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P28(1)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社会规则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①为了维护社会各领域的秩序,社会规则明确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如何行使权利、承担责任,从而使大家可以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②不遵守社会规则,就会受到道德的谴责,甚至会受到纪律的处罚、法律的制裁。温故知新4.2遵守规则第四课:遵守社会规则“无规矩不成方圆”核心素养目标①道德修养:树立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培养自律意识和敬畏规则的意识。②责任意识: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服务他人、服务社会。③法治观念:遵守社会规则、学会自我约束、敬畏规则、遵纪守法。④政治认同: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积极参与公共生活。新课讲授我的爸爸在工厂上班,他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按要求完成任务。我们村村民积极践行村规民约,弘扬新风正气,培育文明乡风。今年,我们小区召开了业主大会,商讨并制定了《文明停车公约》,所有业主都很自觉地遵守。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规则。我们无论是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在社区生活中,还是在公共场所,都要熟悉相应的规则,明确规则的内容, 做到自觉遵守规则。说一说你见过的遵守规则的例子,分享你对这些事情的感受。规则使我们的社会井然有序,使我们的国家和谐稳定。认真思考观点一:闯红灯不对,但看到有人在闯,我也就跟着走。观点二:无论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能闯红灯。观点三:我觉得车辆多的时候不能闯红灯,车辆少或者没有车的时候可以闯红灯。你认同哪一个观点?认同观点二。观点一和观点三都是缺乏规则意识的表现。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遵守规则,增强规则意识,要对规则心怀敬畏,知方圆、守规矩。1.怎样遵守规则的:①表现:心怀敬畏,知方圆、守规矩。②原因:只有不断增强规则意识,提高按规则办事的自觉性,才能推动社会向着有序、文明的方向发展。(1)遵守规则,需要增强规则意识。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大意:只有内心有所敬畏,才能做到谨言慎言、在行为上有所禁止。比一比自主探究天已经很晚了,牛牛骑自行车回家,路口的红灯亮了,此时路上一个人也没有,牛牛仍然停下,等绿灯亮起才走虎子上学路上遇到了红灯,为了赶时间他飞驰着冲过了停车线,被交通协管员拦住,只得停了下来。通过比较,你有什么感悟?遵守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环节2:他律与自律比一比自主探究天已经很晚了,牛牛骑自行车回家,路口的红灯亮了,此时路上一个人也没有,牛牛仍然停下,等绿灯亮起才走虎子上学路上遇到了红灯,为了赶时间他飞驰着冲过了停车线,被交通协管员拦住,只得停了下来。通过比较,你有什么感悟?自律他律环节2:他律与自律对于解决“中国式过马路”问题出奇招:结合视频中的措施,说明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什么?提示: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环节2:他律与自律(2)遵守规则,需要他律与自律。①他律:监督、提醒、惩戒等外在约束;②自律:自我约束。严于律己,通过自省和慎独,不断发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作用:自律和他律相互补充,有助于我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更好地遵守社会规则。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行为吗?乱扔垃圾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插 队抢座位随地吐痰乱刻乱画环节3:坚定维护规则(3)遵守规则,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①从自己做起,自觉将规则作为自己的行动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②用恰当的方法,提醒、劝导、帮助他人遵守规则,营造遵规守纪、崇德守法的良好氛围。有“礼”劝导他人时最好先称呼对方,语言文明,态度和善。A有“节”劝导时要注意适可而止。劝导无效时,可以向公共场所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反应情况。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要机智地向他人求助,或拨打110报警电话。C有“理”劝导时要晓之以理,最好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告诉他,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B方法技能劝导的技巧环节4:积极完善规则北京打响2025年中考改革第一枪,取消小四门,道法改为开卷考,考试总分变为530分。意味着,2025年北京中考中的计分科目减少:从原来的更多科目减少至6门,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道德与法治以及体育与健康。 其中体育与健康分数逐步过渡,2025年和2026年满分50分,2027年和2028年满分60分,2029年起满分70分。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中考规则是一成不变的吗?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环节4:积极完善规则《反食品浪费法》自2021年4月29日起施行。