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中国的水资源分层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 中国的水资源分层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
一、时空分布不均
地区 分布 地区分 布特点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具有“ ”的特点
五个 径流带 A 带、B 带、C 带、D 带、E 带
时间 分配 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 、 和 大的特点
我国降水对河流流量及水资源的影响
二、兴建水利工程
1.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措施
问题 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 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衡,年际变化大
措施 兴建 工程 兴建
主要 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将 水引入 和西北地区;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引入 长江干流上的 水利枢纽、黄河干流上的 水利枢纽
2.南水北调工程
方案 输送水源源地 目的地 意义
西线 方案 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 黄河、解决 地区缺水问题 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缓解华北、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中线 方案 汉江上游的 水库 北京和天津
东线 方案 长江下游扬州附近 天津
三、节约用水
1.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加之一部分水资源受到 和 ,能够有效利用的水资源就更少。
2. 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华北地区缺水原因及其对策
重难点 南水北调工程
调水路线 东线 中线 西线
可调水量 大 较大 较小
源地水质 较差 较好 最好
线路特点 可利用京杭运河,黄河以北可自流 全线自流 可自流,输水线路最短
【对点训练】
(广西防城港期末)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读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反映了我国水资源具有 分布不均的特点。
(2)“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把 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其中 线施工难度最大。
(3)东线工程利用 运河进行输送,北达山东与天津;中线工程从 水库引水,北达北京。
(4)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请写出一条你在日常生活中节水的方法。(举一例即可)
知识点1 时空分布不均
(贵州六盘水盘州市校级联考)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读中国径流带分布图,完成1~3题。
1.读图可知,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点是( )
                  
A.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B.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C.西多东少,南多北少
D.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2.读图可知,贵州省所在的径流带是( )
A.少水带 B.平水带
C.多水带 D.丰水带
3.下列关于山东省所在地区用水紧张的主要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口稠密 B.工业发达
C.耕地众多 D.降水稀少
4.下图所示信息能体现的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是( )
长江武汉段径流量
的逐月变化
  黄河花园口段径流量
的逐月变化
A.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B.我国水资源年际变化小
C.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是夏秋多、冬春少
D.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较低
知识点2? 兴建水利工程
(贵州遵义模拟)冬季是全国兴修水利的黄金期,从江河岸畔到广袤田畴,筑大坝、固堤防、修灌区、通水渠,各地纷纷掀起水利建设“热潮”。下图为引汉济渭二期北干线下穿黑河供水小复线工程施工现场照片。据此完成5~6题。
5.我国各地选择在冬季兴修水利,主要是因为该季节( )
A.气温低,便于兴修水利
B.劳动力充足,修建成本低
C.降水少,河湖处于枯水期
D.水利工程损耗大,急需维修
6.我国修建引汉济渭等跨流域调水工程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水资源( )
A.人均占有量少 B.空间分布不均匀
C.季节分配不均匀 D.浪费和污染严重
(山东淄博高新区期末)2024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累计为京津冀豫沿线地区输水近650亿立方米,相当于4 400多个西湖。读图,完成7~10题。
7.以下关于图中调水线路,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线从长江下游支流汉江取水
B.该线穿过了河南省、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
C.该线调水量较大的原因是途经半干旱区
D.该线是为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而建
8.每年3—5月会加大中线输水量的主要原因是( )
A.3—5月汉江发源山脉积雪大量消融,水源充足
B.3—5月汉江流域进入雨季,径流量较大
C.3—5月华北地区春旱严重,生态面临严重考验
D.3—5月排水腾出水库库容,可应对6月汛期水量过大问题
9.在中线工程京津段,设计暗渠进行输水的主要目的有( )
①节约土地,减少蒸发 ②防止水体污染 ③防止冬季水体结冰 ④降低下渗损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年间,对京津地区的主要影响是( )
A.雾霾减少 B.地下水位上升
C.洪涝减少 D.河湖面积减小
知识点? 节约用水
(贵州贵阳模拟)针对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小明同学绘制了一幅漫画。结合漫画,完成11~13题。
11.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
A.水资源浪费严重 B.土地污染严重
C.水土流失严重 D.土地荒漠化严重
12.针对该漫画,某同学创作了几条警示语,其中最贴切的是( )
A.保护耕地 B.节约用水
C.合理放牧 D.低碳出行
13.(贵州毕节期末)下列是四位同学对水资源的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
A.甲同学:水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B.乙同学: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丙同学:一水多用,如洗菜水可冲厕所
D.丁同学:生活中可推广节水器具
(贵州遵义红花岗区期末)衡量一个区域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量,影响一个区域的年径流量,降水是关键因素。下图示意陕西省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单位:毫米)。据此完成14~15题。
