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中国的地形 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中国的地形 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第一课时 山脉纵横交织
知识点1? 山脉纵横交织
航空发动机被称为发动机系列中的“明珠”,中国航空发动机都以山脉名称命名,从仿制的“秦岭”,到引进的“昆仑”,到具有完全独立知识产权的“太行”,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之路,彰显了中国强大的科研实力和综合国力。结合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完成1~3题。
1.图中表示秦岭的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第二章2.材料中中国三个表示航空发动机的山脉中,走向一致的是( )
A.秦岭、太行山脉
B.昆仑山脉、太行山脉
C.秦岭、昆仑山脉
D.没有
3.很多山脉位于省级行政区的交界处,太行山脉两侧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山西省、陕西省 B.山西省、河北省
C.陕西省、河北省 D.河北省、山东省
4.在我国众多的山脉中,有一座格外醒目。它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上面拥有众多的雪峰,呈弧形延伸,它是下列山脉中的( )
A.秦岭 B.天山山脉
C.喜马拉雅山脉 D.大兴安岭
5.山西悬空寺始建于1 500多年前,距地面高约50米,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悬空寺位于( )
A.衡山 B.泰山
C.华山 D.恒山
(山东菏泽巨野县期中)山脉往往会成为省级行政区的自然分界线。读图,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图中省级行政区对应正确的是( )
A.②—陕西—冀 B.③—四川—蜀
C.⑤—江西—赣 D.④—湖南—鄂
7.图中D山脉是( )
A.天山山脉 B.阴山山脉
C.昆仑山脉 D.祁连山脉
8.(贵州黔南模拟)读我国四大山脉示意图,四大山脉从东往西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②③①④
(跨学科·历史)1929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在赣南瑞金市北部的大柏地战斗中取得了伟大胜利,为赣南、闽西红色根据地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革命时期红军建立的赣南、闽西红色根据地核心区域所在的地区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从赣南瑞金市到闽西红色根据地需要翻过一座大山,这座大山是( )
A.昆仑山脉 B.雪峰山
C.武夷山脉 D.横断山脉
11.(跨学科·语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将诗句中描写的相关名山与图中、表格中的山脉相对应,将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④)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③)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①)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②)
以上山脉主峰纬度位置最偏北的是 ,主峰海拔从高到低的排序是 。(填写序号)
(2)宋朝诗人欧阳詹在《题秦岭》中写“南下斯须隔帝乡,北行一步掩南方。悠悠烟景两边意,蜀客秦人各断肠。”诗中“蜀客”和“秦人”分别指 省和 省的百姓。
(3)请任选以下一首古诗,判断诗中所写山脉是图中字母标注的哪座山脉,并写出判断理由。
惠州一绝/食荔枝 宋代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华阳吟三十首 宋代 白玉蟾 移将北斗过南辰, 两手双擎日月轮。 飞趁昆仑山上去, 须臾化作一天云。
我选《 》(填写诗名)
诗中描述的山脉是图中的字母 ,判断理由是: 。
第二课时 地形复杂多样
知识点2? 地形复杂多样
(山东菏泽牡丹区期末)《北纬30°中国行》摄制组从浙江舟山群岛出发,沿北纬30°线,自东向西进行采访,最后抵达西藏阿里地区,节目着重展现北纬30°沿线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和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读中国地形图,完成1~2题。
1.我国的地形特点是( )
A.地形类型单一
B.多平原的国家
C.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D.丘陵、平原面积约占一半以上
2.该摄制组一路向西途径的地形区依次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B.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东南丘陵
D.东南丘陵、黄土高原、青藏高原
(贵州毕节织金县期中)读我国部分山脉及其邻近地区图,完成3~4题。
