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章末小结一、中国的疆域及邻国1.中国疆域辽阔,最东端到E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最西端到W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2.中国的大陆海岸线漫长,东部濒临四海一洋,分别是: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F太平洋。在濒临的四海中,属于中国内海的是渤海。3.中国近海的第一大岛G是台湾岛,第二大岛H是海南岛。中国的两大海峡a琼州海峡,b台湾海峡,其中属于中国内海的是琼州海峡。4.中国陆上邻国14个,其中,面积最大的①是俄罗斯,面积最大的内陆国②是哈萨克斯坦, 人口最多的国家③是印度。与中国海岸接壤的国家④是越南, ⑤是朝鲜。5.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其中⑥是韩国, ⑦是日本,⑧是菲律宾, ⑨是马来西亚,⑩是印度尼西亚。二、中国的省级行政区1.中国的5个自治区分别是①内蒙古自治区、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③西藏自治区、④广西壮族自治区、⑤宁夏回族自治区。2.我国的4个直辖市中,面积最大的是⑥重庆市,濒临渤海的直辖市是⑦天津市。3. 临海的省级行政区有14个,其中⑧辽宁省和 ⑨山东省既临渤海又临黄海;⑩台湾省东部直接濒临太平洋。4. 我国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是①内蒙古自治区;跨纬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是a海南省。6.写出图中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省级行政区 甲 乙 丙 丁简称 川或蜀 豫 贵或黔 黑行政中心 成都 郑州 贵阳 哈尔滨7.与3个自治区相邻的省级行政区是c甘肃省;全部位于热带的省级行政区a是海南省。8.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是⑩台湾省、d广东省、④广西壮族自治区和e云南省。三、中国的人口分布中国东部和西部人口与面积比重示意图中国部分省区人口(数据引用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与面积比较表比较项目 河南 广东 新疆 内蒙古面积(万千米2) 16.7 18 166 118.3人口(万人) 9 937 12 601 2 585 2 4051.图中AB线的名称为黑河—腾冲一线,该线反映了人口分布状况。2.表中人口最多和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广东省、内蒙古自治区。(填全称)3.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广东的人口密度为700(保留整数)人/平方千米;新疆的人口密度为16(保留整数)人/平方千米。从沿海到内陆,中国人口密度的变化规律大致是越来越小。4.根据图表分析,中国人口的地区分布特征是东多西少,试说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东部地区地形比较平坦,降水较多;西部地区地形比较崎岖、降水较少。四、中国的民族1.我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3.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4.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行政区)。考点1? 中国的疆域(四川广安中考)纪录片《航拍中国》让我们从空中俯瞰大地,开篇的解说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冬季,我国能同时感受到“冰与火演奏的乐章”主要是因为(B)A.地势差异大B.纬度差异大C.降水差异大D.海陆分布差异大我国疆域辽阔,南北纬度跨度大。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南方高温,越往北气温越低,所以冬季我国能同时感受到“冰与火演奏的乐章”主要是因为纬度差异大。2.在解说词中“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涉及的地理事物符合自北向南排列的是(C)A.黄海 台湾海峡 渤海 海南岛B.渤海 黄海 南海 钓鱼岛C.渤海 东海 琼州海峡 曾母暗沙D.黄海 南海 舟山群岛 崇明岛(内蒙古通辽中考)如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简图。读图,完成3~4题。3.当A地区洒满阳光时,B地区还是满天星斗,这种现象是因为我国(D)A.地形复杂多样 B.海陆兼备C.纬度跨度大 D.经度跨度大我国东西跨经度广,东西之间的地方时间差异大,当A地区洒满阳光时,B地区还是满天星斗。4.图中C地区所在的省级行政区(D)A.是沿海省区B.与朝鲜接壤C.与3个国家相邻D.行政中心是呼和浩特读图可知,图中C地区所在的省级行政区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属于内陆省区,与蒙古和俄罗斯相邻,行政中心是呼和浩特。考点2? 中国的行政区划(新疆中考)“小舞台,大智慧”,中国戏曲源远流长,种类繁多,百花齐放。读我国部分地方戏曲分布图,完成5~6题。5.下列地方戏曲与所在省级行政区对应正确的是(B)A.黄梅戏—湖北 B.豫剧—河南C.粤剧—广西 D.晋剧—山东黄梅戏分布在安徽省;豫剧属于河南省,河南省的简称是豫;粤剧属于广东省,广东省的简称是粤;晋剧属于山西省,山西省的简称是晋。6.川剧所在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A)A.成都 B.拉萨 C.合肥 D.太原川剧所在省级行政区是四川省,其行政中心是成都。考点3? 中国的人口(广东中考)广东省常住人口2023年比上年增加49万人,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位。