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钠的几种化合物(一)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新课探究】学习任务课前自主预习1.白 (1)2NaOH (2)Na2CO3 (3)2NaCl+H2O2.淡黄(1)复燃 碱性 2Na2O2+2H2O4NaOH+O2↑(2)2Na2O2+2CO22Na2CO3+O2 氧气情境问题思考问题一:提示: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使脱脂棉达到着火点而着火燃烧。问题二:提示: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H2O(g),二者均与Na2O2反应生成O2,并放出大量的热,促使脱脂棉着火燃烧。知识迁移应用例1 B [解析] 两者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氧化钠中氧元素是-2价,过氧化钠中氧元素是-1价,③错误;氧化钠为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④错误。例2 (1)放出热量 2Na2O2+2H2O4NaOH+O2↑ Na2O2 (2)试管口上的导管的末端,若木条复燃 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反应放出热量[解析] (1)脱脂棉的燃烧,除有氧气存在以外,还需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脱脂棉剧烈燃烧说明Na2O2与H2O的反应生成O2,且放出了大量的热。(2)若有O2生成,可以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试管口上的导管的末端检验。若有热量放出,可在锥形瓶上的导管的末端口处用水检验。【课堂评价】1.(1)× (2)× (3)√ (4)×2.C [解析] Na2O、Na2O2久置于空气中变为白色Na2CO3固体,A错误;Na2O2是淡黄色固体,B错误;Na2O2与CO2反应时,是Na2O2中的氧元素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C正确;Na2O与CO2或H2O反应时无氧气产生,不能作供氧剂,D错误。3.C [解析] Na2O2和水反应放热,广口瓶内气体受热膨胀,U形管内c端液面下降、d端液面上升,U形管水位:d>c,U形管内红色墨水不褪色,A、D错误;Na2O2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试管内溶液不变色,B错误;Na2O2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生成气体,气球a膨胀,C正确。4.(1)HCl HC+H+H2O+CO2↑(2)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3)CO2 2OH-+CO2C+H2O(4)BaCl2或CaCl2 Na2CO3 溶液变红 NaOH[解析] (1)制得的CO2中混有HCl,通过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HCl。(2)从B装置中出来的CO2中含有水蒸气,通过C装置时CO2、H2O均能与Na2O2发生反应产生氧气。(3)D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未反应的CO2。(4)C装置中反应后的固体可能含有NaOH、Na2CO3,取少量,将其溶于水,先加入过量BaCl2或CaCl2溶液检验并除去Na2CO3,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酚酞溶液检验NaOH。(共87张PPT)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 钠的几种化合物(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学习任务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学习任务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课前自主预习】1. 的性质氧化钠是一种____色固体。[注意] 由和构成,阴、阳离子数之比为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看, 属于氧化物;也属于碱性氧化物,具有碱性氧化物的化学通性。和 的化学性质相似,能与水、酸性氧化物、酸发生反应。白(1)与水反应: ________。(2)与酸性氧化物反应: ________。(3)与酸反应: _____________。2. 的性质是一种______色固体。[注意] 由和构成,阴、阳离子数之比为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看, 属于氧化物,也属于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淡黄(1)与水反应[实验探究]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复燃碱性(2)与 反应与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______的来源。氧气【情境问题思考】小明在课堂上进行了化学魔术小实验“滴水生火”“吹气生火”,如图所示:问题一: 脱脂棉(用化学方法处理的棉花)易着火燃烧。用脱脂棉包裹的过氧化钠“滴水生火”,其原理是什么?提示:与水反应生成和 ,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使脱脂棉达到着火点而着火燃烧。问题二: 用脱脂棉包裹的过氧化钠“吹气生火”,其原理是什么?提示: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者均与 反应生成,并放出大量的热,促使脱脂棉着火燃烧。【核心知识讲解】1.列表比较和的性质氧化物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与水反应与酸反应所属类别 碱性氧化物 不是碱性氧化物,属于过氧化物转化 [注意]与酸溶液反应,除生成盐和水外,还生成,故 不属于碱性氧化物,而属于过氧化物。续表2.与、反应的定量关系(1)电子转移关系与或反应时,每生成1个分子均转移2个电子,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2)、与的分子数目关系无论和的单一物质还是二者的混合物,通过足量的时,和与生成的分子数目关系均为。(3)固体质量关系分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得下列关系式:(组成相当于 )(组成相当于 )相当于固体只吸收了中的或中的 。(4)反应先后关系一定量固体与一定量、混合气体反应时,由于与反应生成和 ,分析此类问题时,可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先与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剩余再与 反应。【知识迁移应用】例1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是钠的两种氧化物,下列有关二者性质对比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均能与 反应 ②均能与水反应且水溶液呈碱性 ③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④均为碱性氧化物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一般不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②④⑤ D.全部√[解析] 两者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氧化钠中氧元素是 价,过氧化钠中氧元素是 价,③错误;氧化钠为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④错误。