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三《项目1 踏山观海,行走广东 》 教案【北师大版】综合课程 四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主题三《项目1 踏山观海,行走广东 》 教案【北师大版】综合课程 四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主题二:共绘高质量发展的广东画卷
《项目1 踏山观海,行走广东 》教学设计
课题 项目1 踏山观海,行走广东 课时 第5课 学科 综合课程 年级 4 年级
教材分析 《项目1 踏山观海,行走广东 》作为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综合课程主题三《共绘高质量发展的广东画卷》的第1课,旨在以广东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海域海岛、气候特征及自然环境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 “提出问题 — 确定任务 — 设计方案 — 实践活动(行走大美广东、四季常青看广东)— 展示交流 — 总结评价” 的阶梯式项目化活动,引导四年级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实践与合作 ,培养学生对家乡自然环境的认知能力、运用多元方式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小组协作与问题解决的能力,以及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环境的情感与责任担当,同时提升创意表达与动手实践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价值体认:探究广东自然特征与地域文化,感受其美,增强家乡归属感、认同感与自豪感;体会家乡自然与人文的联系,形成热爱家乡与自然的情感。责任担当:通过调查气候影响、设计家乡宣传活动,树立环保意识;借绘制家乡地图、整理生活故事,明确家乡小主人责任,培养对集体与家乡的担当。问题解决:围绕广东地理、气候相关问题,以多元方式收集分析信息;结合设计旅游路线、制作海岛示意图等任务,提升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意物化:通过绘制地图、制作示意图、创编诗词等活动,将探究成果转化为创意作品;借助手工实践,提升动手与创意表达能力,实现创意物化。
重点 1.以多元活动系统了解广东自然与行政区划特征,建立家乡自然环境整体认知;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自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并用创意作品呈现学习成果;3.组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合作交流与实践探究能力。
难点 1.从发现问题深度转化到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2.在创意物化中平衡作品的知识性与创意性,避免形式化或知识不准确。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夏天在广东见过台风吗?台风来的时候,天空会有什么变化呀? 周末和爸爸妈妈去海边玩过吗?你们去的海边在哪里?沙滩是什么颜色的? 我们现在住的城市,在广东的东边、西边还是南边呀? 小组讨论,然后分享: 我去过高州的海边,沙滩是黄色的 我们湛江在广东西边 。 大家对家乡广东已经有不少了解啦!但广东还有更多关于地理位置、海岛、气候的小秘密等着我们发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踏山观海’,把这些秘密都找出来,好不好? 出示课题。 设疑、讨论。 通过设置疑问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教学主题。
