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9张PPT)九年级(上)第一单元 学习任务三尝试创造我们的滚烫青春2025届 九(5)班成长纪念册情境导入班主任许老师要制作一本班级成长相册,珍藏同学们生活中的动人瞬间。请你创作一首诗歌,题写在扉页上,以表达三年以来的同学情。提示:(1)你可以参照本单元学过的任意一首诗,仿作一首;也可以自由创写;(2)发挥联想和想象,借助一些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题材体裁情感甲同学写了下面这首诗:九月校门口的一句问候开始了我们的初中生活我们每天都相见总有说不完话我们之间感情深厚友谊天长地久意象缺失样式陈旧语言寡味情感空洞如何写诗010302意象组合情景化语言锤炼诗意化情感升华共鸣化意象组合情景化(一)意象的组合阅读学习单上的拓展诗歌篇目,圈画出意象,选择一首为其制作意象思维导图。1、《乡愁》2、《天上的街市》3、《天净沙 秋思》4、《我爱这土地》意象:通过具体事物、场景、感官细节来承载抽象情感、思想或主题的符号,是极具表现力的工具。其核心价值在于搭建 “抽象” 与 “具象” 的桥梁,让表达更生动、深刻且富有感染力。1、让抽象情感 / 思想 “可感可知”,降低理解门槛2、增强表达的 “感染力”,引发情感共鸣3、留白与含蓄:给受众 “解读空间”,让表达更有余味4、强化记忆点:让表达更 “独特且深刻”5、塑造风格与氛围:快速构建 “场景基调”意象的核心价值是 “连接”:连接了 “表达者的内心” 与 “受众的感知”,连接了 “抽象的思想” 与 “具体的世界”,连接了 “当下的表达” 与 “长久的记忆”。无论是文学创作、艺术作品,还是日常沟通中的 “好好说话”,善用意象都能让表达从 “直白的传递” 升级为 “生动的共情”,从 “信息的告知” 升级为 “体验的共享”。递进式:时间流逝、空间移动、情感升华小时候----邮票长大后----船票后来啊----坟墓而现在----海峡个人之思家国之痛空间阻隔——思乡之深——相思之苦——死别之痛——漂泊之伤前后顺承叠加式:色调相似、情感相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意象色调的相似性:冷寂萧瑟的 “秋日灰白调”意象情感的相同性:天涯游子的 “思乡之愁”辐射式:核心意象统领、次意象支撑土地鸟土 地暴风雨黎明风河流核心意象 “土地” 是“灵魂”,次意象则是 “血肉”,通过对“暴风雨、河流、风、黎明”等与土地相关的意象的描写,表达对土地的全面热爱联想式:眼前景一心中景想象远远的街灯明星天上的街灯联想联想天上的街市珍奇浅浅的天河牛郎织女九月校门口的一句问候开始了我们的初中生活我们每天都相见总有说不完话我们之间感情深厚友谊天长地久分析:根据意象的排列和组合的这些方式,又结合我们校门口的景观——桂花树和大樟树,可以为第一句诗添加“樟树或桂花树”的意象,还可以为“初中生话”场景化,用叠加式或辐射式的方法添加意象:晨光中的运动背影、上课时的专注眼神、走廊上的交谈姿态、活动课的肆意欢歌、晚寝被窝里的私语……都是初中生话的具体化,有助于诗歌的诗意化。九月校门口的一句问候开始了我们的初中生活九月校门口的桂香里,一句问候开始了我们的初中生活晨光中的运动背影上课时的专注眼神走廊上的交谈姿态活动课的肆意欢歌晚寝被窝里的私语可增设的意象(二)意象的修饰在意象前添加限定性细节修饰词(如状态、特征、场景、情感等),能避免意象模糊泛化,让其更贴合具体情境与情感。修饰词可从“视觉特征”“动态状态”“情感温度”“场景关联”四个方向切入,让意象自带画面与情绪。