例2 用脱脂棉包住约 过氧化钠粉末,置于陶土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1)由上述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的结论:第一,有氧气生成;第二,__________。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还原剂是_______。放出热量[解析] 脱脂棉的燃烧,除有氧气存在以外,还需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脱脂棉剧烈燃烧说明与的反应生成 ,且放出了大量的热。氧气。用以验证第二条结论的实验方法及现象是将锥形瓶上的导管的末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来证明上述结论。用以验证第一条结论的实验方法是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反应生成了试管口上的导管的末端,若木条复燃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反应放出热量[解析] 若有 生成,可以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试管口上的导管的末端检验。若有热量放出,可在锥形瓶上的导管的末端口处用水检验。[归纳总结] 基于氧元素价态认识的氧化性和还原性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都是淡黄色固体,在空气中均能稳定存在。( )×(2)、与水反应时,都能生成 ,故二者都是碱性氧化物。( )×(3) 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4)、都能与反应生成 ,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2.[2025·河北邢台一中高一检测]下列对于、 的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A.、久置于空气中变为白色 固体B.、 都是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的白色固体C.在和 的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 均可作供氧剂√[解析] 、久置于空气中变为白色 固体,A错误;是淡黄色固体,B错误;与反应时,是 中的氧元素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C正确;与或 反应时无氧气产生,不能作供氧剂,D错误。3.[2024·广东清远名校高一期中]如图所示装置,试管中盛有水,气球 中盛有干燥的粉末, 形管中注有红色的墨水。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中的A. 形管内红色墨水褪色 B.试管内溶液变红C.气球被吹大 D.形管水位:粉末抖落到试管 的水中,将发生的现象是( )√[解析] 和水反应放热,广口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形管内端液面下降、 端液面上升,形管水位:, 形管内红色墨水不褪色,A、D错误;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试管内溶液不变色,B错误;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生成气体,气球 膨胀,C正确。4.实验室研究潜水艇中供氧体系反应机理的装置如图所示。(1)B装置可除去A装置中可能挥发出的_____,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制得的中混有,通过饱和溶液除去 中的。(2)C装置为 的发生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从B装置中出来的中含有水蒸气,通过C装置时、均能与 发生反应产生氧气。(3)D装置可除去C装置中未反应的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D装置中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未反应的 。(4)C装置中固体由淡黄色完全变为白色,检验固体成分的实验方案:取少量C装置中反应后的固体溶于水,向溶液中滴入过量____________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固体中含有________;过滤,向滤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若__________且不褪色,则证明固体中含有_______。或溶液变红[解析] C装置中反应后的固体可能含有、 ,取少量,将其溶于水,先加入过量或溶液检验并除去 ,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酚酞溶液检验 。1.下列关于钠及其氧化物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作为氧气的来源B.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且反应产物相同C.金属钠应该密封在煤油或石蜡油中D.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金属钠与水反应不可能产生氧气√[解析] 过氧化钠与水蒸气、二氧化碳反应均生成氧气,则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作为氧气的来源,故A正确;、 组成元素相同,能和反应:, 能和反应: ,反应产物不完全相同,故B错误;钠能和氧气、水反应,故应隔绝空气保存,其密度大于煤油或石蜡油,则应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故C正确;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可以失去电子,而水中含有的 元素为最低价,不能再得到电子,则反应不可能产生氧气,故D正确。2.[2024·山东济南章丘区高一期中]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均为碱性氧化物B.将、 分别投入水中,会生成同种气体C.、、 久置在空气中均会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D.将、 固体分别投入滴加了紫色石蕊溶液的水中,均可以得到蓝色溶液√[解析] 为碱性氧化物, 与水反应还有氧气生成,不是碱性氧化物,A错误;将、 分别投入水中,依次生成氢气和氧气,B错误;、 久置在空气中均会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 吸收水和二氧化碳最终变为碳酸钠,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将、 固体分别投入滴加了紫色石蕊溶液的水中,由于均生成氢氧化钠,所以均可以得到蓝色溶液,D正确。3.[2024·广东佛山高一期中]对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该反应的氧化剂是C.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D.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解析] 该反应中的价元素发生“歧化反应”变成 价和0价,则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A正确,B错误;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C错误;由于与 反应生成,且反应过程中有产生,具有氧化性,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先变蓝后褪色,D错误。