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亳州市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安徽省亳州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距今约5800—5300年的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的祭坛区出土了大量玉器,其中玉版上的八角星纹与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同类纹饰高度相似。这一发现最能说明( )
A.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唯一发源地 B.地理环境决定不同区域文化特征
C.早期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格局 D.新石器时代各文化独立封闭发展
2.北魏时期,汉人吸收了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由席地而坐改为据案坐倚。在宁夏固原出土的北魏墓葬漆棺画上既有儒家的孝行、汉族士人形象,又有游牧狩猎的鲜卑族图像。材料反映了( )
A.政治改革推动封建化进程 B.民族交融呈现双向互动性
C.边疆的经济实力极大提升 D.中原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
3.下表反映了唐朝时期新罗与中国的交往情况。材料表明( )
692年 新罗学者薛聪、强首等创造用汉字部首或读音标记本族语的方法——吏读,吏读文字的创制,使新罗人民得以用本族语讲解大量汉文书籍、从而使新罗人学习汉文书籍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788年 新罗仿唐朝科举,设“读书三品科”,规定由国家按三品统一考试,科目全为儒家经典
A.中国文化影响朝鲜的发展 B.大量新罗商人来唐朝经商
C.汉字成为新罗的官方语言 D.新罗统一了整个朝鲜半岛
4.元朝在全国普遍设置了驿站,全国共有驿站一千三百八十三处,仅辽阳行省就有一百二十处之多。与驿站相辅而行的有急递铺,每十里、十五里或二十里设一急递铺。因此,中央的文书或地方的公文,可以很快传递。驿站制度有利于( )
A.增强元朝的军事实力 B.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融
C.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D.提高地方行政治理效能
5.《瀛寰志略》为徐继畬所编纂,该书成书于1849年,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甚至对西方民主制度也进行了介绍,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该书成书的背景是( )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知识分子渴望了解世界 B.洋务运动提出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的主张
C.晚清政府意识到要主动融入世界加强交流 D.知识分子认识到中国封建制度的落后腐朽
6.到1925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影响下的工会已有160多个,拥有有组织的工人约54万人。在广东,已有20余县成立农民协会,会员有20多万人,并建立了全省农民协会。这强调了( )
A.工农革命运动进一步发展 B.北伐战争取得节节胜利
C.广东是北伐战争的主战场 D.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
7.经过土地改革,多地普遍成立了贫农团、农会和民兵组织,民主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广大农民在“保乡保田”的口号下踊跃参军参战,使革命战争获得人力物力的支援。材料说明土地改革( )
A.提高了农民政治觉悟和革命积极性 B.激发了广大农民革命和生产积极性
C.促使农村阶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 D.壮大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力量
8.抗美援朝战争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中国向全世界展示了自己维护和平正义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力量,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和赞誉,奠定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在新的世界格局中的大国地位。材料强调抗美援朝战争( )
A.增强了中国军事实力 B.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C.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D.消除了美国对中国的威胁
9.如下图是1978—2004年我国进出口商品额的变化情况,其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对外开放不断深化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10.荷马所著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史诗中可找到原型。很早以前埃及人提出了对宇宙本质、人类社会的许多想法,在此基础上,希腊人提出了世界本原问题。材料体现了( )
A.埃及天文历法影响深远 B.希腊数学知识领先世界
C.东西方文明之间的交流 D.希腊自然科学成就显著
11.封君在长子晋封骑士、长女出嫁时,常举行比武会、封臣须到会为场面增色。封臣若受到他人攻打,封君有义务以武力保护。这反映出( )
A.封君与封臣间有严格等级性 B.庄园是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
C.封君与封臣权利和义务交织 D.封建制度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
12.16世纪一位意大利商人的账本记载,东方丝绸和瓷器大量涌入市场、销往欧洲各地,获利丰厚,从美洲运来的蔗糖销量持续增长。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 )
A.丝绸之路贸易规模扩大 B.欧洲航海技术进步
C.欧洲人消费观念的转变 D.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3.有学者认为,美国独立后,南北方在美利坚民族的集体意识上一直存在差异。内战后至南方重建时期,美国人才最后形成了美利坚民族的整体意识。该观点强调美国内战( )
A.加速了美国内部的认同 B.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C.扩大了美国国际影响力 D.拓展了美国的领土范围
14.与如下图所示战场形势有关的词语是( )
1943—1945年的欧洲、北非战场示意图
A.战略协同 B.闪电突击 C.核武终局 D.殖民崩解
15.针对当今世界面临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等一系列重大挑战,中国提出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两大主张”。这“两大主张”有利于( )
A.推动国际秩序公正合理发展 B.形成避免战争发生有效机制
C.彻底解决世界经济发展问题 D.消除国家间意识形态的分歧
二、改错题
16.教育推动社会进步。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加以改正。
(1)春秋时期,老子主张“有教无类”,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
(2)1901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约1300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 )
(3)12世纪,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
