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验收考试
高一年级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我国有很多具有区域特色的成语或称谓,由于太阳辐射差异,四川盆地有“蜀犬吠日”的说法,地处高原的拉萨被誉为“日光城”。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整体分布规律大致是( )
A 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递增 B. 由低纬度向中纬度递增
C. 由西部内陆向东部沿海递增 D. 由中纬度向低纬度递增
2. “蜀犬吠日”因为四川盆地( )
A. 纬度较低,太阳辐射丰富 B. 阴雨天气多,太阳辐射贫乏
C. 海拔较低,太阳辐射贫乏 D. 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丰富
3. “日光城”拉萨阳光更加明亮和强烈,其原因是( )
A. 纬度低,晴天多 B. 纬度低,晴天少
C. 海拔高,晴天多 D. 海拔高,晴天少
下图为长沙市河流阶地剖面图,图中I、Ⅱ、Ⅲ为河流阶地,图中所示的橘子洲位于湘江中心,是湘江下游面积最大的沙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下列地貌的形成与橘子洲的成因类似的是( )
A. 角峰 B. 长江河口的三角洲
C. 云南昆明石林景观 D.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5. 关于图中阶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壳持续抬升形成阶地 B. 土壤肥沃且颗粒较粗
C. 阶地I形成晚于阶地Ⅱ D. 形成与侧蚀作用无关
受台风影响,2023年7月30日,永定河上游的北京市斋堂水库提前进行了预泄。7月31日洪峰形成后,北京市第一次动用了1998年建成的滞洪水库蓄洪,最大限度发挥水库的蓄洪调峰作用。河道向下游控泄流量700m3/s,最大限度地减轻对下游地区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此次北京特大暴雨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
A. 陆地内循环 B. 海陆间循环 C. 海上内循环 D. 海上大循环
7. 北京市采取的一系列蓄洪措施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下渗 B. 地下径流 C. 地表径流 D. 水汽输送
8. 下列关于水循环的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球水体一直处于更新状态,无须节约用水②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不断塑造地表形态④是海洋和陆地联系的唯一纽带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小曾同学暑假去腾格里沙漠游玩,她在朋友圈写道:蔚蓝的天空下,行走在细腻的沙子上,感到阳光很刺眼,但是气温却不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下列哪种大气作用使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
A. 保温 B. 反射 C. 散射 D. 吸收
10. 白天在沙漠游玩,小曾同学一行人墨镜、防晒衣全都用上了,原因是( )
A. 云量较少,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 B. 大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少
C. 云层较厚,大气反射太阳辐射多 D. 下垫面反射率较低,地面反射少
2023年2月14日,位于日本鹿儿岛县樱岛的火山再次喷发,火山灰最高喷至距离火山口2400米的高度。如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喷发到高空中的火山灰,会导致( )
A. ①增强 B. ②减弱 C. ③增强 D. ④增强
12. 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是因其( )
A. ①强、④强 B. ①弱、④弱 C. ②弱、④弱 D. ②强、④强
13.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中对“霜飞晚”起主要作用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高空降落的雪在下落过程中穿过温度较高的大气层,融化形成雨滴,雨滴继续下落,进入近地面低于零度的冷气层中,雨滴发生冷却,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接触立即冻结便形成冻雨。下图为长春市某次冻雨过后的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出现冻雨现象的大气层( )
A. 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B. 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
C. 可能会出现极光现象 D. 是航空飞行理想区域
15. 长春市出现冻雨现象时气温垂直分布可能是( )
A. B. C. D.
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中有数百个碧蓝澄澈的湖泊。夏季晴朗的午后,湖边常会刮起一种被当地居民称为“太阳风”的风。下图示意某日陆面和湖面气温日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6. 该地的“太阳风”( )
A. 从湖泊吹向陆地,性质较湿润 B. 从湖泊吹向陆地,性质较干燥
C. 从陆地吹向湖泊,性质较湿润 D. 从陆地吹向湖泊,性质较干燥
17. 图中示意某日陆面和湖面气温日变化。该日,“太阳风”消失的时间大致是( )
A. 7时前后 B. 12时前后 C. 18时前后 D. 21时前后
我国东北地区分布有野生蓝莓,果实品质优但产量低。当地农民引进国外优良品种,种植在大兴安岭的山谷、洼地。在极端天气下,当地可能会出现超低温,农民经常人工堆雪以防蓝莓冻害。完成下面小题。
18. 下列关于当地农民采用堆雪覆盖蓝莓方式防止蓝莓冻害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堆雪覆盖,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B. 堆雪覆盖,增强地面辐射
C. 堆雪覆盖,减少地表热量散失 D. 积雪消融释放热量,可以维持大气温度
19. 人们发现,与半山坡的野生蓝莓相比,山谷种植的蓝莓夜间更易受到冻害,其原因可能是( )
A. 半山坡地面辐射强,温度高
B. 夜晚刮山风,山坡冷空气下沉在谷底集聚
C. 冬季夜晚盛行谷风,使山坡温度升高
D. 半山坡的野生蓝莓长势旺盛,植株高大
长白山保存着完整的植被垂直分布景观。长白山杜鹃花每年5月从山麓开始开放,以每天15米的速度向高处蔓延,月余后会登上山顶。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20. 长白山植被对环境的最主要作用是( )
A. 保持水土 B. 吸烟滞尘 C. 美化环境 D. 减弱噪声
21. 长白山杜鹃花从山麓到山顶次第开放,与之变化规律一致的是( )