4.时,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 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如图所示),原混合气体中和 的质量之比是( )A. B. C. D.√[解析] 向足量的固体中通入 和,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 ,令原混合气体中和水蒸气的质量分别为、,、 ;解得,,故原混合气体中和的质量之比为 。5. 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来漂白纺织类物品、麦秆、纤维等。(1)中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 ________。价[解析] 在过氧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确定氧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为11号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如图所示实验,滴入几滴水,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_______作还原剂。实验结束后,向试管所得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剧烈反应,产生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解析] 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即,反应中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产生的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试管所得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是碱性溶液,使酚酞变红,由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同时会生成过氧化氢,随后溶液又褪色。(3)若用嘴通过导管向附着少量 粉末的脱脂棉吹气,脱脂棉燃烧,原因是与和反应。其中若与反应生成了1个分子,则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2[解析] ,反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元素化合价由价升高为0价,也由 价降低为价,所以与反应生成了1个 分子,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练习册知识点一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性质1.[2024·陕西洛南中学高一期中]“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完成万米深潜海试,标志着我国在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可作载人潜水器供氧剂,下列关于 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是一种白色固体 ②与反应有 生成 ③是碱性氧化物④可在常温下由与 反应制得 ⑤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A.①③④ B.②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⑤√[解析] 是淡黄色固体,①错误;与反应生成 和,②正确;与反应生成、、 ,反应中有氧气生成,所以不是碱性氧化物,③错误;与 在加热时生成,常温下反应生成,④错误;由和 构成,、的个数比为 ,⑤正确。2.[2025·辽宁锦州高一检测]下列关于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与水的反应中,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水B.和都是白色固体,都能与冷水作用得到和C.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均为D.与 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解析] 过氧化钠与水发生歧化反应,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A错误;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氧化钠为白色固体,氧化钠与水反应只生成氢氧化钠,B错误;由和构成, 由和构成,故阴、阳离子个数之比均为 ,C正确;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不是碱性氧化物,D错误。3.[2025·山东青岛二中高一检测]下列关于、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都是钠的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B.、 都是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的白色固体C. 是强氧化剂,具有漂白性,能够用来漂白食品D.与水反应时,生成1个 转移2个电子√[解析] 与水反应除了生成外,还生成,所以 不是碱性氧化物,A错误;是淡黄色固体,B错误;有强氧化性,具有漂白性,但不能用来漂白食品,C错误;与水的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当生成1个时转移2个电子,D正确。4.[2025·湖南长沙一中高一检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可用水来检验粉末中是否含有B.可用来检验粉末中是否含有C.可利用在纯氧气中加热的方法除去中的D.将足量的、 分别加到酚酞溶液中,最终溶液均为红色√[解析] 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则放入水中有气泡生成的为过氧化钠,因此可用水来确定某粉末中是否含有 ,A项正确;虽然二氧化碳和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但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过程中无明显现象,不可用来确定某 粉末中是否含有 ,B项错误;氧化钠在纯氧中加热生成过氧化钠,不能用在纯氧中加热的方法除去中的 ,C项错误;氧化钠加入酚酞溶液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过氧化钠加入酚酞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氢氧化钠呈碱性,使溶液变红,但由于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能使红色褪去,所以溶液先变红后褪色,D项错误。知识点二 与过氧化钠相关的计算5.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 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质量分数为 的盐酸中和,则该产物是( )A. B.C.和 D.不能确定√[解析] 由题意可知, 的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若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全部为,由化学方程式可知 ,则氧化钠的质量;若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全部为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则过氧化钠的质量,由 可知,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为和的混合物,故选C。