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关联课文】(视觉特征)(情感温度)(动态状态)(场景关联)晨光中的运动背影上课时的专注眼神走廊上的交谈姿态活动课的肆意欢歌晚寝被窝里的私语【尝试修饰】【示例】晨光中的运动背影:橘色光晕勾勒的(视觉特征)、迈着轻快步伐向前舒展的(动态状态)、浸透着青春朝气的(情感温度)、操场跑道旁定格的(场景关联)走廊上的交谈姿态校服衣角轻轻飘动的(视觉特征)、手舞足蹈比划着的(动态状态)、漾着爽朗笑意的(情感温度)、课间铃响后喧闹着的(场景关联)上课时的专注眼神睫毛投下细碎阴影的(视觉特征)、紧盯黑板的(动态状态)、盛满求知渴望的(情感温度)、课桌与课本环绕的(场景关联)晚寝被窝里的私语手机微光映亮侧脸的(视觉特征)、脑袋紧凑小声呢喃的(动态状态)、藏着小秘密与温暖的(情感温度)、宿舍熄灯后静谧着的(场景关联)活动课的肆意欢歌阳光洒满脸庞明亮的(视觉特征)、蹦跳着挥舞双臂的(动态状态)、裹挟着无忧快乐(情感温度)、草坪或篮球场边回荡的(场景关联)晨光中的运动背影上课时的专注眼神走廊上的交谈姿态活动课的肆意欢歌晚寝被窝里的私语清晨橘色光晕勾勒的运动背影上课时渴求知识的的专注眼神走廊上漾着爽朗笑意的交谈姿态活动课挥舞双臂的肆意欢歌晚寝后脑袋紧凑的被窝私语细节修饰词让意象更精准鲜活,但补充修饰词需“少而精”,避免堆砌冗余词汇。优先选择与诗歌情感基调、场景氛围一致的词。语言锤炼诗意化诗歌作为一种高度凝练的文学体裁,其语言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区别于散文、小说等文体的鲜明特征。集中体现在凝练性、形象性、韵律性、跳跃性、含蓄性、陌生化方面,这些特点相互交织,让诗歌成为 “用最少的话,说最深的情” 的独特文体。锤炼诗歌的语言回环往复陌生化句尾押韵对比《乡愁》的两个版本,你有什么发现 活动:对比《乡愁》的两个版本,你有什么发现 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母亲、新娘、母亲、大陆在那头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回环往复诗歌变成一小节,似乎意象更集中,句式更紧凑,关联更紧密,再把“这头”“那头”整合在一起,形成最后一句,好像没了重复之感。但情感的表达是急促的、混沌的、迟滞的,无法把诗人的绵长愁思酣畅地抒发出来,有一种未始即终的感觉。原诗沿用了中国古代的重章叠句的表现形式,体现上下节均衡对称,整齐中又有参差,长短句变化错落,但基本样式保持一致的特征。全诗节奏舒缓,叠词的反复出现,乡愁的情绪也逐渐加浓、加重,弥漫,绵延开来,这就形成了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比较发现:“重章叠句” 是诗歌创作中极具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其核心在于通过词语、句式、意象或情感的重复与呼应,构建韵律美感、强化情感张力,并引导读者沉浸于诗歌的意境之中。这种手法并非简单的 “重复”,而是 “有意味的循环并提高”,学生写诗时可以模仿此法。写作启示:风把晨光揉成碎金时你正把影子投在跑道上——球鞋叩击地面的节奏里藏着未说出口的向往那向往,随晨雾漫过栏杆漫向教室窗棂的方向实践练习:乙同学借用“回环往复”的方法对甲同学的诗进行部分再创作晨光中的运动背影上课时的专注眼神窗棂筛进细碎的光时你正把目光钉在黑板上——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裹着逐渐清晰的向往那向往,随粉笔灰落满桌面飘向走廊转角的方向【作品分享】语言陌生化陌生化是文学创作中语言创新的一种手法,通过对常规与常识的偏离,实现感受与语言理解上的陌生感。陌生化使那些司空见惯的语法、规则具有新的形态、新的审美价值强,从而大幅增强艺术感染力。1. 通感:打通感官将听觉的 “笑响” 与视觉的 “点亮” 跨界绑定,打破 “声音无形、光亮有形” 的感官惯性。同时,“点亮” 与 “四面风” 形成逻辑错位 —— 风本无形难被照亮,却在诗中成为光亮的载体。这些突破让抽象笑响化作可触的光、流动的暖,既跳出 “笑声悦耳” 的平庸表达,又未脱离日常认知,以新奇联结唤醒对 “笑之感染力” 的深层感知。“笑响点亮了四面风”“风把晨光揉成碎金时”“揉” 是人类手部的触觉动作,却赋予无形的风;“碎金” 是带质感的实体,喻指视觉上的晨光,打破 “晨光即光亮” 的惯性认知。“风揉晨光” 的逻辑错位,让自然成了 “创作者”,使熟悉的晨光脱离平淡,化作温暖细碎、可触可感的诗意意象,唤醒新鲜审美。