讲授新课 一、 步骤一 提出问题学生:围绕广东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海域海岛、气候以及自然环境与生产生活的关系,讨论并提出问题,形成班级问题清单。问题清单四(1)班1.广东省位于哪里?你的家乡在广东省什么位置?2.广东省的主要地形地貌特征是什么?3.广东的气候有什么特点?该气候是如何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的?4.广东省有哪些著名的海域和海岛?它们有什么独特的景观? 5.广东常见的地形地貌(如山地、平原、丘陵)在省内不同地区是如何分布的? 6.生活中哪些物品的生产或农作物的种植,和广东的气候特点密切相关? 二、 步骤二 确定任务我们的任务四(1)班1.了解广东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在方位。2.认识广东省的主要地形地貌特征,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3.了解广东气候特征,探究气候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4.欣赏广东美丽的自然风光,开展大美广东宣传推介活动。5.调查广东典型海域、海岛的特色,绘制简单的 “广东海岛风光示意图”。 6.采访家人或社区长辈,记录 1-2 个气候影响日常生活的真实案例,整理成 “气候与生活小故事”。三、步骤三 设计方案活动指引:围绕项目任务,从活动目的、活动主题、活动内容、小组分工等方面,设计活动方案。看看我们的活动方案吧!活动目的 加深对广东省的地理位置、海洋特征和气候特点的认识,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认同感,同时树立保护家乡环境和促进家乡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活动主题 “踏山观海,行走广东”。(三)活动内容 学生1:我们决定开展“行走大美广东”“四季常青看广东”两个活动。学生 2:我们还可以开展 “粤海寻珍” 活动。行走大美广东 通过收集资料、实地考察、网上浏览等方式,了解广东地理位置,发现广东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开展大美广东宣传推介活动。四季常青看广东 通过古诗词里对广东四季的描写,了解广东自然气候特征。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说说广东有哪些独特的天气现象。粤海寻珍 先通过观看儿童版广东海洋纪录片、翻阅相关绘本,收集海陵岛等海岛的位置及特色景观资料;再在班级举办 “海岛小讲堂”,各组派代表分享海岛故事;最后小组合作,用彩笔、贴纸绘制标注海岛名称与核心景观且可配趣味宣传语的 “广东海岛风光示意图”,并在班级墙面展示。(四)小组分工·活动指引:自由分组,给小组取一个响亮的名字,确定各小组的任务分工和行动方法。踏山观海,行走广东 示例 小组任务分工行动方法踏歌行小组参与“行走大美广东”活动,了解广东的地理位置。 实地调查、查阅图书或利用信息技术查阅资料。览岳志小组参与“行走大美广东”活动,了解广东省地形地貌和海域岛屿特征,设计广东旅游经典路线。实地调查、查阅图书或利用信息技术查阅资料。听澜客小组参与“四季常青看广东”活动,了解广东四季的气候特征。参观研学、调查访谈、查阅图书或利用信息技术查阅资料。越千山小组参与“四季常青看广东”活动,探究广东独特的天气现象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参观研学、调查访谈、查阅图书或利用信息检索技术收集资料。探海队小组参与 “粤海寻珍” 活动,收集广东海域、海岛资料,组织 “海岛小讲堂”,带领同学完成 “广东海岛风光示意图” 制作。观看纪录片、查阅儿童地理书籍、小组合作创作、班级分享展示。注意事项:活动要有教师、志愿者或家人陪同,服从安排,确保交通安全、与陌生人交往的安全以及卫生健康安全。四、步骤四 实践活动活动①行走大美广东行动1地图寻踪,看位置之“优”学生:一起来看看我们收集的资料吧!广东省简称“粤”,地处中国南部,东接福建省,南濒南海,西连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靠江西省和湖南省,珠江口东西两侧分别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北回归线横穿广东省中部的广州从化区、肇庆封开县、汕头市金平区和南澳岛,使广东成为全国北回归线标志塔最多的省份。行动2区划解码,说地域之异广东省的行政区划分为珠三角地区、粤东地区、粤西地区和粤北地区,各区域都有独特的地域特色。我们将化身讲解员,介绍各区突出的地域特点。