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第一课时 外流区为主知识点1? 外流区为主1.我国内流区大致位于( )A.东南部季风区 B.西北部非季风区C.南部湿润地区 D.北部半湿润地区2.下列关于内流河、外流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流河多为季节性河流,外流河河水直接或间接注入海洋B.内流河、外流河的河水补给都为冰雪融水C.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额尔齐斯河,最长的外流河是长江D.内流河多分布在东北地区,外流河多分布在东南地区3.下列有关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要是流向国外的河流就是外流河B.我国外流河分为太平洋水系和印度洋水系C.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都是内流河D.怒江、雅鲁藏布江最终注入印度洋(贵州安顺开发区期末)读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完成4~5题。4.关于河流名称搭配错误的是( )A.①—额尔齐斯河B.②—松花江C.③—黄河D.④—长江5.关于我国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额尔齐斯河是外流河B.长江的水源补给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C.松花江无结冰期D.塔里木河主汛期在春季(陕西榆林定边县期中)自2000年以来,新疆已24次向塔里木河下游实施生态输水,“滋润”每一段干涸的河道和两岸植被。下图示意塔里木河位置。完成6~7题。6.塔里木河的水源补给主要为( )A.大气降水、湖泊沼泽B.大气降水、地下水C.湖泊沼泽、地下水D.高山冰雪融水7.被“滋润”的塔里木河( )A.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B.无结冰期C.是我国最长的河流D.汛期出现在冬季(贵州毕节织金县期中)我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读中国部分河流概况图,完成8~10题。8.图中甲、乙、丙、丁表示的河流分别是( )A.长江、黄河、珠江、塔里木河B.黄河、长江、塔里木河、珠江C.珠江、黄河、长江、塔里木河D.塔里木河、长江、黄河、珠江9.相较于淮河和黑龙江,丁河( )A.汛期更长 B.流量更小C.结冰期更长 D.流域更广10.关于甲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冬季风影响,汛期在冬季B.最终注入北冰洋C.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D.水位季节变化小11.下列关于我国湖泊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内流湖在内流区,大多数是咸水湖B.外流湖在外流区,属淡水湖C.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D.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是鄱阳湖(陕西兴平期中)京杭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让中国人倍感自豪。读京杭运河沿线地形剖面图(图1)和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图2),完成12~13题。12.下列有关京杭运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沟通了我国东、西部交通B.途经地区地势由南向北逐渐降低C.沟通了我国南、北方交通D.黄河段比长江段航运能力强13.图2序号代表的河流中,属于内流河、注入北冰洋的分别是( )A.① ② B.③ ④ C.③ ⑥ D.⑦ ⑧读我国某河流局部流域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完成14~15题。14.该河流最可能位于( )A.江西省 B.河北省C.内蒙古自治区 D.青海省15.对该河描述最可信的是( )A.河流有结冰期B.降水是主要的补给形式C.甲、丙两处落差大的是丙处,因为该处温差更大D.该河流的汛期可能出现在冬季16.我国有许多名山大川,某学校的地理活动小组想要探究一下“河流的水文特征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请你随着他们的脚步展开探究。材料一 中国温度带分布示意图材料二 时间 雨带的推移规律 原因(夏季风的进退规律)4— 5月 南方进入雨季 登陆南岭地区6— 7月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进入梅雨季节 北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7— 8月 华北、东北进入雨季 北进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9月 北方雨季结束 南撤至江南地区10月 南方雨季结束 退出中国大陆(1)气候与水文特征①A河冬季无结冰现象,B河冬季有结冰现象,其原因是 _ _ 。②A河水量大,B河水量小,其原因是 。③A河汛期在6—9月,汛期长;B河汛期在7、8月份,汛期短,其原因是 。(2)植被与水文特征A河流经地区植被茂盛,含沙量较小;B河流经 (环境问题)严重的 (地形区),含沙量大。(3)归纳总结:河流的水文特征会受到 、 、植被等因素的影响。(4)实践应用:A、B、C、D河中结冰期最长的河是 ,汛期最长的河是 。(填字母和名称)17.(山西朔州朔城区期末)【地理探究】探究主题:我国河流的汛期探究背景:每到暑假前,学校都会向学生宣讲河道防汛防溺水安全课,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山西省的小明通过学习《中国的河流》一课,对汛期已有一定的了解,并计划和同学一起探究我国河流的汛期,深入了解身边河流的“脾性”。探究一:搜集资料河流犹如大地的血脉,滋润着地球上的万物。我国是世界上河流众多的国家之一。同学们找到了一幅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图1)和①②③④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图(图2)。(1)依次写出图中①②③④河流的名称。探究二:剖析原因知识卡河流的汛期是指一年中降水量最大、最集中的时期。河流出现汛期是因为河流流域内季节性降水、融冰、雪化引起的定时性水位上涨。