下图为广东省近十年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据此完成7~9题。7.近十年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的总体趋势是(C)A.先降后升 B.先升后降C.总体上升 D.持续下降读图可知,近十年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为2014—2021年持续上升,2022年有所下降,2023年又有所上升,其总体趋势是上升的。8.近十年来,形成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总体趋势的主要原因有(D)①外来人口迁入较多 ②就业压力大 ③省内人口自然增长 ④落户政策宽松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近十年来,形成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呈总体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有外来人口迁入较多、省内人口自然增长和落户政策宽松;就业压力大并不利于吸引外来人口迁入和促进省内人口自然增长,不利于增加常住人口。9.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带来的最突出优势是(D)A.人均医疗资源丰富B.人均教育资源丰富C.人均耕地面积大D.劳动力资源丰富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带来的最突出优势是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数量多会使得人均医疗资源、人均教育资源和人均耕地面积减少。(海南中考)读表,完成10~11题。不同年份中国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比重年份 1970年 2010年 2023年农村人口比重 82.62% 50.05% 33.84%城镇人口比重 17.38% 49.95% 66.16%10.据表可知,我国(C)A.农村人口比重越来越大B.1970年城镇人口比农村人口多C.城镇人口比重不断增大D.2023年农村人口比城镇人口多据表可知,我国农村人口比重越来越小,A错误;1970年农村人口比城镇人口多,B错误;城镇人口比重不断增大,C正确;2023年城镇人口比农村人口多,D错误。11.我国城乡人口比重发生变化的首要原因是(D)A.农村基础设施完善B.农村耕地面积扩大C.城市空气质量优良D.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结合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可知,经济因素促进了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故我国城乡人口比重发生变化的首要原因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农村耕地面积扩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关系不大。考点4? 中国的民族(四川雅安中考)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示意图,完成12~13题。12.四个省级行政区中,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D)A.甲、丙 B.甲、丁C.乙、丙 D.乙、丁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为青海省,乙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丙为吉林省,丁为内蒙古自治区。其中,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乙、丁。13.每年农历6月初,牧民们聚集在一起举行赛马、摔跤、射箭等竞赛活动,该民族主要聚居的省级行政区是(D)A.甲 B.乙C.丙 D.丁甲为青海省,乙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丙为吉林省,丁为内蒙古自治区。赛马、摔跤、射箭等竞赛活动是内蒙古地区的传统体育活动,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四到初八,内蒙古地区的牧民会举行那达慕大会,牧民们聚集在草原上,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竞赛,以表达丰收的喜悦。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章末小结一、中国的疆域及邻国1.中国疆域辽阔,最东端到E ,最西端到W 。2.中国的大陆海岸线漫长,东部濒临四海一洋,分别是:A ,B ,C ,D ,F 。在濒临的四海中,属于中国内海的是 。3.中国近海的第一大岛G是 岛,第二大岛H是 岛。中国的两大海峡a 海峡,b 海峡,其中属于中国内海的是 海峡。4.中国陆上邻国14个,其中,面积最大的①是 ,面积最大的内陆国②是 , 人口最多的国家③是 。与中国海岸接壤的国家④是 , ⑤是 。5.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其中⑥是 , ⑦是 ,⑧是 , ⑨是 ,⑩是 。二、中国的省级行政区1.中国的5个自治区分别是① 、② 、③ 、④ 、⑤ 。2.我国的4个直辖市中,面积最大的是⑥ ,濒临渤海的直辖市是⑦ 。3. 临海的省级行政区有14个,其中⑧ 省和 ⑨ 省既临渤海又临黄海;⑩ 省东部直接濒临太平洋。4. 我国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② 。5.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是① ;跨纬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是a 。6.