珠三角地区 关键词:发展引擎,创新活跃粤东地区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客家风情粤西地区 关键词:山海相连,渔盐富饶粤北地区 关键词:绿色屏障,历史名城行动3 坐标定位,绘家乡之美填写家乡信息卡家乡位置:湛江市赤坎区 (县 / 乡镇);它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方位),属于粤西地区(行政区划)。 气候特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较高,年均气温约 23.5℃,夏天炎热(最热月均温约 28℃),冬天温暖(最冷月均温约 15℃);降水充沛,年均降水量约 1500 毫米,雨季主要集中在 5-9 月,偶尔会受到台风影响。 山川河流:境内没有高大山脉,以平原和台地为主;主要河流有南桥河、北桥河,两条河流穿城而过,是赤坎区的重要水系;临近南海,拥有广阔的海域和多个港湾(如湛江港的部分区域)。 地标建筑: 寸金桥公园:是湛江著名的历史文化公园,园内的寸金桥见证了抗法历史,是湛江的象征之一; 湛江国际会展中心:造型现代,是湛江举办大型展会、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现代风貌的代表; 赤坎老街:保留了许多骑楼建筑,充满岭南风情,是感受湛江老城区历史韵味的好去处。 旅游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寸金桥公园、赤坎老街等景点,能让游客了解湛江的抗法历史和岭南传统建筑文化; 滨海旅游价值:临近南海,可体验观海、赶海等活动,周边还有硇洲岛等海岛景点,适合亲子游玩、休闲度假; 生态旅游价值:气候温暖,植被常绿,城市内公园众多(如寸金桥公园、瑞云湖公园),是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好地方; 美食旅游价值:作为沿海城市,海鲜美食丰富(如湛江生蚝、对虾),能让游客品尝到新鲜的粤西风味美食。绘制家乡地图①确定方位。②标注重要地点。③用不同的颜色和符号代表不同的地理特征。④发挥创意,添加家乡的代表性元素或特色。活动②四季常青看广东学生:广东是我们美丽的家乡,这里四季如春,绿树常青,仿佛大自然施下了永远年轻的魔法!让我们化身“诗词小侦探”和“气象小使者”,去感受广东气候的独特魅力!行动1发现古诗词里的四季密码春天的“新叶魔法”:“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在广东,春天是新叶的舞台,树木悄悄换上嫩绿的新装,仿佛在说:“冬天?不存在的!”让我们走进校园或公园,用树叶拓印画记录春天的绿意。夏天的“绿荫大冒险”:“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广东的夏天虽然炎热,但绿树像一把把大伞,为我们遮挡阳光。观察附近的大树,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不怕热?秋天的“绿色小秘密”:“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广东的秋天没有北方的金黄落叶,绿树依然挺立,植物也不需要更换新衣,让我们一起用树叶拼贴一幅“广东秋天图”吧!冬天的“温暖阳光”:“日暖初干漠漠沙。”广东的冬天温暖少雨,阳光充足,我们可以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尽情玩耍。学生:你还能想到哪些描写广东四季的诗词?你也可以自己创编!春天: 春烟十里燕回圜,江色如蓝绿满山。 夏天: 夏至高张火伞红,水榭江南天莫测。 秋天: 秋分山明露白时,几树桂花飘远思。 冬天: 岭南冬日暖如酥,不见雪花见绿株。 行动2特殊天气交流台“墙壁出汗了。”“窗户挂水帘。”“树在跳舞。”“窗户在唱歌。”学生:和我们一起揭秘回南天和台风这两种特殊的天气现象吧!1.揭秘回南天(1) 为什么会出现回南天?冬末春初时,北方冷空气慢慢撤退,南方温暖潮湿的气流悄悄 “跑” 回广东。当潮湿的空气碰到还没 “暖过来” 的墙壁、窗户、地板(这些物体温度比空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汽就会 “抱” 住这些物体,变成小水珠 —— 就像刚从冰箱拿出来的饮料瓶,外壁很快会 “出汗” 一样,这就是回南天里 “墙壁出汗、窗户挂水帘” 的秘密啦!(2)回南天里我们要注意什么?