河流汛期的出现会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2)①河流与②③④河流汛期都出现在夏季,但汛期形成的原因不同,请分别说明其原因。(3)读②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图,该河流4月份前后也会形成一次汛期,试分析原因。探究三:联系生活(4)通过对我国河流汛期的深入了解,说出我们在暑期防溺水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第二课时 中国第一大河——长江知识点2? 中国第一大河——长江(贵州贵阳期中联考)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以“水”为主题开展长江流域的研究性学习,并选取了三个研究方向:水文、水运、水患,据此完成1~3题。1.水文:下列关于长江水文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汛期较短 ②水量居亚洲第一 ③流量季节变化小 ④无结冰期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水运:长江干支流形成纵横交错的水运网,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2/3。因此,人们把长江称为( )A.水能宝库 B.黄金水道C.鱼米之乡 D.母亲河3.水患:长江中下游河段洪涝灾害多发,兴趣小组整理的治理措施中不包括( )A.修建分洪、蓄洪工程B.退田还湖C.退湖还田D.裁弯取直工程(山东青岛中考)长江干流上的6座巨型梯级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之一,将大量电力输送到电力紧缺的我国东部地区。下图示意长江干流上的6座巨型梯级水电站。据此完成4~6题。4.长江干流从乌东德水电站到葛洲坝水电站流经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A.青、川、滇、湘 B.藏、川、滇、皖C.川、贵、粤、沪 D.川、滇、渝、鄂5.图示河段水能丰富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地势落差大 B.径流量稳定C.全年无冰期 D.河道较宽阔6.梯级水电站的建设对我国东部地区的有利影响有( )①改善空气质量 ②增加旅游资源 ③缓解能源紧张 ④优化能源结构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下图是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图中甲省的简称是( )A.贵或黔 B.云或滇C.甘或陇 D.陕或秦8.兼跨长江中、下游的省区是( )A.四川 B.江苏 C.湖北 D.江西(山东菏泽东明县期末)白鹤滩水电站是我国仅次于三峡的第二大水电站,下闸蓄水后可减少三峡入库的洪水量,为长江中下游防洪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图为长江水系主要水电站分布图。据此完成9~10题。9.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长江的上游,这里水能丰富的原因有( )①落差大,水流急 ②降水多,水量大 ③当地用电量大,需求大 ④汛期集中在夏季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0.作为中国水利工程的新“国家名片”,白鹤滩水电站的主要作用有( )①航运 ②灌溉 ③发电 ④防洪 ⑤养殖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陕西渭南蒲城县期中)江海直达指货物不经中转,由一艘船完成江河与海洋运输的运输方式。2024年5月11日,从浙江舟山港出发的万吨级货轮“创新5”号成功抵达重庆,标志着长江上游首条江海直达航线首航成功。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完成11~13题。11.“创新5”号从舟山开往重庆,沿途经过的水利枢纽甲是( )A.三峡 B.三门峡 C.小浪底 D.白鹤滩12.长期以来,限制长江上游地区实现江海直达的主要原因是上游地区( )A.含沙量大 B.枯水期长C.河道平直 D.河流落差大13.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沿岸人口稀少 B.河流水量较小C.地形平坦,流速缓慢 D.运输货物以黄金为主(跨学科·语文)(福建中考)古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描述了长江干流某河段当时的特点。下图示意长江流域。读图,完成14~15题。14.白帝城位于长江的( )A.源头 B.上游C.中游 D.下游15.该诗句反映长江此河段( )A.水量大 B.汛期长C.水位低 D.流速快16.(河北石家庄辛集市期末)读长江水系图、荆江河段图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长江发源于A 山脉,注入B 海。随着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发电。至此金沙江下游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四座大型水电站,与葛洲坝、三峡工程“连串成珠”,共同构成了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实现了“一滴水发6次电”的中国奇迹。自古以来,长江就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四季通航。(2)分析金沙江河段水电站密集的原因。(3)请简述长江发展航运的有利自然条件。(4)“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的“险”体现在河道特别弯曲,有“九曲回肠”之17.(山东菏泽巨野县期中)长江对长江流域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图1是长江水系图,图2是白鹤滩水电站位置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2023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昌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材料二 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位于云南省和四川省交界处,这一西电东送水电工程建设规模大、技术难度高,其建成标志着中国在长江上全面建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开发与利用】(1)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游河段,因为水能资源丰富,被誉为“ ”。