6.[2025·湖北宜昌一中高一检测]将和 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使生成的 和水蒸气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完全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变化是 ( )A.增加了 B.减少了 C.增加了 D.减少了√[解析] 充分燃烧生成水,水再与过氧化钠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可认为总化学方程式为“”,固体增加的质量为 的质量;充分燃烧生成, 再与过氧化钠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可认为总化学方程式为“”,固体增加的质量为 的质量。综上分析可知,最终固体增加的质量为、 的质量和,即,A正确。7.将和 的混合气体通过装有足量过氧化钠的干燥管,反应后干燥管的总质量增加了,则原混合气体中 的质量分数为( )A. B. C. D.√[解析] 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是因为与反应生成 ,用差量法求解,设原混合气体中的质量为 ,则,解得 ,,D项正确。知识点三 过氧化钠性质探究8.[2024·湖北宜昌协作体高一期中]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校科技节活动中表演了“滴水生火”的小魔术。如图所示,在坩埚中放一小团脱脂棉,在里面裹入一种淡黄色的化合物,用胶头滴管滴几滴水,一会儿脱脂棉会燃烧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淡黄色化合物为B.由“滴水生火”的小魔术可以得出有氢气生成C.由“滴水生火”的小魔术可以得出该反应放热D.为了更清楚地观察现象,需要近距离俯视坩埚√[解析] 淡黄色化合物是,A错误;与水反应生成 和,B错误;脱脂棉会燃烧起来,说明 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脱脂棉达到着火点,C正确;该实验存在危险,不能近距离俯视坩埚,D错误。9.[2024·河北保定高一期中]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滴加酚酞,酚酞先变红后褪色。某小组欲探究其原因,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反应后溶液,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实验②③中红色均不褪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为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需要 作催化剂C.实验②③证明使酚酞褪色的不是氢氧化钠和氧气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能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解析]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为 ,A正确;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不需要催化剂,过氧化氢分解需要 作催化剂,B错误;实验②③作为对照实验,能证明使酚酞褪色的不是氢氧化钠和氧气,C正确;根据反应后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可判断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能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 ,D正确。10.[2025·湖南湘潭一中高一检测]某同学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与 能否反应,设计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A中锌粒可用铁粉代替B.装置B中盛放碱石灰,目的是除去A中挥发出来的少量水蒸气C.装置C加热前,必须先用试管在干燥管管口处收集气体,检验气体纯度D.装置D中的试剂用碱石灰代替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解析] 有孔塑料隔板上应放置块状、难溶于水的固体,不能用铁粉代替锌粒,A错误;盐酸易挥发,可与 发生反应,干扰实验,B装置中应盛放碱石灰,目的是除去A中挥发出来的 和水蒸气,B错误;氢气具有可燃性,不纯时加热易发生爆炸,则加热玻璃管前,必须先用试管在干燥管管口处收集气体,检验气体纯度,所以应先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爆鸣声判断气体的纯度,C正确;装置D中的无水硫酸铜是检验和反应是否生成了 ,用碱石灰代替无法达到目的,D错误。11.[2024·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期中]某兴趣小组欲探究:①干燥的 不与 反应;②有水条件下,才能与 反应。设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先滴加稀盐酸,打开,关闭 ,一段时间后再加热铜丝;充分反应后,再关闭,打开 ,观察整个过程中铜丝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先滴加稀盐酸后加热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空气B.饱和 溶液的作用是除去中的C.试剂 是浓硫酸D.反应过程中铜丝先变黑,后变红√[解析] 装置中含有氧气、水蒸气,会干扰实验,先滴加稀盐酸,后加热的目的是利用生成的二氧化碳排尽装置内的空气,A正确;盐酸易挥发,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饱和 溶液的作用是除去中的 ,B正确;干燥二氧化碳需要利用浓硫酸,因此试剂 是浓硫酸,C正确;结合题意可知,整个实验过程中先是干燥的与不反应,故铜丝无明显变化,后是有水条件下, 才能与反应产生 ,铜丝变黑,D错误。12.(8分)[2025·湖北沙市中学高一检测] 现有一定量含有 杂质的试样,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 试样的纯度。(可供选用的反应物只有 固体、盐酸、硫酸和蒸馏水)回答下列问题:(1)(2分)装置A中液体试剂选用______。盐酸(2)(4分)装置B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D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吸收装置C中反应剩余的、(或吸收未反应完的、)[解析] 装置A中固体和盐酸反应制取,装置B中 饱和溶液用于除去中混有的,装置C中或与 反应生成,装置D中碱石灰用于除去多余的和 ,利用产生的将装置中的水压入中,并测量生成 的体积。(3)(2分)若开始时测得样品的质量为 ,反应结束后测得气体质量为则 试样的纯度为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78[解析] 反应结束后测得气体质量为 ,则有列式:,解得 ,故试样的纯度为 。13.(14分)为了探究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某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并连接装置A、B、C。②缓慢通入一定量的 后,将装置D连接好(导管末端未伸入集气瓶中),再向圆底烧瓶中缓慢滴加浓盐酸,装置A中剧烈反应,有黄绿色气体 产生。③待装置D中导管口产生连续均匀的气泡后,将导管末端伸入集气瓶中,收集到无色气体。