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 共20分)1.“这里的人们以粟为主食,还能制作彩陶。”与之相符的遗址可能是( )A.元谋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2.2022年9月,考古学家在湖北学堂梁子遗址发现一具距今100万年左右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将之命名为“勋县人”3号,这是迄今所见欧亚内陆同时代最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据此考古发现可知( )勋县人是中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 B.该遗址是世界上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C.勋县人是欧亚内陆最早的古人类 D.该遗址为探讨古人类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3.如图为浙江杭州严家桥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约4000年的双钱结藤编残件图。它体现了( )A.等级秩序的确立 B.社会组织的复杂C.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一 D.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4.“华夏民族,非一族形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 )A.发祥地是黄河流域 B.创造众多文明成就C.杂居相处交融而成 D.由炎帝和黄帝创立5.文物承载着历史的信息。运用图中所示文物可研究( )河姆渡骨耜 河姆渡猪纹陶钵 半坡彩陶盆 河姆渡遗址稻谷A.早期人类起源 B.原始农耕生活C.远古炎黄联盟 D.早期国家产生6.远古时期有“神农耕而作陶”“昔在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的传说。考古学者在河南、陕西、山西等地发掘出距今8000—6000年的独木舟、陶器等。这些考古发现( )A.证明黄帝发明了独木舟 B.印证了传说都不可信C.证明神农发明了陶器 D.印证传说蕴含真实的历史信息7.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他们已经会用火烧烤食物、御寒、照明、驱兽。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A.电影《疯狂原始人》中原始人用火片段 B.考古学家发掘出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和牙齿化石C.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 D.历史研究员的推测和论述文章8.“中国的农业起源分为两条独立的源流:一是以黄河中游地区为核心的、以种植粟和黍为代表的北方旱作农业系统;二是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核心的、以种植水稻为代表的稻作农业系统。”以下遗址能印证“旱作农业系统”的是( )A.河姆渡遗址 B.半坡遗址C.北京人遗址 D.良渚遗址9.我国儒家经典《尚书 尧典》中有“尧舜禅让”的记载,《尚书 大禹谟》中则有“舜禹禅让”的记载。文献记载尧舜禹“禅让”的标准是( )A.德能兼备 B.部落势力 C.治水功绩 D.征战功绩10.在大汶口晚期墓葬中,明显地分成大墓和小墓群。大墓中,死者往往随葬大批财物,有的随葬陶器多达120多件,甚至有镂花象牙筒、鳄鱼鳞板、玉铲、龟甲等珍奇物品。而其他许多小墓只有才容得下尸体的小坑,除一具白骨外别无他物。这表明当时(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阶级国家开始建立 C.出现严重贫富分化 D.原始社会已经解体11.《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授权舜”。这一记载反映当时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 )A.世袭制 B.奴隶制 C.选举制 D.禅让制12.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据此推断,北京人( )A.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B.懂得狩猎和采集C.已经会使用和保存火 D.学会农耕和纺织13.中华大地进入新石器时代后,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如图图片所反映的先民所处的流域是(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淮河流域 D.珠江流域14.数据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如图是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年代标尺,其中②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居民15.2024年7月,在“龙 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八千年龙文化精品文物展”中,展出了辽宁出土的距今约8000年被称为“中华第一龙”的石堆龙、长江下游出土的距今约7000年的四龙首玉镯、山西陶寺出土的距今约4000年的彩绘龙纹陶盘等具有“龙”形的考古成果。据此可知( )A.华夏认同观念已产生万年 B.“龙”的出现成为王权身份的象征C.中华文明区域间前后相继 D.“龙”的文化源远流长、多元并存16.历史文物承载着历史信息,如图中的历史文物可用于探究( )A.早期人类起源 B.早期国家产生C.炎黄部落联盟 D.原始农耕文明17.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黍均发现于( )A.中国 B.俄国 C.印度 D.埃及18.史学研究极其重视史料的真实性,欧美学者习惯把史料分为第一手资料(指历史事实发生时期留下的资料)和第二手资料(指史学家经研究编写的各种文献资料)。一般而言,第一手资料的可信度高于第二手资料。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学会使用火,长时间保存火种,烧烤食物,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A.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 B.《韩非子》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C.《山海经》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 D.历史研究学者的推测和论述文章19.“一位叫放齐的酋长推举尧的儿子丹朱,尧马上表示,丹朱“顽凶”不可用;又一位叫谨兜的举荐共工……尧与大家反复相商,又用各种办法考察了舜的德行,才将舜立为尧的继任人。”这反映出( )A.禅让制“选贤举能” B.“公天下”推行困难C.世袭制逐渐确立 D.分封制开始流行20.下列彩陶片出土于河南省郑州市的大河村遗址,这些色彩绚丽图案丰富的彩陶片反映出先民( )A.物质生活丰富 B.形成部落联盟 C.兴趣爱好广泛 D.