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9.古诗三首(第三课时)对诗活动杜甫简介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唐代杰出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他的诗基本上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生活,以愁苦为主要特色,因此,他还被称为“苦难诗人”。解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听说唐王朝的军队收复黄河的南北两岸诗题的意思:诗人听到朝廷的军队收复河南河北的喜讯。9.古诗词三首初读古诗要求: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多音字cháng(衣裳)shāng(衣裳)裳卷juǎn (卷起)juàn (答卷)古今字衣裳:古:上为衣,下为裳。裳指的是下身穿的裙子。今:指衣服涕泪:古:眼泪今:鼻涕和眼泪古今字妻子:古:妻子和孩子今:男子的配偶青春:古:指春天今:青年时期初读古诗要求:听范读,边听边划分节奏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初读古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同桌之间互相读,读出节奏交流诗意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指作者所在的蜀地。泛指唐代蓟州北部地区,当时是叛军盘踞的地方。喜极而泣初闻涕泪满衣裳初闻涕泪满衣裳初闻涕泪满衣裳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既无御雨备,径滑衣又寒野果充糇粮,卑枝成屋椽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喜不自胜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別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春望》翻译: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我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难受。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却看妻子愁何在, 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 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好还乡女:却看妻子愁何在, 男:愁何在女:漫卷诗书喜欲狂。 男:喜欲狂女:白日放歌须纵酒, 男:须纵酒女:青春作伴好还乡。 男:好还乡随着胜利的消息传来,这些苦难都将结束了。杜甫可能想到 而欣喜若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归心似箭感情诵读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看图吟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课外作业1.搜集杜甫的其他作品,找自己喜欢的读一读。2.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改写成一篇小短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