增①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2025年4月30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民营经济促进法》。新增的“网络保护”专章旨在从立法角度保护未成年人的网络生活。环节4:积极完善规则重庆市南岸区一条15米宽马路,绿灯只有2秒,堪称全国最短。网友纷纷留言调侃,有人称遇到过1秒绿灯,都是飞着过马路。废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环节4:积极完善规则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变化只生一个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全面二孩三孩政策③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需要调整和改进。改(4)遵守规则,还需要积极完善规则。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③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新增】【废止】【修改】要求: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笔记整合】 我们应如何遵守规则?P29-33(1)遵守规则,需要增强规则意识。(2)遵守规则,需要他律与自律。(3)遵守规则,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4)遵守规则,还需要积极完善规则。近年来,网络购物发展迅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除一些特殊商品外,消费者有权自收到网购商品之日起七日内无理由退货。这被称为消费者的网购 “后悔权”。但如何在保障消费者 “后悔权” 的同时保障卖家的合法权益,也值得人们深思。启思导行你如何看待网店顾客的上述行为 ①法律上,形式符合“7 天无理由退货”规定;②道德上,借“后悔权”恶意退货,违背诚信,破坏市场秩序。针对网店店主所说的现象,你认为应如何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则 ①明确“商品完好”标准,界定可退货条件;②建消费者信用机制,奖惩分明;③规范举证,明确商家、消费者责任;④平台加强监管,审查退货、监督售后。课堂小结:遵守规则遵守规则,需要增强规则意识。遵守规则,需要他律与自律。遵守规则,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遵守规则,还需要积极完善规则。1.下列图片内容都适合教育学生( )A.遵守法律 B.完善规则 C.加强规范 D.诚信做人2.随着“全民健身”热潮在云南兴起,昆明滇池绿道、大理洱海生态廊道等多地对园内步道进行改造升级:划分出彩色自行车骑行道、青砖步行道,并设置明显标识标牌。但在实际使用中,仍有游客推着儿童车占用骑行道缓慢行走,发生多起剐蹭冲突。对此现象,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为避免冲突,骑行者应主动礼让所有步行的游客②改进和完善原有规则,是为了满足不同群体需求③人们有使用道路的权利,可按个人意愿随意使用④规则划定自由边界,游客应按标识自觉遵守规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长期以来,铁路儿童票一直以身高为划分标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儿童身高超高的情况愈发常见。新修订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明确规定,实行车票实名制,儿童旅客以年龄划分优惠标准,不再以身高为标准。这说明( )A.应坚定维护规则B.遵守规则要自律和他律C.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时推动规则的改进和完善D.自由与规则不可分,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4. 为进一步改善中小学校周边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状况,提高广大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打好安全出行“预防针”。八年级(2)班道德与法治小组开展了相关调研活动,在与接送学生的家长谈话时,收集到了这样的观点:“停车无所谓,只要交警不在,哪里方便就停哪里!”运用“遵守社会规则”的有关知识,对这名家长的观点进行评析。(6分)该家长的观点是错误的。(1分)①社会的正常运行、安全有序需要秩序。②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③遵守规则,需要增强规则意识。只有不断增强规则意识,提高按规则办事的自觉性,才能推动社会向着有序、文明的方向发展。④遵守规则,需要他律与自律,我们要严于律己,不断发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⑤遵守规则,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要从自己做起,自觉将规则作为自己的行动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5分)该家长的观点是错误的。(1分)①社会的正常运行、安全有序需要秩序。②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③遵守规则,需要增强规则意识。只有不断增强规则意识,提高按规则办事的自觉性,才能推动社会向着有序、文明的方向发展。④遵守规则,需要他律与自律,我们要严于律己,不断发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⑤遵守规则,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要从自己做起,自觉将规则作为自己的行动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5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