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第一次月考综合测试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得分书法展示一、请将下面的诗句工整、规范地书写在横线上。(3分)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基础巩固二、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10分,每空1分)1.每当夜幕降临,yè kōng中闪烁的xīng xing像无数双眼睛,静静注视着大地。2.农民伯伯在tián yě里辛勤劳作,期待着zhuāng jia能有好收成,脸上满是对未来的xī wàng。3.经过多次shí yàn,工程师终于解决了机器fā shēng故障的问题,让生产变得更lián xù。4.冬天的早晨,窗户上结满了bīng huā,院子里的落叶luàn qī bāzāo地铺着,别有一番冬日景象。三、根据语境,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10分,每空1分)1.他在空(kōng kòng)地上放风筝,风筝飞到半空中(kōng kòng)突然线断了。2.这种盛(shèng chéng)开的花朵,不能用这种粗瓷碗盛(shèng chéng)装。3.他舍(shě shè)不得离开住了多年的宿舍(shě shè),那里装满了童年回忆。4.参(cān cēn shēn)加这次活动的人,身高参(cān cēn shēn)差不齐,还有人带着参(cān cēn shēn)须泡的水。5.这篇文章的(dí de dì)确是他写的(dí de dì),末尾还标注了写作目的(dí de dì)。四、选择题。(10分,每题2分)1.下列词语中,与“风平浪静”结构相同的是( )A. 左顾右盼 B. 口干舌燥 C. 惊天动地 D. 自由自在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话出自( )A. 《论语》 B. 《礼记》 C. 《论衡》 D. 《尚书》3.《走月亮》中,“我”和阿妈在走月亮时没有做的事是( )A. 看果园里的果子 B. 听溪水潺潺声C. 在沙漠里骑骆驼 D. 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4.下列对《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第五粒豆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落在水沟里,被水泡得发涨B. 飞到广阔的世界里,不知去向C. 钻进裂缝里,让生病的小女孩看到希望D. 被鸽子吃掉,结束了生命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B. 我们要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学习中的问题。C. 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之一。D. 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分,每题2分)1.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仿写夸张句)2.蝙蝠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用“不是……而是……”造句)3.小草从土里探出脑袋,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仿写拟人句,以“露珠”为描写对象)4.春天是一幅绚丽的画卷;春天是一首动听的歌谣;春天是一场温暖的盛宴。(仿写排比句)补充句子:傍晚的天空真美,云霞朵朵,像______________,又像______________。六、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8分,每空1分)1.《浪淘沙(其七)》中,描写大潮汹涌澎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鹿柴》里,体现山林幽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观潮》一文按照______顺序,描写了大潮______、______、______时的景象,展现了大潮的雄伟壮观。3.日积月累填空: “智能之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自王充的《________________》。 “好问则裕,________________”提醒我们要多提问,少自负。 《礼记》中“________________,审问之,________________,明辨之,笃行之”,阐述了学习的完整过程。4.《夜间飞行的秘密》中,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发,发明了______,解决了飞机______飞行的难题。5.《繁星》里,巴金观察到的星星,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呈现出不同的样子,比如在“海上”看星星,觉得它们像“______________”,又像“______________”。阅读理解阅读理解(26分)(一)课内阅读。(12分)《走月亮》(节选)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1.文段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营造出宁静美好的氛围。(4分)2.用“____”画出文段中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3.从文段中“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这句话,你能感受到“我”和阿妈之间怎样的情感?(2分)4.如果你和家人一起“走月亮”,你会想看到哪些景象?(3分)(二)会“发光”的萤火虫夏日的夜晚,草丛里常常会出现一闪一闪的光点,那是萤火虫在“发光”。它们像提着小灯笼的小精灵,在夜色中飞舞,给夏夜增添了不少乐趣。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呢?原来,在萤火虫的腹部末端,有一个特殊的发光器。这个发光器里藏着两种重要物质——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当萤火虫体内的氧气与荧光素、荧光素酶相遇时,就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微弱的光芒。而且,萤火虫还能通过控制氧气的供应,让光芒时亮时暗,就像在“眨眼睛”一样。萤火虫的“光”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冷光”。这是因为它发光时不会产生太多热量,不像蜡烛或灯泡那样发光的同时会发热。科学家们受到萤火虫“冷光”的启发,发明了一种“冷光灯”。这种灯不仅节能,而且不会因为发热而烫伤人,被广泛用于医院、矿井等地方。小小的萤火虫,不仅给夜晚带来了美景,还为人类的发明提供了灵感。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1.萤火虫的“发光器”在身体的______,它能发光是因为体内的______、______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3分)2.