选A。4.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分为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支撑服务。供给服务指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调节服务指为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文化服务指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精神享受、审美体验等非物质收益,支撑服务指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结合图文材料可知,林隙是优势树种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干扰发生死亡产生的,因此自然环境为维持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会在林隙中长出新物种或形成新的生态环境,这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D正确,ABC错误。故选D。【答案】5.D 6.C【解析】5.由材料全国首个海上经济开发区山东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在山东烟台市成立,可知山东半岛发展“蓝色粮仓”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冷水鱼资源、交通条件、海洋文化并非首个海上经济开发区“蓝色粮仓”发展的关键,D正确,ABC错误。故选D。6.由材料“海洋科技优势得天独厚”可推测,发挥海洋科技,推动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②正确;海洋牧场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海洋生态的恢复,③正确;山东省海岸线长度全国第一,设立“蓝色粮仓”对拓展海洋运输空间影响不大,①错误;建设海洋牧场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作为渔业生产基础的水产资源稳定和持续增长,实现生态渔业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开发海底矿产资源,④错误。②③正确,故选C。【答案】7.C 8.D7.根据经纬网及海陆轮廓可知,E地理坐标为(60°N,105°E),H地理坐标为(30°S,135°E),由此可知,H点位于E点的东南方向,C正确,ABD错误。8.根据经纬网及海陆轮廓可知,F地理坐标为(30°S,45°W),H地理坐标为(30°S,135°E),图中FH在同一经线圈上,且两地都在南半球,所以两地间的最短距离是沿着经线圈过南极点,即先正南再正北;据图可知,H和F均位于30°S,F地到南极点距离为60°x111km=6660km,南极点到H地为60°x111km=6660km,F地飞往H地最短距离为13320km;若一架飞机以时速880千米沿着最短航线从F地飞往H地,则其飞行时间大约是15小时,D正确,ABC错误。【答案】9.C 10.D【解析】9题考查等高线图中相对高差的计算。堰塞湖上游一侧的水位为3130~3160米,下游一侧的水位为3040~3070米,故最小值不能等于60米,最大值不能等于120米,故选C。10.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溢洪道开挖在堰塞体的一侧,当堰塞体上游水位超过安全限度时,水就从溢洪道向下游流出,防止堰塞体被毁坏。据图可知,开挖溢洪道处海拔为3160~3190米,地势较高堰开挖时可避免大量的河水灌入,易控制河流水量,D正确。【答案】11.B 12.D 13.D【解析】11.图中等值线为等坡度线,坡度线反映的是地势起伏大小,即坡度越大,地势起伏越大,甲村开始后的一段坡度值为40%~45%之间,其数值最大,并且根据图中河流均为源头上游河段可判断河流流向,进一步可判断①段处于爬坡阶段,所以海拔上升,A正确;①段坡度值为40%~45%之间,其数值最大,又处于爬坡阶段,故研学小组行走最为费力,不是②段,B错误,故选B。③路段为整个路段中坡度值最小且变化不大路段,故最轻松,C正确;根据指向标,可判断④路段行进方向为西南,D正确。12.由该图的指示方向,并且均为河源地区,可以确定甲河从东南流向西北,①错误;该图幅最大坡度值范围为45%~50%之间,最低为0%~5%之间,二者交叉相减,得到该图幅坡度最大差值在40%~50%之间,②正确;由图可知b处坡度小于a处,因此由b到a构成一个凸坡,所以b处无法看到a处,③错误;乙河由西流向东,所以d处海拔高于c处,且dc之间为一个凹坡,故站在d处可以看见河流流向c处,④正确,故选D。13.路线实际距离为6㎞,图上距离为12㎝,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得出比例尺为1:50000,故选D。【答案】14.B、15.B、16.A【解析】14.结合材料“该工程北段冬季结冰会影响输水”可知,在冰期输水时,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模拟冰凌生长过程,能提前了解冰凌情况,提前制定破冰除险方案,B正确;计算冰期水资源损耗量、分析冰期水质变化情况、统计冰期输水成本不是主要目的,A、C、D错误。故选B。15.结合材料“该系统通过实时监测输水线路的冰情、水温、渠道变形等数据,结合气象预报,模拟冰期输水过程,优化调度方案,保障冰期输水安全与水资源高效利用”可知,数字孪生技术在冰期输水的应用,能提升冰期输水安全预警水平、实现水资源动态精准调度、优化多因素综合决策效率,属于其作用,①、②、④正确;数字技术可能监测输水线路的水温,但不能增强输水线路抗寒能力,③错误。故选B。1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稳定输水,可补充华北地区河流湖泊水量,A正确;无法解决地面沉降,D错误;提高农业产量、缓解居民生活用水压力不属于对生态的影响,B、C错误。【答案】17.D、18.B17.由材料可知,该小行星的公转周期为4年,比地球公转周期长,故公转速度比地球更慢,故A错误。该小行星绕日公转,所属的最小天体系统为太阳系,不属于地月系,故B错误。土星位于木星公转轨道之外,因此不可能与该小行星相撞,故C错误。火星位于地球与木星公转轨道之间,因此该小行星会穿越火星公转轨道,故D正确。18.联系地球存在大气的原因是适宜的体积和质量,天体具有一定的引力才能吸引足够的大气,而决定天体引力的正是其体积和质量,故B正确。虽然距离会影响温度,但小行星缺乏气体主要是由于引力不足而非距离,故A错误。小行星表面温度变化较大,但温度不是气体缺乏的主要原因,故C错误。