④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再通一段时间 ,直至装置中气体变为无色。回答下列问题:(1)(2分)装置A中盛装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分液漏斗[解析] 由仪器构造可知盛装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2)(2分)步骤②中通入一定量的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排尽装置中的空气[解析] 实验开始前先通一段时间的氮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以避免空气中的氧气对产物检验产生影响。(3)(4分)装置D中收集到的无色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据此推断该气体是____(填化学式),解释产生该气体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解析] 无色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据此推断该气体是,具有助燃性,氧气可能是过氧化钠和盐酸反应得到的,化学方程式是 。(写离子方程式);乙同学认为使试纸变蓝的原因也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4分)装置B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甲同学根据A中气体的颜色推测试纸变蓝时发生的反应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将氧化为[解析] 装置A中剧烈反应,有黄绿色气体 产生,该气体能够使装置B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和盐酸反应的过程中会产生, 也具有氧化性,也可能将氧化为 。(5)(2分)资料显示,与干燥的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资料显示,与干燥的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 ,根据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结合原子守恒,可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快速核答案学习任务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课前自主预习】1.白 (1) (2) (3)2.淡黄 (1)复燃 碱性 (2) 氧气【情境问题思考】问题一:提示:与水反应生成和,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使脱脂棉达到着火点而着火燃烧。 问题二:提示: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者均与反应生成,并放出大量的热,促使脱脂棉着火燃烧。【知识迁移应用】例1 B 例2 (1)放出热量 (2)试管口上的导管的末端,若木条复燃 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反应放出热量课堂评价1.(1)× (2)× (3)√ (4)× 2.C 3.C4.(1) (2)(3) (4)或 溶液变红 练习册1.B 2.C 3.D 4.A 5.C 6.A7.D 8.C 9.B 10.C 11.D12.(1)盐酸 (2) 吸收装置C中反应剩余的、(或吸收未反应完的、) (3)7813.(1)分液漏斗 (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3) (4) 生成的将氧化为(5)第2课时 钠的几种化合物(一)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1.B [解析] Na2O2是淡黄色固体,①错误;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②正确;Na2O2与HCl反应生成NaCl、H2O、O2,反应中有氧气生成,所以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③错误;Na与O2在加热时生成Na2O2,常温下反应生成Na2O,④错误;Na2O2由Na+和构成,、Na+的个数比为1∶2,⑤正确。2.C [解析] 过氧化钠与水发生歧化反应,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A错误;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氧化钠为白色固体,氧化钠与水反应只生成氢氧化钠,B错误;Na2O由Na+和O2-构成,Na2O2由Na+和构成,故阴、阳离子个数之比均为1∶2,C正确;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不是碱性氧化物,D错误。3.D [解析] Na2O2与水反应除了生成NaOH外,还生成O2,所以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A错误;Na2O2是淡黄色固体,B错误;Na2O2有强氧化性,具有漂白性,但不能用来漂白食品,C错误;Na2O2与水的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当生成1个O2时转移2个电子,D正确。4.A [解析] 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则放入水中有气泡生成的为过氧化钠,因此可用水来确定某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A项正确;虽然二氧化碳和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但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过程中无明显现象,不可用CO2来确定某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B项错误;氧化钠在纯氧中加热生成过氧化钠,不能用在纯氧中加热的方法除去Na2O中的Na2O2,C项错误;氧化钠加入酚酞溶液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过氧化钠加入酚酞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氢氧化钠呈碱性,使溶液变红,但由于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能使红色褪去,所以溶液先变红后褪色,D项错误。5.C [解析] 由题意可知,50 g 2.92%的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m(HCl)=50 g×2.92%=1.46 g,若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全部为Na2O,由化学方程式可知Na2O~2HCl,则氧化钠的质量m(Na2O)==1.24 g;若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全部为Na2O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Na2O2~2HCl,则过氧化钠的质量m(Na2O2)==1.56 g,由1.24 g<1.5 g<1.56 g可知,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为Na2O和Na2O2的混合物,故选C。6.A [解析] H2充分燃烧生成水,水再与过氧化钠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2Na2O2+2H2O4NaOH+O2↑,可认为总化学方程式为“H2+Na2O22NaOH”,固体增加的质量为H2的质量;CO充分燃烧生成CO2,CO2再与过氧化钠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2Na2O2+2CO22Na2CO3+O2,可认为总化学方程式为“CO+Na2O2Na2CO3”,固体增加的质量为CO的质量。