(2)请简述长江中下游航运价值高的社会经济因素。【严峻的形势】(3)湖北素有“洪水走廊”之称,而武汉是湖北防洪最险要的地段。读图,完成知识结构图。① ,② ,③ ,④ ,⑤ 。【保护与治理】(4)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长江期间提出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请你对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提出合理建议。第三课时 中国第二长河——黄河知识点3? 中国第二长河——黄河(贵州遵义期中)“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壶口瀑布波涛汹涌激荡民族之音、勇往直前,彰显中华气节,光辉夺目、熠熠生辉,被誉为“黄河之心、民族之魂”。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1~4题。1.黄河注入的海洋是( ) A.渤海 B.黄海C.东海 D.南海2.壶口瀑布每年的4—10月迎来旅游旺季,其自然原因是( )A.期间节假日多,旅游时间较为充足B.气温相对较高,适合长时间外出旅游C.景区基础设施完善,道路交通极为畅通D.黄河流域降水多,水量大,瀑布气势磅礴3.与中游地区相比,黄河下游( )A.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大B.地势平坦,水流速度快C.地形崎岖,水土流失严重D.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4.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依次是( )①内蒙古高原 ②华北平原 ③黄土高原 ④青藏高原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C.④③①② D.②①③④5.(贵州毕节期末)“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百害,唯富一套”,黄河给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带来的好处主要是提供了( )A.丰富的水能 B.便利的航运C.丰富的旅游资源 D.充足的灌溉水源(贵州遵义汇川区期末)保护好母亲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读黄河流域简图(图1)和黄龙入海景观图(图2),完成6~7题。6.黄河在中国大地走出大大的“几”字,对该字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宁夏为“撇”,地势东北高、西南低B.内蒙古为“横”,发育成“地上河”C.晋陕交界为“竖”,穿行于黄土高原D.河南为最后小“横”,支流众多7.“黄龙入海”景观的形成,说明黄河( )A.含沙量大 B.流量大C.流速缓 D.有凌汛(山东菏泽牡丹区期末)下图为黄河流域简图。读图,完成8~9题。8.黄河( )A.发源于西藏自治区B.中游主要流经内蒙古高原C.自西向东注入渤海D.共流经13个省级行政区9.将代表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入黄河水患成因分析思路图,合适的一组是( )①流经黄土高原 ②河口决堤,泛滥成灾 ③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A.①②③ B.②①③C.②③① D.①③②(山东菏泽曹县期中)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多年来,黄河流域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持续变好。读图,完成10~11题。10.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黄河干流上含沙量变化最大的河段是( )A.兰州—青铜峡 B.青铜峡—河口C.河口—陕州 D.陕州—利津11.为促进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①在上游退耕还林还草 ②在中上游开垦陡坡 ③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 ④在中下游修建堤坝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在巴颜喀拉山脉脚下,一只漂流瓶被放入黄河的源头,它随着河水漂向大海。读图,完成12~14题。12.对“漂流瓶”的经历,描述正确的有( )①在青海省被放入黄河,河水极其浑浊②经过河口时河水结冰,被困了很久③经过河南省桃花峪后,进入黄河的下游④从山东省进入黄海,投入大海的怀抱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13.“漂流瓶”接连漂过了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等水电站,这是由于该河段( )A.降水丰富,河水流速快B.在雪山附近,有大量冰雪融水补给C.位于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D.有很多支流汇入,河流水量大14.“漂流瓶”对黄河沿岸不同地点的描述,正确是( )A.甲地完全体现出“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所描写的情景B.乙地的黄河水奔涌而下,如万马奔腾,称为“天下黄河一壶收”C.丙地河水清澈,缓缓流淌,既有江南的婉约,又不失西北的粗犷D.丁地河床高出地面7~8米,在两岸大堤防护下形似“悬河”如图所示,古人“筑堤束水,以水攻沙”“蓄清刷黄”来治理黄河。读图完成15~16题。15.河道修建多重堤防的主要目的是改变河流的( )A.水量 B.含沙量C.水质 D.流速16.“筑堤束水”设计有可能分布在( )A.有“地上河”的中游B.水土流失严重的中游C.有“地上河”的下游D.水土流失严重的下游17.(贵州贵阳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25年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提出六周年。下图为黄河流域略图。文明之河:绵延不绝黄河诗文时间轴(1)水脉连着文脉,根据黄河诗文时间轴,描述黄河典型的水文特征。发展之水:润泽万物黄河水资源量就这么多,搞生态建设要用水,发展经济、吃饭过日子也离不开水,不能把水当作无限供给的资源。