自转速度会影响气体分布,但不是小行星缺乏气体的根本原因,故D错误。【答案】19.C、20.A根据所学可知,岩浆发源于软流层,位于地慢的上部。莫霍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为地幔,故D、G圈层不属于地幔层。地幔顶部为坚硬的岩石,属于岩石圈,故H圈层属于岩石圈,E为软流层,故选C。20.火山发生喷发后,火山灰首先进入大气圈,之后沉降到水圈,生物圈,最后进入岩石圈。图中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D为岩石圈表层的地壳,所以迁移顺序是A圈层—B、C圈层—D圈层。故选A。【答案】21.B、22.D21.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古生物生活在地理环境中,所以图中序号①对应地理环境,②对应生物;不同的时间形成不同地层,③为地层,生物化石存在地层中,经过不同阶段的地球演化,形成地质年代表,④为地球演化的阶段性,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22.由材料可知,猛犸象繁盛时期为新生代,新生代以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高度繁盛为特征。故选D。【答案】23.B 24.C 25.A【解析23.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时,时间是北京时间(东八区)7月27日1:30,此时巴黎(东一区)的时间为7月26日18:30,飞行时间为11小时,则飞机从北京起飞时巴黎(东一区)应在7月26日7:30,此时北京时间应为7月26日14:30之前,故选B。24.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时,时间是北京时间(东八区)7月27日1:30,东半球的范围为20°W-0°-160°E,此时160°E是4:10,此时7月27日范围约占东半球三分之一,故选C。25.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时,时间是北京时间(东八区)7月27日1:30,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大于夜,因此图②错误,B错误。图③北京时间(东八区)应该是7月27日0:00之前,C错误。图④中60°E接近0点,北京时间接近4点,D错误。图①中时区中央经线0°接近18:30,因此北京时间(东八区)接近7月27日2:30,最接近1:30,A正确。故选A。【答案】26.B 27.C【解析】26.根据材料可知,“花钟”位于17.6°E,属于东一区,其地方时与东八区的区时相差约7小时,当北京午时花刚盛开时,北京时间约为12时,此时,“花钟”所在地时间为早上5时左右;根据“花钟”示意图可知,凌晨5时左右“花钟”上正在开花的为野蔷薇,B正确。故选B。27.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瑞典“花钟”在北京报告时间存在误差,主要原因在于同一种植物开花时间会受到地域、温差、气候等条件的影响而有所不同,二者纬度不同,地理位置存在差异,地理环境有差异,昼夜温差大小不同,所以会出现报时误差,②③对:土壤肥力以及地质构造对报时误差产生的影响较小,①④错。综上分析,C正确。故选C。【答案】28.B 29.C 30.C【解析】28.根据文字材料可知,图片为该地日出方位范围图,因此可判断c日为冬至日,正午该学生影长与其身高接近,说明正午太阳高度约为45°,由此计算出该地的纬度大约是北纬21.5°,与广西北海符合。故B选项正确。浙江宁波的纬度大约为30°N,厦门的纬度约为24°N,青岛的纬度约为36°N,因此ACD错误。故选B。29.a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东北日出、西北日落,由上题可知,该地位于21.5°N,位于太阳直射点以南,因此全天太阳都在北侧,日影全天都在南侧。C正确,ABD错误。故选C。30.b日为春分日,c日为冬至日,c日到b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A正确;从冬至日到春分日大约3个月,B选项正确;从冬至日到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昼渐长, C错误。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变大,D正确。31. 【答案】(1) 早(2分) 绘图要求:昏线(2分)应大致与75°纬线圈相切、北极地区处于夜半球(2分)。(2)西北(2分) 11:36(2分) 越变越短(2分)32.【答案】(1)耕地破碎,各地块分布较远,交通不便;耕地地块面积小,难以实现机械化耕作;以丘陵山地为主,耕地坡度大,不利于耕作;多喀斯特地貌,耕地土壤肥力低。(每点2分,任答3点)(2)探索丘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如生态农业等;开展土地平整、道路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开展规模化经营。(每点2分)33. 【答案】(1)纬度低,气候适宜,对新能源汽车续航等影响较小;政策支持和大企业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环境良好;完备的产业生态,新能源汽车生产的技术协作条件和配套服务条件较好;公共交通先行示范,市民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较高。(每点2分,任答2点)(2)分布特点:空间分布不均,地域分布较为分散(1分);主要分布在城市外围,靠近交通线和靠近高等研究院(1分)。成因:产业园区占地面积较大,城市外围地租低廉(2分);靠近交通线方便原材料和产品运输,靠近高等研究院,人才集中(2分)。(3)培育新兴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或减少我国对石油的依赖或延缓非可再生资源的枯竭速度),保证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减轻大气污染和碳排放(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保障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等。(每点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三八月地理月考试题.docx 高三八月月考地理试题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