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一、世界人口大国1.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总人口为14.4亿人。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量的18.57%,是世界人口大国。2.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广东省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是我国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迅速增长。近些年来,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下降,我国人口增长明显减缓。二、人口分布疏密不均1.人口地理界线: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一线,把我国划分为东南半壁(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6%)和西北半壁(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4%)。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东南半壁常住人口占比93.5%,西北半壁常住人口占比6.5%。“黑河”与“漠河”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河—腾冲线;我国领土最北端是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2.人口地理分布不均(1)人口地区分布不均衡项目 人口多 人口少地区分布 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海陆分布 沿海、沿河、沿湖地区 干旱荒漠地区地形 平原、盆地 山地、高原经济、交通 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 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聚落、产业 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 偏远的乡村、以农业或牧业为主的地区(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将进入城镇,我国的城镇人口会继续增加。三、中国的人口政策1.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起,我国就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1982年计划生育政策被确定为基本国策。2.2021年,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3.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逐步调整完善的,目的是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重难点 我国的人口分布规律及原因【对点训练】(广西柳州期中)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著名的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该线揭示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完成(1)~(2)题。(1)黑河—腾冲线反映了我国(C)A.人口数量:东南部<西北部B.人口数量:东南部=西北部C.人口密度:东南部>西北部D.人口密度:东南部<西北部黑河—腾冲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该线东南部人口密度大,人口多,西北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少,C正确。(2)①地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区域,原因是(C)A.气候极端干旱B.气候过于湿热C.地势高峻,气候寒冷D.纬度高,终年严寒①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峻,气候寒冷,不适合人类居住,所以人口密度最小,C正确。知识点1? 世界人口大国(江苏苏州昆山市期末)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国人口140 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下图为2014—2023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1.迄今为止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C)A.2014年 B.2016年C.2021年 D.2023年由图可知,2014—202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大于0,人口数量持续增加,而202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人口数量减少,所以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2021年。2.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A.人口出生率降低B.人口死亡率降低C.人口出生率上升D.人口死亡率上升由图可知,2014—2021年我国人口数量增长缓慢,到2022年甚至出现负增长,主要是因为出生率降低。读全国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数量柱状图,完成3~4题。3.对柱状图中左侧的纵坐标的叙述正确的是(C)A.表示的高度是该省级行政区面积的多少B.表示的是人口密度,其单位是:人/平方千米C.表示的是人口数量,其单位是:万人D.表示的是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4.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人口数量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C)A.山东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B.广东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C.广东省和澳门特别行政区D.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读图可知,人口柱状图最高的是广东省,人口数量最多;柱状图最低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数量最少。知识点2? 人口分布疏密不均(山东菏泽郓城县期中)中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完成5~6题。5.我国人口分界线是(C)A.秦岭—淮河一线B.漠河—腾冲一线C.黑河—腾冲一线D.大兴安岭—太行山脉6.下列关于图中a、b、c、d四个省级行政区人口密度的排列,正确的是(D)A.a>b>c>d B.a=bC.a=b>c>d D.a(陕西中考)下表为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统计表(不含港澳台人口数据)。据此完成7~8题。7.符合我国乡村人口数量变化的折线图是(A)据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统计表(不含港澳台人口数据)分析可知,我国乡村人口数量先变多再变少,在1990年达到最多(8.54亿人),A选项折线图符合题意。8.表中数据可反映出(D)A.1953年城镇人口比重大B.人口总数不断减少C.2020年乡村人口数量多D.城镇人口比例上升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1953年城镇人口比重小,A错误;人口总数不断增加,B错误;1990年乡村人口数量多,C错误;城镇人口比例上升,D正确。知识点3? 中国的人口政策(山东菏泽牡丹区期末)2024年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的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坚持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下图示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进行的动态调整。据此完成9~10题。9.我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与下列人口数据变化关系密切的有(D)①流动人口数量多 ②青少年人口占比大 ③劳动人口比重下降 ④老年人口数量增加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③④读图可知,我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的目的是增加人口的出生率,与我国现存的劳动人口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数量增加、老龄化问题严重有关,③④正确;流动人口的多少与出生率无关,①错误;青少年人口占比大不属于我国现阶段的人口特征,②错误。10.“渐进式延迟退休”主要是为了应对当前我国面临的(C)A.人口负增长问题B.人口分布不均问题C.人口老龄化问题D.人口基数大问题(山东菏泽定陶区期末)河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人口数量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六位。