(2)说明黄河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利民之举:本固邦宁过去的黄河“体弱多病”,下游形成“地上河”,黄河水患“像一把利剑悬在头上”。经过黄河流域综合治理,黄河70多年伏秋大汛不决口,20多年不断流。(3)简述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全局之思: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一系列举措围绕其不断推进。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与优化水资源配置、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等。(4)请从水资源利用角度,提出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合理措施。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第一课时 外流区为主知识点1? 外流区为主1.我国内流区大致位于(B)A.东南部季风区 B.西北部非季风区C.南部湿润地区 D.北部半湿润地区2.下列关于内流河、外流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A.内流河多为季节性河流,外流河河水直接或间接注入海洋B.内流河、外流河的河水补给都为冰雪融水C.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额尔齐斯河,最长的外流河是长江D.内流河多分布在东北地区,外流河多分布在东南地区外流河的河水补给主要是天然降水;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内流河多分布在西北地区。3.下列有关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D)A.只要是流向国外的河流就是外流河B.我国外流河分为太平洋水系和印度洋水系C.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都是内流河D.怒江、雅鲁藏布江最终注入印度洋外流河是指最终注入海洋的河流,流向国外的河流是国际河流;我国的外流河分为三大水系,即太平洋水系、印度洋水系和北冰洋水系;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大部分是内流河,但也有外流河,如额尔齐斯河;怒江、雅鲁藏布江均流向国外,注入印度洋。(贵州安顺开发区期末)读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完成4~5题。4.关于河流名称搭配错误的是(B)A.①—额尔齐斯河B.②—松花江C.③—黄河D.④—长江5.关于我国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A.额尔齐斯河是外流河B.长江的水源补给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C.松花江无结冰期D.塔里木河主汛期在春季(陕西榆林定边县期中)自2000年以来,新疆已24次向塔里木河下游实施生态输水,“滋润”每一段干涸的河道和两岸植被。下图示意塔里木河位置。完成6~7题。6.塔里木河的水源补给主要为(D)A.大气降水、湖泊沼泽B.大气降水、地下水C.湖泊沼泽、地下水D.高山冰雪融水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其水源主要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汛期出现在夏季,因为夏季时气温高,冰雪融化多,河流径流量增多。7.被“滋润”的塔里木河(A)A.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B.无结冰期C.是我国最长的河流D.汛期出现在冬季塔里木河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A正确;塔里木河所在的地区冬季气温低于0 ℃,有结冰期,B错误;我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C错误;塔里木河其水源主要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汛期出现在夏季,D错误。(贵州毕节织金县期中)我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读中国部分河流概况图,完成8~10题。8.图中甲、乙、丙、丁表示的河流分别是(D)A.长江、黄河、珠江、塔里木河B.黄河、长江、塔里木河、珠江C.珠江、黄河、长江、塔里木河D.塔里木河、长江、黄河、珠江长江长约6 300千米,是中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乙河是长江;黄河长约5 464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丙是黄河;珠江水量大,汛期最长,塔里木河水量小,经常断流,所以甲河是塔里木河,丁河是珠江。9.相较于淮河和黑龙江,丁河(A)A.汛期更长 B.流量更小C.结冰期更长 D.流域更广丁河是珠江,相较于淮河和黑龙江,丁河流域内雨季长,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珠江位于南方地区,流量更大,无结冰期,但流域面积不如黑龙江大。10.关于甲河的说法,正确的是(C)A.受冬季风影响,汛期在冬季B.最终注入北冰洋C.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D.水位季节变化小甲河是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水源补给来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C正确;河流丰水期在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A错误;内流河最终自然蒸发,不注入海洋,B错误;内流河水位季节变化大,有时候会出现断流、枯竭,D错误。11.下列关于我国湖泊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内流湖在内流区,大多数是咸水湖B.外流湖在外流区,属淡水湖C.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D.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是鄱阳湖(陕西兴平期中)京杭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让中国人倍感自豪。