3.图中数字代号所在的地形区中,地形为平原的数字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中山脉中,是两个盆地分界线的是( )
A.天山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
C.大兴安岭
D.阴山山脉
读我国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和辽宁省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完成5~6题。
5.我国和辽宁省地形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
A.地势起伏较小
B.平原面积最小
C.地形类型单一
D.山区面积广大
6.2025年是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各地采取多种举措振兴乡村,其中山区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有( )
①旅游业 ②林业 ③种植业 ④牧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山东菏泽牡丹区期中)“山川形便”是指在划界的时候,以山川、河流等自然条件进行划分。在大川大河阻隔之下,不仅两侧自然环境有很大差异,往往也会形成不同的文化、社会和经济结构。读图,完成7~8题。
① ②
③ ④
7.图中四个省级行政区所在地的主要地形类型与其他三省明显不同的是( )
A.④ B.③ C.② D.①
8.下列关于图中各省级行政区所属的主要地形区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面坦荡,一望无际;风吹草低,牛羊遍地。
B.②—秃山黄丘,川墚相间;沟谷纵横,地表残破。
C.③—洼地罗列,山川相间;岩溶地表,结构奇巧。
D.④—地势低平,河湖密布;青草池塘,稻花飘香。
(河南南阳新野县期中)秦直道是与长城、兵马俑相媲美的世界奇迹,它始建于公元前212年,是我国最早的一条“高速公路”。读图,完成9~10题。
9.秦直道主要位于我国四大高原中的( )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
10.图中数字代表的山脉,按①②③④排序正确的是( )
A.阴山山脉、太行山脉、贺兰山、秦岭
B.天山山脉、阴山山脉、贺兰山、秦岭
C.阴山山脉、贺兰山、秦岭、太行山脉
D.太行山脉、阴山山脉、秦岭、贺兰山
11.(跨学科·语文)读我国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清末,江西贡生黄懋材在途经A区域时感叹于此处的深水高山,给这一带众多 走向的山脉取了一个形象的名字——“ 山脉”。该山脉是B 高原与C 盆地的分界线。
(2)公元759年,李白被流放夜郎(黔西南)途中,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随即乘舟东下江陵(今荆州市),并作诗一首:“朝辞白帝(今奉节县)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中,“万重山”指的是 山。诗句反映出李白行舟的速度较 (填“快”或“慢”)。
12.(山西长治期末)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巍巍南太行,石崖林立。山西晋城陵川县境内锡崖沟村,太行山脉东南角,一条落差600多米、长约7.5千米的挂壁公路在悬崖峭壁上蜿蜒而下。图1为太行山脉位置图,图2为锡崖沟挂壁公路景观图。
【怨山】在没有这条公路之前,由于交通不便,锡崖沟村民几乎与世隔绝,过着自给自足、自生自灭的封闭生活。丰收的山楂、核桃、红果、黄梨等山里果品烂在地里,还有党参、黄芪、灵芝、何首乌等中草药材卖不出去。外出的锡崖沟村民发现,外面的世界和村里完全不同,比如,外面有车。他们找到村支部,说:“我们也要修一条能走汽车的路!”
【斗山】山区修路本就不易,在锡崖沟修路更难。别的地方是修路,锡崖沟村民却是在悬崖峭壁的坚硬岩石上凿路。他们腰绑麻绳,手持钢钎、锤子,在太行山上一个坑一个坑、一个洞一个洞地凿了起来,1991年6月10日,锡崖沟村民耗费近三十年时光凿出的挂壁路正式贯通。锡崖沟人在太行山上凿出了“中国乡村筑路史上的伟大奇迹”。
【靠山】路通后,锡崖沟“世外桃源”的风貌立即吸引了众多游客。这里有林坡一万余亩,牧坡3 000余亩,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旅游搞起来之后,村里的年轻人不用再出去,每年夏天农家乐忙起来还得从外面雇人,一些迁到外地的村民都想回到村里。村子红火起来之后,外面的老师也愿意来了,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学。他们的先人也许做梦也不会想到,曾经令世人避之不及的锡崖沟,如今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山外人。越来越多的锡崖沟村民意识到,保住绿水青山才能有金山银山。
【探究】
(1)根据材料,判断锡崖沟村大致位于图中的哪个位置(填序号)。
(2)根据图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锡崖沟村所处的太行山脉位于哪两个地形区的交界处。
(3)根据图文材料,说出锡崖沟村的地形类型,并分析这样的地形对锡崖沟村的不利影响。(至少答出两点)
(4)你认为锡崖沟村走上致富道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还可以为他们提供哪些建议?