A.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B. 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
渤海(如图)是一个近封闭的内海,地处北温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多年平均气温107℃,海水盐度为30‰。渤海是中国最大的盐业生产基地,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聪慧的古人充分利用了海水运动规律,每天定时纳潮,使源源不断的海水自动纳入滩田,进而生产海盐。完成下面小题。
22. 渤海盐度低于世界大洋平均盐度的原因是( )
A. 海域降水丰沛 B. 海水温度较低 C. 蒸发量比较小 D. 河川径流注入
23. 与内陆地区相比,渤海沿岸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因为海洋( )
A. 夏季升温慢,冬季降温慢 B. 夏季升温慢,冬季降温快
C. 夏季升温快,冬季降温快 D. 夏季升温快,冬季降温慢
24. 古人纳海水入滩田晒盐,充分利用海水运动形式是( )
A. 海浪 B. 潮汐 C. 洋流 D. 海啸
绵参生长于我国西南地区海拔3400-5000米高山流石滩上,植株高约5-20厘米,匍匐贴地生长,层层叠叠的叶片披着厚实的绒毛且有气孔结构,小巧的花朵藏在叶片中间(图)。短暂的生长期还碰上了喜马拉雅-横断山区的雨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 绵参叶片披着厚实的绒毛的主要是为了( )
A. 减弱光合作用 B. 保湿与防风 C. 保护弱小花朵 D. 御寒与防水
26. 根据绵参的生长特征,可推测当地自然环境特点是( )
①多强风②降水丰富③光照弱④气压低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我国某地区因为长期的砍伐与农耕等人为活动使得此处森林大部分消失,地表基岩裸露。为了恢复曾经的天然森林,实验人员选择处理后的生活垃圾作为森林表土替代性土壤,为植被提供“养育”条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 处理后城镇生活垃圾能够作为表土替代物的主要原因是其具有丰富的( )
A. 有机质 B. 矿物质 C. 热量 D. 水分
28. 后来,实验人员又取少部分原来的森林表土与表土替代物混合作为土壤,其主要目的是( )
A. 增加土层厚度 B. 增加种子数量 C. 降低污染程度 D. 减少孔隙数量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 地下水位上升 B. 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 蒸发量增加 D. 期洪峰流量加大
30. 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生活用水量增加 B. 植被覆盖率增加 C. 下渗量减少 D. 城市热岛效应
二、综合题(共包括3道小题,40分)
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集中分布于东南部和西南部,是宝贵的旅游资源,也是工程地质的隐伏危害区。同时,喀斯特地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下图为某地理兴趣小组2023年暑假期间在贵州某地进行地貌研学考察时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
(1)描述图中喀斯特地貌的形态特征。
(2)简述图示地区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自然条件。
(3)说明喀斯特地貌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临策铁路内蒙古额济纳段风沙活跃,多新月形沙丘发育(图1)。铁路修筑后,风积地貌发育加快,给铁路安全运营带来一定的挑战。临策铁路在通过沙丘集中区时,常采用防沙明洞(图2),但洞口容易积沙。
(1)判断该地的主导风向,并简述理由。
(2)临策铁路路基的修筑加快了风积地貌发育,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为防沙明洞洞口的防护提出合理化建议。
33. 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福建省莆田市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春季进行地理实践活动,他们来到辽宁省大连大黑山,开展“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了“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示意图。为了观察土壤的垂直分层结构,该组同学在森林地区采集了土壤标本,并绘制了土壤的剖面结构图。
(1)____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自然因素。
(2)图中土壤剖面中甲为____层。大黑山山脚地带的森林植被类型属于____林,其特点是____。大黑山分布大面积的野生杜鹃花,引起了研学小组的注意,推测____(南、北)坡的杜鹃花率先绽放。
(3)该组同学选取了土壤样本回实验室测量发现,对耕作而言,该地区土壤较南方地区的土壤肥沃,从自然原因角度分析该地土壤较南方肥沃的原因。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验收考试
高一年级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3题答案】
【答案】1. A 2. B 3. C
【4~5题答案】
【答案】4. B 5. C
【6~8题答案】
【答案】6. B 7. C 8. B
【9~10题答案】
【答案】9. C 10. A
【11~13题答案】
【答案】11. D 12. C 13. D
【14~15题答案】
【答案】14. B 15. D
【16~17题答案】
【答案】16. A 17. D
【18~19题答案】
【答案】18. C 19. B
【20~21题答案】
【答案】20. A 21. C
【22~24题答案】
【答案】22. D 23. A 24. B
【25~26题答案】
【答案】25. D 26. B
【27~28题答案】
【答案】27. A 28. B
【29~30题答案】
【答案】29. D 30. C
二、综合题(共包括3道小题,40分)
【31题答案】
【答案】(1)山峰林立;地表崎岖。
(2)以石灰岩为主,可溶性强;降水量丰富,水流量大,流水溶蚀作用强。
(3)地表水易渗漏,地表水缺乏;地势起伏大,易发生水土流失;土层发育薄,土壤贫瘠;地形崎岖,耕地少而分散;地形破碎,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等。
【32题答案】
【答案】(1)风向:西北风。理由:新月形沙丘两翼向下风向延伸。
(2)路基抬高地表,增大对风的阻力;风沙流的搬运能力下降,风沙沉降。
(3)及时清理积沙;修筑防风栅栏;铺设草方格、石方格、高立式沙障等。
【33题答案】
【答案】(1)生物 (2) ①. 淋溶层 ②. (温带)落叶阔叶 ③. 夏季葱绿,冬季落叶;叶片多呈纸质,宽而薄。 ④. 南
(3)该地区枯枝落叶多,生物量大;较南方地区气温低,有机质分解慢;降水少,淋溶作用弱;有利于养分积累,因此该地土壤较南方肥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