读京杭运河沿线地形剖面图(图1)和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图2),完成12~13题。12.下列有关京杭运河的说法,正确的是(C)A.沟通了我国东、西部交通B.途经地区地势由南向北逐渐降低C.沟通了我国南、北方交通D.黄河段比长江段航运能力强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沟通了五大水系,全长1 747千米,京杭运河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A错误,C正确;读图1可知,京杭运河在黄河附近地势最高,向南地势降低,向北地势先降低后升高,B错误;京杭运河南方的长江段比北方的黄河段航运能力强,D错误。13.图2序号代表的河流中,属于内流河、注入北冰洋的分别是(B)A.① ② B.③ ④ C.③ ⑥ D.⑦ ⑧图2中数字序号代表的河流中,属于内流河的是③塔里木河,是中国最大的内流河;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④额尔齐斯河。读我国某河流局部流域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完成14~15题。14.该河流最可能位于(A)A.江西省 B.河北省C.内蒙古自治区 D.青海省该地1月平均气温大于0 ℃,说明该地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选项中江西省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15.对该河描述最可信的是(B)A.河流有结冰期B.降水是主要的补给形式C.甲、丙两处落差大的是丙处,因为该处温差更大D.该河流的汛期可能出现在冬季1月平均气温大于0 ℃,河流没有结冰期;图示地区甲处比丙处等温线密集,温差大,落差也大;该河流位于季风区,汛期在夏季。16.我国有许多名山大川,某学校的地理活动小组想要探究一下“河流的水文特征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请你随着他们的脚步展开探究。材料一 中国温度带分布示意图材料二 时间 雨带的推移规律 原因(夏季风的进退规律)4— 5月 南方进入雨季 登陆南岭地区6— 7月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进入梅雨季节 北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7— 8月 华北、东北进入雨季 北进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9月 北方雨季结束 南撤至江南地区10月 南方雨季结束 退出中国大陆(1)气候与水文特征①A河冬季无结冰现象,B河冬季有结冰现象,其原因是A河1月平均气温在0_℃以上,B河1月平均气温在0_℃以下。②A河水量大,B河水量小,其原因是A河位于湿润区,降水丰富;B河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少。③A河汛期在6—9月,汛期长;B河汛期在7、8月份,汛期短,其原因是A河受夏季风影响时间比B河长。(2)植被与水文特征A河流经地区植被茂盛,含沙量较小;B河流经水土流失(环境问题)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形区),含沙量大。(3)归纳总结:河流的水文特征会受到气温、降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4)实践应用:A、B、C、D河中结冰期最长的河是D黑龙江,汛期最长的河是C珠江。(填字母和名称)17.(山西朔州朔城区期末)【地理探究】探究主题:我国河流的汛期探究背景:每到暑假前,学校都会向学生宣讲河道防汛防溺水安全课,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山西省的小明通过学习《中国的河流》一课,对汛期已有一定的了解,并计划和同学一起探究我国河流的汛期,深入了解身边河流的“脾性”。探究一:搜集资料河流犹如大地的血脉,滋润着地球上的万物。我国是世界上河流众多的国家之一。同学们找到了一幅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图1)和①②③④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图(图2)。(1)依次写出图中①②③④河流的名称。塔里木河、松花江、长江、珠江。探究二:剖析原因知识卡河流的汛期是指一年中降水量最大、最集中的时期。河流出现汛期是因为河流流域内季节性降水、融冰、雪化引起的定时性水位上涨。河流汛期的出现会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2)①河流与②③④河流汛期都出现在夏季,但汛期形成的原因不同,请分别说明其原因。①河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引起河流水位上涨,从而形成汛期;②③④河流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多,河流水位上涨,从而形成汛期。(3)读②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图,该河流4月份前后也会形成一次汛期,试分析原因。②河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冬季降雪丰富,河流会结冰,春季随着气温的升高,积雪融化,河流融冰,水位上涨,从而形成汛期。探究三:联系生活(4)通过对我国河流汛期的深入了解,说出我们在暑期防溺水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加强防溺水教育;学习地理知识,掌握河流汛期的知识;不随意下河玩水等。第二课时 中国第一大河——长江知识点2? 中国第一大河——长江(贵州贵阳期中联考)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以“水”为主题开展长江流域的研究性学习,并选取了三个研究方向:水文、水运、水患,据此完成1~3题。1.水文:下列关于长江水文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D)①汛期较短 ②水量居亚洲第一 ③流量季节变化小 ④无结冰期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长江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雨季长,汛期长,①错误;主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流量季节变化大,③错误。