(5)有人认为锡崖沟村石材资源丰富,可以开办石材厂或发展采矿业,你支持还是反对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第三课时 地势西高东低
知识点3? 地势西高东低
(辽宁沈阳月考)在学习我国地形地势特征的课堂上,同学们制作了我国地形的简易模型,巧妙利用不同层数的泡沫板来表示我国阶梯状的地势特征。据此完成1~2题。
1.同学们制作的地形模型,每一层泡沫板代表海拔500米,第一、第二、第三级阶梯的泡沫板层数比大致是( )
A.8∶4∶1 B.1∶4∶8
C.4∶2∶1 D.1∶2∶4
2.同学们在课上用肢体模拟我国的地势特征,下列模拟正确的是( )
(广西来宾期中)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图,完成3~5题。
3.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最主要的地形是( )
A.高原 B.平原
C.盆地 D.山地
4.我国地势总体特征是( )
A.中部高,四周低
B.东高西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C.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D.两边高,中部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5.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划分的依据主要是( )
A.地形类型 B.山脉走向
C.相对高度 D.平均海拔
(跨学科·语文)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课堂上老师以古诗为引,帮助同学们熟悉我国的自然环境。据此完成6~7题。
6.“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了西湖美景,位于我国( )
A.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B.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C.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D.西部高原山区
7.“大江东去浪淘尽”反映了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
A.东高西低 B.西高东低
C.山区广布 D.地形平坦
(广西崇左宁明县期中)“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结合北纬32°地形剖面图,完成8~9题。
8.图中①②山脉为地势阶梯分界线,分别是( )
A.巫山、祁连山脉
B.太行山脉、贺兰山
C.秦岭、昆仑山脉
D.巫山、横断山脉
9.下列有关图中地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众多大河发源于甲高原
B.乙、丙地形区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
C.地势东高西低,阻断了东西交通
D.我国地势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绣”。下图为“四大名绣”简介及其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四大名绣中,其中心城市位于四川盆地的是( )
A.苏绣 B.粤绣 C.湘绣 D.蜀绣
11.四大名绣的中心城市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跨学科·语文)(山东菏泽曹县期中)在学习中国地形和地势的知识时,小辉绘制了我国沿32°N线的地形剖面图,并与组内同学讨论我国地势特征的影响。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 )
A.甲为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4 000米以上
B.横断山脉是甲、乙两地势阶梯的分界线之一
C.丙为第一级阶梯,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D.地势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13.下列诗句所包含的地理信息与地势无关的是( )
A.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B.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4.(山东菏泽牡丹区期中)探究法是发现地理现象、总结地理规律的主要方法。请同学们跟随某地理兴趣小组完成探究发现。
探究名称: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探究资料:
资料一 地势特点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分为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海拔多为1 000~2 000米,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资料二 地形特点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在各种地形类型中,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资料三 阅读示意图
下图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及部分大型水电站分布示意图(图1)、我国沿36°N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图2)。
探究思考:
(1)我国山脉众多,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图1中A是 山脉,其西侧为 (地形区),东侧为 (地形区)。
(2)从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中任选一级阶梯,写出其主要地形类型。
(3)根据图文资料,描述我国陆地地形类型特征。
(4)说出我国部分大型水电站分布与地势的关系。
(5)从农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中,任选两方面简要说明我国地形特点对其发展的影响。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第一课时 山脉纵横交织
知识点1? 山脉纵横交织
航空发动机被称为发动机系列中的“明珠”,中国航空发动机都以山脉名称命名,从仿制的“秦岭”,到引进的“昆仑”,到具有完全独立知识产权的“太行”,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之路,彰显了中国强大的科研实力和综合国力。结合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完成1~3题。
1.图中表示秦岭的序号是(B)
A.① B.② C.③ D.④
图中①表示横断山脉,②表示秦岭,③表示昆仑山脉,④表示太行山脉。
第二章2.材料中中国三个表示航空发动机的山脉中,走向一致的是(C)
A.秦岭、太行山脉
B.昆仑山脉、太行山脉
C.秦岭、昆仑山脉
D.没有
秦岭和昆仑山脉属于东西走向,太行山脉属于东北—西南走向。
3.很多山脉位于省级行政区的交界处,太行山脉两侧的省级行政区是(B)
A.山西省、陕西省 B.山西省、河北省
C.陕西省、河北省 D.河北省、山东省
太行山脉西侧为山西省,东侧为河北省。
4.在我国众多的山脉中,有一座格外醒目。它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上面拥有众多的雪峰,呈弧形延伸,它是下列山脉中的(C)
A.秦岭 B.天山山脉
C.喜马拉雅山脉 D.大兴安岭
5.山西悬空寺始建于1 500多年前,距地面高约50米,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悬空寺位于(D)
A.衡山 B.泰山
C.华山 D.恒山
中华五岳指的是山东泰山、陕西华山、山西恒山、湖南衡山、河南嵩山。悬空寺位于山西省的恒山。
(山东菏泽巨野县期中)山脉往往会成为省级行政区的自然分界线。读图,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图中省级行政区对应正确的是(C)
A.②—陕西—冀 B.③—四川—蜀
C.⑤—江西—赣 D.④—湖南—鄂
读图可知,②是河北省,简称冀;③是重庆市,简称渝;⑤是江西省,简称赣;④是湖北省,简称鄂。
7.图中D山脉是(D)
A.天山山脉 B.阴山山脉
C.昆仑山脉 D.祁连山脉
8.(贵州黔南模拟)读我国四大山脉示意图,四大山脉从东往西排序正确的是(B)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②③①④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四大山脉从东往西的排序是①大兴安岭、③太行山脉、②秦岭、④天山山脉。
(跨学科·历史)1929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在赣南瑞金市北部的大柏地战斗中取得了伟大胜利,为赣南、闽西红色根据地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革命时期红军建立的赣南、闽西红色根据地核心区域所在的地区是(D)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从赣南瑞金市到闽西红色根据地需要翻过一座大山,这座大山是(C)
A.昆仑山脉 B.雪峰山
C.武夷山脉 D.横断山脉