综上分析可知,最终固体增加的质量为CO、H2的质量和,即2.8 g+0.2 g=3.0 g,A正确。7.D [解析] 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是因为CO2与Na2O2反应生成Na2CO3,用差量法求解,设原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为x,则2Na2O2+ 2CO2 2Na2CO3+O2 Δm 156 88 212 56 x 11.2 g=,解得x=17.6 g,w(CO2)=×100%=88%,D项正确。8.C [解析] 淡黄色化合物是Na2O2,A错误;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B错误;脱脂棉会燃烧起来,说明Na2O2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脱脂棉达到着火点,C正确;该实验存在危险,不能近距离俯视坩埚,D错误。9.B [解析]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为O2,A正确;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不需要催化剂,过氧化氢分解需要MnO2作催化剂,B错误;实验②③作为对照实验,能证明使酚酞褪色的不是氢氧化钠和氧气,C正确;根据反应后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可判断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能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H2O2,D正确。10.C [解析] 有孔塑料隔板上应放置块状、难溶于水的固体,不能用铁粉代替锌粒,A错误;盐酸易挥发,HCl可与Na2O2发生反应,干扰实验,B装置中应盛放碱石灰,目的是除去A中挥发出来的HCl和水蒸气,B错误;氢气具有可燃性,不纯时加热易发生爆炸,则加热玻璃管前,必须先用试管在干燥管管口处收集气体,检验气体纯度,所以应先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爆鸣声判断气体的纯度,C正确;装置D中的无水硫酸铜是检验Na2O2和H2反应是否生成了H2O,用碱石灰代替无法达到目的,D错误。11.D [解析] 装置中含有氧气、水蒸气,会干扰实验,先滴加稀盐酸,后加热的目的是利用生成的二氧化碳排尽装置内的空气,A正确;盐酸易挥发,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CO2中的HCl,B正确;干燥二氧化碳需要利用浓硫酸,因此试剂X是浓硫酸,C正确;结合题意可知,整个实验过程中先是干燥的CO2与Na2O2不反应,故铜丝无明显变化,后是有水条件下,CO2才能与Na2O2反应产生O2,铜丝变黑,D错误。12.(1)盐酸(2)HC+H+CO2↑+H2O 吸收装置C中反应剩余的CO2、H2O(或吸收未反应完的CO2、H2O)(3)78[解析] 装置A中CaCO3固体和盐酸反应制取CO2,装置B中NaHCO3饱和溶液用于除去CO2中混有的HCl,装置C中CO2或H2O(g)与Na2O2反应生成O2,装置D中碱石灰用于除去多余的CO2和H2O,利用产生的O2将装置E中的水压入F中,并测量生成O2的体积。(3)反应结束后测得气体质量为0.32 g,则有2Na2O2 ~ O2156 32m(Na2O2) 0.32 g列式:156∶32=m(Na2O2)∶0.32 g,解得m(Na2O2)=1.56 g,故Na2O2试样的纯度为×100%=78%。13.(1)分液漏斗(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3)O2 2Na2O2+4HCl4NaCl+2H2O+O2↑(4)Cl2+2I-I2+2Cl- 生成的O2将I-氧化为I2(5)Na2O2+4HCl2NaCl+Cl2↑+2H2O[解析] (1)由仪器构造可知盛装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2)实验开始前先通一段时间的氮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以避免空气中的氧气对产物检验产生影响。(3)无色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据此推断该气体是O2,O2具有助燃性,氧气可能是过氧化钠和盐酸反应得到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4HCl4NaCl+2H2O+O2↑。(4)装置A中剧烈反应,有黄绿色气体(Cl2)产生,该气体能够使装置B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I-I2+2Cl-;Na2O2和盐酸反应的过程中会产生O2,O2也具有氧化性,也可能将I-氧化为I2。(5)资料显示,Na2O2与干燥的HCl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l2,根据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结合原子守恒,可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O2+4HCl2NaCl+Cl2↑+2H2O。第2课时 钠的几种化合物(一)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学习任务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课前自主预习】1.Na2O的性质氧化钠是一种 色固体。 [注意] Na2O由Na+和O2-构成,阴、阳离子数之比为1∶2。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看,Na2O属于氧化物;也属于碱性氧化物,具有碱性氧化物的化学通性。Na2O和CaO的化学性质相似,能与水、酸性氧化物、酸发生反应。(1)与水反应:Na2O+H2O 。 (2)与酸性氧化物反应:Na2O +CO2 。 (3)与酸反应:Na2O+2HCl 。 2.Na2O2的性质Na2O2是一种 色固体。 [注意] Na2O2由Na+和构成,阴、阳离子数之比为1∶2。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看,Na2O2属于氧化物,也属于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1)与水反应[实验探究]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带火星的木条 ,用手轻轻触摸试管外壁,较热,用pH试纸检验溶液呈 Na2O2与水反应放热,化学方程式为 (2)与CO2反应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可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 的来源。 【情境问题思考】 小明在课堂上进行了化学魔术小实验“滴水生火”“吹气生火”,如图所示:问题一:脱脂棉(用化学方法处理的棉花)易着火燃烧。用脱脂棉包裹的过氧化钠“滴水生火”,其原理是什么 问题二:用脱脂棉包裹的过氧化钠“吹气生火”,其原理是什么 【核心知识讲解】1.列表比较Na2O和Na2O2的性质氧化物 Na2O Na2O2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与水反应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与CO2 反应 Na2O+CO2Na2CO3 2Na2O2+2CO22Na2CO3+O2与酸反应 Na2O+2H+2Na++H2O 2Na2O2+4H+4Na++2H2O+O2↑所属类别 碱性氧化物 不是碱性氧化物,属于过氧化物转化 2Na2O+O22Na2O2[注意] Na2O2与酸溶液反应,除生成盐和水外,还生成O2,故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而属于过氧化物。