2.水运:长江干支流形成纵横交错的水运网,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2/3。因此,人们把长江称为(B)A.水能宝库 B.黄金水道C.鱼米之乡 D.母亲河3.水患:长江中下游河段洪涝灾害多发,兴趣小组整理的治理措施中不包括(C)A.修建分洪、蓄洪工程B.退田还湖C.退湖还田D.裁弯取直工程(山东青岛中考)长江干流上的6座巨型梯级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之一,将大量电力输送到电力紧缺的我国东部地区。下图示意长江干流上的6座巨型梯级水电站。据此完成4~6题。4.长江干流从乌东德水电站到葛洲坝水电站流经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D)A.青、川、滇、湘 B.藏、川、滇、皖C.川、贵、粤、沪 D.川、滇、渝、鄂读图可知,长江干流从乌东德水电站到葛洲坝水电站,流经四川(川)、云南(滇)、重庆(渝)、湖北(鄂)。5.图示河段水能丰富的最主要原因是(A)A.地势落差大 B.径流量稳定C.全年无冰期 D.河道较宽阔水能资源丰富程度主要取决于水量和落差。该河段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和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附近,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6.梯级水电站的建设对我国东部地区的有利影响有(C)①改善空气质量 ②增加旅游资源 ③缓解能源紧张 ④优化能源结构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梯级水电站为东部提供水电,减少对火电的使用,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缓解能源紧张,优化能源结构;对增加旅游资源作用不大。下图是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图中甲省的简称是(B)A.贵或黔 B.云或滇C.甘或陇 D.陕或秦甲省位于四川省和重庆市之间,为云南省,其简称为云或滇。8.兼跨长江中、下游的省区是(D)A.四川 B.江苏 C.湖北 D.江西从图中可以看出,中、下游河段之间为“赣”,它是江西省的简称。(山东菏泽东明县期末)白鹤滩水电站是我国仅次于三峡的第二大水电站,下闸蓄水后可减少三峡入库的洪水量,为长江中下游防洪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图为长江水系主要水电站分布图。据此完成9~10题。9.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长江的上游,这里水能丰富的原因有(A)①落差大,水流急 ②降水多,水量大 ③当地用电量大,需求大 ④汛期集中在夏季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读图可知,白鹤滩水电站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①正确;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水量大,②正确;用电量大和汛期集中在夏季不是水能丰富的原因,③④错误。10.作为中国水利工程的新“国家名片”,白鹤滩水电站的主要作用有(C)①航运 ②灌溉 ③发电 ④防洪 ⑤养殖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白鹤滩水电站的主要功能是发电,为国家输送大量电力,同时可拦蓄洪水,起到防洪作用;航运、灌溉、养殖并非其主要作用。(陕西渭南蒲城县期中)江海直达指货物不经中转,由一艘船完成江河与海洋运输的运输方式。2024年5月11日,从浙江舟山港出发的万吨级货轮“创新5”号成功抵达重庆,标志着长江上游首条江海直达航线首航成功。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完成11~13题。11.“创新5”号从舟山开往重庆,沿途经过的水利枢纽甲是(A)A.三峡 B.三门峡 C.小浪底 D.白鹤滩12.长期以来,限制长江上游地区实现江海直达的主要原因是上游地区(D)A.含沙量大 B.枯水期长C.河道平直 D.河流落差大长江上游地区多高山峡谷,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不适合航运。13.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C)A.沿岸人口稀少 B.河流水量较小C.地形平坦,流速缓慢 D.运输货物以黄金为主长江中下游地形平坦,流速缓慢,利于航行;沿岸人口密集,河流水量大;“黄金水道”是指航运价值高,并非运输货物以黄金为主。(跨学科·语文)(福建中考)古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描述了长江干流某河段当时的特点。下图示意长江流域。读图,完成14~15题。14.白帝城位于长江的(B)A.源头 B.上游C.中游 D.下游读图可知,白帝城位于宜昌以西,位于长江的上游。15.该诗句反映长江此河段(D)A.水量大 B.汛期长C.水位低 D.流速快古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描述了长江干流上游河段流速快的特点。16.(河北石家庄辛集市期末)读长江水系图、荆江河段图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长江发源于A唐古拉山脉,注入B东海。随着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发电。至此金沙江下游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四座大型水电站,与葛洲坝、三峡工程“连串成珠”,共同构成了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实现了“一滴水发6次电”的中国奇迹。自古以来,长江就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四季通航。(2)分析金沙江河段水电站密集的原因。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3)请简述长江发展航运的有利自然条件。流经地区降水多,河流流量大;流经地区大部分无结冰期;流经平原、水流平缓;江阔水深等。荆江是指枝城——城陵矶河段,河道蜿蜒蛇行,多浅滩和沙洲,水位高出北岸平原,河道弯曲,地势低洼,水流不畅,容易积水。