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第3课时 角边角(1) 课件(共22张PPT)初中数学华东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2 第3课时 角边角(1) 课件(共22张PPT)初中数学华东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3课时 角边角(1)
第12章 全等三角形
1.知道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法“ASA”,能运用其判定两三角形全等.
2.能灵活运用“ASA”说明对应的线段或角相等.
重点: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律“ASA”,并能灵活运用.
学习目标
知识点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角边角
想一想:预习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两个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这两个角和这一条边的
位置有哪些情况呢?
有2种情况:
(1)边夹在两个角之间;
(2)边是两个角中一个角所对的边.
讲授新课
2.请同学们动手做一个实验:同桌两位为一组.
(1)画出任意一条线段AB,与两个角∠A、∠B(∠A+∠B<180°).
(2)两位同学各自在硬纸板上画出△A'B'C',以(1)画出的线段为一边,
两角为角,边为两角的公共边.
(3)用剪刀各自剪出△A'B'C',将同桌同学剪出的两个三角形重叠
在一起,发现了什么?其他各桌的同学是否也有同样的结论呢?
讲授新课
作法:①画A'B'=AB;
②在A'B'的同旁画∠DA'B'=∠A,∠EB'A'=∠B,
A'D,B'E交于点C'.便得△A'B'C'.
与同桌所画的三角形全等.其他各桌画的三角形也有同样的结论.
3.如图,在△ABC和△A'B'C'中,BC=B'C',∠B=∠B',
∠C=∠C',把△A'B'C'沿B'C'     ,然后     ,
使 点B' 与 点B 重合,再旋转使 B'C' 与 BC 重合,
由于∠B=∠B',∠C=∠C',所以△ABC和 △A'B'C' 能重合,
因此△ABC≌ △A'B'C' .
翻折 
平移 
点B' 
点B 
B'C' 
BC 
△A'B'C' 
△A'B'C' 
讲授新课
4.由上题2、3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对于已知两个角和一条线段,以该线段为夹边,所画的三
角形都是全等的.
归纳总结:如果两个三角形有 两角及其夹边 分别相等,
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 “角边角”或“ASA” ).用
数学符号表示:在△ABC和△A'B'C'中,∠B= ∠B' ,
∵BC= B'C' ,∠C= ∠C' .∴△ABC≌ △A'B'C'(ASA) .
两角及其夹边 
“角边角”或“ASA” 
∠B' 
B'C' 
∠C' 
△A'B'C'(ASA) 
讲授新课
归纳总结
基本事实 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议一议:如图,∠ABC=∠D,∠ACB=∠CBD,判断
图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并说明理由.
不全等.
因为虽然有两组内角相等,且BC=BC,
但边不都是两个三角形两组内角的夹边,
所以不全等.
讲授新课
导学建议:用“ASA”方法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要注意
边是两角的夹边,三个条件一定要对应,按角边角的顺序
列出全等的三个条件时要一一对应.
讲授新课
例1.如图,点D在AB上,点E在AC上,BE和CD相交于点O,
AB=AC,∠B=∠C.
求证:△ABE≌△ACD.
证明:在△ABE和△ACD中,∠A=∠A(公共角),
∵AB=AC(已知),∠B=∠C(已知),
∴△ABE≌△ACD(ASA).
典例精析
例2.如图,点D在AB上,点E在AC上,∠ADC=∠AEB,AD=AE.
求证:△ADC≌△AEB.
证明:在△ADC和△AEB中,
∴△ADC≌△AEB(ASA).
典例精析
变式:如图,CD⊥AB于点D,BE⊥AC于点E,AD=AE.
求证:AB=AC.
证明:∵CD⊥AB,BE⊥AC,
∴∠ADC=∠AEB=90°.
典例精析
在△ADC和△AEB中,
∴△ADC≌△AEB(ASA),
∴AB=AC.
例3.如图,∠1=∠2,∠3=∠4.
求证:AC=AB.
证明:∵∠3=∠4(已知),
∴∠ADB=∠ADC(等角的补角相等),
在△ABD和△ACD中,∠1=∠2(已知),AD=AD(公共边),∠ADB=∠ADC(已证),
∴△ABD≌△ACD(ASA),
∴AC=AB(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典例精析
当堂检测
1.已知AB=A'B',∠A=∠A',∠B=∠B',判断△ABC
与△A'B'C'全等的根据是(  )
A.SAS B.SSA
C.ASA D.AAS
C
当堂检测
A.AC=DF B.AB=DE
C.BF=CF D.BF=CE
2.如图,∠B=∠E,∠1=∠2,若根据“角边角”判定
△ABC≌△DEF,则以下给出的补充条件中正确的是(  )
D
当堂检测
3.如图,一名工作人员不慎将一块三角形模具打碎成三块,
他要带其中一块或两块碎片到商店去配一块与原来一样的
三角形模具,最省事的方法是(  )
A.带①去 B.带②去
C.带③去 D.带①③去
C
当堂检测
4.如图,点A,B,D,E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
AC∥DF,BC∥EF.求证:△ABC≌△DEF.
证明:∵AC∥DF,
∴∠CAB=∠FDE.
∵BC∥EF,
∴∠CBA=∠FED.
在△ABC和△DEF中,
∵∠CAB=∠FDE,AB=DE,∠CBA=∠FED,
∴△ABC≌△DEF(ASA).
当堂检测
5.如图,点B,D在线段AE上,AD=BE,∠A=∠FDE,BC∥EF.
求证:△ABC≌△DEF.
证明:∵AD=BE,
∴AD+DB=BE+DB,即AB=DE.
∵BC∥EF,
∴∠ABC=∠E.
在△ABC和△DEF中,∵∠A=∠FDE,AB=DE,∠ABC=∠E,
∴△ABC≌△DEF(ASA).
6.如图,为了测量河的宽度,在岸边取了点A、B,又确定了
AB的中点为D,且AB满足AB⊥BC(BC为河宽).试问应该再怎
样做,就可依据“角边角”公理,不渡河而测量出河宽呢?
当堂检测
解:如图,过A点作出AB的垂线AG,并在AG上
找一点E,使D、C、E在一条直线上.
∵在△AED与△BCD中,∠DAE=∠DBC=90°,
AD=BD,∠ADE=∠BDC,
∴△AED≌△BCD(ASA),∴AE=BC.
∴△AED≌△BCD(ASA),∴AE=BC.
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添加辅助线,借助 ASA 公理求解.
ASA 
归纳小结
课堂小结
角边角(1)
判定定理
应用角边角判定三角形全等.
应用
应用角边角解决问题.
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