这样的诗句远比 “晨光洒在跑道上” 更具画面张力。通感打破感官界限,将不同维度的体验嫁接。它能让抽象意象具象化,还可强化情感张力,更能创造新奇诗意,激活读者多感官联想,延长审美过程。请从下列事物中选择一项尝试写一句诗,用通感的手法。书桌、风声、冰水、苹果、雨水、桂花、太阳、广场木纹里沉着半阙旧词,指尖一碰就漾出墨香。(将视觉的 “木纹” 转化为听觉的 “旧词” 与嗅觉的 “墨香”,以文字的韵律、墨味的清苦,写尽书桌的时光沉淀。)风卷着碎雪撞过来,满耳都是冰凉的白。(将听觉的 “风声” 转化为视觉的 “白” 与触觉的 “冰凉”,用颜色与温度具象化寒风的凛冽质感。)书桌风声吸管扎破冰面的脆响,是夏天最凉的月光。(将听觉的 “脆响” 转化为视觉的 “月光” 与触觉的 “凉”,以月光的清辉喻冰水的沁凉,写尽夏日清爽。)桂香是枚温润的银毫,在空气里轻轻写着秋的私语。(将嗅觉的 “桂香” 转化为触觉的 “银毫”与听觉的 “私语”,以笔墨的温润触感、低语的轻柔听觉,具象化桂花香气的细腻与幽远。)冰水桂花咬开的果肉淌着蜜,舌尖裹住一团暖融融的甜光。(将味觉的 “甜” 与触觉的 “暖” 转化为视觉的 “光”,让果香的甜腻有了具象的光亮与温度。)雨丝敲在伞上,溅起满地清润的绿。(将听觉的 “雨声” 转化为视觉的 “绿” 与触觉的 “清润”,以草木的色泽写雨声的温润质感。)苹果雨水正午的阳光砸在肩头,是块烫得发颤的金绸。(将视觉的 “阳光” 转化为触觉的 “烫” 与质感的 “金绸”,以绸缎的柔滑与灼热感写阳光的浓烈。)人群的嘈杂漫上来,像摊开一匹晃眼的彩绸。(将听觉的 “嘈杂” 转化为视觉的 “彩绸” 与触觉的 “晃眼”,用绸缎的斑斓与晃动感写人群的鲜活喧闹。)太阳广场2、隐喻 / 拟人:赋予新属性不直接描述事物,而是将其比作无关事物(隐喻),或赋予其人类的动作、情感(拟人),剥离其 “日常属性”。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一代人》(“黑夜” 被赋予 “给予” 的动作,“眼睛” 承载 “寻找” 的意志,将一代人的困境与追求浓缩为具象的互动。)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你”(爱与希望的化身)本是抽象情感载体,却与 “四月天” 这一具象自然场景绑定,这种联结打破 “情感 = 抽象” 的惯性,让无形的爱变得如四月天般可触、可感、可赏,在陌生搭配中唤醒对 “美好” 的新鲜认知。窗棂筛进细碎的光时你正把目光钉在黑板上——“筛” 是人类用筛子分离物体的动作,此处用来形容窗棂对晨光的过滤,让 “窗棂” 从静止的建筑构件变成了有 “主动筛选” 意识的存在,既暗合 “课堂光的柔和” 这一细节,又让场景更具动态感,这种拟人化变形,让 “青春追求” 的主题更具诗意浓度。试写:观察学校开学时设置的心愿树,请你写一两句诗,用通感、比喻、拟人的方法。心愿树怕我添愁绪,把未说的念想,都悄悄开成了花。每一片心愿都是那“争先”的船桨溢出来染绿了校园的“致远”树它是盛夏的积淀藏在掌心的褶皱里等秋风起,就撑开整个绚烂心愿贼溜趁我不注意偷偷跑出和浓郁撞了个满怀心愿树摇落星子,每片叶尖都悬着半缕甜,漫成了月光的软。心愿树是大地举起的信笺,枝桠写满期盼,结作星子的标点。心愿树怕我添愁绪,把未说的念想,都悄悄开成了花。3、错搭示例:石缝里风干的格桑花,花瓣脆得像一声叹息 ,连时间都被冻得棱角分明。——《我的西北之旅:甘孜》先通过 “花瓣 = 叹息” 将景物与情感错搭,赋予花以人的怅惘;再通过 “时间 = 冻硬的物体” 将情感延伸至时间维度,让 “凋零” 不再是瞬间的景物变化,而成为被时间 “定格” 的永恒遗憾。这种打破逻辑的搭配,既强化了石缝环境的荒芜与残酷,也让诗歌的意境从 “咏物” 升华为 “咏时、咏情”,带来强烈的陌生感与感染力。错搭,指将两个看似不相关、不搭界的事物或概念,通过巧妙的组合或搭配,创造出一种新奇、独特的诗意效果,使诗歌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冲击力,让读者以新的眼光重新审视旧的事物,进而揭示出人性的悖论或其他深刻的内涵。