(4)“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的“险”体现在河道特别弯曲,有“九曲回肠”之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其进行了综合治理,结合图示可知,采取的措施是什么?裁弯取直。17.(山东菏泽巨野县期中)长江对长江流域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图1是长江水系图,图2是白鹤滩水电站位置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2023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昌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材料二 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位于云南省和四川省交界处,这一西电东送水电工程建设规模大、技术难度高,其建成标志着中国在长江上全面建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开发与利用】(1)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因为水能资源丰富,被誉为“水能宝库”。(2)请简述长江中下游航运价值高的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交通需求量大;通航时间和里程长,航运成本低等。【严峻的形势】(3)湖北素有“洪水走廊”之称,而武汉是湖北防洪最险要的地段。读图,完成知识结构图。①亚热带季风,②丰沛,③低平,④慢,⑤缩小。【保护与治理】(4)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长江期间提出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请你对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提出合理建议。上游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中下游防治水污染、沿岸化工厂等高污染企业关停或搬迁;禁止过度捕捞,保护水生生物的多样性;立法保护和宣传教育相结合等。第三课时 中国第二长河——黄河知识点3? 中国第二长河——黄河(贵州遵义期中)“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壶口瀑布波涛汹涌激荡民族之音、勇往直前,彰显中华气节,光辉夺目、熠熠生辉,被誉为“黄河之心、民族之魂”。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1~4题。1.黄河注入的海洋是(A) A.渤海 B.黄海C.东海 D.南海2.壶口瀑布每年的4—10月迎来旅游旺季,其自然原因是(D)A.期间节假日多,旅游时间较为充足B.气温相对较高,适合长时间外出旅游C.景区基础设施完善,道路交通极为畅通D.黄河流域降水多,水量大,瀑布气势磅礴3.与中游地区相比,黄河下游(D)A.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大B.地势平坦,水流速度快C.地形崎岖,水土流失严重D.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4.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依次是(B)①内蒙古高原 ②华北平原 ③黄土高原 ④青藏高原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C.④③①② D.②①③④5.(贵州毕节期末)“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百害,唯富一套”,黄河给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带来的好处主要是提供了(D)A.丰富的水能 B.便利的航运C.丰富的旅游资源 D.充足的灌溉水源黄河出青铜峡后,河床平坦,水流缓慢,两岸有大片河滩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由于黄河水的灌溉,形成了富庶的农业区,因此有了“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贵州遵义汇川区期末)保护好母亲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读黄河流域简图(图1)和黄龙入海景观图(图2),完成6~7题。6.黄河在中国大地走出大大的“几”字,对该字的叙述正确的是(C)A.宁夏为“撇”,地势东北高、西南低B.内蒙古为“横”,发育成“地上河”C.晋陕交界为“竖”,穿行于黄土高原D.河南为最后小“横”,支流众多宁夏是“撇”,地势西南高、东北低,A错误;地上河在下游河南、山东段,B错误;晋陕交界是“竖”,穿行于黄土高原,C正确;河南段支流少,D错误。7.“黄龙入海”景观的形成,说明黄河(A)A.含沙量大 B.流量大C.流速缓 D.有凌汛“黄龙入海”是黄河水呈黄色流入海洋,因黄河含沙量大,泥沙使河水变黄,与流量、流速、凌汛无关。(山东菏泽牡丹区期末)下图为黄河流域简图。读图,完成8~9题。8.黄河(C)A.发源于西藏自治区B.中游主要流经内蒙古高原C.自西向东注入渤海D.共流经13个省级行政区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位于青海省,A错误;中游主要流经黄土高原,B错误;大致自西向东注入渤海,C正确;共流经9个省级行政区,包括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和山东,D错误。9.将代表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入黄河水患成因分析思路图,合适的一组是(D)①流经黄土高原 ②河口决堤,泛滥成灾 ③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A.①②③ B.②①③C.②③① D.①③②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①),因土质疏松、植被破坏,泥沙入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下游流经平原,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③);遇暴雨,易河口决堤,泛滥成灾(②)。(山东菏泽曹县期中)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多年来,黄河流域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持续变好。