①少开窗:尤其是早上和晚上,潮湿气流多,开窗会让更多水汽跑进家,加重 “出汗” 情况;中午阳光足时,可以短暂开窗通通风。②巧除湿:用空调的 “除湿” 模式,或者在墙角放一些吸湿袋,能帮家里 “赶走” 潮气;衣服晾不干时,也可以用烘干机烘干。③慢走路:地板有水珠会变滑,走路要慢慢走,避免滑倒;还可以在门口、卫生间门口铺防滑垫。 2.揭秘台风(1)台风是怎么来的?在广阔的南海或太平洋上,夏天和秋天的海水被太阳晒得暖暖的,蒸发的水汽会变成巨大的 “空气漩涡”。这个漩涡会慢慢变大、旋转得越来越快,带着超强的风和大量的雨,向陆地靠近 —— 这就是台风。当台风靠近时,超强的风会吹得树摇来摇去(像在跳舞),风吹过窗户缝隙时,会发出 “呼呼” 的声音(像窗户在唱歌)。(2) 台风天我们要怎么做?①待在家:台风来临时,尽量不要出门,待在坚固的房子里,远离窗户、阳台,避免被风吹来的杂物砸到。②查安全:提前检查家里的窗户是否关紧,阳台的花盆、衣服架等容易被吹跑的东西,要收进屋里。③听通知:关注电视、手机上的台风预警信息,知道台风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跟着老师和家长的安排做好3.(1)如何有效应对回南天?阳光照射 空调除湿 关窗户 调整饮食(2)还有哪些有效的方法?物理除湿、环境优化、物品防护、工具辅助 辨识台风的“优”与“忧”:促进渔业发展 补充水源狂风灾害 暴雨灾害4.“优”与“忧”可不止这些,一起交流一下吧!“优”:①给空气 “洗澡”:台风带来的强风会把空气中的灰尘、雾霾吹走,雨后天空会变得特别蓝,呼吸的空气也更清新,就像给地球的空气做了一次大扫除~②帮农作物 “解渴”:夏天天气热,有些地方会缺水,农作物会 “渴得打蔫”。台风带来的雨水能浇透田地,让水稻、蔬菜重新变得绿油油,帮农民伯伯省下不少灌溉的力气。③调节海洋生态:台风的风浪会搅动海水,把海底的营养物质翻到海面,吸引小鱼、小虾聚集。这样一来,渔民伯伯之后捕鱼时,可能会收获更多,让海里的生物也能更好地生长。“忧”: ①吹坏东西很麻烦:超强的风能把路边的大树吹断、广告牌吹倒,甚至会把不牢固的房屋屋顶掀起来,不仅破坏我们的生活环境,还可能砸到人和车,特别危险。②雨水太多淹地方:台风带来的暴雨下得又大又急,容易让马路、小区、农田被水淹没。汽车在水里开不动,我们出门上学也会很不方便,还可能导致家里进水,损坏家具。③引发次生灾害:在山区,暴雨会让泥土变得松软,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 —— 原本在山上的泥土和石头会顺着山坡滑下来,淹没山下的房屋和道路,对住在山区的人来说特别危险。台风的狂风灾害 暴雨灾害 活动③ 粤海寻珍 行动 1“海岛资料大搜索”—— 找一找广东的 “海上明珠” 结合 “地图寻踪” 中 “广东南濒南海、有雷州半岛等沿海区域” 的知识,通过查阅儿童地理绘本(如《广东海岛故事》)、观看动画纪录片(如《海底小纵队之广东海岛行》)、请教家长或老师,收集至少 2 个广东著名海岛的资料,填写 “海岛信息卡”。范例:海岛信息卡 海岛名称所在区域(对应 “区划解码”)特色景观 / 资源小知识(和 “位置之优” 关联)海陵岛粤西地区(阳江市)金色沙滩、海上丝绸之路遗址位于南海北部,靠近珠三角,是广东著名的滨海旅游岛,方便各地游客来玩南澳岛粤东地区(汕头市)青澳湾(东方夏威夷)、宋井北回归线横穿南澳岛,是全国唯一一座北回归线穿过的海岛,气候温暖,适合度假东澳岛珠三角地区(珠海市)珊瑚礁、蜜月阁位于珠江口东南部,靠近香港、澳门,从珠海坐船 1 小时就能到,是 “大湾区后花园”行动 2 “海岛小讲堂”—— 讲一讲海洋的 “家乡故事” 参考 “区划解码” 中 “化身讲解员介绍地域特色” 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 1 个收集好的海岛,准备 3-5 分钟的分享内容(可以配上画的海岛简笔画或打印的照片),在班级里开展 “海岛小讲堂”,向同学介绍海岛的特色。范例:“海陵岛小讲堂” 分享稿“大家好!今天我要介绍的是粤西阳江的海陵岛,它就像一颗撒在南海里的金色石头!海陵岛有长长的金色沙滩,踩上去软软的,夏天去海边还能捡到小贝壳。而且呀,这里还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停靠点,以前有很多商船从这里出发,把广东的丝绸、瓷器运到国外 —— 这就像‘区划解码’里说的,粤西‘山海相连、渔盐富饶’,海陵岛的大海不仅美,还帮家乡和外面的世界连在了一起!现在每年都有很多人来这里看海、吃海鲜,它可是我们广东的‘海上名片’呢!”