读河北省近五年来年末全省常住总人口数量统计图,完成11~12题。11.近五年,河北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的总体趋势是(C)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读图可知,近五年河北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为:2019—2020年上升,2020年后持续下降,其总体趋势是先升后降。12.为了促进人口整体素质提高,河北省应采取的措施有(D)①鼓励人口外迁 ②加大教育投入 ③扩大城市人口规模 ④改善医疗卫生条件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可以提高居民的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有利于居民整体素质的提高;鼓励人口外迁,不利于经济发展;扩大城市人口规模会造成城市人口过多,导致交通拥挤、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等问题,不利于整体素质的提高。我国已经开展了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下图分别为中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密度图(图1)和第六、七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图(图2)。据此,完成13~14题。13.我国省级行政区中(D)A.黑龙江省人口密度在1 000人/千米2以上B.长江沿线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密度均大于100人/千米2C.甘肃省人口密度大于台湾省D.黑河—腾冲线以东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密度较大读图可知,黑龙省人口密度为10~100人/千米2,A错误;长江沿线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密度不均,青海省人口密度在10人/千米2以下,B错误;甘肃省人口密度小于台湾省,C错误;黑河—腾冲线以东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密度较大,D正确。14.图2中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点是(D)A.未成年人口比重下降B.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C.各年龄段人口比重不变D.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读图可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是:青壮年人口比重下降,未成年人口比重上升,老年人口比重上升,D正确。(河北石家庄栾城区期末)2023年底,武汉汉口江滩上的雕塑作品《美好未来》(如下图)发生很大变化,由一家三口变成了一家五口,雕塑作品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现象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据此完成15~16题。 15.《美好未来》作品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该作品的变化是为了体现(B)A.文化艺术的演变B.人口政策的变化C.财政收入的提高D.生态环境的改善16.《美好未来》作品反映的内容能改善我国目前面临的(C)A.就业困难的状况B.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C.人口老龄化现象D.人口增长过快的状况17.(山东菏泽东明县期末改编)【人民幸福,和谐发展谋千秋】“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结合相关图文资料,对我国人口数量、人口分布、人口发展和人口政策做研究学习,请和兴趣小组一起完成过程化探究。探究一 我国人口数量(1)读图可知,2016年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变慢(填“快”或“慢”)。探究二 我国人口分布人口分布受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开发时间(文明程度)等因素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人口分布密度呈现地区差异。下图是依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我国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及人口增长率(2010—2020年)分布图。(2)读图可知,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多西少。(3)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省级行政区是西藏自治区;人口数量超过1亿的省级行政区是山东和粤(填简称),两省级行政区自然环境的共同特征有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等(语义相近即可)(答一条即可)。探究三 我国人口发展“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人口条件。下图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含预测)。(4)我国人口红利高峰期出现在2010年前后,人口红利高峰期结束后,我国将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2014年开始黑龙江省连续6年人口负增长,其中,大量青壮年出省务工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下图为2014—2019年黑龙江省常住人口及人口增长情况图。(5)2019年黑龙江省人口流失最严重,目前该省出现的人口问题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严重等(一条即可)。探究四 我国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2015年12月的“全面二孩”政策到2021年5月的“三孩生育”政策,我国人口政策在不断调整。(6)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一、世界人口大国1.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总人口为 亿人。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量的18.57%,是世界人口大国。2.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 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是我国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 和医疗卫生条件的 ,人口死亡率大幅度 ,中国人口迅速增长。近些年来,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下降,我国人口增长明显减缓。二、人口分布疏密不均1.人口地理界线:黑龙江 到云南 一线,把我国划分为东南半壁(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6%)和西北半壁(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4%)。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东南半壁常住人口占比93.5%,西北半壁常住人口占比6.5%。“黑河”与“漠河”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河—腾冲线;我国领土最北端是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2.人口地理分布不均(1)人口地区分布不均衡项目 人口多 人口少地区分布 地区 地区海陆分布 、沿河、沿湖地区 干旱荒漠地区地形 、盆地 山地、经济、交通 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 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聚落、产业 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 偏远的乡村、以农业或牧业为主的地区(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将进入城镇,我国的城镇人口会继续增加。三、中国的人口政策1.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起,我国就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1982年 被确定为基本国策。2.2021年,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 子女。3.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逐步调整完善的,目的是促进我国人口 发展。重难点 我国的人口分布规律及原因【对点训练】(广西柳州期中)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著名的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该线揭示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完成(1)~(2)题。