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不仅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还对气候、水文、生态和人文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地形分布。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关于祁连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A) A.呈西北—东南走向B.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C.经过1月0 ℃等温线D.主要位于湿润区祁连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A正确;秦岭—淮河一线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大致是我国1月0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B、C错误;祁连山脉主要位于半干旱地区,D错误。2.关于山区的开发与利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山区地形崎岖,不利于交通发展B.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后,易发生水土流失C.山区应大力开发,充分发展旅游业D.山区应注重水土保持,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开发山区发展旅游业,会破坏自然环境,C错误。(山东菏泽曹县期中)某中学暑假组织学生开展“穿越中国之旅”的地理研学活动。下面为该校的研学路线图。读图,完成3~5题。3.下列关于研学途中的说法,正确的是(D)A.从上海到沈阳花草树木逐渐凋零B.从沈阳到朱日和依次可见荒漠和草原C.从朱日和到吐鲁番沿途降水越来越多D.从吐鲁番到拉萨需要准备应对高原反应的药品暑假期间从上海到沈阳,花草树木不会凋零,A错误;从沈阳到朱日和依次可见森林、草原,不是荒漠和草原,B错误;从朱日和到吐鲁番沿途降水越来越少,C错误;从吐鲁番到拉萨要到青藏高原,需准备应对高原反应的药品,D正确。4.研学途中,同学们讨论了诗词中的地理,其中反映我国地势对河流影响的是(A)①一江春水向东流 ②大江东去,浪淘尽 ③千里江陵一日还 ④春来江水绿如蓝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体现地势西高东低使河流东流,“千里江陵一日还”说明地势落差大,水流速度快,①②③都反映了地势对河流的影响;“春来江水绿如蓝”说的是春天江水变绿,和地势无关,④不符合,A正确。5.甲线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处在该分界线上的山脉是(A)A.昆仑山脉 B.阿尔泰山脉C.太行山脉 D.武夷山脉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A正确。(贵州遵义红花岗区期末)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公报》显示,我国流域面积超过100千米2的河流约有2.3万条,外流河占76.7%,长江为我国第一大河;天然湖泊常年水面面积在1千米2以上的有2 865个,其中淡水湖1 594个,咸水湖945个,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咸水湖。据此完成6~8题。6.《公报》中提到的长江主要流经地区的气候类型是(B)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7.《公报》中提到的外流河主要位于我国的(B)①干旱、半干旱区 ②湿润、半湿润地区 ③季风区 ④非季风区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外流河是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我国外流河主要位于湿润、半湿润地区,同时这些地区也多在季风区。干旱、半干旱区和非季风区河流多为内流河。8.推测下列地区中,咸水湖数量较多的是(C)A.华南地区 B.东北地区C.西北内陆 D.华北地区受强冷空气影响,2024年10月19日,内蒙古中部、山东、江苏北部等地出现了6~12 ℃降温,19~21日,西北地区东部、东北大部分地区、黄淮等地有小到中雨(雪)。据此完成9~10题。9.强冷空气可能带来的气象灾害是(D)A.旱灾 B.台风C.洪涝 D.寒潮强冷空气过境常带来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形成寒潮灾害。10.受本次强冷空气影响,以下应对方式合理的有(C)①外出注意交通安全 ②注意增添衣物,以防感冒 ③牲畜、家禽、农作物等无需采取防寒措施 ④在海上航行、作业的船舶需注意安全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二、综合题(共10分)11.(广西南宁期中)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318国道横跨我国东、中、西部,起点在上海市黄浦区,终点为西藏自治区日喀则聂拉木县樟木镇友谊桥,全程5 476千米,是中国最长的国道,囊括了平原、丘陵、盆地、山地、高原景观,包含了江浙水乡文化、天府盆地文化、西藏人文景观,拥有高山峡谷惊、险、绝、美、雄、壮的景观,被评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1)读318国道沿线地形剖面图可知,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2分)(2)318国道风景最美的一段是川藏公路段,即成都到拉萨段,因此川藏自驾旅常常选择从位于四川盆地(地形类型名称)的成都出发。(2分)(3)318国道上的“惊、险、绝、美、雄、壮”高山峡谷景观,主要在我国D处巫山和E处横断山脉,两地分别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的交界处。(2分)(4)拉萨年日照时数3 005小时,成都年日照时数1 239小时,两地都位于30°N,请推断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填“地形地势”或“纬度位置”)。