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第2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课件(共23张PPT)初中数学华东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3 第2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课件(共23张PPT)初中数学华东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12.3 等腰三角形
第2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第12章 全等三角形
1.会做辅助线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重点)
2.会应用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证明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重点)
3.能综合应用等腰三角形性质与判定定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定理与判定定理解决有关问题.(难点)
学习目标
小鹿在做作业时,不小心将墨水滴到了一个三角形上,只
留下一条底边BC和一个底角∠C,已知在△ABC中,AB=AC,
请问,有没有办法把原来的等腰三角形画出来?
A
B
C
A
新课引入
知识点一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探索: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角相等,反过来,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有什么关系?
画画看,你发现了什么?
讲授新课
思考: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常用什么方法?
有哪些构造全等三角形的方法?
C
A
B
2
1
D
(
(
已知:在△ABC中,∠B=∠C(如图).求证:AB=AC.
讲授新课
在△ABD与△ACD中,
∠1=∠2(角平分线的定义),
∴△ABD≌△ACD(AAS).
∠B=∠C(已知),
AD=AD(公共边),
∴AB=A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ABC是等腰三角形.
证明:画∠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
想想看,还可以添加什么辅助线证明这一结论?
讲授新课
C
A
B
2
1
D
(
(
已知:在△ABC中,∠B=∠C(如图).求证:AB=AC.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就是等腰三角形,即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等角对等边
等边对等角
归纳总结
∴AC=AB(等角对等边).
即△ABC为等腰三角形.
∵∠B=∠C(已知),
在△ABC中,
应用格式:
B
C
A
(
(
归纳总结
例1.如图,在△ABC中,已知∠A=40°,∠B=70°.
求证:AB=AC.
A
B
C
证明:∵∠A+∠B+∠C=180°(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A=40°,∠B=70°(已知),
∴∠C=180°-∠A-∠B(等式的性质),
=180°-40°-70°=70°,
∴∠C=∠B(等量代换),
∴AB=AC.
典例精析
例2.如图,AB∥CD,∠1=∠2,求证:AB=AC.
证明:∵AB∥CD(已知),
∴∠B=∠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1=∠2,
∴∠B=∠1(等量代换).
∴AB=AC(等角对等边).
1
2
A
B
C
D
(
(
典例精析
1.在△ABC中,∠A和∠B的度数如下,能判定△ABC是
等腰三角形的是(  )
A.∠A=50°,∠B=70°
B.∠A=70°,∠B=40°
C.∠A=30°,∠B=90°
D.∠A=80°,∠B=60°
B
当堂检测
2.如图,已知∠A=36°,∠DBC=36°,∠C=72°,则∠1=_____,∠2=_____,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72°
△ABC、
△DBA、
△BCD
A
B
C
D
(
(
1
2
当堂检测
3.如图,在△ABC中,∠ABC,∠CAB的平分线交于点P,过点
P作DE∥AB,分别交BC,AC于点D,E.
求证:DE=BD+AE.
当堂检测
证明:∵DE∥AB,
∴∠ABP=∠DPB,∠BAP=∠EPA.
∵∠ABC,∠CAB的平分线交于点P,∴∠ABP=∠DBP,
∠BAP=∠EAP,∴∠DBP=∠DPB,∠EAP=∠EPA,
∴DP=DB,EP=EA,∴DP+EP=DB+EA,即DE=BD+AE.
知识点二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一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就是等边三角形
由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得等边三角形的两个判定定理:
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你能证明这些定理吗?
A
C
B
讲授新课
A
B
C
判定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已知:如图,∠A=∠B=∠C.
求证:AB=AC=BC.
证明:∵∠A=∠B,
∴AC=BC.
∵∠B=∠C,
∴AB=AC.
∴AB=AC=BC.
讲授新课
判定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A
B
C
已知:若AB=AC,∠A=60°.
求证:AB=AC=BC.
证明:∵AB=AC,∠A=60°.
∴∠B=∠C= (180°-∠A)=60°.
∴∠A=∠B=∠C.
∴AB=AC=BC.
讲授新课
例3.如图,在Rt△ABC和Rt△A'B'C'中,∠ACB=∠A'C'B'=90°,AB=A'B',
AC=A'C',求证:Rt△ABC≌Rt△A'B'C'.
A
C
B
B'
A'
C'
B
(A)
(C)
证明:由于直角边AC=A'C',我们通过平移和轴对称,改变Rt△ABC的位置,使点A与点A'、点C与点C'重合,且使点B与点B'分别位于A'C'的两侧.
典例精析
∵∠ACB'=∠A'C'B'=90°(已知),
∴∠B'C'B=∠A'C'B'+∠A'C'B'=180°,即点B'、C'、B在同一条直线上,
在△A'B'B中,∵A'B'=AB=A'B(已知),∴∠B=∠B'(等边对等角).
在△ABC和△A'B'C'中,∵∠B=∠B'(已证),∠ACB=∠A'C'B'(已知),
AC=A'C'(已知),∴Rt△ABC≌Rt△A'B'C'(AAS).
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要根据已知条件选择适当的方法.
(1)如果已知三边关系,则选用等边三角形定义来判定.
(2)若已知三角关系,则选用“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来判定.
(3)若已知是等腰三角形,则选用“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来判定.
归纳总结
4.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E,F为各边中点,
则图中共有等边三角形(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D
当堂检测
5.已知△ABC中,∠A=∠B=60°,AB=3 cm,则△ABC的周长
为___cm.
9
6.已知:AB=AC,∠BAC=120°,AD⊥AB,AE⊥AC.
(1)∠C=________,∠B=________;
30°
30°
当堂检测
6.已知:AB=AC,∠BAC=120°,AD⊥AB,AE⊥AC.
(2)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AD⊥AB,AE⊥AC(已知),
∴∠BAD=∠EAC=90°(垂直的定义).
∴∠B=∠C=30°(已知),
∴∠ADB=∠AEC=60°(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ADB=∠AEC=∠EAD=60°.
∴△ADE是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当堂检测
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等角对等边.
课堂小结
等腰三角形
的判定
等腰三角形
的判定
等边三角形
的判定
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