下列关于萤火虫“冷光”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A. 发光时不会产生热量 B. 光芒可以时亮时暗C. 属于萤火虫的特殊发光现象 D. 为人类发明“冷光灯”提供了启发3.用“______”画出文中把萤火虫比作小精灵的句子,这个比喻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3分)4.科学家从萤火虫身上得到什么启发?发明的“冷光灯”有哪些优点?(3分)5.读了短文,你对大自然有了怎样的认识?(2分)习作表达八、习作。(20分)题目:我的______要求:1.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选择一位家人(如妈妈、爷爷、姐姐等);2. 通过1-2件具体事例,写出家人的特点(如善良、勇敢、能干等);3. 语句通顺,表达出对家人的喜爱或感激之情,不少于350字。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第一次月考综合测试卷答案:一、书法展示(3分)(评分标准:字迹工整、规范,无涂改、无错别字,得3分;字迹较工整,有1处轻微涂改或个别字书写不规范,得2分;字迹潦草,有2处及以上涂改或存在错别字,得1分;字迹难以辨认或错别字较多,得0分)二、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10分,每空1分)1. 夜空;星星2. 田野;庄稼;希望3. 实验;发生;连续4. 冰花;乱七八糟三、根据语境选读音(10分,每空1分)1. 空(kòng√)地;空中(kōng√)2. 盛(shèng√)开;盛(chéng√)装3. 舍(shě√)不得;宿舍(shè√)4. 参(cān√)加;参(cēn√)差不齐;参(shēn√)须5. 的(dí√)确;写的(de√);目的(dì√)四、选择题(10分,每题2分)1. B(解析:“风平浪静”是“并列结构”,由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组成;A项“左顾右盼”是“相反结构”,C项“惊天动地”是“动宾+动宾”结构,D项“自由自在”是“ABAC”结构,只有B项“口干舌燥”是“并列结构”,与题干一致)2. B(解析:“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礼记·中庸》,A、C、D项均不符合)3. C(解析:《走月亮》中“我”和阿妈走过溪岸、田埂,看过果园果子、听溪水声,“沙漠里骑骆驼”未提及,与课文内容不符)4. C(解析:A项是第一粒豆的经历,B项是第二、三粒豆的经历,D项是第四粒豆的经历,C项是第五粒豆的经历,符合课文内容)5. C(解析:A项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B项语序不当,应改为“善于发现并认真克服”;D项“估计”与“一定”矛盾,应删去其一;C项无语病)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分,每题2分)1. 示例:他的声音真大,仿佛能把屋顶震塌。(评分标准: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事物特点,语句通顺,得2分;有夸张手法但语句不通顺,得1分;未用夸张手法,得0分)2. 示例:这本书不是我的,而是同桌的。(评分标准:用“不是……而是……”表并列关系,语句通顺、表意准确,得2分;句式正确但表意不当,得1分;未用指定句式,得0分)3. 示例:露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开心地跳着圆舞曲。(评分标准:以“露珠”为对象,运用拟人手法,语句通顺,得2分;有拟人手法但对象错误,得1分;未用拟人手法,得0分)4. 示例:夏天是一池清凉的荷塘;夏天是一阵解暑的凉风;夏天是一口甜甜的西瓜。(评分标准:运用排比句式,有3个及以上结构相似的分句,语句通顺,得2分;句式不整齐或分句不足3个,得1分;未用排比手法,得0分)5. 示例:天边的棉花糖;仙女撒下的彩色绸缎(评分标准:补充两个恰当的比喻,符合“云霞”特点,语句通顺,得2分;补充1个恰当比喻,得1分;比喻不恰当,得0分)六、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8分,每空1分)1.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2. 时间;来前;来时;去后(或“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符合课文顺序即可)3.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论衡;自用则小;博学之;慎思之4. 雷达;夜间(或“漆黑夜里”,符合课文内容即可)5. 母亲的怀抱;无数只萤火虫(或“星星像珍珠”“星星像眼睛”,符合《繁星》原文意境即可)七、阅读理解(26分)(一)课内阅读(12分)1. 溪水;鹅卵石;小水塘;月亮(每空1分,共4分,顺序可互换,写出文段中提及的景物即可)2. 句子: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1分)好处:“抱”字将小水塘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小水塘倒映月亮的样子,体现出小水塘的可爱,也让画面更有温情(2分)。(共3分,句子画错不得分,好处言之有理即可)3. 能感受到“我”和阿妈之间温馨、亲密的情感,以及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2分,围绕“温馨”“亲密”“快乐”等关键词,表意准确即可)。4. 示例:我想看到月光洒在稻田里,稻穗泛着银光;想看到路边的野花在月光下轻轻摇晃;还想看到萤火虫在我们身边飞舞,像提着小灯笼陪伴我们(3分,写出3种合理景象,语句通顺,得3分;景象较少或不合理,得1-2分;未结合“走月亮”场景,得0分)。(二)课外阅读(14分)1. 腹部末端;荧光素;荧光素酶(每空1分,共3分,顺序可互换)2. A(3分,原文是“不会产生太多热量”,并非“不会产生热量”,A项表述错误;B、C、D项均符合原文内容)3. 句子:它们像提着小灯笼的小精灵,在夜色中飞舞,给夏夜增添了不少乐趣。(1分)好处:生动形象地写出萤火虫发光飞舞的可爱样子,让读者更容易想象夏夜萤火虫的美景(2分)。(共3分,句子画错不得分,好处言之有理即可)4. 启发:科学家受到萤火虫“冷光”的启发,发明了“冷光灯”(1分)。优点:①节能;②不会因发热烫伤人(2分,每点1分,共3分,意思接近即可)。5. 示例:大自然很奇妙,藏着很多有趣的科学道理,像萤火虫的“冷光”一样,能给人类的发明带来灵感,我们要多观察、探索大自然(2分,围绕“大自然奇妙”“给人类启发”等,表意清晰即可)。八、习作:我的______(20分)评分标准1. 内容具体(8分):补充题目明确(如“我的妈妈”“我的爷爷”),通过1-2件具体事例展现家人特点(如善良、能干),事例细节丰富,得6-8分;补充题目明确,有事例但细节较笼统,得3-5分;未补充题目或事例与“家人特点”无关,得1-2分;内容偏离“家人”主题,得0分。2. 情感表达(6分):语句中自然流露对家人的喜爱或感激,情感真挚,得4-6分;有情感表达但较平淡,得2-3分;无情感表达,得0-1分。3. 语言与字数(6分):语句通顺,无错别字,标点正确,不少于350字,得5-6分;语句较通顺,有1-3个错别字或标点错误,300-349字,得3-4分;语句不通顺,错别字/标点错误较多,250-299字,得1-2分;语言混乱,少于250字,得0分。示例 略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