写出图中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省级行政区 甲 乙 丙 丁简称 川或蜀 豫 贵或黔 黑行政中心 成都 郑州 贵阳 哈尔滨7.与3个自治区相邻的省级行政区是c 省;全部位于热带的省级行政区a是 省。8.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是⑩ 省、d 省、④ 自治区和e 省。三、中国的人口分布中国东部和西部人口与面积比重示意图中国部分省区人口(数据引用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与面积比较表比较项目 河南 广东 新疆 内蒙古面积(万千米2) 16.7 18 166 118.3人口(万人) 9 937 12 601 2 585 2 4051.图中AB线的名称为 一线,该线反映了 分布状况。2.表中人口最多和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 。(填全称)3.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广东的人口密度为 (保留整数)人/平方千米;新疆的人口密度为 (保留整数)人/平方千米。从沿海到内陆,中国人口密度的变化规律大致是 。4.根据图表分析,中国人口的地区分布特征是 ,试说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东部地区地形比较 ,降水较 ;西部地区地形比较 、降水较 。四、中国的民族1.我国共有 个少数民族,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制度。2.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行政区)。3.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的 、 、黑龙江省。4.傣族主要分布在 (行政区)。考点1? 中国的疆域(四川广安中考)纪录片《航拍中国》让我们从空中俯瞰大地,开篇的解说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冬季,我国能同时感受到“冰与火演奏的乐章”主要是因为( )A.地势差异大B.纬度差异大C.降水差异大D.海陆分布差异大2.在解说词中“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涉及的地理事物符合自北向南排列的是( )A.黄海 台湾海峡 渤海 海南岛B.渤海 黄海 南海 钓鱼岛C.渤海 东海 琼州海峡 曾母暗沙D.黄海 南海 舟山群岛 崇明岛(内蒙古通辽中考)如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简图。读图,完成3~4题。3.当A地区洒满阳光时,B地区还是满天星斗,这种现象是因为我国( )A.地形复杂多样 B.海陆兼备C.纬度跨度大 D.经度跨度大4.图中C地区所在的省级行政区( )A.是沿海省区B.与朝鲜接壤C.与3个国家相邻D.行政中心是呼和浩特考点2? 中国的行政区划(新疆中考)“小舞台,大智慧”,中国戏曲源远流长,种类繁多,百花齐放。读我国部分地方戏曲分布图,完成5~6题。5.下列地方戏曲与所在省级行政区对应正确的是( )A.黄梅戏—湖北 B.豫剧—河南C.粤剧—广西 D.晋剧—山东6.川剧所在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 )A.成都 B.拉萨 C.合肥 D.太原考点3? 中国的人口(广东中考)广东省常住人口2023年比上年增加49万人,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位。下图为广东省近十年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据此完成7~9题。7.近十年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A.先降后升 B.先升后降C.总体上升 D.持续下降8.近十年来,形成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总体趋势的主要原因有( )①外来人口迁入较多 ②就业压力大 ③省内人口自然增长 ④落户政策宽松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9.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带来的最突出优势是( )A.人均医疗资源丰富B.人均教育资源丰富C.人均耕地面积大D.劳动力资源丰富(海南中考)读表,完成10~11题。不同年份中国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比重年份 1970年 2010年 2023年农村人口比重 82.62% 50.05% 33.84%城镇人口比重 17.38% 49.95% 66.16%10.据表可知,我国( )A.农村人口比重越来越大B.1970年城镇人口比农村人口多C.城镇人口比重不断增大D.2023年农村人口比城镇人口多11.我国城乡人口比重发生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A.农村基础设施完善B.农村耕地面积扩大C.城市空气质量优良D.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考点4? 中国的民族(四川雅安中考)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示意图,完成12~13题。12.四个省级行政区中,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 )A.甲、丙 B.甲、丁C.乙、丙 D.乙、丁13.每年农历6月初,牧民们聚集在一起举行赛马、摔跤、射箭等竞赛活动,该民族主要聚居的省级行政区是( )A.甲 B.乙C.丙 D.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章末小结 - 学生版.docx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章末小结.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