11.(跨学科·语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将诗句中描写的相关名山与图中、表格中的山脉相对应,将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④)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③)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①)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②)
以上山脉主峰纬度位置最偏北的是①,主峰海拔从高到低的排序是②①③④。(填写序号)
(2)宋朝诗人欧阳詹在《题秦岭》中写“南下斯须隔帝乡,北行一步掩南方。悠悠烟景两边意,蜀客秦人各断肠。”诗中“蜀客”和“秦人”分别指四川省和陕西省的百姓。
(3)请任选以下一首古诗,判断诗中所写山脉是图中字母标注的哪座山脉,并写出判断理由。
惠州一绝/食荔枝 宋代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华阳吟三十首 宋代 白玉蟾 移将北斗过南辰, 两手双擎日月轮。 飞趁昆仑山上去, 须臾化作一天云。
我选《惠州一绝/食荔枝(或华阳吟三十首)》(填写诗名)
诗中描述的山脉是图中的字母B(或A),判断理由是:作者开篇即点明“罗浮山下四时春”,说明地点位于罗浮山(或“飞趁昆仑山上去”,说明地点位于昆仑山脉)。
第二课时 地形复杂多样
知识点2? 地形复杂多样
(山东菏泽牡丹区期末)《北纬30°中国行》摄制组从浙江舟山群岛出发,沿北纬30°线,自东向西进行采访,最后抵达西藏阿里地区,节目着重展现北纬30°沿线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和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读中国地形图,完成1~2题。
1.我国的地形特点是(C)
A.地形类型单一
B.多平原的国家
C.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D.丘陵、平原面积约占一半以上
2.该摄制组一路向西途径的地形区依次是(A)
A.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B.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东南丘陵
D.东南丘陵、黄土高原、青藏高原
依据所学知识和图示信息可知,沿着北纬30°纬线自东向西依次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A正确。
(贵州毕节织金县期中)读我国部分山脉及其邻近地区图,完成3~4题。
3.图中数字代号所在的地形区中,地形为平原的数字是(C)
A.① B.②
C.③ D.④
①为位于天山山脉南部的塔里木盆地,②为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北部的青藏高原,③为位于大兴安岭东部的东北平原,④是位于阴山山脉北部的内蒙古高原,所以图中数字代号所在的地形区中,地形为平原的是③。
4.图中山脉中,是两个盆地分界线的是(A)
A.天山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
C.大兴安岭
D.阴山山脉
天山山脉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分界线,A正确;喜马拉雅山脉位于青藏高原的南部边缘,不是盆地的分界线,B错误;大兴安岭是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分界线,C错误;阴山山脉位于内蒙古高原中部,不是盆地的分界线,D错误。
读我国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和辽宁省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完成5~6题。
5.我国和辽宁省地形分布的共同特点是(D)
A.地势起伏较小
B.平原面积最小
C.地形类型单一
D.山区面积广大
习惯上,人们把崎岖的高原、山地和丘陵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辽宁省的山地、丘陵面积占全省地形面积的59.5%,也是山区面积广大。
6.2025年是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各地采取多种举措振兴乡村,其中山区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有(C)
①旅游业 ②林业 ③种植业 ④牧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一般来说,山区地势崎岖,交通不便,且耕地面积较小,不利于发展种植业,③错误。
(山东菏泽牡丹区期中)“山川形便”是指在划界的时候,以山川、河流等自然条件进行划分。在大川大河阻隔之下,不仅两侧自然环境有很大差异,往往也会形成不同的文化、社会和经济结构。读图,完成7~8题。
① ②