14.陕西省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A.东多西少 B.北多南少
C.南多北少 D.西多东少
15.解决关中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有效措施有( )
①兴修水库 ②大力开采地下水 ③节约用水 ④跨流域调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均水资源状况图,完成16~17题。
16.下列从图中不能看出的是( )
A.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
B.华北地区缺水状况最为严重
C.长江流域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水资源都很丰富
D.东部沿海的一些省份也十分缺水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浙江省水资源丰富,可以大力发展重工业
B.宁夏回族自治区靠近黄河,水源充足,可以大力发展种植业
C.江苏省人口多,经济发达,应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水污染
D.贵州省应大力拓荒,引长江水灌溉,提高居民收入
18.为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国家到地方采取了不同措施。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调水720亿立方米,沿线7省市超1.76亿人从中受益。
材料二 甘肃农村神秘工程——水窖,指修建于地下的用以蓄积雨水的罐状容器。老百姓利用它缓解严重缺水带来的贫困和落后。
(1)水窖是蓄积雨水的地窖,主要解决当地水资源 (填“时间”或“空间”)分配不均问题。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可依托原有水道 ,抵达缺水严重的华北地区。中线工程从长江最大支流 引水,沿伏牛山麓和太行山麓北上,全程可实现 向北到达北京和天津。
(3)我国华北地区春季缺水严重,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请根据所学知识将下列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①开源 ②兴修水库 ③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 ④发展节水农业 ⑤温带季风 ⑥跨流域调水
A ;B ;C ;D ;E ;F 。
(4)节水优先是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前提。节水意味着用最少的水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水需求。请从生活角度写出两条节水措施。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
一、时空分布不均
地区 分布 地区分 布特点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五个 径流带 A丰水带、B多水带、C平水带、D少水带、E缺水带
时间 分配 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我国降水对河流流量及水资源的影响
二、兴建水利工程
1.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措施
问题 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 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衡,年际变化大
措施 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兴建水库
主要 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水引入华北和西北地区;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引入青岛 长江干流上的三峡水利枢纽、黄河干流上的小浪底水利枢纽
2.南水北调工程
方案 输送水源源地 目的地 意义
西线 方案 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 黄河、解决西北地区缺水问题 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缓解华北、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中线 方案 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 北京和天津
东线 方案 长江下游扬州附近 天津
三、节约用水
1.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加之一部分水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能够有效利用的水资源就更少。
2.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华北地区缺水原因及其对策
重难点 南水北调工程
调水路线 东线 中线 西线
可调水量 大 较大 较小
源地水质 较差 较好 最好
线路特点 可利用京杭运河,黄河以北可自流 全线自流 可自流,输水线路最短
【对点训练】
(广西防城港期末)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读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反映了我国水资源具有空间分布不均的特点。
(2)“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其中西线施工难度最大。
(3)东线工程利用京杭运河进行输送,北达山东与天津;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北达北京。
(4)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请写出一条你在日常生活中节水的方法。(举一例即可)
淘米水浇花、及时关闭水龙头等。(意思对即可)
知识点1 时空分布不均
(贵州六盘水盘州市校级联考)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读中国径流带分布图,完成1~3题。
1.读图可知,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点是(A)
                  
A.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B.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C.西多东少,南多北少
D.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2.读图可知,贵州省所在的径流带是(C)
A.少水带 B.平水带
C.多水带 D.丰水带
3.下列关于山东省所在地区用水紧张的主要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D)
A.人口稠密 B.工业发达
C.耕地众多 D.降水稀少
山东省所在地区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但是山东省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人口稠密、工业发达、耕地众多,导致水资源缺乏。
4.下图所示信息能体现的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是(C)
长江武汉段径流量
的逐月变化
  黄河花园口段径流量
的逐月变化
A.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B.我国水资源年际变化小
C.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是夏秋多、冬春少
D.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较低
通过图示可以看出,长江和黄河都是5月份至9月份的水量大,其他月份水量较小,故反映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
知识点2? 兴建水利工程