五、步骤五 展示交流活动指引:以班级为单位,通过手抄报、演示文稿、微视频、表演、演讲等方式,展示各小组的实践活动成果。学生:各小组顺利完成活动,班级分享即将开始,一起来看看吧!(1)“行走大美广东”活动展示区踏歌行小组广东行政区划知识小讲堂1.珠三角地区:经济繁荣的热土,科技创新的舞台,梦想汇聚的高地。2.粤东地区:海浪轻拂,渔船摇曳,一砖一瓦见证着文化的变迁。3.粤西地区:农田肥沃,承载着丰收的希望。盐田如镜,映照着碧海蓝天。这里每一寸土地都孕育着勃勃生机。4.粤北地区:山清水秀的生态绿肺,古迹众多的文化宝地,历史名城讲述着发展故事。(2)旅游路线设计徐闻 茂名信宜 阳江第一站:前往徐闻,访红土奇观,看农业盛景。第一站:前往徐闻,访红土奇观,看农业盛景。第二站:启程北上,途中探秘雷州水生珍禽,抵达茂名,游石化基地,赏粤西工业宏图。第三站:前往信宜,观山色,浸泉水,颐养精神。第四站:抵达阳江,沿途观丘陵之美,游海陵岛,沐海岛阳光。(3)“四季常青看广东”活动展示区越千山小组广东四季诗词创编粤地四时歌春至木棉燃赤焰,绿枝新叶映红天。夏来荷影送香绵,碧叶铺连水接天。秋至稻黄铺金野,绿林依旧伴丰年。冬临暖阳照南天,绿树繁花似春还。(4)回南天、台风档案袋回南天:冬末初春,北方冷空气过后,南方暖湿气流返回导致空气湿度增大,地面、墙面出现水珠。回南天形成的条件:长时间低温后天气突变。应对回南天的措施:关闭门窗;利用阳光照射;使用空调、除湿器除湿;在地面、墙面涂刷防水涂料;种植吸湿植物;保持环境清洁……台风的积极影响:缓解干旱、降低气温、促进渔业发展、净化空气……台风的消极影响:强风破坏、暴雨洪涝、滑坡、泥石流、交通中断、财产损失……探海队小组展示区 ——“粤海寻珍 海岛总动员” 以 “广东海岛:南海边的家乡明珠” 为核心,结合 “粤海寻珍” 活动中收集的海岛资料、绘制的示意图,通过 “资料展板 + 互动讲解” 的形式,展示广东海域海岛特色,呼应 “行走大美广东” 的地域探索主题。 展示内容及范例 “海岛信息卡” 展板 制作彩色展板,将小组收集的 3 个核心海岛信息卡(海陵岛、南澳岛、东澳岛)以图文形式呈现,搭配海岛风景简笔画,标注对应 “区划解码” 中的区域(如粤西、粤东、珠三角),直观体现广东海岛的地域分布。 范例(海陵岛信息卡展板内容): 海岛名称:海陵岛(粤西地区 阳江市) 特色标签:金色沙滩、海上丝绸之路遗址 家乡联结:位于南海北部,靠近珠三角,每年吸引无数游客来感受粤西 “山海相连” 的魅力,渔民伯伯在这里靠海为生,新鲜的海鲜从这里运往全省! 六、步骤六总结评价表“踏山观海,行走广东”活动评价表 评价内容评价标准我的表现参与活动的态度积极主动,听从指挥。√动手动脑,认真参与活动。√积极建言,有自己的想法。√参与活动的体验善于提问,乐于探究。√有责任心,不怕困难√尊重他人的意见,乐于合作。√参与活动的收获能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信息√能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参与活动的创意表现1. 能结合活动主题设计独特的展示形式(如创编诗词、绘制创意地图、设计特色旅游路线等);2. 在资料收集与成果呈现中融入个性化想法(如给海岛示意图配趣味宣传语、用树叶拓印记录季节特征等);3. 分享时能以生动有趣的语言或形式(如 “海岛小讲堂” 故事化讲解、行政区划知识拟人化表述)吸引听众。 老师评语本次 “踏山观海,行走广东” 活动中,大家展现出了极强的探索欲与创造力!踏歌行小组将行政区划知识转化为生动的 “地域故事”,让枯燥的地理概念变得鲜活;越千山小组创编的《粤地四时歌》,用诗意语言捕捉了广东四季的独特之美;探海队小组设计的 “海岛信息卡” 和 “广东海岛风光示意图”,既清晰呈现了地理知识,又充满童趣;生活观察员小组通过采访整理的 “气候与生活小故事”,更是让大家看到了地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活动中,你们主动查阅资料、积极合作分享,不仅掌握了广东地理知识,还学会了用多种方式表达想法,更重要的是,你们对家乡的认知与热爱在一步步加深。希望未来大家能继续带着这份好奇心,探索更多家乡的美好,做家乡的 “小小代言人”。 拓展延伸视频:行走广东:珠江西岸广东中山——酒香舞醉龙2.广东省的行政区划分为哪四个区域?其中粤西地区的地域特色可以用哪两个关键词概括? 广东省行政区划分为珠三角地区、粤东地区、粤西地区和粤北地区;粤西地区的地域特色关键词是 “山海相连,渔盐富饶”。 3.在 “四季常青看广东” 活动中,广东的冬天有什么气候特点?请写出一句描写广东冬天的古诗词(可以是文中提到的或自己创编的)。 广东的冬天温暖少雨,阳光充足;文中提到的古诗词是 “日暖初干漠漠沙”,创编示例:“冬日暖阳照岭南,绿树依旧笑开颜”。 4.在 “行走大美广东” 的 “坐标定位” 环节,填写家乡信息卡时需要包含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至少写出 3 个) 需要包含的内容有:家乡位置(市、区 / 县 / 乡镇、在广东省的方位、所属行政区划)、气候特点、山川河流、地标建筑、旅游价值(任答 3 个即可)。 想一想 写一写思考、设计。 实践活动 展示、交流。