③ ④
7.图中四个省级行政区所在地的主要地形类型与其他三省明显不同的是(A)
A.④ B.③ C.② D.①
云南省位于云贵高原,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内蒙古自治区位于内蒙古高原,河北省位于华北平原,其中,河北省与其他三省的地形类型明显不同。
8.下列关于图中各省级行政区所属的主要地形区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B)
A.①—地面坦荡,一望无际;风吹草低,牛羊遍地。
B.②—秃山黄丘,川墚相间;沟谷纵横,地表残破。
C.③—洼地罗列,山川相间;岩溶地表,结构奇巧。
D.④—地势低平,河湖密布;青草池塘,稻花飘香。
A描述的是草原,应该对应③内蒙古自治区,排除A;B描述的是黄土高原的特征,而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东部,B项正确;C描述的是云贵高原的特征,应该对应①云南省,排除C;D描述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④位于华北平原,排除D。
(河南南阳新野县期中)秦直道是与长城、兵马俑相媲美的世界奇迹,它始建于公元前212年,是我国最早的一条“高速公路”。读图,完成9~10题。
9.秦直道主要位于我国四大高原中的(A)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
10.图中数字代表的山脉,按①②③④排序正确的是(C)
A.阴山山脉、太行山脉、贺兰山、秦岭
B.天山山脉、阴山山脉、贺兰山、秦岭
C.阴山山脉、贺兰山、秦岭、太行山脉
D.太行山脉、阴山山脉、秦岭、贺兰山
11.(跨学科·语文)读我国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清末,江西贡生黄懋材在途经A区域时感叹于此处的深水高山,给这一带众多南北走向的山脉取了一个形象的名字——“横断山脉”。该山脉是B青藏高原与C四川盆地的分界线。
(2)公元759年,李白被流放夜郎(黔西南)途中,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随即乘舟东下江陵(今荆州市),并作诗一首:“朝辞白帝(今奉节县)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中,“万重山”指的是巫山。诗句反映出李白行舟的速度较快(填“快”或“慢”)。
12.(山西长治期末)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巍巍南太行,石崖林立。山西晋城陵川县境内锡崖沟村,太行山脉东南角,一条落差600多米、长约7.5千米的挂壁公路在悬崖峭壁上蜿蜒而下。图1为太行山脉位置图,图2为锡崖沟挂壁公路景观图。
【怨山】在没有这条公路之前,由于交通不便,锡崖沟村民几乎与世隔绝,过着自给自足、自生自灭的封闭生活。丰收的山楂、核桃、红果、黄梨等山里果品烂在地里,还有党参、黄芪、灵芝、何首乌等中草药材卖不出去。外出的锡崖沟村民发现,外面的世界和村里完全不同,比如,外面有车。他们找到村支部,说:“我们也要修一条能走汽车的路!”
【斗山】山区修路本就不易,在锡崖沟修路更难。别的地方是修路,锡崖沟村民却是在悬崖峭壁的坚硬岩石上凿路。他们腰绑麻绳,手持钢钎、锤子,在太行山上一个坑一个坑、一个洞一个洞地凿了起来,1991年6月10日,锡崖沟村民耗费近三十年时光凿出的挂壁路正式贯通。锡崖沟人在太行山上凿出了“中国乡村筑路史上的伟大奇迹”。
【靠山】路通后,锡崖沟“世外桃源”的风貌立即吸引了众多游客。这里有林坡一万余亩,牧坡3 000余亩,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旅游搞起来之后,村里的年轻人不用再出去,每年夏天农家乐忙起来还得从外面雇人,一些迁到外地的村民都想回到村里。村子红火起来之后,外面的老师也愿意来了,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学。他们的先人也许做梦也不会想到,曾经令世人避之不及的锡崖沟,如今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山外人。越来越多的锡崖沟村民意识到,保住绿水青山才能有金山银山。
【探究】
(1)根据材料,判断锡崖沟村大致位于图中的哪个位置(填序号)。
③。
(2)根据图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锡崖沟村所处的太行山脉位于哪两个地形区的交界处。
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3)根据图文材料,说出锡崖沟村的地形类型,并分析这样的地形对锡崖沟村的不利影响。(至少答出两点)
山地。 不利影响: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种植业(或耕作业);地质灾害多发。
(4)你认为锡崖沟村走上致富道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还可以为他们提供哪些建议?