将“飞鸟”与 “吸入晴空” 搭配,是不符合常理的,但这样的错搭,却巧妙地表现了飞鸟在天空中飞翔时的那种自由、自在的状态,仿佛飞鸟与晴空之间存在着一种强大的吸引力,让飞鸟不由自主地融入到晴空之中,从而创造出一种和谐、美妙的意境,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广阔与神奇。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我在世界上用可怜的期望喂养着我的日子——艾青《向太阳》“喂养” 与 “日子” 错搭,“日子” 被当作了一种需要 “喂养” 的对象,仿佛 “日子” 是一个有生命的存在,需要用 “期望” 来滋养。这种错搭,将抽象的 “日子” 具象化,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在艰难岁月中对生活的执着与期待,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填空创作小诗:在 里/中我为 写 。秋 天 收 获 忙 碌课 堂 人 生 春 秋黑 夜 火 把 温 暖/力 量思 念 谪 人 胸 怀餐 桌 地 球 节 俭4、变换词性名词活用为动词,形象地描绘出流云逐渐变红的过程,使画面更具动态感和色彩感。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押 韵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诗歌声韵和谐,便于吟诵和记忆,具有节奏美和声调美。押韵的字:“天” “变” “烟” “前” “妍”“圆” “鲜” “莲” “燕” “天”an言前辙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鼻腔自然共鸣,整体口腔状态舒展、气息流畅,无急促或压抑感。显得温润开阔、舒展平和,传达出细腻、绵长的情感。噪蝉声声催促和风再无等待最是一年别离婆娑咫尺泪眼蝉鸣揉碎云的叹息,荷风漾透阶前别意。咫尺晃着归期短浅,风裹离绪未敢轻启。初创作品:修改后作品:“i” 韵的纤细发音,能精准承载含蓄、内敛、温柔的情感,表现细腻的思念、怅惘、静谧或温情。回环往复:银杏摇落黄昏微风撒满星辰笔尖的沙沙声我们留下寒窗几载写尽横撇竖捺那些记忆融化在时间的尘火里将在未来的某个时空下再被温柔点亮【学生作品分享】陌生化:情感升华共鸣化活动:填写诗歌的情感主旨句,说说你的发现。《沁园春 雪》:《周总理,你在哪里》:《我爱这土地》:《你是人间四月天》:《沁园春 雪》: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你是人间四月天》:——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直抒胸臆点明感情《周总理,你在哪里》:想念你啊,想念你——想——念——你…【给学生作品添加主旨句】银杏摇落黄昏微风撒满星辰笔尖的沙沙声我们留下寒窗几载写尽横撇竖捺那些记忆融化在时间的尘火里将在未来的某个时空下再被温柔点亮原来青春,都藏在这旧时光,一想起来,心头便暖了几晌。每段耕耘,终是来日的光,点点过往,皆为前路序章。此去经年,念起仍觉滚烫,岁月沉香,旧梦从未相忘。或故乡是那院角的枣树,弯曲的枝干如岁月的纹路,载着童年的欢笑,从未停步。故乡是奔跑过的小巷,青石的路涌如蜿的时光隧道,刻满时光的故事,从未停歇。故乡是母亲的拿手菜,独特的味道如悠扬的老歌,回荡熟悉的旋律,从未改变。故是心中的避风港,经历的风雨如锐利的刻刀,雕琢岁月的痕迹,从未消失。时光流转,物是人非,唯有它,鲜活如从前。【对比展示】九月校门口的一句问候开始了我们的初中生活我们每天都相见总有说不完话我们之间感情深厚友谊天长地久初创作品升级作品忆梦九月的一句问候带着初见的稚嫩暖了渐凉秋风把桂花唤醒。曾见晓光乍现,球鞋叩击地面的节奏里藏着未说出口的向往洇过栏杆漫向教室窗棂绿荫下的笑语,我们小憩汗水夹着少年的朝气笔尖的沙沙声我们留下寒窗几载写尽横竖撇捺忆不尽帧帧年华念往昔共梦岁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