观察自然现象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共3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65年,在云南省元谋县,考古学者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多件人工加工痕迹清楚的、粗糙的石器。材料二 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我国学者裴文中发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后来,考古学者在此地又发现了5个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他部位的骨骼化石,还有约10万件打制石器、大量的动物化石和灰烬。(1)上述两则材料,说明我们了解古人类的主要途径是什么?(2)根据材料一考古发掘,你能了解当时古人类什么信息?(3)根据材料二中考古发掘情况,请你描述一下当时人的生活情况?22.我国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曾经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古人类吧从上图可以看出,研究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是什么?[观图片——访北京人遗址]某同学查找资料时保存了大量有研究价值的图片,下面是关于北京人的两幅图片。(2)仔细观察图一中的北京人复原头像。请结合图一和所学知识,说出北京人与现代人的不同点。(3)图二为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根据图二,你能说出当时火的用途有哪些吗?火的使用对古人类的生存和进化有什么作用?(4)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原因有哪些?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中A处和B处分别生活着哪些早期人类?材料二:(如图)(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2和图3分别展示了哪种类型的房屋?其中,图2展示的是哪种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材料三: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材料大意;华夏族并不是由单一民族组成的。自远古时代以来,中华大地各族交错杂居,频繁接触交流,消除了彼此小的差别而趋向大的一致,逐渐演化形成一个民族,也就是后世的华夏族。)(3)依据材料三,分析华夏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传说中哪两位人物为华夏族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因此被后人尊崇为什么?24.在历史学习中,小吴了解到“满天星斗”是新中国考古学主要奠基人苏秉琦先生对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的重要观点,并尝试根据所学知识验证苏先生得出的这一结论。步骤1:梳理旧石器时代主要遗址。材料一:文化分期 主要遗址旧石器时代早期 云南元谋人、北京周口店、陕西蓝田、山西匼河旧石器时代中期 山西许家窑、山西丁村、广东马坝、湖北长阳旧石器时代晚期 北京山顶洞人、山西峙峪、河北虎头梁步骤2:搜集早期人类使用的劳动工具信息。材料二:(1)据材料一,指出旧石器时代我国古人类主要分布在哪两条河的流域。(2)据材料二,分别指出旧石器与新石器时代所用石器的制作方式。图2中劳动工具的出现,表明当时已出现什么产业?(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帮助小吴归纳中华文明起源特征。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国是早期人类化石和文化发现的重要地区之一。我国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有二十余处,北起辽宁,南及云南,西至陕西,东到安徽,特别是沿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分布较为密集。——摘编自杜耀西、黎家芳等《中国原始社会史》材料二 新石器时代晚期,炎黄部落联盟通过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实现了中原地区的初步整合。考古发现显示,这一时期的农业生产力显著提升,粟作与稻作农业体系形成,制陶、纺织等手工业出现专业分工。随着剩余产品增加和社会分层加剧,部落联盟逐渐向早期国家形态过渡。——摘编自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早期人类分布的特点。(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原始部落联盟向国家形态转变的原因。(3)综合上述探究,中华文明在形成过程中呈现出哪些显著特征?1.C 2.D 3.D 4.C 5.B 6.D 7.C 8.B 9.A 10.C 11.D12.C 13.B 14.B 15.D 16.D 17.A 18.A 19.A 20.D21.(1)古人类化石或考古发现。(2)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制造粗糙的石器,元谋人处于旧石器时代。(3)北京人已经会使用打制的石器,懂得狩猎,并懂得使用火,用火烹饪食物或取暖。22.(1)证据:化石。(2)不同点:①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②北京人脑容量比现代人小。(3)用途: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作用:提高了古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其体质的发展和大脑的进化。(4)原因:对历史,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世界,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对科学,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23.(1)北京人、元谋人。(2)半地穴式房屋、干栏式房屋。半坡人。(3)由多民族相互融合形成的。炎帝和黄帝。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24.(1)流域:黄河和长江的流域 。(2)制作方式:旧石器通过打制方式制造出来的;新石器在打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出了 磨制 技术;产业:从事农业生产。(3)特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多元一体,中原核心;地处大河冲积平原;文明的原生性;兼容并蓄,延绵不断。25.(1)分布特点:分布范围广泛;多集中在黄河和长江流域;数量众多。(2)原因:(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出现;剩余产品和私有制的出现;社会阶层的分化。(3)特征:多元一体;延续性;融合性。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5/9/23 14:01:22;用户:19903761036;邮箱:19903761036;学号:5685639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