读图,完成10~11题。10.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黄河干流上含沙量变化最大的河段是(C)A.兰州—青铜峡 B.青铜峡—河口C.河口—陕州 D.陕州—利津黄河干流上含沙量变化最大的河段是河口—陕州,因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含沙量迅速增加,C正确;河口以上的上游河段,黄河含沙量小且变化小,兰州—青铜峡、青铜峡—河口均位于上游河段,A、B错误;陕州—利津,黄河含沙量逐渐减小,但变化不是最大,D错误。11.为促进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有(C)①在上游退耕还林还草 ②在中上游开垦陡坡 ③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 ④在中下游修建堤坝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在中上游开垦陡坡会导致水土流失,使土地荒漠化严重,②错误。在巴颜喀拉山脉脚下,一只漂流瓶被放入黄河的源头,它随着河水漂向大海。读图,完成12~14题。12.对“漂流瓶”的经历,描述正确的有(B)①在青海省被放入黄河,河水极其浑浊②经过河口时河水结冰,被困了很久③经过河南省桃花峪后,进入黄河的下游④从山东省进入黄海,投入大海的怀抱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青海省位于黄河上游河段,此河段河水并不浑浊,①错误;黄河从山东省进入渤海,投入大海的怀抱,④错误。13.“漂流瓶”接连漂过了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等水电站,这是由于该河段(C)A.降水丰富,河水流速快B.在雪山附近,有大量冰雪融水补给C.位于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D.有很多支流汇入,河流水量大“漂流瓶”接连漂过了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等水电站,这是由于该河段位于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14.“漂流瓶”对黄河沿岸不同地点的描述,正确是(D)A.甲地完全体现出“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所描写的情景B.乙地的黄河水奔涌而下,如万马奔腾,称为“天下黄河一壶收”C.丙地河水清澈,缓缓流淌,既有江南的婉约,又不失西北的粗犷D.丁地河床高出地面7~8米,在两岸大堤防护下形似“悬河”甲地位于青海省,不能体现出“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所描写的情景;乙地位于河套平原附近,没有“黄河水奔涌而下,如万马奔腾,称为‘天下黄河一壶收’”的景象;丙地位于黄河中游,河水极其浑浊,缓缓流淌,既有江南的婉约,又不失西北的粗犷;丁地位于下游,河床高出地面7~8米,在两岸大堤防护下形似“悬河”。如图所示,古人“筑堤束水,以水攻沙”“蓄清刷黄”来治理黄河。读图完成15~16题。15.河道修建多重堤防的主要目的是改变河流的(D)A.水量 B.含沙量C.水质 D.流速“筑堤束水,以水攻沙”,也就是束水固堤,提高水流速度来增强河流的搬运能力,使泥沙能够快速下泄入海,以达到治沙的作用。16.“筑堤束水”设计有可能分布在(C)A.有“地上河”的中游B.水土流失严重的中游C.有“地上河”的下游D.水土流失严重的下游黄河下游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长期以来,人们采取修筑堤防的方式来约束洪水,致使河床与两岸地面的高差越来越大,历史上黄河下游曾多次决口泛滥,给华北平原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所以“筑堤束水”设计有可能分布在有“地上河”的下游。17.(贵州贵阳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25年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提出六周年。下图为黄河流域略图。文明之河:绵延不绝黄河诗文时间轴(1)水脉连着文脉,根据黄河诗文时间轴,描述黄河典型的水文特征。含沙量大。发展之水:润泽万物黄河水资源量就这么多,搞生态建设要用水,发展经济、吃饭过日子也离不开水,不能把水当作无限供给的资源。(2)说明黄河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利用黄河水灌溉农田;黄河挟带的泥沙冲积形成了华北平原;为黄河流域的居民提供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等。利民之举:本固邦宁过去的黄河“体弱多病”,下游形成“地上河”,黄河水患“像一把利剑悬在头上”。经过黄河流域综合治理,黄河70多年伏秋大汛不决口,20多年不断流。(3)简述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主要原因: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含沙量增加,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水流减缓,泥沙沉积,河床抬高。危害:加剧洪涝灾害,威胁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河道的航运功能;导致河水难以下渗,影响地下水位的调节和土壤肥力等。全局之思: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一系列举措围绕其不断推进。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与优化水资源配置、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等。(4)请从水资源利用角度,提出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合理措施。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耐旱品种;发展滴灌、喷灌等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3 中国的河流 练习 - 学生版.docx 2.3 中国的河流 练习 .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