主要原因:发展交通和旅游业。建议: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完善基础设施;注意保护环境等。
(5)有人认为锡崖沟村石材资源丰富,可以开办石材厂或发展采矿业,你支持还是反对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支持。理由:有利于增加收入;增加就业岗位;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或反对。理由:破坏生态环境;易引发地质灾害等。
第三课时 地势西高东低
知识点3? 地势西高东低
(辽宁沈阳月考)在学习我国地形地势特征的课堂上,同学们制作了我国地形的简易模型,巧妙利用不同层数的泡沫板来表示我国阶梯状的地势特征。据此完成1~2题。
1.同学们制作的地形模型,每一层泡沫板代表海拔500米,第一、第二、第三级阶梯的泡沫板层数比大致是(A)
A.8∶4∶1 B.1∶4∶8
C.4∶2∶1 D.1∶2∶4
2.同学们在课上用肢体模拟我国的地势特征,下列模拟正确的是(C)
(广西来宾期中)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图,完成3~5题。
3.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最主要的地形是(B)
A.高原 B.平原
C.盆地 D.山地
4.我国地势总体特征是(C)
A.中部高,四周低
B.东高西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C.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D.两边高,中部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5.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划分的依据主要是(D)
A.地形类型 B.山脉走向
C.相对高度 D.平均海拔
(跨学科·语文)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课堂上老师以古诗为引,帮助同学们熟悉我国的自然环境。据此完成6~7题。
6.“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了西湖美景,位于我国(C)
A.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B.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C.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D.西部高原山区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了西湖美景,是我国长江下游景色,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7.“大江东去浪淘尽”反映了我国的地势特征是(B)
A.东高西低 B.西高东低
C.山区广布 D.地形平坦
“大江东去浪淘尽”意思是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注入海洋,反映了我国的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广西崇左宁明县期中)“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结合北纬32°地形剖面图,完成8~9题。
8.图中①②山脉为地势阶梯分界线,分别是(D)
A.巫山、祁连山脉
B.太行山脉、贺兰山
C.秦岭、昆仑山脉
D.巫山、横断山脉
题图为北纬32°地形剖面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在东经100°附近,是我国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应是横断山脉;①在东经110°附近,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应是巫山,D正确。32°N没有穿过祁连山脉、太行山脉、贺兰山和秦岭。
9.下列有关图中地势的叙述,错误的是(C)
A.我国众多大河发源于甲高原
B.乙、丙地形区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
C.地势东高西低,阻断了东西交通
D.我国地势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绣”。下图为“四大名绣”简介及其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四大名绣中,其中心城市位于四川盆地的是(D)
A.苏绣 B.粤绣 C.湘绣 D.蜀绣
苏绣中心城市为苏州,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粤绣中心城市为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湘绣中心城市为长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蜀绣中心城市为成都,位于四川盆地。
11.四大名绣的中心城市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有(A)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我国四大名绣中,蜀绣的中心城市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苏绣、粤绣和湘绣的中心城市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
(跨学科·语文)(山东菏泽曹县期中)在学习中国地形和地势的知识时,小辉绘制了我国沿32°N线的地形剖面图,并与组内同学讨论我国地势特征的影响。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B)
A.甲为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4 000米以上
B.横断山脉是甲、乙两地势阶梯的分界线之一
C.丙为第一级阶梯,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D.地势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读图可知,甲为第一级阶梯,海拔多在4 000米以上,A错误;横断山脉是我国甲第一级阶梯和乙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之一,B正确;丙为第三极阶梯,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C错误;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D错误。
13.下列诗句所包含的地理信息与地势无关的是(D)
A.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B.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4.(山东菏泽牡丹区期中)探究法是发现地理现象、总结地理规律的主要方法。请同学们跟随某地理兴趣小组完成探究发现。
探究名称: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探究资料:
资料一 地势特点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分为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海拔多为1 000~2 000米,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资料二 地形特点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在各种地形类型中,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资料三 阅读示意图
下图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及部分大型水电站分布示意图(图1)、我国沿36°N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图2)。
探究思考:
(1)我国山脉众多,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图1中A是太行山脉,其西侧为黄土高原(地形区),东侧为华北平原(地形区)。
(2)从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中任选一级阶梯,写出其主要地形类型。
第一级阶梯以高原为主。(或第二级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或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
(3)根据图文资料,描述我国陆地地形类型特征。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4)说出我国部分大型水电站分布与地势的关系。
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阶梯的交界处。
(5)从农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中,任选两方面简要说明我国地形特点对其发展的影响。
农业: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山地多,平原少,耕地资源少,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等。采矿业:山区面积大,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采矿业的发展等。交通运输业:山区面积大,地形崎岖,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成本高,交通不便等。旅游业:地形复杂多样,旅游资源丰富,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