2.Na2O2与CO2、H2O反应的定量关系(1)电子转移关系Na2O2与CO2或H2O反应时,每生成1个O2分子均转移2个电子,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1。(2)CO2、H2O与O2的分子数目关系无论CO2和H2O的单一物质还是二者的混合物,通过足量的Na2O2时,CO2和H2O与生成O2的分子数目关系均为2∶1。(3)固体质量关系分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得下列关系式:Na2O2Na2CO3(组成相当于Na2O2·CO)Na2O22NaOH(组成相当于Na2O2·H2)相当于Na2O2固体只吸收了CO2中的CO或H2O中的H2。(4)反应先后关系一定量Na2O2固体与一定量CO2、H2O(g)混合气体反应时,由于NaOH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H2O,分析此类问题时,可按照以下顺序进行:Na2O2先与CO2反应,待CO2反应完全后,剩余Na2O2再与H2O(g)反应。【知识迁移应用】 例1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是钠的两种氧化物,下列有关二者性质对比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均能与CO2反应 ②均能与水反应且水溶液呈碱性 ③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④均为碱性氧化物 ⑤Na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Na2O一般不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①②③ B.①②⑤C.①②④⑤ D.全部例2 用脱脂棉包住约0.2 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陶土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1)由上述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的结论:第一,有氧气生成;第二, 。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还原剂是 。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来证明上述结论。用以验证第一条结论的实验方法是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 ,说明反应生成了氧气。用以验证第二条结论的实验方法及现象是将锥形瓶上的导管的末端 。 [归纳总结] 基于氧元素价态认识Na2O2的氧化性和还原性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Na2O、Na2O2都是淡黄色固体,在空气中均能稳定存在。 ( )(2)Na2O、Na2O2与水反应时,都能生成NaOH,故二者都是碱性氧化物。 ( )(3)Na2O2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4)Na2O、Na2O2都能与CO2反应生成Na2CO3,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2.[2025·河北邢台一中高一检测] 下列对于Na2O、Na2O2的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 )A.Na2O2、Na2O久置于空气中变为白色NaOH固体B.Na2O、Na2O2都是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的白色固体C.Na2O2在和CO2的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Na2O2、Na2O均可作供氧剂3.[2024·广东清远名校高一期中] 如图所示装置,试管b中盛有水,气球a中盛有干燥的Na2O2粉末,U形管中注有红色的墨水。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中的Na2O2粉末抖落到试管b的水中,将发生的现象是 ( )A.U形管内红色墨水褪色B.试管内溶液变红C.气球a被吹大D.U 形管水位:c>d4.实验室研究潜水艇中供氧体系反应机理的装置如图所示。(1)B装置可除去A装置中可能挥发出的 ,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C装置为O2的发生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D装置可除去C装置中未反应的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C装置中固体由淡黄色完全变为白色,检验固体成分的实验方案:取少量C装置中反应后的固体溶于水,向溶液中滴入过量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固体中含有 ;过滤,向滤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若 且不褪色,则证明固体中含有 。 第2课时 钠的几种化合物(一)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时间:40分钟 总分:55分)(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 知识点一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性质1.[2024·陕西洛南中学高一期中] “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完成万米深潜海试,标志着我国在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Na2O2可作载人潜水器供氧剂,下列关于Na2O2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是一种白色固体②与CO2反应有O2生成③是碱性氧化物④可在常温下由Na与O2反应制得⑤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A.①③④ B.②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⑤2.[2025·辽宁锦州高一检测] 下列关于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Na2O2与水的反应中,氧化剂是Na2O2,还原剂是水B.Na2O2和Na2O都是白色固体,都能与冷水作用得到O2和NaOHC.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均为1∶2D.Na2O与Na2O2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3.[2025·山东青岛二中高一检测] 下列关于Na2O、Na2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Na2O2都是钠的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B.Na2O、Na2O2都是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的白色固体C.Na2O2是强氧化剂,具有漂白性,能够用来漂白食品D.Na2O2与水反应时, 生成1个O2转移2个电子4.[2025·湖南长沙一中高一检测]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可用水来检验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B.