(1)黑河—腾冲线反映了我国( )A.人口数量:东南部<西北部B.人口数量:东南部=西北部C.人口密度:东南部>西北部D.人口密度:东南部<西北部(2)①地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区域,原因是( )A.气候极端干旱B.气候过于湿热C.地势高峻,气候寒冷D.纬度高,终年严寒知识点1? 世界人口大国(江苏苏州昆山市期末)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国人口140 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下图为2014—2023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1.迄今为止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A.2014年 B.2016年C.2021年 D.2023年2.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出生率降低B.人口死亡率降低C.人口出生率上升D.人口死亡率上升读全国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数量柱状图,完成3~4题。3.对柱状图中左侧的纵坐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表示的高度是该省级行政区面积的多少B.表示的是人口密度,其单位是:人/平方千米C.表示的是人口数量,其单位是:万人D.表示的是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4.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人口数量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 )A.山东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B.广东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C.广东省和澳门特别行政区D.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知识点2? 人口分布疏密不均(山东菏泽郓城县期中)中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完成5~6题。5.我国人口分界线是( )A.秦岭—淮河一线B.漠河—腾冲一线C.黑河—腾冲一线D.大兴安岭—太行山脉6.下列关于图中a、b、c、d四个省级行政区人口密度的排列,正确的是( )A.a>b>c>d B.a=bC.a=b>c>d D.a(陕西中考)下表为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统计表(不含港澳台人口数据)。据此完成7~8题。7.符合我国乡村人口数量变化的折线图是( )8.表中数据可反映出( )A.1953年城镇人口比重大B.人口总数不断减少C.2020年乡村人口数量多D.城镇人口比例上升知识点3? 中国的人口政策(山东菏泽牡丹区期末)2024年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的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坚持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下图示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进行的动态调整。据此完成9~10题。9.我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与下列人口数据变化关系密切的有( )①流动人口数量多 ②青少年人口占比大 ③劳动人口比重下降 ④老年人口数量增加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③④10.“渐进式延迟退休”主要是为了应对当前我国面临的( )A.人口负增长问题B.人口分布不均问题C.人口老龄化问题D.人口基数大问题(山东菏泽定陶区期末)河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人口数量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六位。读河北省近五年来年末全省常住总人口数量统计图,完成11~12题。11.近五年,河北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12.为了促进人口整体素质提高,河北省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鼓励人口外迁 ②加大教育投入 ③扩大城市人口规模 ④改善医疗卫生条件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我国已经开展了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下图分别为中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密度图(图1)和第六、七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图(图2)。据此,完成13~14题。13.我国省级行政区中( )A.黑龙江省人口密度在1 000人/千米2以上B.长江沿线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密度均大于100人/千米2C.甘肃省人口密度大于台湾省D.黑河—腾冲线以东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密度较大14.图2中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A.未成年人口比重下降B.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C.各年龄段人口比重不变D.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河北石家庄栾城区期末)2023年底,武汉汉口江滩上的雕塑作品《美好未来》(如下图)发生很大变化,由一家三口变成了一家五口,雕塑作品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现象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据此完成15~16题。 15.《美好未来》作品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该作品的变化是为了体现( )A.文化艺术的演变B.人口政策的变化C.财政收入的提高D.生态环境的改善16.《美好未来》作品反映的内容能改善我国目前面临的( )A.就业困难的状况B.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C.人口老龄化现象D.人口增长过快的状况17.(山东菏泽东明县期末改编)【人民幸福,和谐发展谋千秋】“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结合相关图文资料,对我国人口数量、人口分布、人口发展和人口政策做研究学习,请和兴趣小组一起完成过程化探究。探究一 我国人口数量(1)读图可知,2016年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变 (填“快”或“慢”)。探究二 我国人口分布人口分布受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开发时间(文明程度)等因素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人口分布密度呈现地区差异。下图是依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我国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及人口增长率(2010—2020年)分布图。(2)读图可知,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3)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省级行政区是 ;人口数量超过1亿的省级行政区是山东和 (填简称),两省级行政区自然环境的共同特征有 (答一条即可)。探究三 我国人口发展“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人口条件。下图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含预测)。(4)我国人口红利高峰期出现在 年前后,人口红利高峰期结束后,我国将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2014年开始黑龙江省连续6年人口负增长,其中,大量青壮年出省务工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下图为2014—2019年黑龙江省常住人口及人口增长情况图。(5)2019年黑龙江省人口流失最严重,目前该省出现的人口问题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一条即可)。探究四 我国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2015年12月的“全面二孩”政策到2021年5月的“三孩生育”政策,我国人口政策在不断调整。(6)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3 中国的人口 - 学生版.docx 1.3 中国的人口.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