(4)1870年以后,英国、德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
三、材料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长城,本来是阻隔游牧民族向农耕民族推进的一道实体墙,但随着历史发展,长城内外不同的文明在共同存在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相互融合,长城也从隔离带变成了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桥梁和纽带。经过岁月沉淀,长城文化由长城的本体建筑的物质文化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文化,也成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征。
——摘编自王金梅《浅谈长城文化内涵的阐释与呈现》
材料二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在山海关、古北口、喜峰口、平型关等长城沿线英勇抗敌,赋予长城更多的精神内涵。这时的古北口成为1933年长城抗战主战场。在这里,中国爱国将士与日军展开了激烈战斗,以血肉之躯在古长城上与侵略者进行殊死的血战,写下无比壮丽的英雄篇章。受长城抗战精神的影响,田汉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则把长城及抗战精神推向高峰。
——摘编自孙希磊《中华文明的“和平之线”——从古北口长城看长城精神价值意蕴》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王朝修建长城的目的。概括在时代发展洪流中,长城存在的价值发生的改变。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1933年长城抗战的时代背景。分析《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请用一句话表述上述材料内容的主题线索。
四、综合题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化改变了英国人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观念。时间第一次被精确到以秒为单位,而火车和汽船则开始代替马车和帆船。整个世界追随着英国的脚步,向现代化的方向前进。可以说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也改变了世界。
——摘编自《大国崛起》
材料二 1870年以后,英国没有及时更新升级技术设备,原先的产业设备此时都已陈旧不堪,无法给英国工厂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1865—1914年的英国投资中,本土投资只占30%,其他70%的资金投在国外,而资本输出的半数投在英国殖民地,制约了国内的投资和技术革新。二战后,英国殖民地人民的解放运动高涨,殖民体系瓦解,英国经济进一步衰落。
——摘编自陈晓律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西欧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也改变了世界”的含义。
(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经济渐趋衰落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英国的发展历程对我国的启示。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 某班围绕“小货币见证大历史”开展图说历史活动,并依据各自研究角度搜集了如下素材。
第一组 统一货币 五铢钱 元朝纸币 研究角度:国家大一统
第二组 币面主景:武汉长江大桥 币面主景:炼钢工人 币面主景:人民代表走出大会堂 研究角度:国家建设
第三组 希腊德拉马克上的亚里士多德 美元上的华盛顿 印度纸币上的甘地 研究角度:人物贡献
(1)根据第一组货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货币材质的演变情况及原因。
(2)请你从第二、三组货币中,任选一组,帮该小组写一份简要的研究报告。(要求:标明研究角度,结合素材信息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研究思路、结论明确)
研究报告示例
研究角度:国家大一统
研究思路:从组内搜集的素材来看,战国时期六国采用不同形制的货币,秦朝时采用圆形方孔半两钱,汉朝时采用五铢钱,元朝时,国家发行纸币。结合所学知识并深入分析可知,秦统一了货币,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元朝时纸币成为国家的主币,这都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研究结论:国家统一发行货币,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强化,体现了国家的大一统。
(3)综合以上探究,畅想一下你心目中未来货币的样子。
参考答案
1.C
2.B
3.A
4.C
5.A
6.A
7.A
8.C
9.B
10.C
11.C
12.D
13.A
14.A
15.A
16.(1)错误,将老子改为孔子。
(2)错误,将1901年改为1905年。
(3)正确。
(4)错误,将德国改为法国。
17.(1)目的:阻挡游牧民族向农耕民族推进(抵御游牧民族侵扰)。
价值改变:从军事防御的实体墙(隔离带),转变为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桥梁和纽带,再发展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
(2)时代背景:日本侵华加剧(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逐步蚕食华北),民族危机深重;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全民族抗战氛围逐渐形成。
影响:激发民族抗战热情,凝聚民族精神;成为抗日救亡的文化旗帜,鼓舞军民抗争,传递抗战决心。
(3)主题线索:长城从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历经文化交流融合,到抗战时期承载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与时代价值拓展的象征。
18.(1)改变英国:工业化改变了英国人对时间和空间的观念,推动英国走向现代化。
改变世界:英国引领世界向现代化方向前进(或其他国家追随英国开展工业革命,推动世界现代化)。
(2)原因:技术设备陈旧,未及时更新升级,生产效率低下;大量资本投向国外(尤其是殖民地),制约国内投资和技术革新; 二战后殖民体系瓦解,失去原有经济优势。
(3)启示:重视科技创新与技术设备更新,保持发展动力; 合理规划资本投资,兼顾国内外资源配置;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对国际格局变化。
19.(1)演变情况:从金属货币演变为纸币。
原因:商品经济发展,金属货币不便大规模流通、携带;造纸术和印刷术进步,为纸币出现提供技术条件;国家统一后,需要更便捷的货币形式促进经济交流。
(2)研究报告:研究角度:国家建设
研究思路:从组内素材看,第二组货币图案有一五计划工业建设成就武汉长江大桥,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炼钢工人,民主政治建设成就人民代表走出大会堂。结合所学知识并深入分析可知,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社会主义探索时期人们积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定人们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都反映出我国在不同时期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建设成就。
研究结论:货币图案承载国家建设印记,体现不同阶段国家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探索与发展,反映国家建设的多元推进。
(3)样子:未来货币可能是数字化形态,依托区块链技术保障安全,无实体形态但可便捷跨境流通,能自动关联个人信用与资产,还可融合环保理念,成为更智能、绿色、高效的价值交换媒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