总结、评价。 知识拓展 通过引导学生围绕广东自然环境要素讨论提问,培养其观察、思考与探究能力,激发对家乡自然环境的关注与探索兴趣 。 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广东自然环境,通过多元活动深化对家乡的了解与热爱,增强实践探究和宣传推介家乡的能力 。通过设计多元活动与明确分工,引导学生多途径探究广东自然环境,深化认知并激发对家乡热爱,同时培养实践、合作、表达等综合素养与安全意识 。通过“行走大美广东”让学生明晰广东位置、区划及家乡特色,增强地域认知与家乡认同;“四季常青看广东”借诗词与特殊天气探究,使学生感受广东气候魅力,培养观察、思考及应对自然现象的能力 。 通过多样化展示形式,呈现实践活动成果,加深学生对广东地域特色、气候特点的理解,提升综合表达与交流能力,强化对家乡的认知与热爱 。 通过学生自评勾选“我的表现”,促使其回顾活动过程,反思自身行为,增强自我认知与自我管理能力,明确自身优势与不足。激励与引导成长:老师评语可针对学生表现给予针对性反馈,激励优点、指出改进方向,引导学生后续更好地参与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与素养 。通过视频引入、问答互动、诗词创作及信息梳理等多种形式,巩固学生对广东地域、气候等知识的认知,强化知识记忆与应用,同时培养学生信息提取、归纳总结与文学创作能力,激发对家乡的探索与热爱。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1.广东省简称 “粤”,南濒哪个海域?( ) A. 东海 B. 南海 C. 黄海 D. 渤海 2.下列哪个海岛属于粤东地区(汕头市)?( ) A. 海陵岛 B. 南澳岛 C. 东澳岛 D. 海南岛 3.在应对回南天的措施中,下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 A. 早上大开窗户通风 B. 用空调的 “除湿” 模式 C. 让衣服自然晾晒在潮湿环境中 D. 不在地面铺防滑垫 二、填空题 1.北回归线横穿广东省中部的广州从化区、肇庆封开县、汕头市金平区和__________,使广东成为全国北回归线标志塔最多的省份。 2.在 “四季常青看广东” 活动中,春天的 “新叶魔法” 里提到,广东春天树木会换上__________的新装;夏天的 “绿荫大冒险” 中,绿树像一把把__________为我们遮挡阳光。 3.“行走大美广东” 活动展示区中,览岳志小组的任务是了解广东省地形地貌和海域岛屿特征,并设计__________。 三、判断正误题(对的打 “√”,错的打 “×”)1.广东省东接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连福建省。( ) 2.广东的秋天和北方一样,会有很多金黄的落叶。( ) 3.台风的积极影响包括缓解干旱、净化空气,消极影响包括强风破坏、暴雨洪涝。( ) 4.“粤海寻珍” 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查阅儿童地理绘本、观看动画纪录片来收集广东海岛的资料。( ) 做一做 帮助学生及时巩固知识与技能。
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回南天和台风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方法,还创编了广东四季诗词、设计了广东旅游路线,培养了合作探究和创意表达的能力。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板书 项目1 踏山观海,行走广东步骤一 提出问题步骤二 确定任务步骤三 设计方案步骤四 实践活动步骤五 展示交流步骤六 总结评价表知识拓展 观看板书 回顾已讲知识点,观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