(2分)(5)318国道是一条美丽神奇的道路,吸引着无数人前往观赏和体验,但在其修建的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请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并列出一条修建318国道会遇到的困难。(2分)①地形:在青藏高原路段,多高山峡谷,需要架设大量的桥梁,修建很多隧道,工程量大;②气候:在青藏高原路段主要是高山高原气候,同时受干热河谷的影响,生态环境脆弱,建设环保要求高;③河流:此路段多次穿越长江,中下游河道宽阔,上游水流湍急,使架设桥梁难度再次升级;④地质灾害频发,如地震、泥石流、滑坡、崩塌等。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不仅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还对气候、水文、生态和人文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地形分布。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关于祁连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呈西北—东南走向B.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C.经过1月0 ℃等温线D.主要位于湿润区2.关于山区的开发与利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山区地形崎岖,不利于交通发展B.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后,易发生水土流失C.山区应大力开发,充分发展旅游业D.山区应注重水土保持,保护生态环境(山东菏泽曹县期中)某中学暑假组织学生开展“穿越中国之旅”的地理研学活动。下面为该校的研学路线图。读图,完成3~5题。3.下列关于研学途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上海到沈阳花草树木逐渐凋零B.从沈阳到朱日和依次可见荒漠和草原C.从朱日和到吐鲁番沿途降水越来越多D.从吐鲁番到拉萨需要准备应对高原反应的药品4.研学途中,同学们讨论了诗词中的地理,其中反映我国地势对河流影响的是( )①一江春水向东流 ②大江东去,浪淘尽 ③千里江陵一日还 ④春来江水绿如蓝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5.甲线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处在该分界线上的山脉是( )A.昆仑山脉 B.阿尔泰山脉C.太行山脉 D.武夷山脉(贵州遵义红花岗区期末)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公报》显示,我国流域面积超过100千米2的河流约有2.3万条,外流河占76.7%,长江为我国第一大河;天然湖泊常年水面面积在1千米2以上的有2 865个,其中淡水湖1 594个,咸水湖945个,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咸水湖。据此完成6~8题。6.《公报》中提到的长江主要流经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7.《公报》中提到的外流河主要位于我国的( )①干旱、半干旱区 ②湿润、半湿润地区 ③季风区 ④非季风区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8.推测下列地区中,咸水湖数量较多的是( )A.华南地区 B.东北地区C.西北内陆 D.华北地区受强冷空气影响,2024年10月19日,内蒙古中部、山东、江苏北部等地出现了6~12 ℃降温,19~21日,西北地区东部、东北大部分地区、黄淮等地有小到中雨(雪)。据此完成9~10题。9.强冷空气可能带来的气象灾害是( )A.旱灾 B.台风C.洪涝 D.寒潮10.受本次强冷空气影响,以下应对方式合理的有( )①外出注意交通安全 ②注意增添衣物,以防感冒 ③牲畜、家禽、农作物等无需采取防寒措施 ④在海上航行、作业的船舶需注意安全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二、综合题(共10分)11.(广西南宁期中)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318国道横跨我国东、中、西部,起点在上海市黄浦区,终点为西藏自治区日喀则聂拉木县樟木镇友谊桥,全程5 476千米,是中国最长的国道,囊括了平原、丘陵、盆地、山地、高原景观,包含了江浙水乡文化、天府盆地文化、西藏人文景观,拥有高山峡谷惊、险、绝、美、雄、壮的景观,被评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1)读318国道沿线地形剖面图可知,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2分)(2)318国道风景最美的一段是川藏公路段,即成都到拉萨段,因此川藏自驾旅常常选择从位于 (地形类型名称)的成都出发。(2分)(3)318国道上的“惊、险、绝、美、雄、壮”高山峡谷景观,主要在我国D处巫山和E处横断山脉,两地分别位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的交界处。(2分)(4)拉萨年日照时数3 005小时,成都年日照时数1 239小时,两地都位于30°N,请推断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填“地形地势”或“纬度位置”)。(2分)(5)318国道是一条美丽神奇的道路,吸引着无数人前往观赏和体验,但在其修建的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请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并列出一条修建318国道会遇到的困难。(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 学生版.docx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