可用CO2来检验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C.可利用在纯氧气中加热的方法除去Na2O中的Na2O2D.将足量的Na2O2、Na2O分别加到酚酞溶液中,最终溶液均为红色◆ 知识点二 与过氧化钠相关的计算5.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1.5 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50 g质量分数为2.92%的盐酸中和,则该产物是 ( )A.Na2O B.Na2O2C.Na2O和Na2O2 D.不能确定6.[2025·湖北宜昌一中高一检测] 将2.8 g CO和0.2 g H2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使生成的CO2和水蒸气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完全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变化是 ( )A.增加了3.0 g B.减少了3.0 gC.增加了2.6 g D.减少了2.6 g7.将20 g CO2和CO的混合气体通过装有足量过氧化钠的干燥管,反应后干燥管的总质量增加了11.2 g,则原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分数为 ( )A.32% B.44%C.56% D.88%◆ 知识点三 过氧化钠性质探究8.[2024·湖北宜昌协作体高一期中]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校科技节活动中表演了“滴水生火”的小魔术。如图所示,在坩埚中放一小团脱脂棉,在里面裹入一种淡黄色的化合物,用胶头滴管滴几滴水,一会儿脱脂棉会燃烧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淡黄色化合物为Na2OB.由“滴水生火”的小魔术可以得出有氢气生成C.由“滴水生火”的小魔术可以得出该反应放热D.为了更清楚地观察现象,需要近距离俯视坩埚9.[2024·河北保定高一期中]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滴加酚酞,酚酞先变红后褪色。某小组欲探究其原因,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反应后溶液,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实验②③中红色均不褪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为O2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需要MnO2作催化剂C.实验②③证明使酚酞褪色的不是氢氧化钠和氧气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能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H2O210.[2025·湖南湘潭一中高一检测] 某同学结合所学知识探究Na2O2与H2能否反应,设计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A中锌粒可用铁粉代替B.装置B中盛放碱石灰,目的是除去A中挥发出来的少量水蒸气C.装置C加热前,必须先用试管在干燥管管口处收集气体,检验气体纯度D.装置D中的试剂用碱石灰代替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11.[2024·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期中] 某兴趣小组欲探究:①干燥的CO2不与Na2O2反应;②有水条件下,CO2才能与Na2O2反应。设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先滴加稀盐酸,打开K1,关闭K2,一段时间后再加热铜丝;充分反应后,再关闭K1,打开K2,观察整个过程中铜丝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先滴加稀盐酸后加热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空气B.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CO2中的HClC.试剂X是浓硫酸D.反应过程中铜丝先变黑,后变红12.(8分)[2025·湖北沙市中学高一检测] 现有一定量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Na2O2试样的纯度。(可供选用的反应物只有CaCO3固体、盐酸、硫酸和蒸馏水)回答下列问题:(1)(2分)装置A中液体试剂选用 。 (2)(4分)装置B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装置D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 (3)(2分)若开始时测得样品的质量为2.0 g,反应结束后测得气体质量为0.32 g则Na2O2试样的纯度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3.(14分)为了探究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某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并连接装置A、B、C。②缓慢通入一定量的N2后,将装置D连接好(导管末端未伸入集气瓶中),再向圆底烧瓶中缓慢滴加浓盐酸,装置A中剧烈反应,有黄绿色气体(Cl2)产生。③待装置D中导管口产生连续均匀的气泡后,将导管末端伸入集气瓶中,收集到无色气体。④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再通一段时间N2,直至装置中气体变为无色。回答下列问题:(1)(2分)装置A中盛装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 。 (2)(2分)步骤②中通入一定量的N2的作用是 。 (3)(4分)装置D中收集到的无色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据此推断该气体是 (填化学式),解释产生该气体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4分)装置B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甲同学根据A中气体的颜色推测试纸变蓝时发生的反应可能是 (写离子方程式);乙同学认为使试纸变蓝的原因也可能是 。 (5)(2分)资料显示,Na2O2与干燥的HCl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 钠的几种化合物(一)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答案】导学案.docx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 钠的几种化合物(一)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pptx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 钠的几种化合物(一)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正文】导学案.docx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 钠的几种化合物(一)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正文】练习册.docx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 钠的几种化合物(一)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答案】练习册.docx