(贵州遵义模拟)冬季是全国兴修水利的黄金期,从江河岸畔到广袤田畴,筑大坝、固堤防、修灌区、通水渠,各地纷纷掀起水利建设“热潮”。下图为引汉济渭二期北干线下穿黑河供水小复线工程施工现场照片。据此完成5~6题。
5.我国各地选择在冬季兴修水利,主要是因为该季节(C)
A.气温低,便于兴修水利
B.劳动力充足,修建成本低
C.降水少,河湖处于枯水期
D.水利工程损耗大,急需维修
我国降水夏秋多,冬春少,各地选择在冬季兴修水利,主要是因为该季节降水少,河湖处于枯水期,C正确。
6.我国修建引汉济渭等跨流域调水工程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水资源(B)
A.人均占有量少 B.空间分布不均匀
C.季节分配不均匀 D.浪费和污染严重
我国修建引汉济渭等跨流域调水工程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南多北少。
(山东淄博高新区期末)2024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累计为京津冀豫沿线地区输水近650亿立方米,相当于4 400多个西湖。读图,完成7~10题。
7.以下关于图中调水线路,说法正确的是(B)
A.该线从长江下游支流汉江取水
B.该线穿过了河南省、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
C.该线调水量较大的原因是途经半干旱区
D.该线是为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而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调水,主要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包括:湖北省、河南省、河北省、天津市和北京市,A错误,B正确;我国半干旱地区主要位于西北地区,中线没有途经西北地区,C错误;该线主要解决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D错误。
8.每年3—5月会加大中线输水量的主要原因是(C)
A.3—5月汉江发源山脉积雪大量消融,水源充足
B.3—5月汉江流域进入雨季,径流量较大
C.3—5月华北地区春旱严重,生态面临严重考验
D.3—5月排水腾出水库库容,可应对6月汛期水量过大问题
3—5月华北地区春旱严重,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需求大,生态面临严峻考验,此时加大中线输水量可缓解缺水状况。
9.在中线工程京津段,设计暗渠进行输水的主要目的有(A)
①节约土地,减少蒸发 ②防止水体污染 ③防止冬季水体结冰 ④降低下渗损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明渠和暗渠都不与地表水体发生交换,不会降低下渗损耗,④错误。
10.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年间,对京津地区的主要影响是(B)
A.雾霾减少 B.地下水位上升
C.洪涝减少 D.河湖面积减小
知识点? 节约用水
(贵州贵阳模拟)针对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小明同学绘制了一幅漫画。结合漫画,完成11~13题。
11.漫画反映的主题是(A)
A.水资源浪费严重 B.土地污染严重
C.水土流失严重 D.土地荒漠化严重
12.针对该漫画,某同学创作了几条警示语,其中最贴切的是(B)
A.保护耕地 B.节约用水
C.合理放牧 D.低碳出行
13.(贵州毕节期末)下列是四位同学对水资源的认识,其中错误的是(B)
A.甲同学:水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B.乙同学: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丙同学:一水多用,如洗菜水可冲厕所
D.丁同学:生活中可推广节水器具
(贵州遵义红花岗区期末)衡量一个区域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量,影响一个区域的年径流量,降水是关键因素。下图示意陕西省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单位:毫米)。据此完成14~15题。
14.陕西省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是(C)
A.东多西少 B.北多南少
C.南多北少 D.西多东少
从图中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可知,陕南降水量大于陕北。降水是影响年径流量的关键,所以陕西省水资源空间分布规律是南多北少。
15.解决关中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有效措施有(C)
①兴修水库 ②大力开采地下水 ③节约用水 ④跨流域调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兴修水库可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节约用水能减少浪费,跨流域调水可调节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大力开采地下水会引发环境问题,不可取。
读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均水资源状况图,完成16~17题。
16.下列从图中不能看出的是(C)
A.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
B.华北地区缺水状况最为严重
C.长江流域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水资源都很丰富
D.东部沿海的一些省份也十分缺水
读图可知,长江流域的江苏省与上海市水资源较为短缺。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浙江省水资源丰富,可以大力发展重工业
B.宁夏回族自治区靠近黄河,水源充足,可以大力发展种植业
C.江苏省人口多,经济发达,应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水污染
D.贵州省应大力拓荒,引长江水灌溉,提高居民收入
浙江省水资源丰富,但是大力发展重工业可能会污染水源;宁夏回族自治区气候干旱,河流较少,水源短缺,不宜大规模发展种植业;贵州省石灰岩广布,储存水的能力弱,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大力开垦荒地。
18.为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国家到地方采取了不同措施。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调水720亿立方米,沿线7省市超1.76亿人从中受益。
材料二 甘肃农村神秘工程——水窖,指修建于地下的用以蓄积雨水的罐状容器。老百姓利用它缓解严重缺水带来的贫困和落后。
(1)水窖是蓄积雨水的地窖,主要解决当地水资源时间(填“时间”或“空间”)分配不均问题。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可依托原有水道京杭运河,抵达缺水严重的华北地区。中线工程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引水,沿伏牛山麓和太行山麓北上,全程可实现自流向北到达北京和天津。
(3)我国华北地区春季缺水严重,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请根据所学知识将下列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①开源 ②兴修水库 ③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 ④发展节水农业 ⑤温带季风 ⑥跨流域调水
A⑤;B③;C⑥;D②;E④;F①。
(4)节水优先是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前提。节水意味着用最少的水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水需求。请从生活角度写出两条节水措施。
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器具、少用洗涤剂和清洁剂、随手关闭水龙头等。(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